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次研讨会上。一位资深教师在公开课上教学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时,出现了这么一个细节:他为了让学生对李煜的亡国之痛能更深刻地理解,在讲授时竟然情不自禁地在课堂上“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似的“唱”了起来: “……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教师用多年来积淀的教学情感把词人内心的深切悲哀之情完全表达出来,那不尽的忧愁犹如奔流不息的江水,源源不断。滚滚东流。在用情专切之时,学生也低声地跟着唱起来,教室里还不时闪着莹莹的泪光……
自此以后,我也偶尔在课堂上“唱”起来,而且还展示给其他语文教师看,“唱”的艺术在我校的语文课堂上得以推广。我们语文教师虽然没有歌唱家那样优美的歌喉,但把它作为一种手段,巧妙地运用于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却收到了语言讲述难以达到的效果。
一、“唱”可以调节情绪,设置氛围
在文本研习“月是故乡明”单元时。因学生的情绪过于,“兴高采烈”,很难被文中的乡思乡愁所感染,加上学生大都没有客居他乡的亲身感受,如果学习起来,效果不一定会理想。根据学情。我在课前预备时花几分钟让学生听费翔唱的《故乡的云》,并配有流浪异乡的电视镜头:“故乡的风,故乡的云,叫我抹平创伤……”在深沉凄凉伤感的歌声中,学生的心会渐渐地沉静下来,继而不同程度地受到感染,上课所需要的那种氛围也就基本形成了。再开始学课文时,学生就能很快地进入角色。与作者、文本发生共鸣。
二、“唱”能够引入意境,加深理解
一次校内公开课,学生在学到《警察与赞美诗》,对“赞美诗”能使屡次作恶的乞丐苏比“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一环节很难理解。一方面是由于作者夸大了宗教的感化力,有些“失真”;另一方面是中国的青年很难想象苏比“入定”时的那种宗教境界。授课老师讲到这里,打开准备好的录相,屏幕上出现了教堂里唱赞美诗的情景:“啊,圣母玛丽娅……”在悠扬的赞美诗中,一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起相关的段落:“在一个异常幽静的地段……古老的教堂……明月挂在中天,光辉,静穆,车辆与行人都很稀少,檐下的冻雀正在睡梦中啁啾了几声……”教室里静极了。学生们也仿佛“人定”了,潜移默化中也“醍醐灌顶”了。这种效果并非舌燥唇焦的讲解所能达到。
三、“唱”利于诱发联想,活跃思维
记得在读高中时,我的语文老师在讲解《孔雀东南飞》前,让我们听《梁山伯与祝英台》:“碧草青青,花盛开……”在优美的乐曲中,我们由梁祝的爱情故事联想到焦刘的“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从粱祝的“化蝶”联想到焦刘的“化鸟”……通过相似联想,由已知的推未知的,去认识共同的主题:人民对纯真爱情的向往,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对封建制度的痛恨。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去理解文本,就感觉容易多了。至今那节课还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唱”能够调动感情,掀起高潮
在学到巴金的《灯》结尾处:“这人间毕竟还有温暖!”我在黑板上写下两句话:人间自有真情在。世上还是好人多。唱起了《爱的奉献》:“在没有心的沙漠,在没有爱的荒原……”同学们情不自禁地跟着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群情激昂,从而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
的确,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只要运用得巧妙。“唱”的效果有时可以胜过“讲”。不过运用“唱”这种教学手段也要谨慎,要注意三点:
1 适量。“唱”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只能是“味精”。不能当饭吃。课前预备可唱支歌,课内则三旬两旬。点到即可。切不可把语文课上成“唱歌课”。
2 适时。要把住“火候”点“味精”,太早或太迟都收不到理想的效果。
3 自然。不是每节课都必“唱”,不是每篇文章都适合“唱”,不必唱时绝不唱,必须唱时也不能滥唱,而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堂气氛,选择相关内容或自编或剪辑,协调自然,切不可牵强做作。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青龙中学本专栏特约编辑:王永坐 责任编辑:邓诗霞)
自此以后,我也偶尔在课堂上“唱”起来,而且还展示给其他语文教师看,“唱”的艺术在我校的语文课堂上得以推广。我们语文教师虽然没有歌唱家那样优美的歌喉,但把它作为一种手段,巧妙地运用于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却收到了语言讲述难以达到的效果。
一、“唱”可以调节情绪,设置氛围
在文本研习“月是故乡明”单元时。因学生的情绪过于,“兴高采烈”,很难被文中的乡思乡愁所感染,加上学生大都没有客居他乡的亲身感受,如果学习起来,效果不一定会理想。根据学情。我在课前预备时花几分钟让学生听费翔唱的《故乡的云》,并配有流浪异乡的电视镜头:“故乡的风,故乡的云,叫我抹平创伤……”在深沉凄凉伤感的歌声中,学生的心会渐渐地沉静下来,继而不同程度地受到感染,上课所需要的那种氛围也就基本形成了。再开始学课文时,学生就能很快地进入角色。与作者、文本发生共鸣。
二、“唱”能够引入意境,加深理解
一次校内公开课,学生在学到《警察与赞美诗》,对“赞美诗”能使屡次作恶的乞丐苏比“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一环节很难理解。一方面是由于作者夸大了宗教的感化力,有些“失真”;另一方面是中国的青年很难想象苏比“入定”时的那种宗教境界。授课老师讲到这里,打开准备好的录相,屏幕上出现了教堂里唱赞美诗的情景:“啊,圣母玛丽娅……”在悠扬的赞美诗中,一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起相关的段落:“在一个异常幽静的地段……古老的教堂……明月挂在中天,光辉,静穆,车辆与行人都很稀少,檐下的冻雀正在睡梦中啁啾了几声……”教室里静极了。学生们也仿佛“人定”了,潜移默化中也“醍醐灌顶”了。这种效果并非舌燥唇焦的讲解所能达到。
三、“唱”利于诱发联想,活跃思维
记得在读高中时,我的语文老师在讲解《孔雀东南飞》前,让我们听《梁山伯与祝英台》:“碧草青青,花盛开……”在优美的乐曲中,我们由梁祝的爱情故事联想到焦刘的“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从粱祝的“化蝶”联想到焦刘的“化鸟”……通过相似联想,由已知的推未知的,去认识共同的主题:人民对纯真爱情的向往,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对封建制度的痛恨。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去理解文本,就感觉容易多了。至今那节课还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唱”能够调动感情,掀起高潮
在学到巴金的《灯》结尾处:“这人间毕竟还有温暖!”我在黑板上写下两句话:人间自有真情在。世上还是好人多。唱起了《爱的奉献》:“在没有心的沙漠,在没有爱的荒原……”同学们情不自禁地跟着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群情激昂,从而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
的确,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只要运用得巧妙。“唱”的效果有时可以胜过“讲”。不过运用“唱”这种教学手段也要谨慎,要注意三点:
1 适量。“唱”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只能是“味精”。不能当饭吃。课前预备可唱支歌,课内则三旬两旬。点到即可。切不可把语文课上成“唱歌课”。
2 适时。要把住“火候”点“味精”,太早或太迟都收不到理想的效果。
3 自然。不是每节课都必“唱”,不是每篇文章都适合“唱”,不必唱时绝不唱,必须唱时也不能滥唱,而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堂气氛,选择相关内容或自编或剪辑,协调自然,切不可牵强做作。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青龙中学本专栏特约编辑:王永坐 责任编辑:邓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