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5-0028-01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使命,不仅在于课程知识与结构的变革,更重要的是改进课堂教学理念和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引起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和思考。语文阅读教学应如何提高有效性呢?笔者认为,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是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语文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因此,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潜能,为他们终身的学习、生活、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创设课堂情景,以趣求乐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40分钟内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的确是一件困难的事,而切合课文内容的情景设置,不但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增进课堂的凝聚力。如在教授《小熊住山洞》这一课时,用多媒体演示了小熊与树一年四季的故事,色彩斑斓的画面,形象的动画,童话式的讲解,有趣的故事把学生引进了一个童话的世界,整堂语文课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知识,增强了学语文的兴趣。老师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让学生有一个开放的成长空间。在执教《称象》一文时,多媒体演示“称象”的过程:大象如何上船,使船身压低的位置,再演示装“石块”,使船身压得与大象等高,从而称出石块重量而知道大象的过程。在肯定了曹冲的办法是最棒之后,我就启发学生动脑筋想一想:你还有没有比这更好的称象办法?学生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带着极大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这一个问题的抛出,不仅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又为学生提供了思维自由发展的空间。
二、激励,让教学活动成为学生体验成功的过程
教学中,对学生激励的心理价值就在于,它能够给学生带来成功感,给知识的学习带来趣味感,给学校生活带来意义感,因而激励就无可争辩地让教学活动成为学生体验成功的过程。教师要发扬民主,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课堂上,要允许学生说错、做错,做错了绝不挖苦、讽刺:要允许学生随时改变自己的说法和想法;要鼓励学生发表与老师不同的见解,敢于否定所谓“权威”定论: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鼓励性的动作。如,信任的眼光一热烈的掌声,表扬的话语,多说几句:“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真厉害”!多给学生一点鼓励,那么最后结果是使学生感觉到“我能行”。德国著名的教育家斯蒂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启示、激励、引导及创设一系列科学的教学程序和学习氛围,会逐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每个学生每天都得到一定的成功,在成功中体验欢乐,提高自信心和成功的勇气:从而获得再进一步的动力。
三、实现师生合作,实行和谐化教学
如今的师生关系已经不是传统教学主体和教学客体的关系,教师在讲台上一门心思的教,学生在座位上一门心思的听,这样的刻板模式容易给学生一种反抗的心理,即容易使学生与老师形成一种对抗的关系,学生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老师,学习只是被动性地学习而不是自发性的学习,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能动性是十分不利的。教师首先在观念上要破除“好为人师”的想法,将课堂变为展示学生而非展示自己的机会,为学生搭建学习和创造的平台,让学生尝试自主性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并与教师交流学习心得。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当着力于构建一种和谐、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放抗心理和厌学情绪,使学生乐于学习、乐于与教师交流,具体而言,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和同学融为一体,使同学们意识到教师是他们在学习上的良师益友,而非刻
板的要求其考试的长者。只有师生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合作关系,和谐化教学才能得到实现,学生才能在学习中调动自身最大的能动性。
四、鼓励学生创造,实行创新化教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现代国家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创新型人才之间的竞争,培养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已经成为了小学教育界的共识。现实中的小学教育过于强调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在很大程度上埋没了学生的创造性,因此,我们必须着力于实行创新化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多创造、多思考,在创造的快乐中充分体现学习的能动性。具体而言,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在语文课文的教学中,应该多设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发散思维,举一反三,另外,要增加课外的语文活动,鼓励学生进行一些自我创作,将自己的生活所见、所思、所感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下来,并组织专门的交流会和点评会,让同学之间对彼此的作品进行点评,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在创造活动尽显学生自主性。
五、丰富教学资源,实行趣味化教学
小学生基于其年龄特点,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分散精神,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丰富教学资源,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实现趣味化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无限的乐趣。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可以考虑组织演讲比赛、作文比赛,让学生在准备比赛以及参加比赛的过程中体会演讲和写作的快乐,并提升自己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另外,可以考虑组织各种语文游戏,例如成语接龙、猜词游戏等等,寓教于乐,使同学们不仅获得了许多文学知识,更能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更多更新颖的适合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的活动应该被广泛的开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认识到学习是一件充满趣味的事情,这样可以消除小学生的厌学心理,在趣味化的课堂中收获丰富的知识,在主动性的学习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综上,笔者结合了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主动性的幾个方法,希望能抛砖引玉,引发语文教学界对提升学生能动性更多的关注。只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措并举,才能改变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被动状态,使语文学习深入学生的心里,使语文教学的得到更好的成效。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使命,不仅在于课程知识与结构的变革,更重要的是改进课堂教学理念和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引起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和思考。语文阅读教学应如何提高有效性呢?笔者认为,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是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语文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因此,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潜能,为他们终身的学习、生活、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创设课堂情景,以趣求乐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40分钟内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的确是一件困难的事,而切合课文内容的情景设置,不但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增进课堂的凝聚力。如在教授《小熊住山洞》这一课时,用多媒体演示了小熊与树一年四季的故事,色彩斑斓的画面,形象的动画,童话式的讲解,有趣的故事把学生引进了一个童话的世界,整堂语文课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知识,增强了学语文的兴趣。老师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让学生有一个开放的成长空间。在执教《称象》一文时,多媒体演示“称象”的过程:大象如何上船,使船身压低的位置,再演示装“石块”,使船身压得与大象等高,从而称出石块重量而知道大象的过程。在肯定了曹冲的办法是最棒之后,我就启发学生动脑筋想一想:你还有没有比这更好的称象办法?学生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带着极大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这一个问题的抛出,不仅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又为学生提供了思维自由发展的空间。
二、激励,让教学活动成为学生体验成功的过程
教学中,对学生激励的心理价值就在于,它能够给学生带来成功感,给知识的学习带来趣味感,给学校生活带来意义感,因而激励就无可争辩地让教学活动成为学生体验成功的过程。教师要发扬民主,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课堂上,要允许学生说错、做错,做错了绝不挖苦、讽刺:要允许学生随时改变自己的说法和想法;要鼓励学生发表与老师不同的见解,敢于否定所谓“权威”定论: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鼓励性的动作。如,信任的眼光一热烈的掌声,表扬的话语,多说几句:“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真厉害”!多给学生一点鼓励,那么最后结果是使学生感觉到“我能行”。德国著名的教育家斯蒂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启示、激励、引导及创设一系列科学的教学程序和学习氛围,会逐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每个学生每天都得到一定的成功,在成功中体验欢乐,提高自信心和成功的勇气:从而获得再进一步的动力。
三、实现师生合作,实行和谐化教学
如今的师生关系已经不是传统教学主体和教学客体的关系,教师在讲台上一门心思的教,学生在座位上一门心思的听,这样的刻板模式容易给学生一种反抗的心理,即容易使学生与老师形成一种对抗的关系,学生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老师,学习只是被动性地学习而不是自发性的学习,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能动性是十分不利的。教师首先在观念上要破除“好为人师”的想法,将课堂变为展示学生而非展示自己的机会,为学生搭建学习和创造的平台,让学生尝试自主性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并与教师交流学习心得。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当着力于构建一种和谐、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放抗心理和厌学情绪,使学生乐于学习、乐于与教师交流,具体而言,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和同学融为一体,使同学们意识到教师是他们在学习上的良师益友,而非刻
板的要求其考试的长者。只有师生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合作关系,和谐化教学才能得到实现,学生才能在学习中调动自身最大的能动性。
四、鼓励学生创造,实行创新化教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现代国家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创新型人才之间的竞争,培养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已经成为了小学教育界的共识。现实中的小学教育过于强调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在很大程度上埋没了学生的创造性,因此,我们必须着力于实行创新化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多创造、多思考,在创造的快乐中充分体现学习的能动性。具体而言,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在语文课文的教学中,应该多设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发散思维,举一反三,另外,要增加课外的语文活动,鼓励学生进行一些自我创作,将自己的生活所见、所思、所感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下来,并组织专门的交流会和点评会,让同学之间对彼此的作品进行点评,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在创造活动尽显学生自主性。
五、丰富教学资源,实行趣味化教学
小学生基于其年龄特点,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分散精神,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丰富教学资源,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实现趣味化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无限的乐趣。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可以考虑组织演讲比赛、作文比赛,让学生在准备比赛以及参加比赛的过程中体会演讲和写作的快乐,并提升自己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另外,可以考虑组织各种语文游戏,例如成语接龙、猜词游戏等等,寓教于乐,使同学们不仅获得了许多文学知识,更能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更多更新颖的适合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的活动应该被广泛的开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认识到学习是一件充满趣味的事情,这样可以消除小学生的厌学心理,在趣味化的课堂中收获丰富的知识,在主动性的学习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综上,笔者结合了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主动性的幾个方法,希望能抛砖引玉,引发语文教学界对提升学生能动性更多的关注。只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措并举,才能改变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被动状态,使语文学习深入学生的心里,使语文教学的得到更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