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天狗》一诗,要知道一点关于《女神》的知识。这部诗集初版于1921年8月,除《序诗》外收诗56首,其中许多作品发表的时间正是新文化运动的高潮期。这部诗集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天上的街市》一诗,选自《星空》,阅读《女神》《星空》及教材中提到的《艾青诗选》,可以参考本文介绍的方法。
文学史通常认为《女神》的价值除了开一代诗风,还在于创造了一个“大我”,也就是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这个形象当年曾经激励了一代青年,曾拥有无数“燃烧点相等”的读者。这个“大我”首先代表了觉醒的中华民族。如《凤凰涅槃》就是对中华民族这个古老民族再造“新我”的期盼与颂赞。《女神》的“大我”形象还是勇于反抗、勇于破坏、勇于自由创造的时代新人,其身上体现出觉醒之后大胆地自我剖析、自我否定,又自我尊崇、自我扩张的特点。所以不难理解像《天狗》这样的作品,为何要爆发出那种超越一切、破坏一切的情绪,为何采用那种自由质直、直抒胸臆的方式,唱出雄强而不免粗野的“男性音调”。
《天狗》写于1920年2月初,那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正在向全社会辐射,郭沫若也处在他的创作高峰期。后来他回忆说,在1919年与1920年之交的几个月间,他几乎每天都在诗的陶醉里,每每有诗的发作袭来就好像生了热病一样,使他作寒作冷,使他提起笔来战颤着写不成字。这段话可以让我们了解郭沫若在写作《女神》时的状态。我们现在接触《天狗》,可能会感到有些怪异,难以欣赏它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这牵涉到如何阅读文学经典的问题。对于像《女神》这样带有强烈时代色彩的作品,只有尽量“设身处地”地回顾历史现场,消除历史隔膜,才能领略其特有的艺术价值。建议最好用“三步阅读法”。
第一步是“直观感受”,先不要受到理论干扰,直接用自己的感觉体验去触摸作品,获得最初的整体印象。举《天狗》为例,初读此诗,第一印象可能是狂躁、焦灼。
我是一条天狗呀!
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
我是月底光,
我是日底光.
我是一切星球底光.
我是X光线底光,
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总量!
我飞奔,
我狂叫,
我燃烧。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
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
诗中超验的形象、按捺不住的情绪、反复旋转的急遽的呼喊,以及那短促的简直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句式,都给人一种异乎寻常的冲击: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恨不得把宇宙的一切全给一口吞了,“我便是我了”;又仿佛自身储有无穷的精力和能量,简直就是拥有“全宇宙底Energy底总量”;这才要飞奔,要狂叫,要燃烧;一时找不到宣泄的渠道,憋得难受,只得匪夷所思,要在自己的神经、脊髓或脑筋上飞跑。这是诗歌表达的情绪对读者造成的直接的冲击,也是读《天狗》一般能得到的“第一印象”。
获得“第一印象”之后,不要急于做理论的归纳,最好转入第二步,即“设身处地”,尽可能与你所想象和理解的“历史现场”融合起来。可以想象自己也正处在“五四”时期,是刚跳出封建思想牢笼的青年,非常自信,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可以按照自我的意志加以改造的:但同时又可能很迷惘,不知如何着手改造,一时找不到实现自我、发挥个人潜能的机会;一方面觉得“我”很伟大,威力无穷,另一方面会发现“我”无所适从,这便产生焦灼感,有一种暴躁的心态。有了一些历史的现场感,对诗中所抒发的那种狂放的情绪与心态,乃至那似乎怪异的表达形式,就会有能够融进去的感覺和认同感。这样,原先所得的“第一印象”也就更有了着落,并在与历史想象的融会中调整,升华。
接下来要做的第三步才是“名理分析”。比较理性地思考原先阅读中直接获得的“第一印象”,到底跟《天狗》的形象、情绪、节奏等因素有何关系,进而分析《天狗》所表达的那种火山爆发式的情感,是如何充分代表和满足了“五四”青年的普遍心态的。这样就把郭沫若诗歌产生的历史氛围、思想艺术特征,与同一时代读者迷狂般接受郭诗的热烈状况都结合起来,所做的是整体性的分析。这种分析自然会注意到“五四”时期那种暴躁、凌厉的普遍社会心理,阅读《女神》既找到了情绪的宣泄口,阅读行为本身也成为一种时髦,一种反叛。这样,“读者反应”本身也丰富、加强或改变了《女神》所诱发的氛围,并在事实上共同塑造着郭沫若和《女神》的“神话”,郭沫若和他的《女神》也就成为一种时代精神的象征。
《女神》中的诗,的确有许多显得散漫、太直白,是很粗糙的。如果光凭直觉印象,或者径直做理论分析,可能就认为它们进入不了作品的世界,甚至会简单地认为这些诗并不成功。然而如果着眼于对作品的整体审美,并凭着历史的想象,尽量回到“五四”当年,感受那种极富时代色彩的阅读风气,那么这些“粗糙”便可能另有一种痛快淋漓的效应,甚至也是一种不可重复的特殊之美了。
(选自《温儒敏谈读书》,商务印书馆2019年版,有删改,标题有改动,原标题为《读郭沫若(女神):三步阅读法》)
文学史通常认为《女神》的价值除了开一代诗风,还在于创造了一个“大我”,也就是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这个形象当年曾经激励了一代青年,曾拥有无数“燃烧点相等”的读者。这个“大我”首先代表了觉醒的中华民族。如《凤凰涅槃》就是对中华民族这个古老民族再造“新我”的期盼与颂赞。《女神》的“大我”形象还是勇于反抗、勇于破坏、勇于自由创造的时代新人,其身上体现出觉醒之后大胆地自我剖析、自我否定,又自我尊崇、自我扩张的特点。所以不难理解像《天狗》这样的作品,为何要爆发出那种超越一切、破坏一切的情绪,为何采用那种自由质直、直抒胸臆的方式,唱出雄强而不免粗野的“男性音调”。
《天狗》写于1920年2月初,那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正在向全社会辐射,郭沫若也处在他的创作高峰期。后来他回忆说,在1919年与1920年之交的几个月间,他几乎每天都在诗的陶醉里,每每有诗的发作袭来就好像生了热病一样,使他作寒作冷,使他提起笔来战颤着写不成字。这段话可以让我们了解郭沫若在写作《女神》时的状态。我们现在接触《天狗》,可能会感到有些怪异,难以欣赏它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这牵涉到如何阅读文学经典的问题。对于像《女神》这样带有强烈时代色彩的作品,只有尽量“设身处地”地回顾历史现场,消除历史隔膜,才能领略其特有的艺术价值。建议最好用“三步阅读法”。
第一步是“直观感受”,先不要受到理论干扰,直接用自己的感觉体验去触摸作品,获得最初的整体印象。举《天狗》为例,初读此诗,第一印象可能是狂躁、焦灼。
我是一条天狗呀!
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
我是月底光,
我是日底光.
我是一切星球底光.
我是X光线底光,
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总量!
我飞奔,
我狂叫,
我燃烧。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
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
诗中超验的形象、按捺不住的情绪、反复旋转的急遽的呼喊,以及那短促的简直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句式,都给人一种异乎寻常的冲击: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恨不得把宇宙的一切全给一口吞了,“我便是我了”;又仿佛自身储有无穷的精力和能量,简直就是拥有“全宇宙底Energy底总量”;这才要飞奔,要狂叫,要燃烧;一时找不到宣泄的渠道,憋得难受,只得匪夷所思,要在自己的神经、脊髓或脑筋上飞跑。这是诗歌表达的情绪对读者造成的直接的冲击,也是读《天狗》一般能得到的“第一印象”。
获得“第一印象”之后,不要急于做理论的归纳,最好转入第二步,即“设身处地”,尽可能与你所想象和理解的“历史现场”融合起来。可以想象自己也正处在“五四”时期,是刚跳出封建思想牢笼的青年,非常自信,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可以按照自我的意志加以改造的:但同时又可能很迷惘,不知如何着手改造,一时找不到实现自我、发挥个人潜能的机会;一方面觉得“我”很伟大,威力无穷,另一方面会发现“我”无所适从,这便产生焦灼感,有一种暴躁的心态。有了一些历史的现场感,对诗中所抒发的那种狂放的情绪与心态,乃至那似乎怪异的表达形式,就会有能够融进去的感覺和认同感。这样,原先所得的“第一印象”也就更有了着落,并在与历史想象的融会中调整,升华。
接下来要做的第三步才是“名理分析”。比较理性地思考原先阅读中直接获得的“第一印象”,到底跟《天狗》的形象、情绪、节奏等因素有何关系,进而分析《天狗》所表达的那种火山爆发式的情感,是如何充分代表和满足了“五四”青年的普遍心态的。这样就把郭沫若诗歌产生的历史氛围、思想艺术特征,与同一时代读者迷狂般接受郭诗的热烈状况都结合起来,所做的是整体性的分析。这种分析自然会注意到“五四”时期那种暴躁、凌厉的普遍社会心理,阅读《女神》既找到了情绪的宣泄口,阅读行为本身也成为一种时髦,一种反叛。这样,“读者反应”本身也丰富、加强或改变了《女神》所诱发的氛围,并在事实上共同塑造着郭沫若和《女神》的“神话”,郭沫若和他的《女神》也就成为一种时代精神的象征。
《女神》中的诗,的确有许多显得散漫、太直白,是很粗糙的。如果光凭直觉印象,或者径直做理论分析,可能就认为它们进入不了作品的世界,甚至会简单地认为这些诗并不成功。然而如果着眼于对作品的整体审美,并凭着历史的想象,尽量回到“五四”当年,感受那种极富时代色彩的阅读风气,那么这些“粗糙”便可能另有一种痛快淋漓的效应,甚至也是一种不可重复的特殊之美了。
(选自《温儒敏谈读书》,商务印书馆2019年版,有删改,标题有改动,原标题为《读郭沫若(女神):三步阅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