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摸透武则天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work_wo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则天称帝后的十余年中,对支持李唐政权、反对自己称帝的宰相权臣或杀或贬,为巩固自己的帝位可算是无所不用其极。然而只有一个人,虽然明确地支持李唐政权,却仍旧得到武则天的喜爱与信任。在他死后,武则天垂泪感叹:“朝堂空也!”他就是著名的宰相狄仁杰。
  狄仁杰在为官时因政绩出色,嫉恨的同僚偷偷向武则天上书,说他的坏话。武则天将狄仁杰叫来对他说:“你的政绩很好,然而有人向我进言说你的坏话,你想知道是谁干的吗?”狄仁杰想都没想就谢绝了,他说:“如果您认为我有错,那我会改正;如果您认为我没错,那就是我的幸运了。至于是谁告的状,我不想知道。”武则天对他的态度十分佩服,连赞其有长者之风。
  其实武则天在问狄仁杰的时候,心里是否对他起了怀疑,谁也不能确定。但是狄仁杰用自己坦荡的态度,以及将决定权交于武则天的行为,让武则天打消了怀疑他的念头。与此同时,还巧妙地拍了武则天的马屁,暗示武则天“英明”决断,让武则天非常有面子。要知道,对于一个特立独行的女皇来说,有什么比自己的皇权得到认可更值得高兴的呢?
  也正是由于掌握了武则天这种心态,狄仁杰才能在立太子的问题上说服武则天,还政于武则天的儿子李显,恢复李唐皇室。当时人心分散,武则天的侄儿武承嗣、武三思等多次请求武则天立自己为太子,武则天难以决断。狄仁杰这时也来见武则天,告诉她自古只有儿子会把母亲供在祠堂里,没有侄儿会把姑姑供奉在宗庙里。只有立自己的亲生儿子为接班人,才可以永保自己得供奉,自己的子孙永远继承自己的事业——这才是为自己所设的最长远的规划。武则天听了深感有理,决定听取狄仁杰的意见。
  武则天虽然也是一个女人,但她更是一个帝王,她对于天下的执着已经超过了一切。因为狄仁杰很好地掌握了这点,才能和武则天这样善变多疑的女人成为知己。
  除了朝堂权臣,更多能够看透人心的高手出现在战场之上。三国时期就有一批优秀的“心理学家”在战场上指点江山,将人心把玩于股掌之间。我们暂且不提“多智近乎妖”的诸葛亮,这里就来说说后来归顺曹操的贾诩。
  贾诩自幼便有着一颗七巧玲珑心。在他年轻时,一次因病辞官回家,在路上被一群氐人抓了。同行的所有人都被他们杀了,贾诩灵机一动,骗这些人说:“我是太尉段公的外孙,你们别伤害我,我家里人会赎我回去的。”段公是当时很厉害的一位边城名将,氐人被吓唬住了,果然不敢伤害他,还和他盟誓后送他回家。
  后来贾诩投靠将军段煨,由于贾诩的威望比段煨高得多,段煨怕贾诩夺他兵权,因此虽然表面以礼待他,但实际却处处戒备。贾诩便转而投奔了南阳的张绣。有人不明白,问贾诩为什么好好的要换主人,段将军明明非常优待他。贾诩说,段煨生性多疑,他忌惮我,因此迟早会除去我。我离开正好合了他的心意,而我此去投靠张绣,对他来说是在外联合了盟友,他必然会善待我的妻子儿女。而张绣那正愁没有谋士,我去了他肯定会好好待我,这样我和我全家都有了保障。
  后来,张绣用贾诩的计策,两次大败曹操,曹操的长子曹昂也死在战役之中。然而在官渡之战前,贾诩却劝张绣归降曹操。张绣不明所以,觉得这样简直就是自寻死路。但是贾诩却解释说,曹操现在势弱,我们投靠他,他一定非常高兴。曹操这个人有大志,不会将私怨放在大义之前,而袁绍连自己的亲兄弟都容不下,更何况我们了。张绣觉得有理,于是投降了曹操。曹操果然大喜过望,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并让其子曹均娶张绣之女为妻。
  贾诩对人心的掌握可谓是炉火纯青,怪不得他是三国时期唯一能够得以善终的谋士。
  不过,善于揣摩人心也并不是只有这些有着经纬之才的能人才能做到,有时一些没有什么真本事,被后人称为“马屁精”的小人,也有着不可小觑的功力。
  我们就以和珅和中堂为例,来看看这位大家看来一无是处的“小人”是怎样看透人心的。众所周知,和珅并不是出自什么大富大贵之家,也没有经天纬地之才,却长期得到乾隆皇帝的垂青,这与他能设身处地为乾隆着想是绝对分不开的。
  在乾隆做太上皇时,有一次同时召见了和珅与嘉庆帝。当两人走进房间时,看到乾隆正闭目而坐,嘴中念念有词,却是完全听不懂的语言。过了良久,乾隆睁开眼问:“这些人什么姓名?”嘉庆被这突如其来的问话问得一头雾水,和珅却应声而答:“高天德、苟文明。”乾隆听后,缓缓点头。后来嘉庆私下问和珅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和珅说,乾隆帝当时念诵的是西域密咒。即使在千里之外,也可诅咒恶人遭祸或是死亡,因此他猜乾隆问的是白莲教匪首之名。
  像和中堂这样,不仅能够时时注意君王的心思,还要结合当时国内外形势,想君王之所想,急君王之所急,才能真正做到看透人心。
  虽然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但是对于人心的揣测,古人似乎还要比我们略胜一筹,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其实这与古代的等级制度有着非常大的关系。我们都知道,现代社会更强调的是“合作”,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其实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因此我们没有什么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揣测别人的心理,只需要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就足够了。
  而在古代,君臣之间、臣子与臣子之间、父子之间、夫妻之间都是有着严格的等級区别的,如果下级不能正确地猜测上级的意思,上级就有权力对下级施以惩戒。这样一来,下级不得不用尽一切方法来揣测上级的心理,从而使自己能够迎合上级的喜好,避免碰触上级的“禁忌”。而正是因为如此,下级说的很多话由于要迎合上级,因此并不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这就要求上级必须具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能力,从下级真假参半的话中,找出对方的真意。
  (摘自《大科技·百科新说》)
其他文献
镇上来村里查账的小组,早上来,傍黑走,从小年那天一直查到腊月二十九。这个时候,家家户户已经贴上春联,等大年三十的鞭炮了。  财政所老李,合上最后一个账本,到火炉子跟前蹲下,抽出一根烟递过来:“老耿,没什么事情,好好过个年,年后我和乡长来,开个党员会,通报一下就完了。”  老耿苦笑:“在这儿吃饭?”  “整啥啊你,过年了,在你这儿吃?走人。”几个人出门,挥挥手,骑上车走了。  看着保管员锁好村委大门
[美]唐纳德·特朗普 梅瑞迪斯·麦基沃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年4月出版  特朗普的神奇故事以及他语言粗鲁、桀骜不驯、不按常规出牌的性格,早已众所周知。他的第一部自传《交易的艺术》,被《纽约时报》评为最畅销的图书,喻为生意人的“圣经”。本书是他的又一本自传体励志作品。每一节都包含一个特朗普职业生涯中的励志故事并讲述他的心得,重點在于“励志”二字。
北宋嘉祐年间,一场庄严肃穆的殿试正在进行。主考官龐籍大声读出了前三甲的名字。可是,当宋仁宗和文武百官都把目光投向殿外等待新科状元范镇出列时,却迟迟不见人影。  原来,北宋科举殿试的次序不是按照成绩高低来安排,而是按照生源所在地来排序的。不过,考中进士第一名的考生在主考官报出前三甲名字后,可以越过次序直接向皇帝毛遂自荐。然后,皇帝会钦点这个人为新科状元,直接给这个人很高的职位。这种机会十分珍贵。  
最近,有媒体爆出一则消息,让我大吃一惊。  故事梗概大概是:一家沿海的电子企业去中部某省开公司,刚开始,大家把酒言欢,但“蜜月”结束之后,公司却被当地政府强行索要股权,负责人还被当地拘禁。此外,政府还抢夺公章,贱卖企业资产等等。  但当地政府给出了另外一个说法:政府非但没有做以上这些事,反而一直在“帮企业”,这家企业目前已停产,自己经营出了问题。企业还在当地欠下银行、供应商等市场主体7亿多。  我
汪冬蓮著 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年8月出版  在汪冬莲的笔下,一个小小山村的人物百态跃然纸上。作者生动记录了那些世代在土里刨食的人们在面对千年一遇的社会转型时,那种突围与奋进、固守与涅槃。认识农村是读懂中国的第一步。本书把我们的目光再次拉向农村、拉向农业、拉向农民,去了解最近四十年来中国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发展脉络和生存现状。
斯大林去世前,喜欢把亲信叫到孔策沃别墅来陪他吃饭。于是贝利亚、马林科夫、赫鲁晓夫和布尔加宁就成了这里的常客。老臣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米高扬和伏罗希洛夫则日益受到冷落。1953年3月1日夜间,斯大林突发急病,生命垂危。贝利亚和马林科夫闻讯后匆匆赶来,见领袖躺在地板上,不省人事。贝利亚呵斥仆人:“干嘛大惊小怪的?他不是睡得好好的吗。不要惊动斯大林同志。”随即扬长而去。病人摔倒13个小时后,医生方才赶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毛泽东的这两句《渔家傲》词,以磅礴的气势描写了1931年红军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国民党军师长张辉瓒的名字随着诗文流传,不少人至今仍能说出他的身份、来历。但少有人知道完成这场漂亮的歼灭战、活捉张辉瓒的红军团长叫李聚奎。他曾在长征中带领红一师突破乌江、强渡大渡河,被称为红军的“开路先锋”,也是后来的开国上将之一,一生充满传奇。
阳明心学不但在中国影响深远,还漂洋过海到了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特别对日本学术界以很大的影响,日本一位83岁的高僧拄着拐杖颤悠悠地把阳明学说带回日本,没想到竟风靡一时。阳明学说更是间接地为日本明治维新起了思想上的铺垫作用。心学在日本的地位,几乎相当于文艺复兴之于中世纪,尼采哲学之于德意志。日本用心学理念教化国民,去除私欲讲究团队精神,改造國民素质,短短几十年就发展为强国。明治维新的前三杰和后三杰全
邓小平晚年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句朴实而充满深情的话,非常感人,被媒体广泛传播。1926年,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期间,22岁的邓小平曾在《自传》中写道:“我来莫的时候,便已打定主意更坚决的把我的身子交给我们的党,交给本阶级。从此以后,我愿意绝对的受党的训练,听党的指挥,始终为无产阶级的利益而争斗。”  1926:邓小平旅俄的志愿  1926年1月,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短暂的狂欢之后,英国人突然发现,大英帝国“消失了”——英国的领土,只剩英伦三岛。尽管每个英国人都心知肚明,但没有人想面对。  1970年,英国一个名叫库伦的喜剧演员在舞台上嘲讽“一无所有”的大英帝国。他身着百慕大总督制服走上舞台,对观众说: “从小,父亲就告诉我,只要我学好当地的方言,随时可以出任总督。”  接着,库伦说了一大段百慕大的方言。他把方言串成押韵的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