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TH][摘要][HTK]学困生一般具有自卑、逆反和浑噩等不良心理特点。转化引导学困生需要端正对学困生的态度,一视同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此增强其自信心。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对学困生进行坚持不懈的积极引导。
[关键词]学困生;心理特点;转化引导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1-0039-03
[作者简介]黎艺媛(1985—),女,四川成都人,本科,四川省成都市新桥小学教师,小学一级。
学困生通常是指那些学习成绩不好或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他们在各班都存在,学困生现象具有普遍性。因为种种欠佳表现而影响集体,他们在班集体中受到各种冷落、嘲笑甚至歧视。为引导学困生正常、健康地发展,教师应首先分析学困生的心理特点。
[HTH]一、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分析[HT]
(一)自卑——或逃避或张扬
学困生在不受欢迎的班集体中,容易自暴自弃。有的学生很无奈,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总是什么都做不好,即使自己也努力了,也用心了,却没能获得期待的进步和大家的认可。丧失自信而自卑的学困生在班级中非常安静,喜爱独处,不合群,使得很多伙伴忽视他们的存在。
有的学困生则喜欢故意大声讲话或使用夸张的肢体动作,以致影响课堂秩序,打扰同学的游戏、活动;又或者顶着另类的发型、穿着怪异的服饰,吸引同龄人的关注,从而体现他们的存在感。
(二)逆反——吃软不吃硬
在长期被冷落、嘲笑的环境中,学困生学会了用武力、无理来反抗不公的待遇。如果遇到不了解自己的老师对其直白地说教、训斥,他们很可能当场翻脸,发泄心中的不满。而身边的同学对他们的嘲笑、讽刺很可能会引起班级的小风波。只有了解学困生,使用他们容易接受的方式,才能正确引导他们改正这种逆反心理。比如,适时的关怀询问,低下身与他们同高度地对话等。
(三)浑噩——无奋斗目标
这类学困生在学校并不在意学习,不参加班级学校活动,而是追捧当红明星,关心明星穿着,注重自己的穿着,喜欢名牌,让名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喜欢网络游戏、挂Q、刷网页游戏,手机不离手,坐在电脑前几个小时不间断地玩网络游戏,通关、升级、杀怪,在虚拟的世界里寻找“尊重”和“地位”。他们看见其他学生努力学习,反而瞧不起他们,嘲笑他们只会努力读书,还不如自己今天的快乐享受来得滋润。
当然,以上的几类特点在教学实际中的表现更为复杂、多变。如何了解学困生的心理,引导他们增强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喜欢学习,提高成绩,改变他们在同学心目中的看法呢?
[HTH]二、转化引导学困生的主要方式[HT]
(一)端正对学困生的态度,一视同仁
在班级活动中,有这样一个经常出现的现象:同样一件事情,两位学生均未能完成,完成的进度基本一致,却因为其中一名学生是学困生,而针对他做出了不信任的质问、更严厉的批评,甚至将以前的欠佳表现再次翻出,进行讽刺、挖苦。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教师对事件判断仅为主观意见,以致对学困生进行了不公的对待,草草地处理,这也给其他学生带去了不良的心理暗示,从而造成不良的影响,容易导致学困生更加的自卑、自闭,从而放弃自我,甚至会影响到他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首先端正对学困生的态度,对他们做到一视同仁,尊重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在遇见各类事情时,首先要了解事情缘由,与学生谈心、交流想法,共同探讨事情的处理办法,让他们不被嘲笑、歧视,而是切身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关心,能鼓励学困生选择坚持努力,逐渐体验获得进步、成功的快乐。
(二)多点爱心和关爱,共同进步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教育是需要倾注教师爱心的职业。当教师用爱心去浇灌学生的心灵时,教师的语言会温和,教学方式能更恰当,在课余时间能多和学困生以平等的身份对话交流。这样可以使教师更加了解学困生的各种情况,逐渐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使学困生在教师的关爱中找到自己失去的自信和勇气,并与教师建立更和谐的师生关系。在班级中,教师也需要引导每位同学共建平等互助、相互关爱的环境,这样才能为学困生提供温暖的成长空间。
(三)发现闪光点,增强自信心
相信每位老师都明白一个道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无论大小。只要我们善于观察,总能找到他优于其他同学的方面。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常常忽视寻找学困生的闪光点,使得他们的优点、特长被埋没。因此,及时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非常重要。从闪光点着手,鼓励他们继续保持、发扬,让学困生也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尊重,这样有利于他们增长信心,以此为突破口,使学困生产生积极的自我评价、自我期待和自我要求,从而引导他们增强自信心,发展其他能力。
简单地说就是教师要公平对待学困生,善于发现他们的特长,用爱心促进学困生与其他学生共同成长与进步。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每个班都存在学困生,但他们的生活环境却大相径庭。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当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公平对待每一个学困生。一位年轻的老师这样说过,班里有50多个学生,同样的教学,大部分学生都会了,就那么几个学困生总是无法全部正确完成。于是,在班级中严厉批评学困生是这位老师常采用的方式。其实,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但影响了教师的工作心情,而且也对学困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从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出发,转变教学观念。例如,以前老师们常说:“同学们,你们听懂了吗?”大部分学生会机械地回答:“听懂了。”实际上,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现在就有教师改变了询问语句:“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讲明白了吗?”最开始学生听到这样的询问,第一反应竟然是“惊讶”。看着老师真诚的眼睛,当老师再次询问时,学生才开始渐渐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其实,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学生不同,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就应该有相应的改变,使全体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能被教师的一言一行所吸引,这样也为学生做了示范。当老师不再歧视和忽视学困生,全体学生也会对学困生送去关心的时候,学困生才能更好地融入班级这个大家庭中。
(五)积极引导,坚持不懈
学困生的形成可能是教师一次不恰当的责问、过于严厉的批评造成的,也可能是他的性格在班集体中有些格格不入造成的,无论其形成时间的长短,教师要想转化学困生,引导他们走向健康快乐的生活,都需要长时间的努力、点滴的积累。
学困生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关心,需要集体给予他们更多的包容和温暖。当学困生在一个温暖、关爱、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环境中成长之时,转化的成功率就非常高。因此,作为老师,我们需要积极地引导学困生,坚持不懈地努力,争取尽快让学困生融入我们的大家庭,更要让他们明白:温暖的班集体不能没有你!
参考文献:
[1]〔苏〕B.A.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M].毕淑芝,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王荣琴.后进生学习困难的心理原因及其转化策略[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3).
[3]邓汉珍.浅谈后进生的积极心理和引导方法[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S1).
[关键词]学困生;心理特点;转化引导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1-0039-03
[作者简介]黎艺媛(1985—),女,四川成都人,本科,四川省成都市新桥小学教师,小学一级。
学困生通常是指那些学习成绩不好或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他们在各班都存在,学困生现象具有普遍性。因为种种欠佳表现而影响集体,他们在班集体中受到各种冷落、嘲笑甚至歧视。为引导学困生正常、健康地发展,教师应首先分析学困生的心理特点。
[HTH]一、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分析[HT]
(一)自卑——或逃避或张扬
学困生在不受欢迎的班集体中,容易自暴自弃。有的学生很无奈,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总是什么都做不好,即使自己也努力了,也用心了,却没能获得期待的进步和大家的认可。丧失自信而自卑的学困生在班级中非常安静,喜爱独处,不合群,使得很多伙伴忽视他们的存在。
有的学困生则喜欢故意大声讲话或使用夸张的肢体动作,以致影响课堂秩序,打扰同学的游戏、活动;又或者顶着另类的发型、穿着怪异的服饰,吸引同龄人的关注,从而体现他们的存在感。
(二)逆反——吃软不吃硬
在长期被冷落、嘲笑的环境中,学困生学会了用武力、无理来反抗不公的待遇。如果遇到不了解自己的老师对其直白地说教、训斥,他们很可能当场翻脸,发泄心中的不满。而身边的同学对他们的嘲笑、讽刺很可能会引起班级的小风波。只有了解学困生,使用他们容易接受的方式,才能正确引导他们改正这种逆反心理。比如,适时的关怀询问,低下身与他们同高度地对话等。
(三)浑噩——无奋斗目标
这类学困生在学校并不在意学习,不参加班级学校活动,而是追捧当红明星,关心明星穿着,注重自己的穿着,喜欢名牌,让名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喜欢网络游戏、挂Q、刷网页游戏,手机不离手,坐在电脑前几个小时不间断地玩网络游戏,通关、升级、杀怪,在虚拟的世界里寻找“尊重”和“地位”。他们看见其他学生努力学习,反而瞧不起他们,嘲笑他们只会努力读书,还不如自己今天的快乐享受来得滋润。
当然,以上的几类特点在教学实际中的表现更为复杂、多变。如何了解学困生的心理,引导他们增强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喜欢学习,提高成绩,改变他们在同学心目中的看法呢?
[HTH]二、转化引导学困生的主要方式[HT]
(一)端正对学困生的态度,一视同仁
在班级活动中,有这样一个经常出现的现象:同样一件事情,两位学生均未能完成,完成的进度基本一致,却因为其中一名学生是学困生,而针对他做出了不信任的质问、更严厉的批评,甚至将以前的欠佳表现再次翻出,进行讽刺、挖苦。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教师对事件判断仅为主观意见,以致对学困生进行了不公的对待,草草地处理,这也给其他学生带去了不良的心理暗示,从而造成不良的影响,容易导致学困生更加的自卑、自闭,从而放弃自我,甚至会影响到他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首先端正对学困生的态度,对他们做到一视同仁,尊重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在遇见各类事情时,首先要了解事情缘由,与学生谈心、交流想法,共同探讨事情的处理办法,让他们不被嘲笑、歧视,而是切身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关心,能鼓励学困生选择坚持努力,逐渐体验获得进步、成功的快乐。
(二)多点爱心和关爱,共同进步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教育是需要倾注教师爱心的职业。当教师用爱心去浇灌学生的心灵时,教师的语言会温和,教学方式能更恰当,在课余时间能多和学困生以平等的身份对话交流。这样可以使教师更加了解学困生的各种情况,逐渐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使学困生在教师的关爱中找到自己失去的自信和勇气,并与教师建立更和谐的师生关系。在班级中,教师也需要引导每位同学共建平等互助、相互关爱的环境,这样才能为学困生提供温暖的成长空间。
(三)发现闪光点,增强自信心
相信每位老师都明白一个道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无论大小。只要我们善于观察,总能找到他优于其他同学的方面。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常常忽视寻找学困生的闪光点,使得他们的优点、特长被埋没。因此,及时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非常重要。从闪光点着手,鼓励他们继续保持、发扬,让学困生也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尊重,这样有利于他们增长信心,以此为突破口,使学困生产生积极的自我评价、自我期待和自我要求,从而引导他们增强自信心,发展其他能力。
简单地说就是教师要公平对待学困生,善于发现他们的特长,用爱心促进学困生与其他学生共同成长与进步。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每个班都存在学困生,但他们的生活环境却大相径庭。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当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公平对待每一个学困生。一位年轻的老师这样说过,班里有50多个学生,同样的教学,大部分学生都会了,就那么几个学困生总是无法全部正确完成。于是,在班级中严厉批评学困生是这位老师常采用的方式。其实,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但影响了教师的工作心情,而且也对学困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从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出发,转变教学观念。例如,以前老师们常说:“同学们,你们听懂了吗?”大部分学生会机械地回答:“听懂了。”实际上,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现在就有教师改变了询问语句:“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讲明白了吗?”最开始学生听到这样的询问,第一反应竟然是“惊讶”。看着老师真诚的眼睛,当老师再次询问时,学生才开始渐渐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其实,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学生不同,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就应该有相应的改变,使全体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能被教师的一言一行所吸引,这样也为学生做了示范。当老师不再歧视和忽视学困生,全体学生也会对学困生送去关心的时候,学困生才能更好地融入班级这个大家庭中。
(五)积极引导,坚持不懈
学困生的形成可能是教师一次不恰当的责问、过于严厉的批评造成的,也可能是他的性格在班集体中有些格格不入造成的,无论其形成时间的长短,教师要想转化学困生,引导他们走向健康快乐的生活,都需要长时间的努力、点滴的积累。
学困生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关心,需要集体给予他们更多的包容和温暖。当学困生在一个温暖、关爱、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环境中成长之时,转化的成功率就非常高。因此,作为老师,我们需要积极地引导学困生,坚持不懈地努力,争取尽快让学困生融入我们的大家庭,更要让他们明白:温暖的班集体不能没有你!
参考文献:
[1]〔苏〕B.A.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M].毕淑芝,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王荣琴.后进生学习困难的心理原因及其转化策略[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3).
[3]邓汉珍.浅谈后进生的积极心理和引导方法[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