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名
周鹏、李爽 西部地区山峰探索
提名理由
中国的山峰资源极其丰富,但是有资料可查的却不足千分之一。2013年3月~11月,周鹏和李爽用了八个多月的时间在中国西部寻山,累计行程45000公里,除去和寻山项目不相关的行程约5000公里,单纯为寻山所走的路程大约40000公里。当然,这些行程只是越野车走的,租摩托车、骑马、徒步的不在此列。在此期间,他们在西藏、青海、甘肃、新疆穿越四十余县,探寻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冈底斯山脉、拉轨岗日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祁连山(部分)、阿尔金山(部分)、天山(部分)、横断山脉(部分)十大山脉几百座山峰。拍摄照片近500G,视频600G,记录了大量的山峰资料,他们正在筹划制作一个网站,把这些信息一一呈现出来,力争为每一座山峰建立一个档案,为攀登者今后在这些区域的攀登提供更加详尽而真实的资料信息。
为什么要“寻山”?
中国是一个山脉众多,山地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而对于这些资源,我们又了解多少呢?
1993年10月,成都地图出版社出版了由史占春、张长群、于良璞等老一辈登山家编写的《中国登山指南》,收录了中国境内42座著名山峰,全书中英文对照,但书中每座山峰都只有一张图片,无法更全面地了解山峰的具体状况,而攀登历史已经20年没有更新了,更是毫无未登峰的信息可供参考;1995年7月,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于良璞、陈群、薛云编写的《雪域神山》画册,收录了西藏境内一百多座山峰,以山峰名称、图片和地形图为呈现,在系统性上已初见端倪,最大的优点在于每张图说里有山峰的详细地理信息以及照片的拍摄角度,但这仅是一本画册,无法从书中获取山峰更加详细的信息;2003年11月,海南出版社的《中国登山圣经》,收录了中国随着商业登山兴起而成为热点的42座山峰、43条路线,2004年2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的《中国登山之旅》,关于山峰资源的介绍主要是商业登山的热门山峰,这两本商业登山的产物对于探索登山资源而言不具参考意义;2012年4月29日,日本东京新闻发行所出版了中村保编著的《最后的边境》,收录了中村保从1990年至2011年在中国云南、四川、西藏三省区收集的山峰资料,其中包括山峰英文名称,大量图片及手绘图,是否未登及攀登历史等,这可以说是现今对中国西南地区山峰资源记录最为详尽的一本书,但是日文/英文给我们的阅读带来不小障碍。由于中村保年事已高,照片的拍摄角度大多位置偏低,很难看出冰川和山峰的全貌,且这本书几乎没有涉及到狭义上的喜马拉雅山脉,以及藏北的一些偏远山区。
网络上,8264网建立了“山峰查询系统”,几乎全方位地呈现了山峰的各种资料,已经能从海拔和行政区域查询山峰,但致命问题是—在具体内容上错误百出,而且缺乏从山脉的角度查询,现有资料也很有限;搜狐户外频道也做过山峰资料,但目前已处于停摆状态。当然,也有国外的Summit Post和美国的The America Alpine Journal(AAJ)等专业网站,记录部分山峰资料的网站更是数不胜数。它们部分呈现了中国的山峰,尤其是外国人所登的中国山峰路线信息及攀登报告,但对于中国山峰资源而言,毫无系统性。
我们作为山地资源大国,却没有系统的山地资源信息,何等可悲!作为一个登山者,希望看到什么样的山峰资料?有高清的多角度图片、地理信息、山峰名称、接近性、气候条件、是否已登、攀登历史/路线详情、周边攀登设施、救援条件、当地民风民俗以及当地人对待攀登的态度等等。既然有这样的需求,也有这样的空缺,为什么不去做呢?又采取什么方法?
寻山所采取的方法
我们现在所存在的山峰资料基础数据是极为残缺的,收集这些数据就需要我们实地探测。这么广袤的土地,要每一个地方都走到是不可能的。我们需要找到并发现目标,到达然后采集地理信息及拍照、摄像记录,最后整理资料呈现出来。目标可以说是所有漂亮的山峰,包括雪山和大岩壁,也就是一切攀登者喜欢的对象。到达的方式通常都是先越野车,然后摩托车、徒步。主要以GPS轨迹和航点以及摄影摄像加文字记录。通过以前的经验和今年的实践,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获得这些信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Google earth(后文简称“GE”) 地形图 GPS 摄影摄像 文字。GE能非常直观标定所要探查的目标,还有少量目标是只有到实地才能发现的。可以从GE最新版本的图库中找出最新路况,并将路线描绘出来,然后将数据从GE上倒到GPS中,这样GPS就能为没有内置地图的区域导航。同时GE还能在最后整理资料时提供逻辑数据和结构。地形图与GE配合可以达到更完美的效果。在地名、山峰名称显示方面,地形图的丰富性、准确性要比GE高很多。GPS主要是导航和记录航迹、航点,是主要的地理信息采集方式。摄影摄像为目标山峰留下影像,是呈现大众的最直接方式。再辅以文字记录,后期整理和呈现就能立体体现。
所到之处
2012年底,我和李爽开始谋划这件事,并在2013年3月份进入具体实施阶段。我们借了30万元买了一辆二手帕杰罗越野车,配备了几乎全套简易修车工具外加两条备胎。Garmin公司赞助了我们最新款的GPS Montana 650,GPS行车记录仪及Fenix GPS手表。索尼公司给了我们两台AS15头戴摄像机试用。中登协马哥借给我们佳能400mm f5.6和14mm f2.8两个镜头。中登协王云龙赞助了我们五个1T的硬盘。孟春的沃科迈贸易有限公司赞助了我们汽车应急启动电源、大猩猩应急电源以及一些车载配件。另有50000元现金赞助来自深圳山友大雄的个人基金“小木基金”。自己再购置了索尼摄像机VG30E和二手佳能35mm f1.4镜头,再加上我已有的老旧的长枪短炮几乎能满足所有拍摄的需求。最后带上我仅有的12万积蓄出发。2013年4月6日,择吉日,我们终于踏上了寻山之路。
4月,从北京经京藏高速从西宁踏上青藏高原,经格尔木横穿昆仑山脉,再经可可西里进入唐古拉山,翻过山口相依念青唐古拉山而行。到那曲后直奔念青唐古拉山东段嘉黎县,并进入腹地忠义乡十余天。4月底抵达拉萨,5月开始山南之旅,经羊湖、宁金康沙、打隆镇到普莫雍错,尽收库拉岗日群山于眼底。到洛扎县后继续向措美方向行,了解打拉日群山。最南到不丹边境乡拉郊乡和色乡。回到洛扎后再到号称世界上最高的乡普玛江塘乡,记录卓木拉日康7000米群山,翻越海拔5550米的垭口经地理村到达康马县,回到日喀则。自此进入西藏雨季,寻山工作连连受阻。
周鹏、李爽 西部地区山峰探索
提名理由
中国的山峰资源极其丰富,但是有资料可查的却不足千分之一。2013年3月~11月,周鹏和李爽用了八个多月的时间在中国西部寻山,累计行程45000公里,除去和寻山项目不相关的行程约5000公里,单纯为寻山所走的路程大约40000公里。当然,这些行程只是越野车走的,租摩托车、骑马、徒步的不在此列。在此期间,他们在西藏、青海、甘肃、新疆穿越四十余县,探寻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冈底斯山脉、拉轨岗日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祁连山(部分)、阿尔金山(部分)、天山(部分)、横断山脉(部分)十大山脉几百座山峰。拍摄照片近500G,视频600G,记录了大量的山峰资料,他们正在筹划制作一个网站,把这些信息一一呈现出来,力争为每一座山峰建立一个档案,为攀登者今后在这些区域的攀登提供更加详尽而真实的资料信息。
为什么要“寻山”?
中国是一个山脉众多,山地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而对于这些资源,我们又了解多少呢?
1993年10月,成都地图出版社出版了由史占春、张长群、于良璞等老一辈登山家编写的《中国登山指南》,收录了中国境内42座著名山峰,全书中英文对照,但书中每座山峰都只有一张图片,无法更全面地了解山峰的具体状况,而攀登历史已经20年没有更新了,更是毫无未登峰的信息可供参考;1995年7月,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于良璞、陈群、薛云编写的《雪域神山》画册,收录了西藏境内一百多座山峰,以山峰名称、图片和地形图为呈现,在系统性上已初见端倪,最大的优点在于每张图说里有山峰的详细地理信息以及照片的拍摄角度,但这仅是一本画册,无法从书中获取山峰更加详细的信息;2003年11月,海南出版社的《中国登山圣经》,收录了中国随着商业登山兴起而成为热点的42座山峰、43条路线,2004年2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的《中国登山之旅》,关于山峰资源的介绍主要是商业登山的热门山峰,这两本商业登山的产物对于探索登山资源而言不具参考意义;2012年4月29日,日本东京新闻发行所出版了中村保编著的《最后的边境》,收录了中村保从1990年至2011年在中国云南、四川、西藏三省区收集的山峰资料,其中包括山峰英文名称,大量图片及手绘图,是否未登及攀登历史等,这可以说是现今对中国西南地区山峰资源记录最为详尽的一本书,但是日文/英文给我们的阅读带来不小障碍。由于中村保年事已高,照片的拍摄角度大多位置偏低,很难看出冰川和山峰的全貌,且这本书几乎没有涉及到狭义上的喜马拉雅山脉,以及藏北的一些偏远山区。
网络上,8264网建立了“山峰查询系统”,几乎全方位地呈现了山峰的各种资料,已经能从海拔和行政区域查询山峰,但致命问题是—在具体内容上错误百出,而且缺乏从山脉的角度查询,现有资料也很有限;搜狐户外频道也做过山峰资料,但目前已处于停摆状态。当然,也有国外的Summit Post和美国的The America Alpine Journal(AAJ)等专业网站,记录部分山峰资料的网站更是数不胜数。它们部分呈现了中国的山峰,尤其是外国人所登的中国山峰路线信息及攀登报告,但对于中国山峰资源而言,毫无系统性。
我们作为山地资源大国,却没有系统的山地资源信息,何等可悲!作为一个登山者,希望看到什么样的山峰资料?有高清的多角度图片、地理信息、山峰名称、接近性、气候条件、是否已登、攀登历史/路线详情、周边攀登设施、救援条件、当地民风民俗以及当地人对待攀登的态度等等。既然有这样的需求,也有这样的空缺,为什么不去做呢?又采取什么方法?
寻山所采取的方法
我们现在所存在的山峰资料基础数据是极为残缺的,收集这些数据就需要我们实地探测。这么广袤的土地,要每一个地方都走到是不可能的。我们需要找到并发现目标,到达然后采集地理信息及拍照、摄像记录,最后整理资料呈现出来。目标可以说是所有漂亮的山峰,包括雪山和大岩壁,也就是一切攀登者喜欢的对象。到达的方式通常都是先越野车,然后摩托车、徒步。主要以GPS轨迹和航点以及摄影摄像加文字记录。通过以前的经验和今年的实践,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获得这些信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Google earth(后文简称“GE”) 地形图 GPS 摄影摄像 文字。GE能非常直观标定所要探查的目标,还有少量目标是只有到实地才能发现的。可以从GE最新版本的图库中找出最新路况,并将路线描绘出来,然后将数据从GE上倒到GPS中,这样GPS就能为没有内置地图的区域导航。同时GE还能在最后整理资料时提供逻辑数据和结构。地形图与GE配合可以达到更完美的效果。在地名、山峰名称显示方面,地形图的丰富性、准确性要比GE高很多。GPS主要是导航和记录航迹、航点,是主要的地理信息采集方式。摄影摄像为目标山峰留下影像,是呈现大众的最直接方式。再辅以文字记录,后期整理和呈现就能立体体现。
所到之处
2012年底,我和李爽开始谋划这件事,并在2013年3月份进入具体实施阶段。我们借了30万元买了一辆二手帕杰罗越野车,配备了几乎全套简易修车工具外加两条备胎。Garmin公司赞助了我们最新款的GPS Montana 650,GPS行车记录仪及Fenix GPS手表。索尼公司给了我们两台AS15头戴摄像机试用。中登协马哥借给我们佳能400mm f5.6和14mm f2.8两个镜头。中登协王云龙赞助了我们五个1T的硬盘。孟春的沃科迈贸易有限公司赞助了我们汽车应急启动电源、大猩猩应急电源以及一些车载配件。另有50000元现金赞助来自深圳山友大雄的个人基金“小木基金”。自己再购置了索尼摄像机VG30E和二手佳能35mm f1.4镜头,再加上我已有的老旧的长枪短炮几乎能满足所有拍摄的需求。最后带上我仅有的12万积蓄出发。2013年4月6日,择吉日,我们终于踏上了寻山之路。
4月,从北京经京藏高速从西宁踏上青藏高原,经格尔木横穿昆仑山脉,再经可可西里进入唐古拉山,翻过山口相依念青唐古拉山而行。到那曲后直奔念青唐古拉山东段嘉黎县,并进入腹地忠义乡十余天。4月底抵达拉萨,5月开始山南之旅,经羊湖、宁金康沙、打隆镇到普莫雍错,尽收库拉岗日群山于眼底。到洛扎县后继续向措美方向行,了解打拉日群山。最南到不丹边境乡拉郊乡和色乡。回到洛扎后再到号称世界上最高的乡普玛江塘乡,记录卓木拉日康7000米群山,翻越海拔5550米的垭口经地理村到达康马县,回到日喀则。自此进入西藏雨季,寻山工作连连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