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wei521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但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以学生为本位,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培养和提高。本人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教师是外因,要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仅仅教师有“学生是主体”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加强教育,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主体”。 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应该怎样听课、复习和作业,怎样思考、发言和讨论,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这样学生就能不断增强自己的独立性。
  
  二、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学生的心理是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建立起来的。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要让学生感到可亲、可信,要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产生兴奋和愉快感。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特别是差生的学习要多鼓励。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要简单地否定或肯定,要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并让学生说说是从何想起、怎么想的,鼓励学生不懂就问,并通过学生自己来解答疑问。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浓了,也可以多让学生思考、提问,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精心设计学习过程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出来的。因此,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尤为重要。教师要从“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的角度,依据“学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是以学为主体的主导”的原则,按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认识规律设计好教学过程。做到扶、放结合。
  1、与旧知紧密相连的新知,教师最好不讲。要在强化旧知的前提下,确定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运用知识的正迁移,完成认知冲突,顺利掌握新知。教师只需在旧知与新知间架起一座能让学生自己通过的桥梁。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可以先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及其推导过程,然后提问:a、在学习计算三角形面积时,可不可以也运用平移转化、等积变形的方法呢?b、你打算把三角形转化成什么图形。你认为可以吗?c、动手拼一拼,看一看,想一想,d、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讨论便可得出结论,并明白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为什么要÷2的道理。接下来再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就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这样的设计就充分体现了由扶到放,该放则放的原则。
  2、全新的知识,教师也要寻找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只在关键处点拨和讲解。如“分数的初步认识”“最近发展区”就是平均分的知识。教师可先复习:每份分得同样多便是平均分。然后出示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提问:怎么分?每人分到多少?你能用整数表示出来吗?让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只在这里给学生讲解:每人分得的苹果不能用整数表示。要用分数表示。如图: 然后结合实际讲解分数的含义,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自学,分数各部分名称。这样的新授课就不是老师在“教”了,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练习、复习课,老师要注意不能上成练习题课。如除数是整数的数除法复习时,可让学生思考:a、你学到了什么?举例说明。b、还有什么不懂?c、你还想知道什么?然后让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回答“你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举例说明”是掌握知识的表现。“还有什么不懂”旨在质疑问难。以“还想知道什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并鼓励他们积极动脑。学生学得就很愉快了。
  4、建构一定的课堂教学模式。铺垫:复习旧知,引向新知;设疑:形成认识冲突,刺激求知欲望;内化:通过自学、讨论及教师适当的引导,完成认知冲突,掌握新知;练习:对掌握的新知进行巩固练习,并不断提高、拓展。
  
  四、教师要渗透和指导学习方法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和保证,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身示范,明确要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学习方法。如在解计算题时教师要自觉地认真审题按步分析,认真验算。在解应用题时,教师要告诉学生老师是从何想起,怎么想,怎么做的?让学生从示范中领悟方法。
  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学法交流,每解一道题或一个内容,都让学生比比谁的方法好,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着想,努力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满怀激情地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学生才能不断独立,逐渐自主地学习新知。也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联通:025358内蒙古赤峰市克旗同兴镇总校)
其他文献
科技发展一日千里,与时俱进重在教育。当今社会渴求知识已蔚然成风。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一、小学数学与学生素质    数学在思维方面显示出许多优良的科学品质。如积极的思维态度、科学的方式、强烈的思维内驱力和密集的脑力学量等,都有助于人们智力的开发,有利于人们素质的提高。小学数学是学校教育的必修课程,必然承担着提高学生素质的任务。从数学学科的特点讲,公民的基本素质必须具备如下条
期刊
经常听语文老师说如今的学生作文看着没意思,读来索然无味,读后不想再读第二遍。什么原因?读了一些,细思之,才发现大而空,平淡冗长,缺少真情实感。缺什么,缺的是作文中的细微之处。细微之处是最能打动人的,也是不能模仿的,更是写作容易入手的,刻画好深入的。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从细处入手让作文生辉。    一、细处观察    写作的第一步,无疑需要仔细的观察。大处着眼,更注重于整体布局,事物轮廓,大千世界,
期刊
一、用启发式突破难点    在数学教学中,由于知识难度大,或者是由于各种因素,学生解题有困难,教师若能抓住问题的症结,设计出精巧的问题,启发点拨,指导学生思维,学生就能豁然开朗。对“在含盐25%的盐水500克中加入多少克水,使含盐率降低到20%”这道题,部分学生无从下手,这时教师可以指出这道题中什么是不变量,引导学生抓住盐的重量不变”这一关键展开思路:盐的重量→现在盐水重量→加入水的重量,即400
期刊
在解决具有情境问题时,呈现实物模具,让其在实验、观察后求解的确很容易。  如图:一单杠高2.2米,两立柱之间的距离为1.6米,将一根绳子的两端拴于立柱与铁杠结合处,绳子自然下垂呈抛物线状(如图1)。  (1)一个身高为0.7米的小孩在离立柱0.4米处,其头部刚好触及绳子,求绳子最低点到地面的距离。  (2)为供孩子们打秋千,把绳子剪断后,中间系一块长0.4米的木板,(如图2),除掉系木板用去的绳子
期刊
体育教学有其本身的学科特点,认真挖掘,会发现体育课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天然宝地。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集体性    体育教学一般在室外, 活动范围广, 内容变化多, 受外界干扰大, 没有一个良好的组织规范, 纪律约束, 就无法进行教育。如集合、整队、队形、队列变换,是限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动作,以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因此要使学生明确, 一个思想品德作风良
期刊
【摘 要】本文积极探索因式分解的可行性,在学习Eisenstein判别法过程中,经过思考,给出了与Eisenstein判别法等价的整系数多项式整除问题的一种新的判别方法,并给出了整系数多项式在更宽的条件下的判别的推广。  【关键词】整除Eisenstein判别法 多项式    目前为止,判断有理数域上多项式是否整除的最好方法是爱森斯坦判别法。Eisenstein判别法是判断不可约的充分条件,而非必
期刊
英语既是活的语言,也是枯燥无味的语言。如何激发后进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作为一个英语教师我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许多家长和学生都认为学英语无用,我又不出国,只要学好母语就够了,但他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改革开放的今天,英语是多么重要,许多外商的投资以及大量商品的进出口都需要用语言来交流,没有标准熟练的语言又怎么能沟通呢?因此学英语势在必行,作为一个英语
期刊
纵观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还存在着以讲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现象。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宰者,学生学会,怎样学,都是在教师的严格控制之下,稍有不从就要受到教师的指责。这种形式下教育的学生缺乏个性和创造性,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我们进行了创新教育课堂教学的研究,深刻体会到要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活”起来,让学生插上创新的翅膀,自由飞翔。下面,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生的年龄及
期刊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英语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把学习英语看成是自己的愿望和需要的人,才能将自己的整个认识活动激活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习质量。实践证明,学生对所学内容越感兴趣,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越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获取更佳的教学效果。  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特点:(1)学前阶段,学生对英语学习有一种新
期刊
天使,未来,希望,小皇帝,这些词汇曾经都是孩子的代名词,这些词汇充分呈现了一代孩子在灿烂阳光下幸福成长的快乐。然而在今天,尤其是今天的农村,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活跃,百姓生活的需求,又一新的关于孩子的代名词也随之孕育而生——“留守儿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进程化的不断加快,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涌入城镇寻求更好的生存方式。然而进入城镇的农民工大多没有稳定的工作和固定的住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