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中基于随机抽取的2个班进行测试的结果,分析了主题性音乐游戏对于小班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影响,指出游戏活动中对角色的扮演发挥等能促进幼儿能更好的感受和发现他人的情绪状态,以及通过活动中的角色扮演、肢体动作锻炼等等具体活动,使得幼儿对情绪的感受和领悟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改进,这一研究对于改进小班幼儿教学的进一步合理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音乐游戏;情绪理解;影响;建议
3-4岁幼儿可以开始比较自如的运动自己的躯干、手臂来做各种简单的动作了,这时期也是他们动作的分化阶段了,这时他们可以随老师简单的做一些律动,使自己的动作和音乐节奏协调和一致。不过小班幼儿的身体发育仍然很不完全,他们的上下肢联合动作及跳跃等,都还是难以完成。通过对音乐游戏的灵活运用能有助于对小班幼儿动作的能力和技能的开发和促进。这时的幼儿,虽然对音乐并不是很理解,但是幼儿已经能够对节奏鲜明、生动形象的的节奏具有了感受和反应的能力,因为他们的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及音乐活动能力都已经逐步发展起来了。因此,幼儿欣赏音乐最适合的方法,是在音乐游戏活动中加入创造性的的身体表情、动作等,帮他们理解和感受作品,并锻炼能力。
一、主题性音乐游戏对于小班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影响的测试
测试对象:
笔者随机抽取了幼儿园两个平行班,实验应用的为A班,共30人,其中,男16名,女14名,平均年龄3.51岁:对照班为B班,共28人,其中男15名,女13人,平均年龄为3.61岁。两组样本均身体、智力发育正常。
测验内容:包括表情识别、情感观点采择任务、情绪解释能力、混合(冲突)情绪理解、基于信念和愿望情绪理解五个部分。
测试结果分析: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对比以及实验班的前后测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实验班在混合情绪理解、情绪原因解释、观点采择等及在愿望、信念等情绪的理解能力都明显有提高和进步。实验班和对照班幼儿在观点采择的任务中,没有明显的差距,他们的对情绪化词汇的运用能力都在提高,对故事里的主人公及故事人物的情绪状态都能够很准确的体会,这个现象说明,幼儿对他人感情的理解和移情能力都是发展的,可能是只在这个阶段。不过,在情绪原因的解释任务中,对照班和实验班的平均分差距就很大,尤其在高兴及害怕的的解释原因上明显存在差异,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就是实验班通过主题性的音乐游戏活动,使幼儿在对角色的扮演和理解中,准确到位的理解到了人的情绪,并能继而明白导致情绪产生的一些原因,也因此,实验班的幼儿得分高于对照班幼儿。
实验班幼儿在混合情绪理解的任务当中取得的成绩略高于对照班。对于这个现象的解释,没有标准答案,但对比差异我们多少能够扑捉到接近真实的原因:实验班的幼儿在主题性的音乐游戏活动当中,对于音乐的曲调变换等节奏交替,一些比较聪明的幼儿就能敏感的扑捉和发现同一音乐的旋律不同,里面包含着有情绪的交替变换,甚至能对不同的情绪能准确的命名并给出准确的原因解释。可能基于这样一个原因,使得实验班的幼儿能在混合情绪理解的任务当中表现能稍微比对照班好点。
有研究资料表明,幼儿随着年龄增长,其预测、解释以及影响他人情绪的能力会愈来愈强,而实验班幼儿对故事里的人物情绪的引发及细节能准确回答,具备愿望和信念的理解能力,大概有这方面的原因。还一个原因是,主题性音乐游戏活动的开展,其具有故事性的音乐旋律及音乐游戏活动甚至音乐本身,都能激发幼儿能较好的感受和体验到基于愿望和信念所产生的情绪,还有,游戏活动中对角色的扮演发挥等也都能促进幼儿能更好的感受和发现他人的情绪状态。
在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对比实验的情况下,实验班幼儿的12课时为期四周的主题性音乐游戏活动,通过活动中的角色扮演、肢体动作锻炼等等具体活动,使得幼儿对情绪的感受和领悟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比对照班的幼儿在情绪的理解的程度上更加准确也更加深入,作用和效果都很明显。不过,在表情识别的任务中,两班幼儿没什么差异,对于这个现象,通过对比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推知,在这样的一段事情内,基于幼儿词汇及生活经验的问题,情绪化词汇对幼儿的生活影响和干预,作用是比较缓慢的。
二、对幼儿园以主题性音乐游戏为媒介开展教学的建议
在我们的实际过程中,对幼儿开展的主题性音乐游戏课程时教师通常都是采取静态式的教学模式为主,如弹唱歌曲、讲故事或运用多媒体等等方式。不过实际上音乐教育中的表演、律动等等,都是静态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的。因此,主题性音乐游戏的课程中,教师要选择好合适故事的音乐、足够的场地、丰富的道具等等,以使活动能够顺利展开。
此外,教师的成长也很重要。教师的成长只有在不断的教育教学实践和不断的学习中,才能不断发展。所以,幼儿园对教师的培养与培训也是十分必要的。《纲要》对幼儿教师艺术素质的要求是:“遵循操作性与规范性相结合的原则,要让每个幼儿在幼儿教师适当的帮助下,按着自己的能力水平,在各种艺术活动中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并从中体验到自由表达与创造的乐趣,从而实现艺术教育促进幼儿形成健全人格的美育功能。
三、小结
主题性音乐游戏对于小班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我们要不断创新方法来促进我们对幼儿教育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郑传芳.浅谈小班幼儿的常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8).
[2]卢玲,王琴.幼儿园情绪教育活动的教师支持性条件[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3]沈晓娇.浅析国内外幼儿音乐游戏创编现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
[4]杨杰.音乐游戏在小班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2.
关键词:音乐游戏;情绪理解;影响;建议
3-4岁幼儿可以开始比较自如的运动自己的躯干、手臂来做各种简单的动作了,这时期也是他们动作的分化阶段了,这时他们可以随老师简单的做一些律动,使自己的动作和音乐节奏协调和一致。不过小班幼儿的身体发育仍然很不完全,他们的上下肢联合动作及跳跃等,都还是难以完成。通过对音乐游戏的灵活运用能有助于对小班幼儿动作的能力和技能的开发和促进。这时的幼儿,虽然对音乐并不是很理解,但是幼儿已经能够对节奏鲜明、生动形象的的节奏具有了感受和反应的能力,因为他们的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及音乐活动能力都已经逐步发展起来了。因此,幼儿欣赏音乐最适合的方法,是在音乐游戏活动中加入创造性的的身体表情、动作等,帮他们理解和感受作品,并锻炼能力。
一、主题性音乐游戏对于小班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影响的测试
测试对象:
笔者随机抽取了幼儿园两个平行班,实验应用的为A班,共30人,其中,男16名,女14名,平均年龄3.51岁:对照班为B班,共28人,其中男15名,女13人,平均年龄为3.61岁。两组样本均身体、智力发育正常。
测验内容:包括表情识别、情感观点采择任务、情绪解释能力、混合(冲突)情绪理解、基于信念和愿望情绪理解五个部分。
测试结果分析: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对比以及实验班的前后测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实验班在混合情绪理解、情绪原因解释、观点采择等及在愿望、信念等情绪的理解能力都明显有提高和进步。实验班和对照班幼儿在观点采择的任务中,没有明显的差距,他们的对情绪化词汇的运用能力都在提高,对故事里的主人公及故事人物的情绪状态都能够很准确的体会,这个现象说明,幼儿对他人感情的理解和移情能力都是发展的,可能是只在这个阶段。不过,在情绪原因的解释任务中,对照班和实验班的平均分差距就很大,尤其在高兴及害怕的的解释原因上明显存在差异,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就是实验班通过主题性的音乐游戏活动,使幼儿在对角色的扮演和理解中,准确到位的理解到了人的情绪,并能继而明白导致情绪产生的一些原因,也因此,实验班的幼儿得分高于对照班幼儿。
实验班幼儿在混合情绪理解的任务当中取得的成绩略高于对照班。对于这个现象的解释,没有标准答案,但对比差异我们多少能够扑捉到接近真实的原因:实验班的幼儿在主题性的音乐游戏活动当中,对于音乐的曲调变换等节奏交替,一些比较聪明的幼儿就能敏感的扑捉和发现同一音乐的旋律不同,里面包含着有情绪的交替变换,甚至能对不同的情绪能准确的命名并给出准确的原因解释。可能基于这样一个原因,使得实验班的幼儿能在混合情绪理解的任务当中表现能稍微比对照班好点。
有研究资料表明,幼儿随着年龄增长,其预测、解释以及影响他人情绪的能力会愈来愈强,而实验班幼儿对故事里的人物情绪的引发及细节能准确回答,具备愿望和信念的理解能力,大概有这方面的原因。还一个原因是,主题性音乐游戏活动的开展,其具有故事性的音乐旋律及音乐游戏活动甚至音乐本身,都能激发幼儿能较好的感受和体验到基于愿望和信念所产生的情绪,还有,游戏活动中对角色的扮演发挥等也都能促进幼儿能更好的感受和发现他人的情绪状态。
在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对比实验的情况下,实验班幼儿的12课时为期四周的主题性音乐游戏活动,通过活动中的角色扮演、肢体动作锻炼等等具体活动,使得幼儿对情绪的感受和领悟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比对照班的幼儿在情绪的理解的程度上更加准确也更加深入,作用和效果都很明显。不过,在表情识别的任务中,两班幼儿没什么差异,对于这个现象,通过对比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推知,在这样的一段事情内,基于幼儿词汇及生活经验的问题,情绪化词汇对幼儿的生活影响和干预,作用是比较缓慢的。
二、对幼儿园以主题性音乐游戏为媒介开展教学的建议
在我们的实际过程中,对幼儿开展的主题性音乐游戏课程时教师通常都是采取静态式的教学模式为主,如弹唱歌曲、讲故事或运用多媒体等等方式。不过实际上音乐教育中的表演、律动等等,都是静态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的。因此,主题性音乐游戏的课程中,教师要选择好合适故事的音乐、足够的场地、丰富的道具等等,以使活动能够顺利展开。
此外,教师的成长也很重要。教师的成长只有在不断的教育教学实践和不断的学习中,才能不断发展。所以,幼儿园对教师的培养与培训也是十分必要的。《纲要》对幼儿教师艺术素质的要求是:“遵循操作性与规范性相结合的原则,要让每个幼儿在幼儿教师适当的帮助下,按着自己的能力水平,在各种艺术活动中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并从中体验到自由表达与创造的乐趣,从而实现艺术教育促进幼儿形成健全人格的美育功能。
三、小结
主题性音乐游戏对于小班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我们要不断创新方法来促进我们对幼儿教育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郑传芳.浅谈小班幼儿的常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8).
[2]卢玲,王琴.幼儿园情绪教育活动的教师支持性条件[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3]沈晓娇.浅析国内外幼儿音乐游戏创编现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
[4]杨杰.音乐游戏在小班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