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看病贵”已成不争事实,而这高额的医疗费用中,药费检查费占据着极大地比例。当前的医生收入主要来源于基本工资与药、检费的提成,与医生劳动量没有直接联系。本文提出了将现行收入中的固定工资改为按医生劳动量支付工资的支付方式,并通过模型,对两种支付方式进行比较,得出后者能够增大患者效用,且医生单位劳动的价格越高,患者效用越大的结论。最后,在社会福利最大化下,得到了最优的劳务费与提成费之比。
关键词:医生收入;引致需求;患者效用
一、引言
健康经济学(Health economics),又称卫生经济学,它是应用经济学的原理和分析方法来解决卫生事业中的问题。健康经济学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美国发展成为主流经济学一个重要的应用分支。其之所以能够作为一支独立分支,与医疗卫生服务本生的性质有着莫大的联系。
一方面,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的主要产品——健康,是每个社会成员最基本的需求。Mushkin(1962)首先提出健康是人力资本构成的一部分。Micheal Grossman(1972)進一步指出人们对于健康主要源于两种需求:投资与消费。健康既可以作为投资进入家庭生产函数,又可以作为消费品增加人的效用。另一方面,医疗服务具有其独特的性质。Arrow(1963)讨论了风险厌恶,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慈善行为的外部性以及大量在此后的健康经济学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其它问题。正是由于医疗市场中具有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医疗市场的供求关系有着显著的特点。一方面,医生作为患者的代理人,应以患者利益出发提供适合患者的最优服务;然而另一方面,医生作为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具有明显的信息优势,医生有动机利用信息优势影响患者需求,以提高自身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利益就可能得到损失。道德风险问题由此产生,也为“引致需求”的产生提供了基础。它极大地降低了医疗效率,也是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许多学者试图通过研究医生收入和医疗资源效率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制定医疗政策使医疗资源能得到公平有效地使用。然而到目前为止,这些研究文献主要是以美国等工业化国家为背景的,而很少涉及发展中国家。而且未能从医生收入方式的层面进行具体的分析,讨论医患双方的效用关系。
当前,由于政府投入经费的严重不足,我国的公立医院已逐步丧失其非营利性。截至2008年,我国共有医院19244家,财政拨款仅占医院收入的2%到8%,其中大多数省份的财政补助占医院收入在3%-5%之间。最低的县医院,财政补助连续三年只有17.5万元,占医院收入的0.01%。公立医院房屋基建、大型医疗设备和人员收入,均不得不靠病人埋单。医院为了鼓励创收,将医生的收入与医院(科室)收入挂钩。这就促使医生为了自身及医院的利益,开“大处方”、滥检查,增加患者的医疗需求。尽管已经开始逐步推行药品零加成,但是在财政补贴未能跟上的情况下,医院面临的亏损可能会通过增大对患者的检查量、住院时间等方式来得到补偿,治标不治本。而医生与药品销售方私下的勾结,也不是仅通过此政策能够解决的。
本文探讨了在当前政府财政投入不足,“以药养医”、“以检养医”未能从根本上改变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改变医生的激励方式,来提高患者的效用的问题。当前医生的收入一方面与医院“创收”挂钩,一方面与“编制”相关,获得相应的工资和福利。在这样的体制下,医生没有积极性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本文提出了将现行收入中的与“编制”相关的工资改为按医生劳动量支付工资的支付方式,并通过模型,对改进前后两种支付方式进行比较,证实后者能够增大患者效用,并且得出了医生劳动的价格与医生、患者效用的关系,以及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条件下医生单位劳动价格的表达式。
二、模型
假设医疗服务市场是垄断竞争的,医生具有医疗知识,处于技术垄断一方,医生通过决定自身的努力水平及药、检量,来最大化其利润。为分析简便,这里假定患者同质并且其病总能治愈。因此,患者的效用取决于医生的努力水平及药、检量。药、检量越大,患者效用越低,而对医生努力水平,患者有一个预期值e,当医生努力程度e低于e时,患者效用随着e的增加而增加,当e超过e时,患者效用随之递减。
(一)医生收入为固定工资+提成下的模型
三、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得到以下几点结论:首先,医院应当将当前医生收入中按编制分配的部分与其努力程度相挂钩,这可以激励医生更加努力地应用自身知识去为患者服务,而减少药品与检查的量,从而提高患者的效用。其次,在新的支付方式下,医生的劳动报酬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大,其努力地激励也就越大,努力程度就越高。而对医生而言,其效用先随着劳动报酬比重的增加而增大,超过某一水平k后,其效用会随着劳动报酬占总收入比重的增加而减少。第三,上述的即为社会福利最大化下的医生劳动报酬与药检费提成之比。(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魏聪.医生行为的经济学—一个引致需求视角的文献综述[J].浙江社会科学,2005(2)
[2] 林政.医生收入与医疗资源效率研究综述.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08(1)
关键词:医生收入;引致需求;患者效用
一、引言
健康经济学(Health economics),又称卫生经济学,它是应用经济学的原理和分析方法来解决卫生事业中的问题。健康经济学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美国发展成为主流经济学一个重要的应用分支。其之所以能够作为一支独立分支,与医疗卫生服务本生的性质有着莫大的联系。
一方面,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的主要产品——健康,是每个社会成员最基本的需求。Mushkin(1962)首先提出健康是人力资本构成的一部分。Micheal Grossman(1972)進一步指出人们对于健康主要源于两种需求:投资与消费。健康既可以作为投资进入家庭生产函数,又可以作为消费品增加人的效用。另一方面,医疗服务具有其独特的性质。Arrow(1963)讨论了风险厌恶,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慈善行为的外部性以及大量在此后的健康经济学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其它问题。正是由于医疗市场中具有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医疗市场的供求关系有着显著的特点。一方面,医生作为患者的代理人,应以患者利益出发提供适合患者的最优服务;然而另一方面,医生作为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具有明显的信息优势,医生有动机利用信息优势影响患者需求,以提高自身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利益就可能得到损失。道德风险问题由此产生,也为“引致需求”的产生提供了基础。它极大地降低了医疗效率,也是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许多学者试图通过研究医生收入和医疗资源效率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制定医疗政策使医疗资源能得到公平有效地使用。然而到目前为止,这些研究文献主要是以美国等工业化国家为背景的,而很少涉及发展中国家。而且未能从医生收入方式的层面进行具体的分析,讨论医患双方的效用关系。
当前,由于政府投入经费的严重不足,我国的公立医院已逐步丧失其非营利性。截至2008年,我国共有医院19244家,财政拨款仅占医院收入的2%到8%,其中大多数省份的财政补助占医院收入在3%-5%之间。最低的县医院,财政补助连续三年只有17.5万元,占医院收入的0.01%。公立医院房屋基建、大型医疗设备和人员收入,均不得不靠病人埋单。医院为了鼓励创收,将医生的收入与医院(科室)收入挂钩。这就促使医生为了自身及医院的利益,开“大处方”、滥检查,增加患者的医疗需求。尽管已经开始逐步推行药品零加成,但是在财政补贴未能跟上的情况下,医院面临的亏损可能会通过增大对患者的检查量、住院时间等方式来得到补偿,治标不治本。而医生与药品销售方私下的勾结,也不是仅通过此政策能够解决的。
本文探讨了在当前政府财政投入不足,“以药养医”、“以检养医”未能从根本上改变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改变医生的激励方式,来提高患者的效用的问题。当前医生的收入一方面与医院“创收”挂钩,一方面与“编制”相关,获得相应的工资和福利。在这样的体制下,医生没有积极性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本文提出了将现行收入中的与“编制”相关的工资改为按医生劳动量支付工资的支付方式,并通过模型,对改进前后两种支付方式进行比较,证实后者能够增大患者效用,并且得出了医生劳动的价格与医生、患者效用的关系,以及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条件下医生单位劳动价格的表达式。
二、模型
假设医疗服务市场是垄断竞争的,医生具有医疗知识,处于技术垄断一方,医生通过决定自身的努力水平及药、检量,来最大化其利润。为分析简便,这里假定患者同质并且其病总能治愈。因此,患者的效用取决于医生的努力水平及药、检量。药、检量越大,患者效用越低,而对医生努力水平,患者有一个预期值e,当医生努力程度e低于e时,患者效用随着e的增加而增加,当e超过e时,患者效用随之递减。
(一)医生收入为固定工资+提成下的模型
三、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得到以下几点结论:首先,医院应当将当前医生收入中按编制分配的部分与其努力程度相挂钩,这可以激励医生更加努力地应用自身知识去为患者服务,而减少药品与检查的量,从而提高患者的效用。其次,在新的支付方式下,医生的劳动报酬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大,其努力地激励也就越大,努力程度就越高。而对医生而言,其效用先随着劳动报酬比重的增加而增大,超过某一水平k后,其效用会随着劳动报酬占总收入比重的增加而减少。第三,上述的即为社会福利最大化下的医生劳动报酬与药检费提成之比。(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魏聪.医生行为的经济学—一个引致需求视角的文献综述[J].浙江社会科学,2005(2)
[2] 林政.医生收入与医疗资源效率研究综述.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