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80现象”:长篇与书场机制面临着真实困境

来源 :曲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lie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苏州评弹的传承与创新”这个话题可以说讨论不绝。
  这样的话题,几十年来,既深深地触动人心、传达着激情燃烧的持续热烈,又渐渐地温度消却、传递出无动于衷的终究冷漠。这一遭论过来了再又那一番争过去,其热闹而扣人心弦的程度,大约也能与世界杯加时赛后的决胜罚点球相媲美了。于今,“传承与创新”已然成为苏州评弹“困境与展望并存”的不时热议。
  前一阵,《光明日报》《中国艺术报》都曾就类似问题推出过署名文章。
  今年第8期《曲艺》杂志以“特别策划”专栏形式,系统说到了“长篇是根本”这个涉及“苏州评弹的传承与创新”根源的论题。
  拜读了今年第8期《曲艺》专栏上刊载的周良《苏州评弹的传承和创新》一文,该文提出的“长篇是根本”这样一道宏观命题,因其关乎评弹根本而显得意味深长,不由得再一次引发了笔者高度的关切和良久的沉思。
  对于93岁高龄,被评弹界内外都公认为“一代评弹艺术理论大家,甚而被誉为苏州评弹的‘守护神’”周良老师(见《周良与苏州评弹研究论集》P69),笔者从1980年代初就尊奉他为学习、研讨评弹知识最可敬爱的专家师长,并且认定而跟随他长期以来一直坚守不易的“长篇是根本”这个重要理论观点。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多年来,通过深入观察评弹发展的实际情况,笔者认识到:长篇是根本,以及由此派生而出的评弹命运系于长篇等有关理论,这些在评弹艺术发展历史上比较成熟的认识规律,既有其必须长期正视、坚持、存在固化的理由,又有着不断地去解放思想、加以现实转化的需要。因为,笔者下文将要着重论述到的“6080现象”要试着阐明,正是在“6080现象”这种“银灰色”的文化自信中,21世纪苏州评弹所骄傲着并且苦恼着的是固化不堪、积重难返的深刻危机。“长篇是根本”与书场机制下评弹事业所面临着的真实困境,已经到了不得不重视的时候了。
  从上述特定语境与实际条件出发,笔者认为:在评弹理论研究中,还是应该运用唯物史观来辩证地看待和分析“长篇是根本”在“苏州评弹的传承和创新”中的地位与作用、现状与矛盾、思考与展望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并且,以此为基础,才能进一步大胆地解放思想,具体地分析问题,辩证地拿捏方案,谨慎地摸索路径,积极地排除困惑,较为清醒地认识与展望“长篇是根本”的真实困境与前行路径。进而让“长篇是根本”这条评弹艺术成熟规律,作为“评弹自信”的审美形式在新的形势下继续焕发出应有的活力,为新时代评弹事业的健康发展再放异彩。
  二
  曾几何时,“苏州评弹的传承和创新”中的书场机制,把评弹从茶楼勾栏中解放出来,使喜爱评弹的听众可以走进一种本态化的评弹艺术发展场域。
  书场机制自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逐渐完善以来,把听众喜闻乐见的种种评弹形式,逐步固化在了书场这种民生性文化的时空天地。同时,书场机制也是一把“双刃剑”,历史上,它曾经勃发生机,吸引了成千上万欣赏评弹艺术的人士,现实中,它又在“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市场经济、文化蜕变、社会转型大潮中,被“市场化、边缘化、老龄化”等影响,逐步消解。
  走进如今零落散布在苏沪地区的评弹书场,每天都有许多头发灰白了的阿爹、好婆去那里“孵书场”、听长篇。他们用自己的力量、时间和付出,数十年如一日相伴着本乡本土的苏州评弹“一起慢慢变老”,既“孵熟了评弹的‘活儿’”,又在“孵空评弹的‘本钱’”。
  在各个书场里,以每半个月为档期,日日月月年年360天的午后都在演出、传播、接纳着良莠不齐的长篇书目。而大部分时间“绝大多数都是老年人的”书场都不会满座。但是,许多老阿爹、老好婆“360天,天天都要到书场来‘点个卯、报个到、打趟卡’”,他们这是在为喜爱了一生的苏州评弹定时定点地“投上自己6元钱的一张书票”。
  有人说,孵书场,听评弹,已经成为那些个“老苏州”的生活方式,是他们的“第四餐”。这大概就是截止目前在“苏州评弹的传承和创新”中所表现出来的书场机制活生生的形态。
  放眼于“孵书场”的其情其景:每每有一种感人情形总会扑面而来,因为这是书场机制对于有着400年悠久历史苏州评弹的“银灰色”支撑。同时,有一种忧患情境也就随之而生,因为这是残酷无情的社会潮流对于苏州评弹书场机制的“靶向性”推搡。只因有着如此悖论式的一体两面,既叫人感叹于书场机制的生命力,也让人触目惊心于现实的催逼。心中也就会一遍又一遍地提出问题:长篇书目,书场机制,苏州评弹将何去何从?
  笔者前文提到的“银灰色”字样,形象地來说,其所指的正是日日月月年年360天出现并定格在评弹书场里,也就是被上海著名评弹艺术家徐惠新、周红所概括而称之为的“6080现象”。这种“6080现象”即指:60岁的说书先生,80岁的听书老人,组合构成了21世纪苏州评弹的书场机制。此情景之感人在于:苏州评弹哪怕已经走向“银灰色”夕阳艺术时段,但是,这种审美活态性样式所密集呈现着的“6080现象”,依旧着着实实地在给评弹艺术本态化不断“输血”,展示出了书场机制的生命力。
  今年6月1日,曾经有8位无锡听书老人特地坐火车赶到苏州光裕书厅,他们之所以专程为毛新琳、周慧两位评弹艺术家来当“托儿”,便是想要亲身在现场听听“张调”、饱饱耳福,并且一心一意地来给“毛周档”长篇《十美图》那精彩的评弹艺术点赞叫好。这难道不是书场机制感人的典型写照吗?
  目前,书场机制就如上一般表达着“6080”热爱、痴迷于评弹的种种实际状态。然而,上述的“80岁托儿”,又给了人们说不清是何滋味的情境忧患—— 只要20年,再过20年以后,当“6080现象”中的说书先生80岁时,是否还有结队成群的100岁期颐老人继续来为评弹艺术、书场机制,密集地做场面,专程赶着当“托儿”?而当下日日月月年年360天里还在演出着的那些良莠不齐的长篇书目,是否还能支撑得住“长篇是根本”及其“书场机制”在21世纪中后叶发展下去的命运框架?   三
  书场机制与苏州评弹早已互相地成为“同呼吸,共命运”“相爱难分的机制伴侣”。
  坚守书场阵地,发展评弹艺术,说到底,最为根本的一条理由就在于:书场机制下,长篇是根本,确实有着其颠扑不破、值得坚持的内在逻辑秉性,这也是400年以来评弹艺术依靠“长篇是根本”存在发展的原因之一。然则,不得不承认的是,“6080现象”并不能为“长篇是根本”提供出老黑格尔终结哲学那样的具结式保证书。即便具结了,保证了,“计划没有变化快”才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长篇是根本,是规律,但是规律不能“空壳化”。任何规律一旦“空壳化”,都将会成为没有说服力的空洞宣言。唯物史观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据此而论,由评弹的听众与演员长期以来由于同依共存而形成并凝结在一起的评弹共同体才是评弹历史的主人、评弹实践的主体、评弹发展的主流。然而,很长一段时期以来,“长篇是根本”的观点都是以“物态化长篇书目”为其理论主旨而反映出了它的缺陷性,这便可能忽视乃至偏离“长篇传承的根本是人,而不是长篇本身”的观点。
  长篇传承的根本是人。这里的“人”首先是指遵循书场机制、坚持表演长篇书目的演员队伍,同时更加离不开喜爱评弹并且愿意长期来“孵书场”、听长篇的听众群体。以目前书场机制下的“6080现象”来看,“人”的问题在长篇传承中将起到决定性作用。具体来说,评弹界新近培养的青年演员层出不穷,评弹艺术传承这方面的“人”尚可乐观—— 只要不是盲目乐观就行。但不幸的是,与之相应的评弹艺术接受方面的“新生听众”却是门可罗雀,而这方面的“人”与评弹艺术传承的配适性对接,又岂容乐观?听众是培养艺术家的土壤,这是评弹界过往提出的著名观点,如果没有了听众土壤,没有了一批“新生代的评弹听众”,不但培养不成艺术家,就连与听众土壤相依为命的书场机制、长篇书目一起,恐怕都会流之为“空壳化”的镜花水月,甚至变成漂漂亮亮而又虚虚无无的一张“空头支票”。
  四
  由此可见,“长篇是根本”一旦固化成了某种顽固不化的“硬性规定”,以致与刻舟求剑、掩耳盗铃的哲学现象随影相伴,那么其本身往往就会成为与初心自相异化了的“反作用”力量。
  目前,上述那种往往“一开口,一出手”便把“以物态化长篇为主”推车上壁的固化长篇理论已经与21世纪评弹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可否认的对标差距。
  试想,当“6080现象”在未来20年左右的时间里逐渐萎缩乃至最后消失,即便那时还有“3050现象”或“4060现象”仍然少部分地存在着,但是,到了那会儿,“评弹艺术岂止在书场”这句话,则将完全可能通过评弹艺术的变迁而成为打破“长篇情结”格局之后的评弹存在主流形式及其艺术规律性的新状态。
  例如:有明智的评弹艺术家公开认为,时下方兴未艾的“互联网+融媒”也许就是今后评弹艺术存在的主要方式之一。如果再进行发散性的思维,那么至今仍然较有争议的中篇评弹或将取代长篇而流行在评弹艺术领域。还有,像以前的茶楼、酒肆、堂会等演出样式,也有可能“重新复辟”而大行其道地占据评弹市场份额。另外,像“徐惠新、周红文化评弹鉴赏会”、吴新伯多人档“新评话”、还有“群体档评话”作品等非长篇形式,应该也会受到新生听众的欢迎。因此,对于攸关评弹的命运来说,任何脱离开了“人”尤其是作为受众的那绝大部分的“人”而只管自顾自地进行纯粹理论推导,注定都会是“有百害而无一益”于评弹事业的。不得不说,现在不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评弹现象充斥坊间,比比皆是。由于人们已经习以为常被“物(物态化長篇书目)—— 人(6080现象)”关系所盲目笼罩,便在很大程度忽略了“人(听众)—— 人(演员)”关系。而过分强调“长篇是根本”的物态极端化,实际上对“人”作为根本性的美学目标造成了双重异化。
  一是演员所遭遇的长篇异化与悖论。所谓异化客观上长年存在于“长篇悖论”之中—— 演不好老长篇,编不出新长篇,“长篇是根本”徒有了其诸多的尴尬。如果说,长篇通过演出、创作而传承、发展,在走着一条艰辛不堪的艺术道路,那么,长篇也在通过“磨炼才艺、磨合心态、磨损意志”而把许多评弹演员异化进了模式定格化、法力大无边的“如来佛”手掌心。反过来,由于“长篇是根本”确实对应着“长篇悖论”状况—— 背负着评弹事业发展所不可推卸的“长篇使命悖论”,使其负重而行以至于负重得都有点“喘不过气来”,可是“长篇使命”并没有如期达到良好愿望,此种悖论不啻主观主义的失策;承担着书场机制延续所务必做到的“长篇卖力悖论”,因其困境压城以至于被压得不得不“全力以赴了”,可是“长篇卖力”并不能实现良好目标,此种悖论就是埋头主义的失衡;伴随着长篇压倒一切所导引而至的“长篇宿命悖论”,由其规律使然以至于静止得固化成“命定的归宿”,可是“长篇宿命”并不会有良好收成,此种悖论即为片面主义的失误。因此,对于评弹“长篇是根本”的过分霸权式涵盖,应该说,它在发挥了机制性正能量的同时,事实上也在异化地压制和消解艺术创造与审美创新的再生产力,而造成了一方面“长篇是根本”在思想认识上被极度推举,然其另一方面呢,“长篇是根本”又在被固化、弱化、异化成实践中的已知悖论。绝对化的“长篇是根本”,这样形而上学机械论式的“自古华山一条道”不单经由“硬性规定”固化、弱化、异化了评弹发展本身应当具有的丰富逻辑,而且在无形中一厢情愿地加剧着评弹发展那种非常无奈而又非常现实的沉重困境。
  二是听众在被动地遭受异化与退化。一部长篇,一边被一群演员反反复复这档说了那档再演,一边被定位了的听众反反复复这个书场来听了那个书场再去看,如此这般做下来,就连“喜新厌旧”这样极其正常的人类审美游戏天性,都在被“长篇宿命悖论”给盲目地硬性教条成了服服帖帖的“随行就市”。没有活力的长篇,没有竞争的书场,哪里还能指望它来“打开创新的局面”?
  于是,评弹“人(听众)—— 人(演员)”关系在异化中显出渐趋扭曲的景象。   书场里,听众不尊重演员的现象大有人在—— 即便像在苏州光裕书厅这样听众素质都相对较高的地方,听书时,听众横七竖八地睡觉放松者有之,台上说书而台下大模大样玩手机者有之,落回时想啥就说啥怪话不绝的听众有之,以至于少数公开表示不满、开骂者亦有之。演员呢,实在是不太懂得听众的欣赏心理和艺术需求—— 有的往往自以为得意,“外插花”盛行、随便脱离书情,泛滥不堪,搞得听众心生埋怨:这样随便添枝接叶,都快要让人“听不到书了”。有的只管闷头游,上台就是“赶三十”,根本不会与听众互动,提不起听众欣赏的精气神。有的书路不清晰,关子排得松,完全吸引不了听众的审美注意。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上述与“6080现象”所并存着的种种不良情况,让长篇与书场机制的真实困境雪上加霜。
  五
  由于书场机制的“6080现象”,已经一目了然地实证出评弹艺术发展中“人”比“物”更为重要这样的客观道理,所以,与其将固化的“长篇是根本”观点高高向天举起,不如把新生的希望“评弹就青年”牢牢接为地气。可以说,从“物”的视角观察,物态化的“长篇是根本”在当下,倒还确实并无即时即刻、程度严重的后顾之忧,而活态化的“评弹就青年”尤其是“听书的接班人”所出现了的“好几代断层”,才是真正意义上将要直接影响评弹艺术健康发展的“书场机制下,长篇的真实困境”。
  “评弹就青年”—— 这是苏州评弹另外一位“保护神”暨“老听众”陈云同志在早年间,就高瞻远瞩地提出的评弹事业健康发展所务必遵循的一条具有战略意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今天回头再来看,真可谓,振聋发聩,意味悠长。“评弹就青年”,在唯物史观路径之下,把评弹事业健康发展“青年是关键”,提到了与“长篇是根本”同样重要的战略高度,构成评弹战略体系中有关“人与物”辩证关系的最高能动法则。
  “长篇是根本”与“评弹就青年”相辅相成。当务之急,应该在评弹发展的战略设计中把“青年是关键”放置在无时无刻都无法回避的重中之重的地位。
  未雨绸缪,徐而图之。以长远视之,必须千方百计,找准欲求,从根本上解决“6080现象”的现实困境与深层危机的新路径。这个重大的战略问题,需要通过评弹界左右上下坚持不懈的长期奋斗,待渐渐地逐步形成了有效机制,则才能承前启后。
  不妨可以想象一下—— “评弹就青年”在不久的将来得到实施后,设若一旦有了评弹“新生听众”,特别是来自青年一代的新受众群体,那么他们将会给评弹带来什么样的新要求、新趣味、新走向呢?而这些新要求、新趣味、新走向,必然就会能动地作用于“长篇是根本”这个困扰现实与思想的多种突出問题,从而在现实与思想两方面都能够顺势而为、有机地推动和促进评弹艺术传承、发展。
其他文献
在今年8月举行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其中,“兴文化”,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
期刊
中国曲协举办第二届“曲艺版权宣传周”活动  4月26日,中国曲协举办的第二届“曲艺版权宣传周”活动线上启动。本次活动以“为曲艺绿色未来而创新”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提高广大曲艺工作者尊重知识产权、避免侵权、勇于维权的意识,助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创作环境。(曲讯)  金华市举办曲艺传承人研培活动暨第四届“金华道情”论坛  4月21日,2020“婺风遗韵”曲艺传承人研培活动暨第四届“金华道情”论坛在杭州拉
期刊
人生的道路不尽相同,有的先甜后苦,有的先苦后甜,有的苦、辣、酸、甜交相出现,也有的历经磨难,最后成功,单田芳当属于最后一种。  我和单先生居住在两个城市,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互相并不了解。1965年,辽宁省曲艺会演的时候,我与鞍山曲艺团说新书的名家杨田荣,讨论起评书艺术的发展情况,问道:“鞍山的青年评书演员,谁能成角儿?”杨先生略一思索,便回答说:“单田芳。”这是我头一次有了对单田芳的耳闻。  
期刊
9月7日,常派相声的当家人,我的老师常宝华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作为常派相声的传人,先生的一生都伴随着相声,相声的一点点演化先生都了然于心。天津是正宗的相声窝子,而在天津,最出名的相声世家一个是马家,一个就是常家。常宝华的父亲常连安是“常式”相声的创始人,也是北京启明茶社的创始人。常老爷子有六个公子,常宝堃、常宝霖、常宝霆、常宝华、常宝庆和常宝丰,全都说相声。从小的耳濡目染、环境熏陶,让常宝
期刊
今年是白奉霖先生100周年诞辰。  白奉霖原名白凤麟,在年轻一代的嘴里,官称“白五爷”。他的头衔可以有好多:著名弦师、音乐家、曲艺教育家、曲艺理论家、曲艺音乐研究创作专家等。他弹三弦的技术比一般的高手还要高几个档次,虽然他自己说“比我大哥白凤岩差远了”。在鼓曲这个范畴内,他的头脑中可以说是包罗万象,而且他亲身经历了几乎所有关键性的历史事件。他既是曲艺技艺的宝藏,又是曲艺历史的宝藏。  更神奇的是,
期刊
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一周年时,新华网记者采访了中国曲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董耀鹏,把他的一段话标为“经典声音”发表—— “文化是不能割断的,我觉得艺术传承要‘跪’在地上承受,要有敬畏感。我们可以颠覆、解构一些经典曲艺,因为经典是通过历史选择、经过几百年淘洗出来的。但是,如果你要改变它,首先要敬畏它。”  敬畏是主体在面对具有神圣性、崇高性、超越性事物时,产生的既崇敬又谨畏的特殊
期刊
“双琴”是京韵大鼓《子期听琴》和《伯牙摔琴》两段传统曲目的简称,是前辈木板大鼓艺人宋玉昆取材于冯梦龙编著的《警世通言》第一回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编写的。并由他首唱,在唱腔中加进了京剧二黄的唱腔,后经刘宝全等加工润色,传到骆玉笙与弦师们反复研制新腔,以她那音韵醇厚抒情色彩浓郁的优美嗓音,把这两段鼓曲的情感韵味发挥到了极致,成了令人百听不厌、赏心悦耳的艺术精品,为骆派京韵的代表作,是传世经典曲目。 
期刊
今年4月18日,我从苏北归来后第一天上班,老友文龙兄亲临致候并急急询问:“朱寅全老师走了,你知道吗?今日上午举行告别仪式。”一声相问似惊雷,万句语噎起心潮。茶叙的欢乐瞬时烟消云散,代之以伤痛忆念。文龙兄之所以告诉我,是因为知道我与寅全师极为亲热,虽无拜师之礼,却有私淑之情。自20世纪70年代初我有幸结识朱寅全起,就一直尊其为“老师”,他与我都是不善言辭之人,但心有你我,萦怀不忘。当时他住常熟小山台
期刊
“温酒斩华雄”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经典情节,见于原著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而此段评书把小说仅500余字的原文敷衍成近万字连说近40分钟的长段,其文学性、艺术性颇高,是《三国》书中的名篇。  《孙子兵法·计篇》有云,“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所以将士英勇与否当然能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一场战斗的胜负,但庙堂
期刊
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在异彩纷呈的中国曲艺百花园中,评书艺术博大精深,独具魅力。北方评书因语言通行而流传最广,早已不仅限于北京、天津、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市。除此之外,苏、扬、杭、福,各州有各州的评话,而其流传则不限于一州一府。湘 、鄂、云、川,各省有各省的评书,其影响所及自然也非省界所局限。  一辈又一辈的说书先生们在故事的讲演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