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故事向人们展示了一种无法冲破的隔阂,隔阂存在
于代际之间,存在于生活的迷障,存在于时代更迭的缝隙
胡丽叶塔在自己的前半生中,不断地“失去”,失去母亲,失去父亲,失去丈夫,又失去了女儿。这其中,有些是因为亲人亡故,有些是因为自己主动逃离,而有些则是某种程度上的被他人厌弃。最终,这些抛弃、逃离与躲避,让胡丽叶塔这个角色逐渐脱离了个体本身,演化成为了某个时代中整体意义上、普遍的女性角色的代言,她的孤独、找寻和迷惑,成为了一种哲学探寻和对于自身身份的拷问。
据说,最初这部电影的名字叫《沉寂》,后来因为和马丁·斯科塞斯的电影撞了名字才改名为《胡丽叶塔》。其实,无论哪个名字都不如这部电影的原作《逃离》更为恰当。《胡丽叶塔》改编自爱丽丝·门罗的小说集《逃离》中的几篇故事。在那些获得过诺贝爾文学奖的女性作家之中,门罗的作品总散发着一种家常琐碎中的惊心动魄,那些表面上的安宁和内心深处的风暴,以及向往未知和逃离桎梏的愿望,都弥漫在那些短短的故事中。而导演佩德罗·阿莫多瓦在电影中把这种特征展露无余。阿莫多瓦特别善于处理某种带有稍许神经质的悬疑感,那些层层递进的弦乐和画面中各种带有象征意味的重重拱廊、窗外的大海都在氤氲着不安的气氛。他用这样的方式,把生活中沉闷又令人心碎的别离演绎得悬念迭起。有时,它会让你想起他之前那部著名的《吾栖之肤》的感觉。
《胡丽叶塔》的故事主线其实非常文学化,胡丽叶塔已入中年,即将离开马德里去和男友开始崭新的生活,她想忘掉这里的一切,不再回来。但是在街头偶遇了自己女儿儿时的一位玩伴,说起不久前在国外碰见了自己的女儿,这让胡丽叶塔改变了主意,决议留在马德里,并且搬回年轻时居住的房子。除了她自己,没人知道胡丽叶塔的女儿已经多年杳无音信。在她看来,女儿和自己毫无缘由的断绝关系,是莫大的耻辱,这是她生命中最深重的秘密。胡丽叶塔在旧居期盼女儿的消息,并开始写那些无处寄送的信件,对女儿写下了一切自己未曾告诉她的往事。
故事就在当下和过去的经历之间切换,你会看到现在笃定的胡丽叶塔年轻时所经历的一切不平静的往昔。门罗的原著中,女性主人公有一种典型的知识分子的疏离气质,她想逃离自己的家庭,寻求某种未知的、与已有经验截然不同的生活,电影中的那种疏离感相比于原著,稍弱了一些。但胡丽叶塔生命中的几次分离,放在一起,依然拼凑出了一种难以名状的况味。
当年,胡丽叶塔作为一个年轻女孩,曾经离开了自己生病卧床的母亲和靠农耕为生的父亲,去往远方,研究文学,以代课谋生,然后在火车上邂逅一段爱情,这几乎成为了某种浪漫主义的样本。婚后,她的丈夫因为和自己儿时的玩伴关系暧昧,触怒了胡丽叶塔。一场争吵之后,男人冒着暴风雨出海,丧命海上;而自己的女儿成年之时,就以去静修为由就此再无音信。
这三场离别颇具意味:第一次,是少女时代的“逃离”,那是一种主动的逃逸,带着某种寻求和希望;婚后丈夫和自己的离别看起来是一场意外,但实则是某种隐藏多年的内在冲突的爆发,当年浪漫的邂逅变成长久的陪伴之后,形成了某种新的桎梏,相较于年轻时从原生家庭的逃离,这一次则代之以争吵,丈夫成为了离开者,而最终以一种惨烈的方式收场;而第三次,女儿则成为了自己年轻时的镜像——以更决绝的方式,切断了所有联系。自己当年的身体逃离但精神在场,她和父母尚有联系,而自己的女儿则阻断了一切,抹除了所有痕迹,她的逃亡显然比胡丽叶塔年轻时走得更远。
从某个角度上看,这时隔数十年的两次逃离成为了轮回和报复,也是两代女性身份觉醒和找寻的殊途同归。这个故事向人们展示了一种无法冲破的隔阂,隔阂存在于代际之间,存在于生活的迷障,存在于时代更迭的缝隙。一代代女性奔跑和逃逸,得到新生也面对孤独,这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象。最终,那对母女因由一种惨烈的意外原因重新建立了联系,只是,她们的重逢又能否破解隔阂呢?那些奔逃的女性,最终是否会向着她们逃逸的方向折返呢?
于代际之间,存在于生活的迷障,存在于时代更迭的缝隙
胡丽叶塔在自己的前半生中,不断地“失去”,失去母亲,失去父亲,失去丈夫,又失去了女儿。这其中,有些是因为亲人亡故,有些是因为自己主动逃离,而有些则是某种程度上的被他人厌弃。最终,这些抛弃、逃离与躲避,让胡丽叶塔这个角色逐渐脱离了个体本身,演化成为了某个时代中整体意义上、普遍的女性角色的代言,她的孤独、找寻和迷惑,成为了一种哲学探寻和对于自身身份的拷问。
据说,最初这部电影的名字叫《沉寂》,后来因为和马丁·斯科塞斯的电影撞了名字才改名为《胡丽叶塔》。其实,无论哪个名字都不如这部电影的原作《逃离》更为恰当。《胡丽叶塔》改编自爱丽丝·门罗的小说集《逃离》中的几篇故事。在那些获得过诺贝爾文学奖的女性作家之中,门罗的作品总散发着一种家常琐碎中的惊心动魄,那些表面上的安宁和内心深处的风暴,以及向往未知和逃离桎梏的愿望,都弥漫在那些短短的故事中。而导演佩德罗·阿莫多瓦在电影中把这种特征展露无余。阿莫多瓦特别善于处理某种带有稍许神经质的悬疑感,那些层层递进的弦乐和画面中各种带有象征意味的重重拱廊、窗外的大海都在氤氲着不安的气氛。他用这样的方式,把生活中沉闷又令人心碎的别离演绎得悬念迭起。有时,它会让你想起他之前那部著名的《吾栖之肤》的感觉。
《胡丽叶塔》的故事主线其实非常文学化,胡丽叶塔已入中年,即将离开马德里去和男友开始崭新的生活,她想忘掉这里的一切,不再回来。但是在街头偶遇了自己女儿儿时的一位玩伴,说起不久前在国外碰见了自己的女儿,这让胡丽叶塔改变了主意,决议留在马德里,并且搬回年轻时居住的房子。除了她自己,没人知道胡丽叶塔的女儿已经多年杳无音信。在她看来,女儿和自己毫无缘由的断绝关系,是莫大的耻辱,这是她生命中最深重的秘密。胡丽叶塔在旧居期盼女儿的消息,并开始写那些无处寄送的信件,对女儿写下了一切自己未曾告诉她的往事。
故事就在当下和过去的经历之间切换,你会看到现在笃定的胡丽叶塔年轻时所经历的一切不平静的往昔。门罗的原著中,女性主人公有一种典型的知识分子的疏离气质,她想逃离自己的家庭,寻求某种未知的、与已有经验截然不同的生活,电影中的那种疏离感相比于原著,稍弱了一些。但胡丽叶塔生命中的几次分离,放在一起,依然拼凑出了一种难以名状的况味。
当年,胡丽叶塔作为一个年轻女孩,曾经离开了自己生病卧床的母亲和靠农耕为生的父亲,去往远方,研究文学,以代课谋生,然后在火车上邂逅一段爱情,这几乎成为了某种浪漫主义的样本。婚后,她的丈夫因为和自己儿时的玩伴关系暧昧,触怒了胡丽叶塔。一场争吵之后,男人冒着暴风雨出海,丧命海上;而自己的女儿成年之时,就以去静修为由就此再无音信。
这三场离别颇具意味:第一次,是少女时代的“逃离”,那是一种主动的逃逸,带着某种寻求和希望;婚后丈夫和自己的离别看起来是一场意外,但实则是某种隐藏多年的内在冲突的爆发,当年浪漫的邂逅变成长久的陪伴之后,形成了某种新的桎梏,相较于年轻时从原生家庭的逃离,这一次则代之以争吵,丈夫成为了离开者,而最终以一种惨烈的方式收场;而第三次,女儿则成为了自己年轻时的镜像——以更决绝的方式,切断了所有联系。自己当年的身体逃离但精神在场,她和父母尚有联系,而自己的女儿则阻断了一切,抹除了所有痕迹,她的逃亡显然比胡丽叶塔年轻时走得更远。
从某个角度上看,这时隔数十年的两次逃离成为了轮回和报复,也是两代女性身份觉醒和找寻的殊途同归。这个故事向人们展示了一种无法冲破的隔阂,隔阂存在于代际之间,存在于生活的迷障,存在于时代更迭的缝隙。一代代女性奔跑和逃逸,得到新生也面对孤独,这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象。最终,那对母女因由一种惨烈的意外原因重新建立了联系,只是,她们的重逢又能否破解隔阂呢?那些奔逃的女性,最终是否会向着她们逃逸的方向折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