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看文化节目创作四大趋势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每逢中国传统佳节,一些电视台就要推出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节目,应时应景。从2021年河南卫视推出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选题策划、节目创意、融合传播等维度来看,如今,文化类节目创作呈现深挖本土“独一份”的历史文化资源,强化“文化+综艺”多元表达模式彰显沉浸感,5G、AR等新技术、新应用“唤醒”历史文化,传播渠道多样化四大新趋势。
  关键词:文化节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综艺化呈现;创作新趋势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7-0206-03
  文化类节目作为国产电视节目的特色类型,凭借丰富的历史人文内涵和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深受观众喜爱。近年来,一批文化类节目以强大的文化魅力、电视化的综艺表达以及身临其境的技术渲染成为电视荧屏里亮丽的风景线。今年,河南卫视推出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频频“出圈”,从年初春晚舞蹈节目《唐宫夜宴》到《纸扇书生》,从端午节的《洛神水赋》到七夕节的《七夕奇妙游》,这些富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节目让观众感受到了灿烂的黄河文明以及河南独有的文化魅力,也让业界看到文化类节目的生命力、创新力、感染力。
  从广义上看,文化类节目是媒体工作者智慧的结晶,媒体工作者不仅要具备文化知识,还要对历史人文有一定的解读能力,节目具有文化属性;从狭义上看,文化类节目与娱乐性节目相对,以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为主,借助电视、广播、新媒体等现代传播手段,使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优良品质的熏陶,追求高雅的格调[1]。
  当前,文化建设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作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态,电视节目承载着建设文化强国的重任,应当用心用功用情捕捉新时代发展的浪花,深入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肩负起建设文化强国的重任。在此背景下,在中国传统佳节推出与传统文化、传统佳节、传统习俗相关的节目应时应景。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元旦等传统佳节极具中华民族文化特色,每一个节日的传统习俗、寓意都不尽相同。元宵节的闹元宵、端午节的粽子文化、七夕节对爱情的祝愿以及中秋节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都是留存在我们脑海中的美好记忆。这些传统佳节是文化类节目的天然沃土,也是文化类节目尽情展现魅力、发挥作用的文化空间。从河南卫视推出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选题策划、节目创意、融合传播等维度来看,如今,文化类节目的创作发生了新的变化,呈现出内容的宽广、表现形式的高级感、视听效果所带来的沉浸感,在传播上也借势媒体融合,扩大了节目的影响力和覆盖面,综合而言,当代文化类节目呈现出四大趋势。
  一、深挖本土“独一份”的历史文化资源
  博大精深、意境深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和“魂”,只有在深入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上持续用力,才能从根与脉、源与流中开拓创新、推陈出新。
  文化类节目是电视荧屏的“常青树”,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探索,涌现出《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典籍里的中国》等精品力作,这些节目皆从各具特色的历史人文中找线索,从栩栩如生的文物中找灵感。河南卫视推出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深挖河南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在本土文化符号上做文章。
  2021年8月13日,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前夜,河南卫视推出《七夕奇妙游》讲述2035年女宇航员唐小天回到唐朝洛阳,结识了医药世家出身的唐小竹和说书艺人唐小可,并在她们的带领下度过了一个特别的七夕节的故事。
  舞蹈《龙门金刚》在展示龙门乐伎和飞天的同时,着重塑造龙门金刚大力士的艺术形象,舞蹈以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雕刻的生动多样的金刚形象为载体,并运用AR技术,以科技进行包装,栩栩如生,极具现场感。此外,《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深入挖掘河南文博资源,就地取材,表達生动,将静态的文物艺术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让那些历久弥新的文博资源焕发光彩。这些节目皆将实景拍摄与VR技术场景相结合,既向观众展示了河南优美的风景、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复活了河南的历史文物。
  无论是以龙门石窟为文化背景的舞蹈《龙门金刚》,还是以河南博物院一组彩绘乐舞女俑为素材的《唐宫夜宴》,都足以说明《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在用好用活优秀传统文化上下了功夫。其深挖本土独有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创新的表达方式,重新展现出传统文化原本的魅力,传统与创新的融合,让优秀传统文化一次又一次绽放在荧屏上。
  文化类节目只有扎根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本土历史、文化、美景、民俗、民风在内的人文要素,挖掘独树一帜的地方文化资源,才能拓展自身的价值空间、表现空间、艺术空间。
  深挖本土历史文化资源也能为文化类节目带来差异化、特色化、个性化的突围,为节目拓展题材开辟新蓝海、新路径。在此趋势下,各大卫视纷纷推出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类节目。北京卫视推出《最美中轴线》,全景式、多视角呈现了“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文化价值与独特魅力,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广东卫视《见多识广》立足广东深厚的文化资源,深挖当地历史文化,不仅丰富了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思想内涵,而且在把握节目发展方向的同时,向观众传播了极具广东特色的文化百科知识;《见多识广》第三季继续挖掘和传播岭南文化,讲好广东故事,其立足广东红色文化,献礼建党百年,在选手比拼和观众中掀起一阵阵益智红色答题热潮。
  如今,文化类节目在题材挖掘上不局限于诗词书画,也不拘束于室内录制,走出演播室、走近文化一线成为节目创作的方向,而地方文化资源无疑是节目素材来源的宝库。各地有各地的风土人情、历史人文以及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文化,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库,是媒体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也是走向未来的出发点。
  二、强化“文化+综艺”多元表达模式,彰显沉浸感   《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得以热播,除了以本土文化符号为创作素材之外,节目呈现形式也颇具新意。《七夕奇妙游》《龙门金刚》等节目以“文化+综艺”的多元形式表达对准年轻群体,充分运用多样化的舞台表现手段,将传统元素与当代视角相结合,带来强烈的视听观感。从优秀传统文化节目的流行可以看出,以多元化的综艺表达拉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众的距离,以观众喜闻乐见、恰到好处的呈现方式传承文化,不仅可行,而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2]。
  例如,《端午奇妙游》的歌舞节目《洛神水赋》源自曹植的《洛神赋》,节目采用“网综+漫画+追剧+水下舞+皮影”的形式,从四位唐小妹的视角出发,四条平行且交错的故事线贯穿始终,讲述了《唐宫夜宴》前传故事。
  一般而言,文化类节目涉及历史、人文、天文地理,甚至哲学等,往往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知识性,其内容严谨,语言表述较为晦涩[3]。
  以《唐宫夜宴》《洛神水赋》《龙门金刚》为代表的文化类节目呈现的高级感体现在博大精深的文化之美、选取的人与故事之美、使用的视听语言之美上,由此产生的沉浸感让观众更具代入感,而影视化、综艺化、戏剧化等手法的综合融入,以及引入文学、编剧的职能也使得节目更具张力。文化类节目通过声光电的交相辉映、多元化的电视表达让观众从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并且能激发我们的思绪、意境、想象,并产生由衷的自豪与自信。
  提升原创力是文化类节目的根本。经过近年来的探索,文化类节目的表现形式和展现内容都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征。例如,真人秀探访形式成为大多数文化节目采用的制作方式,浙江卫视推出的《万里走单骑》《还有诗和远方》等节目,将文化和旅游进行融合,不仅提升了节目内涵,同时也为促进地方文旅发展提供了一把钥匙。
  文化类节目融入电视真人秀,综合喜剧、戏剧、影视、访谈、走访、揭秘、讲述、情景再现、实景再现等多元化的方式,能增强电视节目的可看性、沉浸感。文化类节目作为中国电视节目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提升国产节目电视原创能力、创新能力、传播能力的有效类型,也是对观众而言最具亲切感的节目形态,文化类节目在国内有着肥沃的傳播土壤,也有着广泛的观众基础,理应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文化类节目体现着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精神,这是其他节目形态无法比拟的,文化类节目应该在讲好中国文化故事的基础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和效能,肩负起新时代文化强国、文化育人的重任。
  三、5G、AR等新技术、新应用“唤醒”历史文化
  如今,文化类节目找到了与当代观众共情的契合点,让传统文化不再枯燥乏味,形式和内容逐渐变得有趣起来。2016年至今,中国的综艺类节目已经进入了沉浸式技术的实际运用阶段。AI、MR等技术赋予了电视节目更多的叙事可能性,也为观众提供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审美体验[4]。
  舞蹈《龙门金刚》运用AR技术赋予龙门石窟新的活力。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为展现几百年甚至更久时间前龙门石窟辉煌壮丽的场景,主创团队对龙门石窟进行了数字化扫描,抓取了很多生动的金刚形象,并将佛像和场景三维化。此外,主创团队还根据龙门石窟的研究成果,对奉先寺进行了电脑着色复原,极具现场感。《洛神水赋》使用了水下高清拍摄技术,让舞者与舞蹈更加灵动。《唐宫夜宴》运用5G+AR的技术,将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另外,4K高清转播车、飞行器、天眼等新技术手段的助力为文化类节目赋能,丰富了节目内涵和外延,取得了良好的视听效果。这些节目与传统文化、时代精神、前沿科技创新交融,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进行了创新探索。
  科技元素融入文化类节目旨在突破单一场景,实现不同地点、不同时空的场景转换,给观众带来新鲜感。如今的文化类节目以“文化+”为模式,在节目制作与传播渠道上的探索更加积极主动,通过增加互动设计实现文化类节目的创新。
  深挖本土特色历史人文资源让文化类节目更具辨识度;“文化+综艺”的多样化呈现拓宽了文化类节目的表达边界;5G+AR等新技术、新应用、新成果的赋能不仅拓展了文化类节目的意象空间,也让历久弥新的传统文化“动”了起来、“燃”了起来。可以说,新技术、高科技为文化类节目带来了无与伦比的视听效果,也让节目更具质感,但是创作者也应该意识到,文化类节目的核心是内容,技术不能喧宾夺主,如果一味使用高科技,会使节目产生悬浮感,节目有可能失真,文化类节目打动观众的关键还是那些历久弥新的传统文化,还是那些被观众接受的传统道德精神,高科技只能在服务内容、服务故事、服务舞台层面,为文化类节目带来锦上添花的效果。文化类节目应该避免高科技泛滥带来的“假大空”、科幻感与华而不实。
  四、融媒体时代,台网联动,传播渠道多样化
  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台网互动、融合传播成为文化类节目扩大影响的主要路径。有学者指出,媒体融合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将新旧媒体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5]。
  《唐宫夜宴》在创新内容品质、舞台呈现的同时,调动全台之力宣传,并设计电视端与移动端错次进行,大屏在河南卫视播出,移动端则在河南卫视、民生频道、都市报道等8个快手账号,比大屏提前半个小时播出。在B站、微博等社交平台,《唐宫夜宴》相关短视频播放量超过20亿,相关话题阅读量超过10亿。火遍全网的《龙门金刚》在电视台播出之前,已经在各大网络平台热播。
  2021年端午节期间频频刷屏的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论语篇,在节目播出当晚,“典籍里的中国”“撒贝宁穿越时空与孔子相见”等话题同步发酵,相关话题阅读量超1亿。论语篇赓续之前播出的《尚书》《天工开物》《史记》《本草纲目》等节目,以“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形式,借力AR等新技术、新应用、新科技营造的时空感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投入感,特别是大屏和小屏融合互动,使艰涩难读的传统典籍通过舞台演绎直抵受众心灵。
  文化类节目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正向着轻量化、年轻化、碎片化的短视频平台靠拢,短视频具有鲜明的互动性、社交性、参与性,许多文化类节目在播出之前,会根据节目内容选择性地将精彩片段以短视频的形式碎片化传播,有效提升节目的影响力和互动性,文化类节目凭借天然亲切感具有广泛的审美趣味性,也使得受众有了持续的期待心理和满足感。短视频、网络直播、弹幕互动等年轻观众喜爱的社交形式拓展着电视节目的外延传播空间,一方面可以吸引年轻观众参与互动,分享表达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也可以助力节目出圈,扩大节目的影响力与覆盖面,对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流行化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是人类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演进的重要推动力。工业革命以来,技术进步产生的巨大力量,推动着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快速发展。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既是技术发展的知识支撑和价值标准,也日益成为技术进步的重要驱动要素和应用场景[6]。
  在新技术、新媒介、新互动方式的共同推动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借助文化类节目创新的传播方式迎来新一轮的推广。移动互联时代,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和现代语境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已成为文化类节目的不二之选,它将久远的历史传奇和故事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于当今通俗的文本之中,极大地增强了主流媒体在新传播语境中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新时代新起点,文化类节目还须牢牢把握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只有弘扬跨越历史时空、富有永恒魅力、具有新时代内涵及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才能为文化强国提供强大的文化动力。
  五、结语
  近年来,从“清流”到“国潮”,文化类节目不断拓展选题空间,强化视听表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宝库,只有深耕文化沃土、紧贴现实表达、跨界融合传播并借助新技术,才能让传统文化节目焕发新的魅力。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征程中,文化类节目正步入精耕细作的阶段,要呈现文化之美、视听之美、意境之美,需要创作者拓宽视野,突破原有的思维桎梏,在传播方式和表现形式上进行突破。对于媒体平台而言,文化类节目应该成为立台之本,强台之力,应该加强文化类节目、文化类纪实节目的内容生产创作,应该让优质文化类节目进入好时段,让其成为媒体平台的主打节目。如今,各大媒体正在加大文化类节目的研发和拓展力度,文化类节目应坚守“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追求,不断创作出更多有思想深度、精神高度、文化厚度、社会广度的高质量作品。
  参考文献:
  [1] 宋豆豆.媒体融合背景下文化类节目的创新之道[N].人民网研究院,2019-01-13(001).
  [2] 张颐武.文化类节目爆款不断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活力[N].央广网,2019-02-01(003).
  [3] 刘晓燕.文化类电视节目热播[N].中国文明网,2018-01-11(002).
  [4] 刘霞,陈昌凤.沉浸、在場与交互——混合现实技术下原创综艺节目创新研究[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0(11):69-72.
  [5] 田冬锦.融媒体时代文化类节目由“热”趋“冷”现象分析[EB/OL].人民网-视听,http://media. people.com.cn/n1/2018/1204/c422573-30441563. html,2018-12-04.
  [6] 江小涓.数字时代的技术与文化[J].中国社会科学,2021,08(12):34-36.
  作者简介:柴书喻(2000—),女,北京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综艺节目。
其他文献
摘要:媒体融合背景下,有效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手段进行科学传播是地方科研院所的必然选择。本文以地方科研院所微信公众号为研究对象,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其数据特征,揭示其运营中呈现的特点并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运营策略。  关键词:地方科研院所微信;微信公众号运营特点;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7-0176-03  随着5G、大数据、云计
在融媒体背景下,政务公众号的功能在原有进行政府新闻和政策宣传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化、立体化,手段也日趋多样化。如何实现新闻传播和宣传功能,以及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润物细无声地达到强化政务服务、扩大基层治理效果的目的,是每个政务公众号都要面对的课题。本文以“广州YX发布”为例,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框架下,对该公众号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新闻传播和宣传工作方式方法、成效以及不足之处进行分析。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改变了媒体发展环境,媒体呈现出融合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建设新型主流媒体已经成为重要任务。本文分析和研究新形势下的媒体发展现状,讨论新型主流媒体特点,分析新型主流媒体发展对策,以加快主流媒体建设速度,建立新型媒体品牌,全面推动主流媒体发展。  关键词:媒体融合;主流媒体;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7-
代际差异是考察用户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的重要维度。X世代、Y世代、Z世代在QQ使用行为方面存在显著的代际差异。通过问卷调查,本研究呈现出不同世代对同一社交媒体的使用图景:人际影响在QQ使用动机上发挥主导作用。除文件管理外,QQ使用偏好存在显著的代际差异,X世代、Y世代、Z世代社会交往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相比于X世代,Z世代对休闲娱乐和自我表达的影响较大,Y世代则在信息获取的参与频率方面相对领先。此外,QQ使用行为差异不受性别和城乡差别的影响,但受职业状态与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学生、就业群体以及受教育程度高的用户在
摘要:问题意识与正面宣传并不矛盾。社会处于转型时期,问题时有出现,其最真实、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基层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面对这些矛盾暴露出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记者如何把准时代的脉搏,在新闻报道实践中有所作为是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问题意识;记者提问;正面宣传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7-0188-03  一、引言  在现代汉语中,问题是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异军突起。在当前网络舆论的生态格局下,政务微博顺应时代发展,在引导网络舆论、稳定社会秩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公共事件的舆情特征进行分析,阐述政务微博在舆论引导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总结,最后针对政务微博如何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提出对策。  关鍵词:政务微博;公共事件;舆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摘要: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印发,这一年被称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元年。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中央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新闻媒体是乡村振兴推进过程中一支不容忽视的中坚力量,展示乡村振兴的重要成果,讴歌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反映群众的真实呼声。地方党报作为地方党委机关报,肩负着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任务,在乡村振兴中既是传播者,也是引导者和推动者。为谋求更好的
摘要: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媒体传播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三足鼎立的局面,逐渐变为“一部手机,世事皆知”的新局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借助互联网加速传播。在发展过程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自呈现出不同的优劣势。传统广电在融媒时代,应该牢记“寓教于乐,以德化人”的使命,引领新媒体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媒体融合;广电媒体;传播;思维变革  中图分类号:G229.2 文献标志码:A
本文主要以侯马市融媒体中心的实践为案例,围绕县级融媒体中心如何开拓对外宣传的有效路径这一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旨在为县级融媒体中心有序发展、媒体领域进步与革新提供有效指引。
摘要: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信息的获取、传递及共享等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工作方式与思路。只有创新工作理念与模式,提高新闻采写能力,才能使新闻工作紧扣时代脉搏、回应时代需求。本文探讨融媒体背景下新闻采写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呈现的新特征,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旨在助力有思想、有温度、高质量新闻作品的产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闻信息需求。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新闻采写;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