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历史与社会新课程实施几年以来,教师的教学理念新了,教学组织方式活了,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多了,极大地改变了原来课堂的面貌以及在学生心目中古板、无趣的印象。但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形式与内容、活动与实效背离的问题,伴随新课程的推进和教师认识的提升,教师们越来越不满足于形式的花哨,越来越看重教学的有效性。笔者也就这一话题与同事们一起反复探讨与实践,形成了一些共识。
一、提高文本重构能力,理清教学思路
这是教学有效的基础。试想一节教师自己都没有理清思路的课,即使设置了很多活动、展示了很多资料,课堂显得很热闹,但课后去问学生,学生很可能不知所云。对同样的文本内容,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理解。但不管如何理解,我们都必须依据课标整理出一条线索、一个知识框架,以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如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一课《人权的历程》有两目内容,一目讲述“人权的足迹”,一目讲述“中国人权的百年巨变”。乍一看课文思路清晰,但细细研读就会发现第一目在正文部分先后讲述了世界范围的人权足迹、怎么正确认识一个国家的人权状况、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目前世界人权状况,在专题探究部分先后讲了西方国家人权历史、人权的分类和内容;第二目先后讲了中国人权的发展历程、对人权的看法、中国人民的人权观,两目所讲述的部分内容在顺序上不太符合思维规律,并有部分重复。假如按照书本顺序教学,既影响学生的理解,又不利于提高效率。因此笔者依据学生思维规律,对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进行了微调,对部分内容进行了重新组合,形成了整课的一个知识框架,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二、直面学生思想实际,解决学生疑惑
这是教学有效的关键。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并不都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不都是对社会的全面、正确的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形成一些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观点和认识是可以理解的。问题是在课堂中,当我们听到一些异样的声音时,一定要直面学生思想实际,予以正确引导,解决学生的疑惑。
如在上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二课《人民当家作主》时,有学生提出了比较偏激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实际生活中没啥用”的观点。此时假装没听见是最简单的办法,知识的传授可以顺利完成,不过学生思想上的疑惑或错误也就少了一个纠正的机会。怎么办?笔者略微思考之后,对这样的观点首先表示了“肯定”:“是啊,在我国确立人大制度之后的很长时间里,这一制度并没有充分发挥出作用,人大常常被形容为鼓鼓掌、过过场而已。”然后笔者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师生共同分析之后达成了两个共识:一方面,这与我国公民的素质特别是民主意识尚不成熟有关,人民代表成了一种荣誉,谁工作认真、劳动积极,就选谁当人民代表,而不是看谁参与决策、监督、管理的能力强;另一方面,这与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中缺乏民主的传统、民主建设的经验有关,以致当人民拥有选举权后,还不能很好地对待和行使这项权力,以致影响了人大作用的发挥。接下来笔者话锋一转:“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民素质的提高、制度的逐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正一步步得到更好的发挥。”为了让学生信服,笔者马上连上了互联网,打开“百度”,输入“人大”、“否决”这两个关键词,搜索出人大发挥作用的一些案例,让学生体会到人大不仅会选举,还会罢免、决定、监督,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三、正视学生成长需要,教给学生方法
这是教学有效的载体。一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这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知识经济时代,学校教育中教给学生的大部分知识很快就会过时,那么我们的学校教育究竟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些什么?笔者以为,除了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外,就是要教给学生方法:一是自主学习的方法;一是为人处世的方法。
在浙江省教育学会中学历史与社会分会十年庆典成果展示暨专家论坛上,社会学科特级教师唐少华给与会代表上了一节以“读图学史”为题的示范课,用一节课的时间引导学生学习“读图学史”的方法。整节课按照“教师出示一组图片,学生观察、回答——教师追问点拨——师生总结方法——出示第二组图片——学生运用方法——教师引导提升——出示第三组图片——师生回顾方法——学生再次运用方法——出示第四组图片——师生再次回顾方法——学生第三次运用方法”的过程,把读图学史的方法(①掌握表面信息:从整体到局部再到细节进行观察;②把表面信息转化为深层含义:通过深入比较、推理、想象,并查找有关资料)教给了学生。虽然唐老师在这节课中运用的只是教材中常见的四组图片,但笔者以为,这节课的效益绝不只体现在初中阶段,而是让学生学会了一生受用的读图学史的基本方法。当然自主学习的方法并非都要通过这种专门的方法传授课学会运用,只要教师认真思考并有意识地在每节课中进行渗透,自主学习方法的培养也可以是日常教学的一部分。
一、提高文本重构能力,理清教学思路
这是教学有效的基础。试想一节教师自己都没有理清思路的课,即使设置了很多活动、展示了很多资料,课堂显得很热闹,但课后去问学生,学生很可能不知所云。对同样的文本内容,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理解。但不管如何理解,我们都必须依据课标整理出一条线索、一个知识框架,以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如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一课《人权的历程》有两目内容,一目讲述“人权的足迹”,一目讲述“中国人权的百年巨变”。乍一看课文思路清晰,但细细研读就会发现第一目在正文部分先后讲述了世界范围的人权足迹、怎么正确认识一个国家的人权状况、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目前世界人权状况,在专题探究部分先后讲了西方国家人权历史、人权的分类和内容;第二目先后讲了中国人权的发展历程、对人权的看法、中国人民的人权观,两目所讲述的部分内容在顺序上不太符合思维规律,并有部分重复。假如按照书本顺序教学,既影响学生的理解,又不利于提高效率。因此笔者依据学生思维规律,对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进行了微调,对部分内容进行了重新组合,形成了整课的一个知识框架,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二、直面学生思想实际,解决学生疑惑
这是教学有效的关键。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并不都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不都是对社会的全面、正确的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形成一些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观点和认识是可以理解的。问题是在课堂中,当我们听到一些异样的声音时,一定要直面学生思想实际,予以正确引导,解决学生的疑惑。
如在上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二课《人民当家作主》时,有学生提出了比较偏激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实际生活中没啥用”的观点。此时假装没听见是最简单的办法,知识的传授可以顺利完成,不过学生思想上的疑惑或错误也就少了一个纠正的机会。怎么办?笔者略微思考之后,对这样的观点首先表示了“肯定”:“是啊,在我国确立人大制度之后的很长时间里,这一制度并没有充分发挥出作用,人大常常被形容为鼓鼓掌、过过场而已。”然后笔者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师生共同分析之后达成了两个共识:一方面,这与我国公民的素质特别是民主意识尚不成熟有关,人民代表成了一种荣誉,谁工作认真、劳动积极,就选谁当人民代表,而不是看谁参与决策、监督、管理的能力强;另一方面,这与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中缺乏民主的传统、民主建设的经验有关,以致当人民拥有选举权后,还不能很好地对待和行使这项权力,以致影响了人大作用的发挥。接下来笔者话锋一转:“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民素质的提高、制度的逐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正一步步得到更好的发挥。”为了让学生信服,笔者马上连上了互联网,打开“百度”,输入“人大”、“否决”这两个关键词,搜索出人大发挥作用的一些案例,让学生体会到人大不仅会选举,还会罢免、决定、监督,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三、正视学生成长需要,教给学生方法
这是教学有效的载体。一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这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知识经济时代,学校教育中教给学生的大部分知识很快就会过时,那么我们的学校教育究竟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些什么?笔者以为,除了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外,就是要教给学生方法:一是自主学习的方法;一是为人处世的方法。
在浙江省教育学会中学历史与社会分会十年庆典成果展示暨专家论坛上,社会学科特级教师唐少华给与会代表上了一节以“读图学史”为题的示范课,用一节课的时间引导学生学习“读图学史”的方法。整节课按照“教师出示一组图片,学生观察、回答——教师追问点拨——师生总结方法——出示第二组图片——学生运用方法——教师引导提升——出示第三组图片——师生回顾方法——学生再次运用方法——出示第四组图片——师生再次回顾方法——学生第三次运用方法”的过程,把读图学史的方法(①掌握表面信息:从整体到局部再到细节进行观察;②把表面信息转化为深层含义:通过深入比较、推理、想象,并查找有关资料)教给了学生。虽然唐老师在这节课中运用的只是教材中常见的四组图片,但笔者以为,这节课的效益绝不只体现在初中阶段,而是让学生学会了一生受用的读图学史的基本方法。当然自主学习的方法并非都要通过这种专门的方法传授课学会运用,只要教师认真思考并有意识地在每节课中进行渗透,自主学习方法的培养也可以是日常教学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