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杨柳实验站建设36年来,历经创建、快速发展、调整、探索运作和自我发展5个阶段。该文重点阐述了2012年秋转制以来,完善科研生产条件、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深化试验研究、逐步走上自我发展之路,并对未来打造开放型研发平台、协同创新、再铸辉煌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野外实验站;转换机制;协同创新;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 F32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8-0099-02
杨柳农业科学实验站始建于1981年。36年来,历经创建、快速发展、调整、探索运作和自我发展5个阶段。
1981年秋天,借助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淮北小麥大面积增产途径及栽培技术研究”的实施,杨柳实验点应运而生。10多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安徽农学院的专家学者,离家别亲,蹲点试验,心无旁骛搞科研。30年(1981—2011年)来,在作物栽培、生态农业、培肥土壤等多个领域进行长期试验研究,先后独立或合作承担了1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和市级重点科研课题,获得市级以上14项科研成果奖励,其中8项分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三、四等奖,发表学术论文62篇,为淮北乃至安徽农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培养造就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1]。
1 步履维艰,毅然转制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杨柳实验站的发展遇到了困难。1985年,科技部重点项目“黄淮地区夏秋粮均衡增产技术体系研究”结题。1986年,国家项目资金终止,杨柳实验站从创建、快速发展时期步入调整时期,依靠研发经费和濉溪县财政资金维持运转,期间实施了农业部“吨粮田建档追踪”、安徽省科技厅“淮北地区小麦低耗稳产300kg栽培模式研究”、“安徽淮北平原地区生态农业关键技术研究”、“小麦—玉米亩产1000kg栽培技术体系研究”和“淮北优质小麦高产高效栽培理论及技术体系研究”等项目。2000年进入运作探索期,由于县级财政困难,濉溪县财政资金也终止支持;加之项目经费呈减少趋势,难以维继,步履维艰。杨柳实验站仅有的3.3hm2试验地,属孙疃镇沟西村集体所有。2012年以前,交由沟西村村民承包经营,实验站从承包人手中租用耕地进行试验示范。由于没有土地经营权,一些田间试验和示范无从安排,长期定位试验难以继续。对此,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栽培创新团队摒弃等靠要,毅然联合濉溪县科学技术协会开启转制之路,流转土地,登记注册民办非企业——濉溪县杨柳农业科学实验站,成为独立的法人单位,探索野外实验站自主发展之路。
2 自我发展,渐入佳境
2.1 完善科研生产条件 实验站的基础设施,如试验田、实验室及配套设备等,是实验站开展研究、成果熟化和集成示范的必要手段[2]。2012年10月以来,省农科院作物所先后投资80多万元(不含土地租金)。分3次流转土地6.7hm2,新建围栏1060m,田间道路硬化910m,改扩建晒场780m2,地坪160m2。打50m深机井2眼,埋设高压输水管860m,配套机井房、微喷,开挖排水沟580m,平整土地,建成了6.7hm2旱涝保收标准化试验田。扩建生活用房80m2,挂藏室45m2,机库115m2,装修房屋200m2,现有办公、生活和会议用房280m2。添置冰柜、烘干箱、显微镜、电子秤等试验设备和台式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购置73.5kW拖拉机和五铧犁、旋耕机、秸秆粉碎还田机、深松机、播种机、旋耕施肥播种一体机、手推式机动喷雾器、小区联合收割机。接通动力电和民用电,光纤上网,开通物联网,兴建六要素气象加密自动站,设置虫情、墒情监测点,实现基地内“土壤—作物—气象”实时监测。挂靠濉溪科普网上线,开通“科普中国·杨柳乡村e站”,面向农民精准推送科普信息。
2.2 搭建协同创新平台
2.2.1 完善制度 杨柳实验站明确岗位职责,制定并完善田间试验、财务、农机具、仪器设备、农资仓储管理和用工制度,彻底改变了以前管理无序的状况。
2.2.2 多方寻求合作 2014年11月,淮北市气象局与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签署协议,以杨柳实验站为平台,合作共建生态农业气象实验站;在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农情信息监测诊断、农业生产系统模拟、农业精确管理决策、气象灾害预警等方面进行合作研发。2015年,安徽省作物学会联合省农科院作物所,在杨柳实验站建立学会服务站,获安徽省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奖补。5年来,实验站与县农技推广中心精诚合作,与帝元生物、瑞虎等肥料企业,山东冠丰、河南地神、中种国际、皖垦、安徽天益青、柳丰等种业企业和中国农垦种业联盟、安徽神农玉米联合体横向联合,在合作中获得研发经费支持[3]。
2.3 深化试验研究 2012年转制以来,杨柳实验站实施了2个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实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黄淮海小麦增产模式攻关等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7篇,出版《砂姜黑土培肥与小麦高产栽培》(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年9月)专著1部。以实验站研究发现为主要创新点的成果“安徽砂姜黑土培肥与小麦持续增产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砂姜黑土小麦持续增产关键技术及新型肥料研发与应用”获大北农科技创意奖,“安徽小麦大面积均衡增产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推广”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
2.3.1 砂姜黑土培肥定位试验 杨柳实验站砂姜黑土培肥定位试验已连续进行36年,是国内持续时间最长的土壤定位试验之一。在土壤养分、作物产量和土壤微生态(微生物、土壤酶、碳积累)、小麦根系、光合特性、重金属变化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探索,创新了砂姜黑土培肥改良理论与技术。发现砂姜黑土长期单施化肥土壤pH变化规律、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趋势及地力贡献率下降的特征,揭示了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砂姜黑土肥力演变规律及微生态学特征差异;明确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磷是限制小麦产量的关键肥力因子,探明了不同施肥模式与小麦产量变化及其稳定性的关系。 2.3.2 启动实施气候变化专项 2016年淮北市气象局与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联合承担了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不同施肥制度下作物增产减排的协同效应研究”。分析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安徽淮北地区的响应,以杨柳实验站为平台研究砂姜黑土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生态系统不同施肥制度下作物生产力、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综合评述不同施肥制度下作物增产、减排的协同性,为减缓气候变化的农业生产技术措施,尤其是施肥技术的改良改进提供决策依据与技術支持。历时1年多,圆满完成计划任务,发表学术论文2篇。
2.3.3 小麦—玉米减量施肥 省农科院作物所与帝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新型肥料,杨柳实验站设置3414肥效和新型肥料效应试验、示范,进行小麦氮高效品种筛选、氮减量与密度耦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控失肥、炭基长效肥、保持性复合肥和活性增效肥等在减量5.1%~15.9%一次性基施的情况下,与普通肥料基追结合产量相近或略增。
2.3.4 耕整地与秸秆还田定位试验 针对耕层逐年变浅和秸秆还田背景下土壤疏松、失墒快、病虫害加重、杂草增多等问题,设置新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旋耕、深耕、深松、免耕等机械作业方式和秸秆双季、单季还田对作物产量、土壤理化指标的影响,定位监测土壤微生态变化,探讨砂姜黑土小麦—玉米轮作系统下秸秆还田与耕整地互适技术,为绿色低碳全程机械化提供理论支撑。
2.3.5 品种比较、展示和选育 针对淮北地区品种更新速度加快、过渡性气候导致旱涝频繁及砂姜黑土耕性差、秸秆还田后播种出苗困难等问题,设置小麦、玉米品种展示和玉米品系鉴定、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筛选适宜淮北地区气候和土壤环境的高产、广适新品种。受安徽省种子协会的委托,进行芝麻品比试验。同时,与天益青种业、柳丰种业等联合,开展杂交育种。2017年提交3个品系参加安徽省小麦新品种联合鉴定。
3 协同创新,再铸辉煌
新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包括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区域中心和国家农业科技实验站三级体系[4]。实验站位于新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最低层,是农业科技创新、技术集成、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市场需求刚性增加、资源约束加剧、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国外农产品和外资对农业的影响日益增强、农村劳动力空心化等一系列严峻复杂问题的挑战。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是实施农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5]。淮北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气候过渡地带,农业气候表现出较强的季风性特征和大陆性特征,气温、降水年际变化大,灾害多而频繁。建立野外实验站,立足当地特殊农业生产环境,把国家中心或区域中心的成果吸收转化,完成区域内重大农业科技成果的熟化、组装、集成和配套,是新农村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杨柳实验站经过36年的建设与运行,已初具规模,已经并将继续为粮食安全和绿色增产作出积极贡献。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实验站科技创新、技术集成、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功能,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6];寻求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和条件,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经济实体广泛接触、交流、联合,努力打造开放型、平台型野外实验站,协同创新,再铸辉煌。
参考文献
[1]张存岭,陈爱平,曹承富,等.杨柳农业科学实验点建点27年回眸[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9):1-2,36.
[2]叶良均.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实验站的对策思考[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7):511-515.
[3]王有增,李伟,张建策,等.建设现代化农业实验站,搭建科技创新平台[J].农业科技管理,2007,26(4):13-14,29.
[4]王良军,杨晓峰,张金莲,等.农业科技综合实验站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上海农业学报,2009,25(4):128-130.
[5]毛学斌,林咸永,金蓉,等.科技创新建设农业实验站[J].中国农业信息,2016,(05):9-11.
[6]黄丹丹,李冬初,张陆彪,等.湖南祁阳红壤实验站与英国洛桑实验站比较分析[J].世界农业,2014,(04):146-151.
(责编:张长青)
关键词:野外实验站;转换机制;协同创新;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 F32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8-0099-02
杨柳农业科学实验站始建于1981年。36年来,历经创建、快速发展、调整、探索运作和自我发展5个阶段。
1981年秋天,借助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淮北小麥大面积增产途径及栽培技术研究”的实施,杨柳实验点应运而生。10多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安徽农学院的专家学者,离家别亲,蹲点试验,心无旁骛搞科研。30年(1981—2011年)来,在作物栽培、生态农业、培肥土壤等多个领域进行长期试验研究,先后独立或合作承担了1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和市级重点科研课题,获得市级以上14项科研成果奖励,其中8项分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三、四等奖,发表学术论文62篇,为淮北乃至安徽农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培养造就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1]。
1 步履维艰,毅然转制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杨柳实验站的发展遇到了困难。1985年,科技部重点项目“黄淮地区夏秋粮均衡增产技术体系研究”结题。1986年,国家项目资金终止,杨柳实验站从创建、快速发展时期步入调整时期,依靠研发经费和濉溪县财政资金维持运转,期间实施了农业部“吨粮田建档追踪”、安徽省科技厅“淮北地区小麦低耗稳产300kg栽培模式研究”、“安徽淮北平原地区生态农业关键技术研究”、“小麦—玉米亩产1000kg栽培技术体系研究”和“淮北优质小麦高产高效栽培理论及技术体系研究”等项目。2000年进入运作探索期,由于县级财政困难,濉溪县财政资金也终止支持;加之项目经费呈减少趋势,难以维继,步履维艰。杨柳实验站仅有的3.3hm2试验地,属孙疃镇沟西村集体所有。2012年以前,交由沟西村村民承包经营,实验站从承包人手中租用耕地进行试验示范。由于没有土地经营权,一些田间试验和示范无从安排,长期定位试验难以继续。对此,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栽培创新团队摒弃等靠要,毅然联合濉溪县科学技术协会开启转制之路,流转土地,登记注册民办非企业——濉溪县杨柳农业科学实验站,成为独立的法人单位,探索野外实验站自主发展之路。
2 自我发展,渐入佳境
2.1 完善科研生产条件 实验站的基础设施,如试验田、实验室及配套设备等,是实验站开展研究、成果熟化和集成示范的必要手段[2]。2012年10月以来,省农科院作物所先后投资80多万元(不含土地租金)。分3次流转土地6.7hm2,新建围栏1060m,田间道路硬化910m,改扩建晒场780m2,地坪160m2。打50m深机井2眼,埋设高压输水管860m,配套机井房、微喷,开挖排水沟580m,平整土地,建成了6.7hm2旱涝保收标准化试验田。扩建生活用房80m2,挂藏室45m2,机库115m2,装修房屋200m2,现有办公、生活和会议用房280m2。添置冰柜、烘干箱、显微镜、电子秤等试验设备和台式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购置73.5kW拖拉机和五铧犁、旋耕机、秸秆粉碎还田机、深松机、播种机、旋耕施肥播种一体机、手推式机动喷雾器、小区联合收割机。接通动力电和民用电,光纤上网,开通物联网,兴建六要素气象加密自动站,设置虫情、墒情监测点,实现基地内“土壤—作物—气象”实时监测。挂靠濉溪科普网上线,开通“科普中国·杨柳乡村e站”,面向农民精准推送科普信息。
2.2 搭建协同创新平台
2.2.1 完善制度 杨柳实验站明确岗位职责,制定并完善田间试验、财务、农机具、仪器设备、农资仓储管理和用工制度,彻底改变了以前管理无序的状况。
2.2.2 多方寻求合作 2014年11月,淮北市气象局与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签署协议,以杨柳实验站为平台,合作共建生态农业气象实验站;在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农情信息监测诊断、农业生产系统模拟、农业精确管理决策、气象灾害预警等方面进行合作研发。2015年,安徽省作物学会联合省农科院作物所,在杨柳实验站建立学会服务站,获安徽省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奖补。5年来,实验站与县农技推广中心精诚合作,与帝元生物、瑞虎等肥料企业,山东冠丰、河南地神、中种国际、皖垦、安徽天益青、柳丰等种业企业和中国农垦种业联盟、安徽神农玉米联合体横向联合,在合作中获得研发经费支持[3]。
2.3 深化试验研究 2012年转制以来,杨柳实验站实施了2个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实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黄淮海小麦增产模式攻关等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7篇,出版《砂姜黑土培肥与小麦高产栽培》(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年9月)专著1部。以实验站研究发现为主要创新点的成果“安徽砂姜黑土培肥与小麦持续增产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砂姜黑土小麦持续增产关键技术及新型肥料研发与应用”获大北农科技创意奖,“安徽小麦大面积均衡增产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推广”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
2.3.1 砂姜黑土培肥定位试验 杨柳实验站砂姜黑土培肥定位试验已连续进行36年,是国内持续时间最长的土壤定位试验之一。在土壤养分、作物产量和土壤微生态(微生物、土壤酶、碳积累)、小麦根系、光合特性、重金属变化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探索,创新了砂姜黑土培肥改良理论与技术。发现砂姜黑土长期单施化肥土壤pH变化规律、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趋势及地力贡献率下降的特征,揭示了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砂姜黑土肥力演变规律及微生态学特征差异;明确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磷是限制小麦产量的关键肥力因子,探明了不同施肥模式与小麦产量变化及其稳定性的关系。 2.3.2 启动实施气候变化专项 2016年淮北市气象局与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联合承担了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不同施肥制度下作物增产减排的协同效应研究”。分析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安徽淮北地区的响应,以杨柳实验站为平台研究砂姜黑土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生态系统不同施肥制度下作物生产力、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综合评述不同施肥制度下作物增产、减排的协同性,为减缓气候变化的农业生产技术措施,尤其是施肥技术的改良改进提供决策依据与技術支持。历时1年多,圆满完成计划任务,发表学术论文2篇。
2.3.3 小麦—玉米减量施肥 省农科院作物所与帝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新型肥料,杨柳实验站设置3414肥效和新型肥料效应试验、示范,进行小麦氮高效品种筛选、氮减量与密度耦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控失肥、炭基长效肥、保持性复合肥和活性增效肥等在减量5.1%~15.9%一次性基施的情况下,与普通肥料基追结合产量相近或略增。
2.3.4 耕整地与秸秆还田定位试验 针对耕层逐年变浅和秸秆还田背景下土壤疏松、失墒快、病虫害加重、杂草增多等问题,设置新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旋耕、深耕、深松、免耕等机械作业方式和秸秆双季、单季还田对作物产量、土壤理化指标的影响,定位监测土壤微生态变化,探讨砂姜黑土小麦—玉米轮作系统下秸秆还田与耕整地互适技术,为绿色低碳全程机械化提供理论支撑。
2.3.5 品种比较、展示和选育 针对淮北地区品种更新速度加快、过渡性气候导致旱涝频繁及砂姜黑土耕性差、秸秆还田后播种出苗困难等问题,设置小麦、玉米品种展示和玉米品系鉴定、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筛选适宜淮北地区气候和土壤环境的高产、广适新品种。受安徽省种子协会的委托,进行芝麻品比试验。同时,与天益青种业、柳丰种业等联合,开展杂交育种。2017年提交3个品系参加安徽省小麦新品种联合鉴定。
3 协同创新,再铸辉煌
新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包括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区域中心和国家农业科技实验站三级体系[4]。实验站位于新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最低层,是农业科技创新、技术集成、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市场需求刚性增加、资源约束加剧、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国外农产品和外资对农业的影响日益增强、农村劳动力空心化等一系列严峻复杂问题的挑战。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是实施农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5]。淮北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气候过渡地带,农业气候表现出较强的季风性特征和大陆性特征,气温、降水年际变化大,灾害多而频繁。建立野外实验站,立足当地特殊农业生产环境,把国家中心或区域中心的成果吸收转化,完成区域内重大农业科技成果的熟化、组装、集成和配套,是新农村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杨柳实验站经过36年的建设与运行,已初具规模,已经并将继续为粮食安全和绿色增产作出积极贡献。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实验站科技创新、技术集成、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功能,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6];寻求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和条件,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经济实体广泛接触、交流、联合,努力打造开放型、平台型野外实验站,协同创新,再铸辉煌。
参考文献
[1]张存岭,陈爱平,曹承富,等.杨柳农业科学实验点建点27年回眸[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9):1-2,36.
[2]叶良均.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实验站的对策思考[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7):511-515.
[3]王有增,李伟,张建策,等.建设现代化农业实验站,搭建科技创新平台[J].农业科技管理,2007,26(4):13-14,29.
[4]王良军,杨晓峰,张金莲,等.农业科技综合实验站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上海农业学报,2009,25(4):128-130.
[5]毛学斌,林咸永,金蓉,等.科技创新建设农业实验站[J].中国农业信息,2016,(05):9-11.
[6]黄丹丹,李冬初,张陆彪,等.湖南祁阳红壤实验站与英国洛桑实验站比较分析[J].世界农业,2014,(04):146-151.
(责编:张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