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界”到“无界”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1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界”是汉语中常用的一个字,许慎的《说文解字》对它的解释是:“界,境也。”由此可见,“界”表示划分界线、区分边境的意思。现如今人们已经习惯用“界”来划分事物,在艺术设计中也存在明显的“界”,如我们常说的规划界、景观界、建筑界等。“界”意味着是一个明确范围的空间,是一种规范化的行为。它人为地割断了事物间的联系,阻碍了思维的无限发展,使人类无法开怀释放自己无穷的潜力。
   “无界”就是要打破事物间的阻隔,突破各种人为的限定,让世界万物相互融通统一而达到一体,它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生态观。
  一、建筑景观环境设计中“界”的现状
   当今国内很多环境设计的项目,大多都是独立完成,各自为政。规划是规划,建筑是建筑,景观是景观,室内是室内,这种设计建造模式容易造成设计手法彼此脱节,设计风格难以统一等问题,具体到设计中经常会出现空间流线阻隔、设计元素滥用、材料随意拼组等现象,最后促使我们的空间环境形成在功能上缺乏合理沟通,在视觉上严重失调的后果。
   这种长期形成的“界”的思维方式和办事模式,还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规划部门在政府领导思想的指导下,对城市建设具有很强的随意性,换一届领导就换一种建设规划思路的例子比比皆是。在这种朝令夕改的思想指导下,建筑设计也凸显出各种问题,如重复建设、搁置建设、违规建设等层出不穷。开发商、设计师、承包商、建造商之间也没有紧密而严格的合作机制,缺乏应有的沟通和交流,再加上社会责任感淡薄,唯利是图,致使工程质量下降,直接危害到百姓民生,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浪费。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后续工程,相互之间也没有太多实质性的沟通和考虑。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最后变成诸多矛盾交织的综合体,建筑施工后的遗留问题,需要在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中花更多的精力来修复或改造,但设计者并不愿意替别人做嫁衣,而是睁只眼闭只眼应付了事,如此一来造成后期维护更多的问题和麻烦,最后只能让无辜的使用者来“买单”。
   由此可见,“界”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变成了一种束缚和制约,已经变成相互推脱的最好借口,已经严重阻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在设计上我们要勇于“破界”,我们要勇敢地打破彼此间坚实的壁垒,让“界”变成“无界”,让各种设计变成“一体化”,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设计自由翱翔在更广阔的创意天空中,才能使我们每一个设计人迸发出更惊人的创作才能。
  二、建筑景观环境设计中的“一体化设计”思想
   1. 建筑景观环境设计中的“一体化设计”思想的涵义及历史渊源
   所谓建筑景观环境设计中的“一体化设计”,狭义的是指室内、建筑、景观等环境整体设计,即在设计中始终对被设计的对象进行系统性的全方位的整合设计。从广义角度来理解,可以是从项目的策划、立项、设计、建设、后期管理与运营等方面的一体化设计和操作的过程;还可以从人的角度理解为通过情境的营造,从追求功能的物镜空间转化成追求人心理需求的意境空间“一体化设计”。而从空间场所的角度来讲,它是通过场所精神的物质化再现所表达出来的一体化空间环境。任何一个场所都有它特定的精神和气氛。一堵墙的颜色,一座山的形状,一涓细流的声音,一阵风的味道,甚至一道阳光的强弱,都是构成“场所精神”整体性特质的综合元素。它是根植于场地自然特征之上,通过提取和注入其所包含的人文思想和情感,从而将时间与空间、人与自然、现世与历史融合在一起,是留有人的思想和感情烙印的“心理化地图”。
   建筑景观环境设计中的“一体化设计”思想在我国由来已久,在生产力低下的早期,劳动人们在居所选址上就会充分考虑与地形地势的结合,包括风向、光照等因素,如“因地制宜,依山就势”的村落布局方式。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根据居住习惯和舒适程度,总结出一套与居住及行为相关的理论,也就是如今仍然盛行的风水学说。古代的风水学说,具有系统全面的一体化设计思想,它综合了我国古代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人类学、民俗学、宗教学、美学等方面的众多智慧,探索人与生存环境的辩证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很好地把居住建筑、景观环境、人文艺术通过场所空间的营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达到人和自然相生相补、建筑空间和自然环境有机结合、自然美和人文美和谐统一的多重目的。
   在建筑景观环境的设计和建设中,我们该如何具体的贯彻好“一体化设计”的思想呢?笔者认为,可以从项目的场地布局、建筑造型、功能空间、景观环境、后期运营及管理等方面充分体现出形式语言一体化、场所空间一体化、人文艺术一体化、生态与市场机制可持续发展一体化,最终表达出多元化空间、一体化空间、生态化空间三位一体的整体设计思想。
   2. 建筑景观环境设计中“一体化设计”的原则
   (1)多样性原则
   事物的构成是多样化的,小到一个细胞,大到宇宙,都有其自身丰富多样的组织结构,而且最终呈现出一个完美的整体。事物多样性的客观特征,认证了设计行为同样具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多样特性。
   建筑景观环境本身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既包含自然因素也包含人文因素,是人类活动空间和范围的综合体现。从设计角度来讲,要把诸多因素组织起来,通过技术手段,结合现有材料,综合功能、人文、美学等领域,自然要涉及到事情的方方面面。此外,要依据人本主义原理。我们知道人的需求也具有多样性的特点,需求的多样性决定生活方式的多样性,作为人活动的主要空间,如建筑空间、外部环境空间等在设计上必然要求建立在尊重人、关心人的前提下,把空间组织成丰富多样的空间整体,以便于人类的使用和参与。
   (2)整体性原则
   建筑景观环境设计同属于空间环境设计范畴,从专业领域来讲具有整体性。建筑学是景观和室内的大背景,室内属于建筑的内部空间,景观又涵盖着建筑物,室内和景观通过建筑这一媒介进行穿插,三者在环境因素里相互渗透,不可分割。
   从设计行为的思维逻辑上来讲,建筑景观环境设计具有整体性。设计作为一种思维活动,不可能局部片面地去考虑问题,建筑、景观、环境之间会由于种种关系而相互依存,它们之间的依存关系构成了考虑问题的逻辑关系,也是设计活动着眼大局的必然属性。
   从格式塔心理学角度来讲,人在观察事物或是追求事物时,都会有趋于完整和一体的需求取向。建筑景观环境的创造最终都是围绕人的因素展开,从整体设计出发,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再配合相关的政策法规,结合视觉、功能、自然、人文等诸多因素,最后创造出符合人类趋整性需求的设计形态和完整的建筑景观环境空间。
   (3)连续性原则
   建筑、景观、环境三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结构,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环境设计是一脉相承的有机整体。其内在和外在的逻辑脉络构成了设计一体化的连续性,建筑的建造引发景观的相应配置,建筑和景观构成的建筑综合设施体形成了环境的整体因素,这种依次形成的过程具有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关系。
   从时间上来看,事物的发展不是断裂的而是连续的,历史文化的发展也不例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我们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继承和发展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是每一个中国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建筑景观环境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代人的记忆,我们有责任将这种文化记忆延续下去。因此,在进行建筑景观环境的设计和建造时必须充分尊重有价值的文化传统,科学的继承和发展,要善于取其精华并恰如其分地将它融入到建筑景观环境中去。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在要求越来越高的空间环境里,如何在现有的发展轨迹中创造出新生优质的生命体,使诸多环境因素既能符合时代的要求,又含有历史延续的文脉,使民族文化的精髓通过空间设计的手法代代相传,从而永久地保留在人类的记忆中。这势必要求建筑景观环境设计在脉络上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从空间上来看,人的视觉在空间上具有穿透性的特点,我们习惯很通畅地从一个事物看到另一个事物,事物和事物之间有一个连续和自然的过渡。在建筑景观环境设计中可以通过造型、体量、大小、比例、尺度、色彩、材料等形式的连续设计,也可以通过加强连接室内和室外的灰空间的研究与利用从而形成视觉上的整体感和流畅感,使人的行为在空间中具有良好的连续性和流动性。
   (4)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
   人类要更好地生存必须考虑其生活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也就是要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包括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良好人文生态环境,它是人类生存环境的两个重要构成方面。建筑景观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活动空间,在设计和建造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要充分考虑到如何能够有利于地球环境的优化和如何有利于人类生命品质的提高。
   生态可持续发展是科学的发展观。它主张有效地统筹自然、社会、经济各要素,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理有节地利用资源,科学保护不可再生资源,在提高人类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研究如何提高建设质量、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现实问题。具体到建筑景观环境设计中,它表现为突出城市建设中广场、道路、建筑间的空间有效利用,适当保护和保留原有生态资源,让长时间以来难以形成的自然和人文因素适当地得以延续,并且大力加强低消耗、高效率、重环保的空间设计,对现有人居环境进行综合评估,客观务实的进行规划整改,避免盲目开发和重复建设,多从空间时效、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考虑规划和设计一体化的问题。
   3. 建筑景观环境设计中“一体化设计”思想的意义
   从理论上来讲,建筑景观环境设计的“一体化设计”思想的研究,对当下发展中的设计理论具有极大的补充和拓展作用,整体地把握各项设计方法,立体式地综合运用各空间的设计理论,有效地发展了空间设计思维,主要体现在宽泛设计思想指导下的设计实践,便于形成立体式的多维度视角。在中国独有的设计环境中,推行广义空间环境设计的无界限新观念,在“多元化,多领域,多视角,跨行业”的基础上建立设计无界限的一体化可行性规范系统,是本文的理论价值所在。
   从实践上来看,建筑景观环境设计的“一体化设计”思想的研究,对设计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央美术学院王铁教授在《设计无界限》一文中提出:“设计师必需认识到,建筑设计需要景观与环境衬托,景观设计需要建筑形态,室内设计需要建筑空间,更需要外部环境,需要综合艺术设计。设计师必须要兼顾更多种专业修养,建立高素质界限发散想象的整合能力,即空间设计修养素质的无界限新观念。在提倡生态低碳设计的当下,业界智者提出‘内外空间条件与自然条件一体化设计理念。’为设计科学化,专业化,为走向融合发展的低碳化社会时代解除素质界限,奠定探索基础。” 由此可知,设计师要使自己的设计作品能够从“界”到“无界”,实现“一体化”,就必须使自己的眼光、思维、能力、综合素养各方面也“破界”,这一点对于当今的艺术设计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我们应该重新思考时代需要培养什么样的设计师,如何培养这样的设计师。
   无论是立足当下还是放眼未来,研究建筑景观环境设计的“一体化设计”思想,能够有效地运用社会资源,统筹协调社会经济,提高设计师的综合素养,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促进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湘南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责任编辑 孙 婵
其他文献
早在1994年的中国油画展上,段江华便以他的获奖作品《王·后·2号》表现出了对历史特有的眷恋。那是两个被时间风化的人物造型,运用了综合材料手段,其凝重的语言风格与当时流行的“波普”思潮形成鲜明反差,也由此奠定了段江华的创作基调——与深层的“历史意识”相关。  “历史意识”是“85新潮”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高名潞在论述“85新潮”时引用克罗齐的观点,将“历史意识”转换成创造新时代的能量,也使整个“
期刊
进入近代社会以来,小说这一文类逐渐从不登大雅之堂的边缘文体进入到人们阅读的中心地位,尤其是梁启超宣称“小说为文学最上层”的惊世骇俗之言,更把世人的阅读目光吸引到小说上来。随着小说地位的提升,小说作者队伍不断扩大,小说的数量和质量也日益扩大和提高。就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而论,如果单从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的文体分类的数量着眼加以考察,小说可谓是蔚为壮观、独占鳌头。  相对于现代诗歌理论的宏富和驳杂,中
期刊
《务虚笔记》恰如史铁生的一块精神界碑,标志着他在文学创作中对自身局限性的突围,开始摆脱之前对于儒道互补的传统文化的心理依赖,对人生的苦难不再只是进行审美的静观或哀而不伤地呢喃,而是深化对苦难的体验,以更沉重的肉身和不安的灵魂去追寻终极性的价值关怀。于是,史铁生对“人”的考察也就从“我如何在场”的问题更多转向了“我从何而来,又到哪儿去”。实际上,只有回答了后者,个体的在世困境才能找到出口。对史铁生来
期刊
“痕迹”在刘恪的小说理论中占据着一个十分微妙的位置,尽管在他的两本小说理论著作中,并没有为这个概念留下任何确定的阐释空间,但痕迹这个概念却以各种形式流淌于他对小说的解读中。窃以为,这一概念恰恰切入了现代小说语言美学的要害,它集有形与无形于一体,在象与象外相和的世界中,悄然留下无痕的一笔,也使得小说分析不仅仅是语言的逻辑展示,还是小说语言编织的美学世界的呈现过程。  一  在《现代小说语言美学》一著
期刊
段江华是一个需要研究的画家,段江华的作品是一种需要思考的艺术。从作于1993年的《王与后》开始,他的作品在那些使人心旷神怡,或玩世不恭的绘画之林中,突出地呈现出文化的沉重。那是与“明快”“潇洒”“飘逸”迥然异趣的境界。在近年以建筑“遗存”为主题的作品中,画家仿佛坠入难以苏醒的沉重噩梦,但它确实是“文化性”的绘画创作,犹如文化积淀的断面,包含着无尽的历史思绪。  段江华的近作多描绘巨大的古今建筑,他
期刊
“怀旧”作为一种现代性的社会话题,在20世纪中后期引起了普遍的关注。它的流行端赖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语境。在个体被“抛离了所有类型的社会秩序的轨道”之后,个人和由个人所组成的文化群体之主体性丧失,“日常生活中最熟悉和最带个人色彩的领域”被异己的外力所扭曲、改变。{1}人们不得不在市场的逻辑中加以选择,于是,“媚俗”便成了亚文化之上的普遍现象:“怀旧”便可视为其典型,而近距离的历史(民国)更是在近期
期刊
20世纪70年代之后,德国PINA的“舞蹈剧场”彻底改变了德国现代舞的窘境,受此影响,英国的艺术家们也一直在思考现代舞如何朝着本土化发展。当代社会倾向于快速消费与多元文化:舞蹈元素与戏剧、电影、文学的综合形式越来越多,《黑天鹅》类型的歌舞片也应运而生;很多舞团都打着实验剧场的称号,在不断寻求更多的表达方式和创造手法。在这样一个大环境的时代背景下,DV8肢体剧场的现状不容乐观,其概念现已逐渐被淡化,
期刊
女性主义者认识到,在世界范围内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是在公共的政治经济文化或认知伦理等领域还是在私人的家庭生活中,女性都是一个备受压迫和歧视的群体。“整个社会是以男权制为核心,男性从自己的视角出发,以男性的思维模式来统治社会,女性成为了男性事物和交易中的客体。”①现代精神病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女人就是比男人少了阳具,因此女人产生了“阳具羡慕”{2},在这种男性特质的世界观中,女性始终被塑造成“
期刊
在我的印象中,“50后”与“80后”之间,多少会有点代沟,生活环境、人生阅历甚至个人趣味上的不同,这种陌生感与距离感,应该是很明显的。然而,作为 “80后”的我来说,阅读克邦先生散文集《自然抵达》时,感受到的却是一种莫大的熟悉与亲切。这位长者,在其散发着人间真情的质朴篇什中,袒露心怀、娓娓道来,让“80后”的我们感受到了他们这代人沉淀之后的简单之美、温情之美和人性之美。   克邦先生虽出身书香门第
期刊
纳兰妙殊是一个真正的女孩。我的意思是,我的周围不乏女性,却很少在现实生活中见到一个真正的女孩。纳兰虽已出闺,本色不减,仍是贾宝玉所称道的无价宝珠,一派天然,明朗可爱,可爱的分量恰到好处而绝不至于嗲和腻。她身上没有沾染一丝一毫的暮霭,跟纳兰相处时,我不会想起有关小妇人的一切,油烟气,精明相,老婆舌头,以及,所有那些平庸琐细的恶。  现在想来,我们的相识颇为“高端”。在鲁迅先生的故里绍兴,在满城“咸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