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愉悦氛围 促进语文教学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强调学生要在愉快中学习。创造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要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设身处地地为学生创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接纳性、宽容性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氛围;激趣;策略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指师生心理相容、感情融洽和谐、平等合作。创造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新课标强调教师要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设身处地地为学生创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接纳性、宽容性的课堂气氛,形成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大胆质疑、发表见解。只有在这样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才会以愉快的心情钻研问题、启动思维、提高学习效果。
   一、构建愉悦的开头
   上课开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唱唱歌、背背诗,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使学生从课间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而且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学习作好铺垫。如果是借班上课,教师可以在课前和学生谈话,如问学生“你贵姓”“老师想和你做朋友”“你吃过饭了吗”等一些轻松活泼的话题,这样便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为新授课作情感铺垫。
   二、以微笑的方式授课
   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充满微笑地去授课,是一种简单易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是一种与学生心理上的交流,而非一种矫揉造作、虚假的表情。学生在洋溢着微笑的课堂中,会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现在有些教师在授课时,总是板着面孔,处处想着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严感,这就在无形中扼杀学生了对教师的亲切感。那样的话,试问,学生还愿意和你交流问题吗?其实,教師的威严不是建立在严厉的表情上的,而是来自于自身的学问和修养。微笑面对学生,其实是一种自信,一种认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学生的自信。而板起面孔去说教,往往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征服学生,而运用一种外来的压力去迫使学生去做,这虽然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往往不能持久。因此,语文教师要想使学生在一种欢悦、畅快的课堂气氛中追求知识,自己首先就要充满这种情绪,用自己欢悦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能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能够改变过去单调、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教学《黄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黄山的美景。教师可以寻找一些黄山的图片,再配上适合的背影音乐,制作成幻灯片,从而让学生真实地感受黄山的美。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感染学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爱上语文。
   四、创设悬念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拾,则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整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教与学被割裂开,教师与学生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带有挑战意味、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使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产生探究的欲望,自觉地思考。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五、赞扬、欣赏学生
   人类本质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赏识。老师要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便是赞扬、欣赏的激励效用。赞赏是廉价的,也是无价的。同学的掌声、老师的赞扬、小小的奖品,都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课堂上笔者采用多种表扬方式:或用赞许的口吻——“你说得真好!”“你的想法真棒!”“你想象力真丰富!”;或用亲切的动作——拍拍肩膀,轻轻一点头,微微一笑。每节课笔者都尽量赞赏学生,不光赞赏一个两个,而是赞赏一群一批,甚至全班;不是虚伪的、应付的,而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有了赞赏这一“添加剂”,学生在学习中就能常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乐趣,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果好。赞赏能够融洽师生关系,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有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能力的提高,又要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及方法上的优良行为,还要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请记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六、平等评学激趣法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最高裁定权,却忽视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实质上是漠视了学生主体能动性的一种表现。在新课改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的自觉意识得到高度强化,内在的进取热情得到激发时,教师可以把学生的自评与互评权交还给他们,激发其活跃的主体意识,感受班集 体内平等、和谐、信赖的自由氛围。笔者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经常把诸如抄写默写背诵等客观作业交给学生自检自评、取长补短。学生在评改时,既能感受到老师的信任,也感受到当一回老师的快乐,还把知识又复习了一遍,一举三得。作文评改是语文教师的重荷,而往往教师批得辛辛苦苦,学生一看了之,实属高耗低效。对于作文的评改,笔者经常“放纵”,具体的做法为:将本次作文评分标准板书在黑板上,先由学生独立评改一篇作文,要求有勾画、有旁批、有总评、有分数、有签名,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补充,目的是让学生多多学习他人的作文写法及评法,最后由各组推荐出一两篇优秀作文或评文,借助实物投影仪师生一起复评,选出最佳作文或评文。当热烈真诚的掌声伴着笑声在教室里回荡,所有同学都陶醉在这严肃又活泼、平等与信任的气氛中,眼神中闪烁着主动参与评改的自豪感。这样不仅让笔者从繁重的作文评改中解脱出来,也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七、提高教师本身的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教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法、技巧和创造能力的综合表现,它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在影响语文课堂气氛的诸因素中,教师的教学艺术是一个重要因素,教师首先应从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放手,应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同时,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态度、语言和技巧创设一种宽松、和谐、进取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
   在语文教学活动,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好学上进、互助互爱的集体气氛。创设课堂气氛的方式、途径多种多样,教师要结合语文的学科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因素,灵活采取适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参考文献】
   [1]王洛倩.创设良好氛围,提高学习兴趣[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2)
   [2]钱霞.注意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09(05)
其他文献
【摘 要】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长任务,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此任务更为艰巨。如何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不再害怕“解决问题”呢?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准确地找到问题,进而认真仔细地审题,找出关键的数学信息。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作形象具体的分析演示。学生只要得到老师这几个方面的指导和训练,解题能力一定会大大提高。  【关键词】解决问题;
目的调查有肝炎病史肝癌高危人群监查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探讨如何对有肝炎病史的肝癌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认知情况、发病
【摘 要】道德与法治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而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很难做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缺乏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兴趣。新课改之下的案例教学法,改变了这一现象,把道德与法治的理论与学生生活中的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思考,参与课堂的活动,实现了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案例教学;道德与法治;有效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剖宫产术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为剖腹产术后患者尽快恢复胃肠道功能提供优质的护理手段.方法 随机挑选120例患者设计实验组和对照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可使学生对政治学科产生更深入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积极地学习政治学科。  【关键词】高中政治;核心素养;有效措施   在高中阶段,政治学科的学习十分重要,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不但要使学生积累政治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对政治的理解。借助这种方法,教师可以有效
目的探讨以黄疸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40例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以黄疸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全面检查,包括尿常规、尿培养、血
目的分析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过程中易出现的并发症,便于对并发症进行及早干预,及时防治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本院2007年9月-2010年9月140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
目的探讨哺乳期乳腺炎发生的原因与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住院分娩的足月顺产、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初产妇4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实验组
目的为充分发挥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的优势和作用,进一步掌握中医适宜技术的原理、适应症及操作技能,提高社区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更好地发挥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现代网络院前急救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院前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分成两组;现代网络院前急救模式(A组,162例)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急救队伍组成,能够进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