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的夜间,灯火通明。但农村不是,在农村采访,常常不得不走夜路。对我而言,这是很大的挑战。因为我的童年生活在一个充斥鬼怪故事的环境里—不只是我,而是很多农村孩子的共同处境。
记得1990年以后,我广西农村老家才通电。此前的夜间,无论在家吃饭、读书,还是喂猪、喂牛、喂鸡等,得靠煤油灯提供亮光。出门闲逛,靠月亮照亮路面,没有月亮的晚上,靠手电筒、煤油灯或点火把夜行。
由于没有电,也没有电视看,村民既爱又怕的娱乐生活是:聊鬼故事。结束一天劳作后,晚上,一帮小孩围着火炉听老人讲古代传承下来的故事,老人的故事中,重要的一项是鬼怪故事。
鬼怪故事最丰富的季节在冬季,彼时的南方,农活已忙完。冬日的夜晚里,大家围在火炉旁烤火、聊天,久不久往火炉里扔红薯、玉米,边聊边烤,甚为惬意。随着夜深,故事主题常常滑入鬼怪玄乎的话题,有时讲着讲着,成年人自己也怕,鬼故事讲完后,还需胆大的朋友护送,小孩则是家人来接。
那时,怕鬼在农村青年人身上并不少见—白天,这个青年男子可能打遍十里八乡,但夜晚,他就很怕鬼怪这类玄乎的东西。隔壁村有个青年,走夜路时,常一步三回头。一晚,他走夜路时,听到山间的风吹动玉米苗的异常声音后,很害怕,越走越快,最后他干脆跑起来,结果一口气从8公里外的地方冲回到家里,吓得脸色都白了。
重要的是,因奔跑时,他鼓足了气,肚子一撑,皮带也断了……这事,一直在村里成为笑谈。笑归笑,到了夜晚,一个人独走夜路时,很多笑话隔壁村那个胆小的男人,其实也害怕出门。
鬼怪是不存在的,但晚上,身处陌生环境,一个人总会想很多,越想就越害怕。特别在村里,当有个人刚死掉,且就埋在地里或荒坡上,就更增加了这种恐惧感。埋葬死者的地方,常在荒芜、寂静之地,这样,如果一个人赶集晚归,途经此地,自然很害怕。如果是在下着毛毛雨的夜晚经过,那就更害怕了,因为“下着毛毛雨的深夜”是很多鬼怪故事常用的开头。
这样的处境中,如果有人经过埋葬死人的地带,恰巧有石头从山上滚落下来,人们就以为鬼怪在出没了。事实上,雨天,泥土松软,石头滑落是很正常的。此外,夜间,一些农户的山羊不归家,山羊在山上走动时,碰到了石头,石头滑落下来,那也是常事。但遇到种情况,村民都很害怕:他们会屏住呼吸,不再说话,只顾低头匆匆赶路。这是当年很多农村社会的生活常态。
我也曾是怕鬼怪的一族。记得有一年,家里请人砍甘蔗,在山坡上,当所有人都回家吃晚饭的时候,我负责看守砍下的甘蔗。快天黑时,我划了一根火柴,点燃一堆干枯的甘蔗叶。火光越烧越旺,围着火堆,我心里亮堂堂的,因为火光赶走了黑暗,也驱走了我心中的恐惧。
不过,当看着天边渐次暗下去,远处村子的灯火零星亮起,再看看自己身处的荒寂山坡—已被黑暗吞噬周遭的一切,我心里开始害怕了。何况,我身处的山坡,是村里所有年轻或中年男子过世时,都埋在这儿的,村民习惯将这地叫做短命鬼的聚集地。
开始,我以为点火的光亮可以驱散心中的鬼怪,但那时我认为,点火反而让鬼怪更清晰地看到我自己,目标暴露得更明显。所以,火快燃尽时,我不再添薪。火熄后,趁着黑暗,我悄悄沿着小道,下坡回家。途中,尽管我已经很小心了,但在途径一处坟地时,我得脚步声还是惊起了几只鸟。被惊起的鸟儿,此时猛烈地拍打着翅膀四处逃窜,伴随着是一阵阵的鸟鸣声,我的心,顷刻就悬到了胸口。
那时,我心里想跑,但不敢跑,因为越跑,内心就越紧张,担心后面就真的有鬼怪紧跟过来了。所以我故作镇定,弯下腰,抓起两块拳头大的石头往兜里一放,同时手在裤兜里,紧握住这两块石头,心里踏实多了。我告诉自己,一旦遇到“特殊”情况,我就以石头为武器,用石头狠命地砸过去—边跑边砸,对!就这么干!
路上,我告诉自己不要跑,也不要走得那么快,因为那是在向鬼怪宣示了我的害怕,可我的脚步还是不听使唤地越走越快,没多久,就回到家了。
当然,这一路也没遇到鬼怪—只是那鸟儿,曾让我一直以为就是变种的鬼怪在吓我。打那以后,走夜路时,我兜里总少不了两块石头。
长大后,来到城市上班,处处是灯火通明,兜里也没必要再攥着两块石头了—而且城市里,连石头都找不到了。但出差在乡下采访,每当晚归,我的兜里依旧攥着两块石头,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比如在湖南省绥宁县金屋塘镇,为避开相关部门对采访的阻挠,夜间,我一个人打着手机电筒,走过一片片山林去龙继根的亲属家采访;比如在云南省巧家县东坪乡采访,晚归时,我一人走过金沙江畔……那一刻,没有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豪迈,有的只是金沙江惊涛拍岸时的恐惧,只是兜里有了两块石头后,倒也没有那么害怕了。
或许是因为社会新闻跑多了,我见过了各类死亡,也不再相信和害怕各类鬼怪了。但夜间在乡村或大山行走,我还是像儿时那样,兜里少不了两块拳头大小的石头。变化的是,这些石头的功能不像儿时那样为防鬼怪袭击,而是防人。
因为和虚幻且不真实的鬼怪相比,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比鬼怪还复杂得多的人的世界。
记得1990年以后,我广西农村老家才通电。此前的夜间,无论在家吃饭、读书,还是喂猪、喂牛、喂鸡等,得靠煤油灯提供亮光。出门闲逛,靠月亮照亮路面,没有月亮的晚上,靠手电筒、煤油灯或点火把夜行。
由于没有电,也没有电视看,村民既爱又怕的娱乐生活是:聊鬼故事。结束一天劳作后,晚上,一帮小孩围着火炉听老人讲古代传承下来的故事,老人的故事中,重要的一项是鬼怪故事。
鬼怪故事最丰富的季节在冬季,彼时的南方,农活已忙完。冬日的夜晚里,大家围在火炉旁烤火、聊天,久不久往火炉里扔红薯、玉米,边聊边烤,甚为惬意。随着夜深,故事主题常常滑入鬼怪玄乎的话题,有时讲着讲着,成年人自己也怕,鬼故事讲完后,还需胆大的朋友护送,小孩则是家人来接。
那时,怕鬼在农村青年人身上并不少见—白天,这个青年男子可能打遍十里八乡,但夜晚,他就很怕鬼怪这类玄乎的东西。隔壁村有个青年,走夜路时,常一步三回头。一晚,他走夜路时,听到山间的风吹动玉米苗的异常声音后,很害怕,越走越快,最后他干脆跑起来,结果一口气从8公里外的地方冲回到家里,吓得脸色都白了。
重要的是,因奔跑时,他鼓足了气,肚子一撑,皮带也断了……这事,一直在村里成为笑谈。笑归笑,到了夜晚,一个人独走夜路时,很多笑话隔壁村那个胆小的男人,其实也害怕出门。
鬼怪是不存在的,但晚上,身处陌生环境,一个人总会想很多,越想就越害怕。特别在村里,当有个人刚死掉,且就埋在地里或荒坡上,就更增加了这种恐惧感。埋葬死者的地方,常在荒芜、寂静之地,这样,如果一个人赶集晚归,途经此地,自然很害怕。如果是在下着毛毛雨的夜晚经过,那就更害怕了,因为“下着毛毛雨的深夜”是很多鬼怪故事常用的开头。
这样的处境中,如果有人经过埋葬死人的地带,恰巧有石头从山上滚落下来,人们就以为鬼怪在出没了。事实上,雨天,泥土松软,石头滑落是很正常的。此外,夜间,一些农户的山羊不归家,山羊在山上走动时,碰到了石头,石头滑落下来,那也是常事。但遇到种情况,村民都很害怕:他们会屏住呼吸,不再说话,只顾低头匆匆赶路。这是当年很多农村社会的生活常态。
我也曾是怕鬼怪的一族。记得有一年,家里请人砍甘蔗,在山坡上,当所有人都回家吃晚饭的时候,我负责看守砍下的甘蔗。快天黑时,我划了一根火柴,点燃一堆干枯的甘蔗叶。火光越烧越旺,围着火堆,我心里亮堂堂的,因为火光赶走了黑暗,也驱走了我心中的恐惧。
不过,当看着天边渐次暗下去,远处村子的灯火零星亮起,再看看自己身处的荒寂山坡—已被黑暗吞噬周遭的一切,我心里开始害怕了。何况,我身处的山坡,是村里所有年轻或中年男子过世时,都埋在这儿的,村民习惯将这地叫做短命鬼的聚集地。
开始,我以为点火的光亮可以驱散心中的鬼怪,但那时我认为,点火反而让鬼怪更清晰地看到我自己,目标暴露得更明显。所以,火快燃尽时,我不再添薪。火熄后,趁着黑暗,我悄悄沿着小道,下坡回家。途中,尽管我已经很小心了,但在途径一处坟地时,我得脚步声还是惊起了几只鸟。被惊起的鸟儿,此时猛烈地拍打着翅膀四处逃窜,伴随着是一阵阵的鸟鸣声,我的心,顷刻就悬到了胸口。
那时,我心里想跑,但不敢跑,因为越跑,内心就越紧张,担心后面就真的有鬼怪紧跟过来了。所以我故作镇定,弯下腰,抓起两块拳头大的石头往兜里一放,同时手在裤兜里,紧握住这两块石头,心里踏实多了。我告诉自己,一旦遇到“特殊”情况,我就以石头为武器,用石头狠命地砸过去—边跑边砸,对!就这么干!
路上,我告诉自己不要跑,也不要走得那么快,因为那是在向鬼怪宣示了我的害怕,可我的脚步还是不听使唤地越走越快,没多久,就回到家了。
当然,这一路也没遇到鬼怪—只是那鸟儿,曾让我一直以为就是变种的鬼怪在吓我。打那以后,走夜路时,我兜里总少不了两块石头。
长大后,来到城市上班,处处是灯火通明,兜里也没必要再攥着两块石头了—而且城市里,连石头都找不到了。但出差在乡下采访,每当晚归,我的兜里依旧攥着两块石头,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比如在湖南省绥宁县金屋塘镇,为避开相关部门对采访的阻挠,夜间,我一个人打着手机电筒,走过一片片山林去龙继根的亲属家采访;比如在云南省巧家县东坪乡采访,晚归时,我一人走过金沙江畔……那一刻,没有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豪迈,有的只是金沙江惊涛拍岸时的恐惧,只是兜里有了两块石头后,倒也没有那么害怕了。
或许是因为社会新闻跑多了,我见过了各类死亡,也不再相信和害怕各类鬼怪了。但夜间在乡村或大山行走,我还是像儿时那样,兜里少不了两块拳头大小的石头。变化的是,这些石头的功能不像儿时那样为防鬼怪袭击,而是防人。
因为和虚幻且不真实的鬼怪相比,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比鬼怪还复杂得多的人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