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利用环境监测技术,能够对大气、水质、土壤以及噪声等影响环境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评价,从而使人们更好的掌握环境质量现状,这样就可以有效改善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影响,使人们的居住环境更加优质。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助于环境监测手段的不断革新,只有重视新的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才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关键词】:环境监测技术;技术应用;质量控制
1、环境监测技术在实际监测中的运用
1.1 生物监测技术
生物监测技术主要是指通过采取单独的生物体、群落以及种群等方面给环境带来的变化或者污染后出现的反应,根据生物学的原理分别评价以及监测对环境受到污染的情况。该技术主要是采取生物对污染物体的直接反应来体现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受到污染的程度以及环境的质量状况。从本质出发,环境污染带来的效应主要是体现在以人为主体,所以在环境监测中生物监测技术有着指示的意义。利用生物对环境污染进行监测,已成为被广泛接受的环境监测手段。
1.2 3S技术
3S技术的环境监测功能首先是利用GPS对环境要素、污染源等进行准确定位,动态、实时采集环境数据;然后是遥感技术对大气、水质等污染源的监测,通过无线信息技术将监测数据传送到监测中心的数据库;最后是GIS技术建立各种数据库,把污染源信息、环境要素等在电子地圖上直观显现出来,从而有效管理、统计分析监测信息。“3S”技术是三种技术的合成,其组成技术在空间信息管理中各有特点,都能独立完成自身的功能,但随着发展的需要,它们所处理问题之间又有很多的相关联之处,在解决这些问题的作用上,互为补充、互相协调。
1.3 物理化学技术
物理化学技术是运用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研究物质的化学运动形式和物理运动形式之间相互关系,从而有助于物理化学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物理化学技术应用到环境监测中,它为环境监测工作提供了最灵敏的技术支持,推动了环保事业的发展,它把污染物的传播扩散上升到分子层面;利用物理化学方法设计的环境监测仪器,可以检测到将近2公里的空气质量状况,同时能检测出痕量元素成分,这对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4信息技术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中,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有利于实现环境质量信息的资源共享,形成一个强大的环境监测数据库,达到及时有效的传输处理环境质量信息的目的。这样既能够真正有效的为环境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又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准确、可靠的环境质量信息。
2、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措施
2.1采样、运输、储存的质量控制
现场采样技术是环境监测过程中最基础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最后分析的结果的准确性,采样人员在进行采样的时候,要严格按照采样技术规范进行,防止采样仪器受到其污染;同时应采不少于10%的现场平行样,确保实验数据的有效性。在完成采样工作后,要采用专用的设备把样品运送到实验室进行检验分析,运输过程中,为保证样品不发生什么变化,要对样品进行化学固定,并做好标记。
2.2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
样品检测过程是环境监测技术中最为核心的工作。必须要保证实验室环境无污染;样品送到实验室后,要专人接样管理,妥善存放;实验人员领取样品时,要注意不要造成交叉污染;样品检测过程中,要做不少于10%的平行样,同时要有国家环保部配置的环境标准样品试样,以确保本次实验的准确性。另外,实验室环境、温湿度、实验用水纯度、化学药品纯度等都需要严格符合实验标准和规范要求,这对实验结果的有效性、准确性均有一定的影响。
2.3 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
实验室用仪器设备、玻璃器皿等均应购自有资质厂家,且出厂检定合格。新购买仪器设备进入实验室后,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对设备进行验收,包括外观及性能等方面,验收合格方能投入使用。实验室内常用设备每年要进行检定或校准,质监部门出具检定或校准合格证书,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每次检定或校准之间,实验室管理人员要组织实验室人员对仪器设备进行期间核查,确保仪器设备的稳定性。
2.4监测报告的质量控制
经过实验分析,得出的实验数据要进行严格的审核和验证,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合理性。每个写入报告的数据,均应有准确的数据来源,确保能够溯源到国家有证标准物质,确保数据准确性。监测报告要通过三级审核,签字确认,加盖单位检验检测专用章和CMA计量认证质量控制章,确保监测报告的权威性。
2.5人员的质量控制
实验室人员包括现场采样人员,实验分析人员,报告编制、审核、签发人员,质量管理人员等。由于环境监测工作本身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所以对其工作人员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单单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功底,同时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工作中做到细致入微,兢兢业业,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同时每个监测人员都要通过上岗证考核合格,才能出具实验数据。另外,要全面提高人员素质,就要开展与其他监测机构之间人才交流,技术切磋等活动,取其精华,提升自我;同时鼓励人员发表关于环境监测的论文和学术著作,这样做有利于提高监测人员的自身素养。
2.6以技术为支撑,以数据为准绳,切实提高环保工作的软实力
按照计量认证体系要求,以计量认证首次评审、监督评审和复查评审为契机,加强管理环境监测的质量,不断完善和改造环境质量体系,规范监测工作的程序,提高监测数据的质量水平。根据国家《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要求,积极参与环境监测机构能力认定,为环境管理提供准确、有效的环境监测数据。积极参与监测站的各项考核,全面分析考核结果的准确度,并提出切实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和权威性,进而提高监测数据的公信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要科学合理的运用环境监测技术,来获取准确、合理的环境监测数据,为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决策提供技术支撑。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要通过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手段来保障。在今后的环境保护工作中,我们要逐渐完善环境监测技术手段,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徐玉宏.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中存在的问题[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2,(03):139.
[2]孔令群.试论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6,(21).
【关键词】:环境监测技术;技术应用;质量控制
1、环境监测技术在实际监测中的运用
1.1 生物监测技术
生物监测技术主要是指通过采取单独的生物体、群落以及种群等方面给环境带来的变化或者污染后出现的反应,根据生物学的原理分别评价以及监测对环境受到污染的情况。该技术主要是采取生物对污染物体的直接反应来体现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受到污染的程度以及环境的质量状况。从本质出发,环境污染带来的效应主要是体现在以人为主体,所以在环境监测中生物监测技术有着指示的意义。利用生物对环境污染进行监测,已成为被广泛接受的环境监测手段。
1.2 3S技术
3S技术的环境监测功能首先是利用GPS对环境要素、污染源等进行准确定位,动态、实时采集环境数据;然后是遥感技术对大气、水质等污染源的监测,通过无线信息技术将监测数据传送到监测中心的数据库;最后是GIS技术建立各种数据库,把污染源信息、环境要素等在电子地圖上直观显现出来,从而有效管理、统计分析监测信息。“3S”技术是三种技术的合成,其组成技术在空间信息管理中各有特点,都能独立完成自身的功能,但随着发展的需要,它们所处理问题之间又有很多的相关联之处,在解决这些问题的作用上,互为补充、互相协调。
1.3 物理化学技术
物理化学技术是运用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研究物质的化学运动形式和物理运动形式之间相互关系,从而有助于物理化学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物理化学技术应用到环境监测中,它为环境监测工作提供了最灵敏的技术支持,推动了环保事业的发展,它把污染物的传播扩散上升到分子层面;利用物理化学方法设计的环境监测仪器,可以检测到将近2公里的空气质量状况,同时能检测出痕量元素成分,这对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4信息技术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中,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有利于实现环境质量信息的资源共享,形成一个强大的环境监测数据库,达到及时有效的传输处理环境质量信息的目的。这样既能够真正有效的为环境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又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准确、可靠的环境质量信息。
2、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措施
2.1采样、运输、储存的质量控制
现场采样技术是环境监测过程中最基础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最后分析的结果的准确性,采样人员在进行采样的时候,要严格按照采样技术规范进行,防止采样仪器受到其污染;同时应采不少于10%的现场平行样,确保实验数据的有效性。在完成采样工作后,要采用专用的设备把样品运送到实验室进行检验分析,运输过程中,为保证样品不发生什么变化,要对样品进行化学固定,并做好标记。
2.2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
样品检测过程是环境监测技术中最为核心的工作。必须要保证实验室环境无污染;样品送到实验室后,要专人接样管理,妥善存放;实验人员领取样品时,要注意不要造成交叉污染;样品检测过程中,要做不少于10%的平行样,同时要有国家环保部配置的环境标准样品试样,以确保本次实验的准确性。另外,实验室环境、温湿度、实验用水纯度、化学药品纯度等都需要严格符合实验标准和规范要求,这对实验结果的有效性、准确性均有一定的影响。
2.3 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
实验室用仪器设备、玻璃器皿等均应购自有资质厂家,且出厂检定合格。新购买仪器设备进入实验室后,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对设备进行验收,包括外观及性能等方面,验收合格方能投入使用。实验室内常用设备每年要进行检定或校准,质监部门出具检定或校准合格证书,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每次检定或校准之间,实验室管理人员要组织实验室人员对仪器设备进行期间核查,确保仪器设备的稳定性。
2.4监测报告的质量控制
经过实验分析,得出的实验数据要进行严格的审核和验证,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合理性。每个写入报告的数据,均应有准确的数据来源,确保能够溯源到国家有证标准物质,确保数据准确性。监测报告要通过三级审核,签字确认,加盖单位检验检测专用章和CMA计量认证质量控制章,确保监测报告的权威性。
2.5人员的质量控制
实验室人员包括现场采样人员,实验分析人员,报告编制、审核、签发人员,质量管理人员等。由于环境监测工作本身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所以对其工作人员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单单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功底,同时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工作中做到细致入微,兢兢业业,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同时每个监测人员都要通过上岗证考核合格,才能出具实验数据。另外,要全面提高人员素质,就要开展与其他监测机构之间人才交流,技术切磋等活动,取其精华,提升自我;同时鼓励人员发表关于环境监测的论文和学术著作,这样做有利于提高监测人员的自身素养。
2.6以技术为支撑,以数据为准绳,切实提高环保工作的软实力
按照计量认证体系要求,以计量认证首次评审、监督评审和复查评审为契机,加强管理环境监测的质量,不断完善和改造环境质量体系,规范监测工作的程序,提高监测数据的质量水平。根据国家《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要求,积极参与环境监测机构能力认定,为环境管理提供准确、有效的环境监测数据。积极参与监测站的各项考核,全面分析考核结果的准确度,并提出切实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和权威性,进而提高监测数据的公信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要科学合理的运用环境监测技术,来获取准确、合理的环境监测数据,为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决策提供技术支撑。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要通过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手段来保障。在今后的环境保护工作中,我们要逐渐完善环境监测技术手段,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徐玉宏.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中存在的问题[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2,(03):139.
[2]孔令群.试论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