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下,科技力量对当代媒体传播方式进行全面的改造,使得当前的媒体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许多新兴的媒体不断的出现,进而对传统媒体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造成严重的影响,使得传统媒体需要进行新的改进。因此本文就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的生存现状以及相应的改进进行分析与研究,同时为其他关注这一课题的人提供相关的经验。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媒体;傳播;转型
人类的所有财富,不管是物质财富还是精神财富,都需要一种载体,或者说一种途径得以传播或者传承下去。人类信息的传播方式大致经历了六种阶段,信号符号阶段,以远古时代结绳记事和图画记事为代表;口语传播阶段,这种口语传播的方式,从人类能自由使用语言进行交流开始,一直到现在,都是一种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但由于口头传播受限于距离和人类大脑的记忆能力,这种方式并不是一种最优传播途径,所以随着文字的产生,逐渐成为一种附属的行径。在文字传播时代,文字的出现弥补了声音时限性的缺陷,使各种瞬发性的信息能保存的传播,也打破了声音传播地域性的桎梏,扩展了人类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在我们回溯历史的时候,能找到那些弥足珍贵的文献依据。到了印刷传播时代,印刷术的发明不仅让人们提高了工作和生产效率,也使得人们逐渐产生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和处理的意识。体现在传播学上,就是说人们传播的范围得以扩大,传播的内容日益丰富。
以上四种传播的阶段和方式在人类发展史的时间轴上占据了比较长的一段,但随着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以及这两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普及,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播学能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也得益于这两次革命。再加上二十世纪末的电子信息技术的兴起,大众传播的方式进入第五个阶段,即电子传媒阶段,它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为生动多样和具象。现阶段,也就是最后一个阶段,大众传播处于网络传播阶段,这当然和互联网的兴起与普及密不可分,在这一阶段,人类的传播具有无可比拟的时效性,传播内容海量并且开放,传播过程得益于互联网数据的交互特性,也具有双向性特征,传播的环境更加个性化,因为我们不再拘泥于纸、印刷等等传统的方式,于是,人类的传播进入了一个新媒体遍地开花,欣欣向荣的阶段。
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媒体一样,也处于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我们的社会现在其实是处于一个急速转型的阶段。所以所谓新媒体其实我们可以理解为中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媒介模式。它除了具有传统媒体的特征之外,还和这个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快节奏的生活滋生出了许多新现象,手机出现之后,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也不同于过去,开始日益碎片化,比如人们在各种排队等候的间隙不会选择看书看报,而是拿出手机浏览来自于各大网站的新闻和咨询。于是在这种现象开始发生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各个阶层的时候,很多媒体人开始担忧,是否新媒体的产生和流行会给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传播方式带来冲击,是否我们已经习惯了的纸媒、广播、电视等媒体会被新媒体所覆盖?如果不是,那么在新媒体日益成熟的今天,传统媒体的出路是什么?它们是不是还能承担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呢?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不可否认,使用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进行信息的传播确实带给大众一种方便、快捷的新体验。但同样不可否认,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钻互联网的空子,诈骗、盗窃屡禁不绝。在这样的情况下,用户更容易想起传统媒体的好处,也更信任传统媒体。因为真实是媒体的生命,传统媒体远离浮躁的传播方式和接收人群,更愿意关注我们能触手的每一条信息。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没有平坦的大道,新媒体也是如此。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双向的,每个用户都可以是新闻内容的提供者和创造者,这就使得信息的审核和管理变得愈加困难,由此衍生出一些虚假信息。目前,有的新媒体平台内容质量不高、点击率低,甚至传播、转载虚假新闻。尽管2016年北京首次启动数字编辑专业职称评定工作,但是业务技巧和技术应用的人才仍比较稀缺,并且对重要事件只图快不求详尽解读。有的热衷于转发商业网站的新闻,特别是一些论坛、博客、微博、微信发表的抢眼球的热点新闻。更有甚者,转载文章时轻易改动标题,把标题做得耸人听闻,以此吸引读者。国内大型浏览器UC前段时间走红网络靠的是“UC体”,每条新闻都用十分激情澎湃的语调来博人眼球。比如“震惊!一男子深夜进入女子房间竟为哪般?”其实事实的真相是物业管理员去女子家中进行抢修,让人啼笑皆非。由于网络乱象和迷雾,一些人在网上发声时就有可能丢掉了理性,更易出现不实不详、谣传误传的问题。而普通民众依然是这些媒体的主要受众,在多方信息泛滥的冲击困惑中只能通过权威的传统媒体去寻找答案。而在这一过程中,传统媒体的价值也由此凸显。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正如前文提到的那样,新媒体固然有许多弊病,但确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大势所在。其实我们不妨这样想,新媒体也好普通媒体也好,都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服务的,所以传统媒体的出路不在于销声匿迹,而在于随着大环境“转弯”,适应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工作重心的几次转移。具体当下,大众传媒应逐渐由单纯的政治功用转变为辅助新媒体对社会发展进行信息支持的一种工具,承担其应有的社会责任,主动积极维护社会稳定和焕发社会活力。其实近年来,为改变媒体“资源少”“价值低”“内容旧”的生存窘境,一些传统主流媒体开始拉开内部资源整合的大幕,纷纷建立一些规模较大的报刊集团。这样确实在某种程度上能改善他们的困境,但还没有做实做强,依然存在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相对封闭的情况。为改变这样尴尬的现状,我们必须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原则,大力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所以找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集合点而建立起来的“融合型媒体”并统筹管理新兴媒体传播终端出口,有利于传统媒体积极主动适应媒体发展的新理念、新思维,保持自身的内部优势,解决新兴媒体平台分散经营、依赖互联网、传播终端出口多、相互交叉重叠的问题,避免新闻内容失实,克服同质化发展的倾向。就好像目前全国党报党刊都在整合各自的媒体资源,打造分门别类的全媒体平台,开通了自己的微博、微信公众号、客户端,积极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更好地发挥党报党刊新媒体的引领力、影响力、传播力、公信力,这就把我们能接触到的新闻盖了个章,引领了互联网舆论的制高点。中国能把经济发展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就也能把自身的道德建设提到日程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肩负着社会道德建设的重任。大众传播媒介在宣传和营造社会道德体系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同时也拥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市场经济条件下高度的社会分化使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减少,除了单位和家庭之外,社会成员接触最多的便是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媒通过向公众灌输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成为社会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大众传媒倡导的各种价值观念久而久之会在人们思想中生根、发芽,并且逐渐演变成人们的行为方式,转型时期的大众传媒既要继承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弘扬现代的理性精神。
综上所述,纵使新媒体像潮水一般倾注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但作为媒体人,我们也应对传统媒体保持一种足够的自信。传统媒体不是消失,而是一种补充,弥补新媒体在内容和道德上的弊病。传统媒体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地位,紧跟时代的步伐作出相应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共建共荣,才能共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特色文化作出贡献。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媒体;傳播;转型
人类的所有财富,不管是物质财富还是精神财富,都需要一种载体,或者说一种途径得以传播或者传承下去。人类信息的传播方式大致经历了六种阶段,信号符号阶段,以远古时代结绳记事和图画记事为代表;口语传播阶段,这种口语传播的方式,从人类能自由使用语言进行交流开始,一直到现在,都是一种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但由于口头传播受限于距离和人类大脑的记忆能力,这种方式并不是一种最优传播途径,所以随着文字的产生,逐渐成为一种附属的行径。在文字传播时代,文字的出现弥补了声音时限性的缺陷,使各种瞬发性的信息能保存的传播,也打破了声音传播地域性的桎梏,扩展了人类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在我们回溯历史的时候,能找到那些弥足珍贵的文献依据。到了印刷传播时代,印刷术的发明不仅让人们提高了工作和生产效率,也使得人们逐渐产生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和处理的意识。体现在传播学上,就是说人们传播的范围得以扩大,传播的内容日益丰富。
以上四种传播的阶段和方式在人类发展史的时间轴上占据了比较长的一段,但随着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以及这两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普及,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播学能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也得益于这两次革命。再加上二十世纪末的电子信息技术的兴起,大众传播的方式进入第五个阶段,即电子传媒阶段,它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为生动多样和具象。现阶段,也就是最后一个阶段,大众传播处于网络传播阶段,这当然和互联网的兴起与普及密不可分,在这一阶段,人类的传播具有无可比拟的时效性,传播内容海量并且开放,传播过程得益于互联网数据的交互特性,也具有双向性特征,传播的环境更加个性化,因为我们不再拘泥于纸、印刷等等传统的方式,于是,人类的传播进入了一个新媒体遍地开花,欣欣向荣的阶段。
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媒体一样,也处于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我们的社会现在其实是处于一个急速转型的阶段。所以所谓新媒体其实我们可以理解为中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媒介模式。它除了具有传统媒体的特征之外,还和这个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快节奏的生活滋生出了许多新现象,手机出现之后,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也不同于过去,开始日益碎片化,比如人们在各种排队等候的间隙不会选择看书看报,而是拿出手机浏览来自于各大网站的新闻和咨询。于是在这种现象开始发生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各个阶层的时候,很多媒体人开始担忧,是否新媒体的产生和流行会给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传播方式带来冲击,是否我们已经习惯了的纸媒、广播、电视等媒体会被新媒体所覆盖?如果不是,那么在新媒体日益成熟的今天,传统媒体的出路是什么?它们是不是还能承担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呢?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不可否认,使用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进行信息的传播确实带给大众一种方便、快捷的新体验。但同样不可否认,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钻互联网的空子,诈骗、盗窃屡禁不绝。在这样的情况下,用户更容易想起传统媒体的好处,也更信任传统媒体。因为真实是媒体的生命,传统媒体远离浮躁的传播方式和接收人群,更愿意关注我们能触手的每一条信息。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没有平坦的大道,新媒体也是如此。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双向的,每个用户都可以是新闻内容的提供者和创造者,这就使得信息的审核和管理变得愈加困难,由此衍生出一些虚假信息。目前,有的新媒体平台内容质量不高、点击率低,甚至传播、转载虚假新闻。尽管2016年北京首次启动数字编辑专业职称评定工作,但是业务技巧和技术应用的人才仍比较稀缺,并且对重要事件只图快不求详尽解读。有的热衷于转发商业网站的新闻,特别是一些论坛、博客、微博、微信发表的抢眼球的热点新闻。更有甚者,转载文章时轻易改动标题,把标题做得耸人听闻,以此吸引读者。国内大型浏览器UC前段时间走红网络靠的是“UC体”,每条新闻都用十分激情澎湃的语调来博人眼球。比如“震惊!一男子深夜进入女子房间竟为哪般?”其实事实的真相是物业管理员去女子家中进行抢修,让人啼笑皆非。由于网络乱象和迷雾,一些人在网上发声时就有可能丢掉了理性,更易出现不实不详、谣传误传的问题。而普通民众依然是这些媒体的主要受众,在多方信息泛滥的冲击困惑中只能通过权威的传统媒体去寻找答案。而在这一过程中,传统媒体的价值也由此凸显。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正如前文提到的那样,新媒体固然有许多弊病,但确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大势所在。其实我们不妨这样想,新媒体也好普通媒体也好,都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服务的,所以传统媒体的出路不在于销声匿迹,而在于随着大环境“转弯”,适应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工作重心的几次转移。具体当下,大众传媒应逐渐由单纯的政治功用转变为辅助新媒体对社会发展进行信息支持的一种工具,承担其应有的社会责任,主动积极维护社会稳定和焕发社会活力。其实近年来,为改变媒体“资源少”“价值低”“内容旧”的生存窘境,一些传统主流媒体开始拉开内部资源整合的大幕,纷纷建立一些规模较大的报刊集团。这样确实在某种程度上能改善他们的困境,但还没有做实做强,依然存在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相对封闭的情况。为改变这样尴尬的现状,我们必须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原则,大力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所以找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集合点而建立起来的“融合型媒体”并统筹管理新兴媒体传播终端出口,有利于传统媒体积极主动适应媒体发展的新理念、新思维,保持自身的内部优势,解决新兴媒体平台分散经营、依赖互联网、传播终端出口多、相互交叉重叠的问题,避免新闻内容失实,克服同质化发展的倾向。就好像目前全国党报党刊都在整合各自的媒体资源,打造分门别类的全媒体平台,开通了自己的微博、微信公众号、客户端,积极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更好地发挥党报党刊新媒体的引领力、影响力、传播力、公信力,这就把我们能接触到的新闻盖了个章,引领了互联网舆论的制高点。中国能把经济发展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就也能把自身的道德建设提到日程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肩负着社会道德建设的重任。大众传播媒介在宣传和营造社会道德体系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同时也拥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市场经济条件下高度的社会分化使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减少,除了单位和家庭之外,社会成员接触最多的便是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媒通过向公众灌输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成为社会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大众传媒倡导的各种价值观念久而久之会在人们思想中生根、发芽,并且逐渐演变成人们的行为方式,转型时期的大众传媒既要继承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弘扬现代的理性精神。
综上所述,纵使新媒体像潮水一般倾注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但作为媒体人,我们也应对传统媒体保持一种足够的自信。传统媒体不是消失,而是一种补充,弥补新媒体在内容和道德上的弊病。传统媒体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地位,紧跟时代的步伐作出相应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共建共荣,才能共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特色文化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