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驰风聘雨,奔腾千里。此刻,我站在扎鲁特旗南宝力皋吐站)遗址前,天空苍茫渺远。放眼四周,荒草凄凄,灵魂顷刻间穿越至五千年前的远古洪荒。
积千年万年大漠与草原的亦刚亦柔,奔突动荡——洪水猛兽的袭击,入侵者的屠戮,部族的仇杀,正与邪的较量,爱与恨的纠缠,在历史的风云际会里翻腾激荡、冲击积聚、滚动膨胀、蒸腾爆发,造就了如此神奇的远古部落遗址。这里是迄今为止内蒙古东部乃至整个东北地区发现的位置最北、墓葬数量最多的新石器晚期大型墓葬群,这里镌刻着科尔沁草原北部的神奇。
遥想五千年前,人们在这里采集、狩猎、磨打石器,勤勤恳恳,忙忙碌碌。连绵起伏的大兴安岭是它北部的屏障,为它护家守院;滚滚东流的西辽河是它沐浴中原文明的窗口,给它输送宝贵的精神食粮;肥沃辽阔的松嫩平原是它互通有无的近邻,帮它解决缺东少西的困窘;巍峨的燕山山脉如慈祥的父亲,替它遮风挡雨。这里地域开阔,水丰草美,天苍苍,野茫茫,遍地野牛野马和野羊。先人们可能每日享受着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灶台上的惬意栖居……
但是,南宝力皋吐聚落遗址出土的房址的规制、物件的多寡,还有那五百多个墓葬坑里轮番上演的血腥与奢华,却彻底颠覆了我们曾经美好的想象。
当时的房屋为半地穴式,小房十平方米左右,支撑房盖的木柱有六七根;大房十五平方米左右,木柱十余根,并且大房遗址的出土遗物数量相对较多,质量和价值也较高。不管我们相信与否,事实上,贫富差距在远古时期就已有之,与时下大同小异。家庭成员多少从来不是住大房的先决条件,对于“族制内”的既得利益者、“內亲外戚”者来说,明抢暗夺、作奸犯科,那是再正常不过且心安理得的了。当然也不排除“人多力量大”的,多采野果勤打猎,然后物物交换,靠劳动“致富”日积月累造大房的勤劳人也有很多。勤劳在任何时候都是可敬的。
与此相对的,墓葬坑也有大有小。有的死者很少,随葬物品却穷奢极欲。有的白骨满坑,死状惨烈,但葬品却只有累累白骨。穷人在生前和死后都只能保持着纯粹的“无产者”的本色,亘古不变。
在墓群的中心位置上,墓主骨骼壮硕,头戴骨冠,威风八面,随葬物品更是琳琅满目,参差其间,陶器、石器、骨器、玉器满满当当,错落有致。陶器种类繁多,大小不一,有罐、壶、碗、盆,敞口的、斜口的、尖嘴的,打清水的、装醪酒的、盛食物的、储野果的、放粮食的,用途各异,应有尽有,并且其造型、花纹、雕饰、色泽,已经超出了单纯的实用性质,奔向了灵动的审美情趣,俨然就是四五千年前的陶制艺术品博览会。石器有石斧、石凿、石锛、石铲、石刀;骨器有骨针、骨刀、骨锥、骨饰物;玉器有佩饰、摆件、祭品,真是洋洋大观,令人叹为观止,此君死后也欲尽享天堂之繁华。
由此可见墓主人生前地位之高,生活之奢。在那个茹毛饮血、缺衣少食,主要靠狩猎和采摘野果果腹的年代,弱肉强食、吃拿卡要一定是司空见惯。他们也一定是以“神”的名义巧取豪夺,假公济私,搜刮民脂民膏。我想,他们是想把生前用不完的死后带走吧,包括那些娇妻美妾,残忍对于他们而言就是变态的快乐。
在另一座大型墓葬坑里,累累白骨横七竖八,目之所及恐怖逼人,令人骨寒毛竖。几十具骸骨里,有孩童,有少年,有成人。从各骨架散落的位置来看,有侧有伏有仰有卧,有的肢体扭曲,有的蜷曲一团,有的少腿,有的缺臂,还有的身首异处,如抛弃物般杂塞其间,惨不忍睹。如此众多的老少妇幼,他们到底因何而亡呢?是灭门惨案还是族群厮杀?是强敌突袭还是坑杀俘虏?阴气森森的气氛中,墓坑里仿佛凝滞着四五千年前冤魂的哀嚎和惨叫,声声凄厉,随历史的烟云飘散远去,化作荒冢一座,昼夜饮泣。
可是,这个曾经辉煌的聚落又是如何消失的呢?也许是因为外族入侵;也许如阿房宫般一把大火便将它毁于一旦,毕竟这种大火在历史上屡见不鲜;也许是一场倾盆大雨以百川灌海之势从春砸到秋,引发山洪奔腾咆哮,似千军万马瞬间吞噬了整个聚落;也许是毁于一场突如其来、天崩地裂的大地震;也许是天昏地暗的龙卷风席卷了一切;也许因为泥石流的暴发,或者瘟疫的蔓延……人类在大自然的魔法面前永远是一群懵懂脆弱的孩子。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早已证明:征服自然只是少数自大狂和野心家的谵语或梦呓而已。
总之,南宝力皋吐这个远古聚落消失了,消失在苍茫的时空中。我们风雨兼程、迢迢千里来探寻它的遗迹,呼吸它的空气,凭吊它的过往,追思它的辉煌,来亲近并重新点燃曾在我们基因深处熊熊燃烧的烈焰,为我们在现代生活压力下日渐麻木甚至冰冷的灵魂取取暖,我们就暂且把它唤作诗和远方吧……
作者简介:丁铭春,农民作家,东丰县作家协会副主席,鲁迅文学院第十期少数民族作家班学员、鲁迅文学院吉林省中青年作家班学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企业家文艺家联合会驻会作家、辽源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出版过散文集《秋晨山行》。
积千年万年大漠与草原的亦刚亦柔,奔突动荡——洪水猛兽的袭击,入侵者的屠戮,部族的仇杀,正与邪的较量,爱与恨的纠缠,在历史的风云际会里翻腾激荡、冲击积聚、滚动膨胀、蒸腾爆发,造就了如此神奇的远古部落遗址。这里是迄今为止内蒙古东部乃至整个东北地区发现的位置最北、墓葬数量最多的新石器晚期大型墓葬群,这里镌刻着科尔沁草原北部的神奇。
遥想五千年前,人们在这里采集、狩猎、磨打石器,勤勤恳恳,忙忙碌碌。连绵起伏的大兴安岭是它北部的屏障,为它护家守院;滚滚东流的西辽河是它沐浴中原文明的窗口,给它输送宝贵的精神食粮;肥沃辽阔的松嫩平原是它互通有无的近邻,帮它解决缺东少西的困窘;巍峨的燕山山脉如慈祥的父亲,替它遮风挡雨。这里地域开阔,水丰草美,天苍苍,野茫茫,遍地野牛野马和野羊。先人们可能每日享受着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灶台上的惬意栖居……
但是,南宝力皋吐聚落遗址出土的房址的规制、物件的多寡,还有那五百多个墓葬坑里轮番上演的血腥与奢华,却彻底颠覆了我们曾经美好的想象。
当时的房屋为半地穴式,小房十平方米左右,支撑房盖的木柱有六七根;大房十五平方米左右,木柱十余根,并且大房遗址的出土遗物数量相对较多,质量和价值也较高。不管我们相信与否,事实上,贫富差距在远古时期就已有之,与时下大同小异。家庭成员多少从来不是住大房的先决条件,对于“族制内”的既得利益者、“內亲外戚”者来说,明抢暗夺、作奸犯科,那是再正常不过且心安理得的了。当然也不排除“人多力量大”的,多采野果勤打猎,然后物物交换,靠劳动“致富”日积月累造大房的勤劳人也有很多。勤劳在任何时候都是可敬的。
与此相对的,墓葬坑也有大有小。有的死者很少,随葬物品却穷奢极欲。有的白骨满坑,死状惨烈,但葬品却只有累累白骨。穷人在生前和死后都只能保持着纯粹的“无产者”的本色,亘古不变。
在墓群的中心位置上,墓主骨骼壮硕,头戴骨冠,威风八面,随葬物品更是琳琅满目,参差其间,陶器、石器、骨器、玉器满满当当,错落有致。陶器种类繁多,大小不一,有罐、壶、碗、盆,敞口的、斜口的、尖嘴的,打清水的、装醪酒的、盛食物的、储野果的、放粮食的,用途各异,应有尽有,并且其造型、花纹、雕饰、色泽,已经超出了单纯的实用性质,奔向了灵动的审美情趣,俨然就是四五千年前的陶制艺术品博览会。石器有石斧、石凿、石锛、石铲、石刀;骨器有骨针、骨刀、骨锥、骨饰物;玉器有佩饰、摆件、祭品,真是洋洋大观,令人叹为观止,此君死后也欲尽享天堂之繁华。
由此可见墓主人生前地位之高,生活之奢。在那个茹毛饮血、缺衣少食,主要靠狩猎和采摘野果果腹的年代,弱肉强食、吃拿卡要一定是司空见惯。他们也一定是以“神”的名义巧取豪夺,假公济私,搜刮民脂民膏。我想,他们是想把生前用不完的死后带走吧,包括那些娇妻美妾,残忍对于他们而言就是变态的快乐。
在另一座大型墓葬坑里,累累白骨横七竖八,目之所及恐怖逼人,令人骨寒毛竖。几十具骸骨里,有孩童,有少年,有成人。从各骨架散落的位置来看,有侧有伏有仰有卧,有的肢体扭曲,有的蜷曲一团,有的少腿,有的缺臂,还有的身首异处,如抛弃物般杂塞其间,惨不忍睹。如此众多的老少妇幼,他们到底因何而亡呢?是灭门惨案还是族群厮杀?是强敌突袭还是坑杀俘虏?阴气森森的气氛中,墓坑里仿佛凝滞着四五千年前冤魂的哀嚎和惨叫,声声凄厉,随历史的烟云飘散远去,化作荒冢一座,昼夜饮泣。
可是,这个曾经辉煌的聚落又是如何消失的呢?也许是因为外族入侵;也许如阿房宫般一把大火便将它毁于一旦,毕竟这种大火在历史上屡见不鲜;也许是一场倾盆大雨以百川灌海之势从春砸到秋,引发山洪奔腾咆哮,似千军万马瞬间吞噬了整个聚落;也许是毁于一场突如其来、天崩地裂的大地震;也许是天昏地暗的龙卷风席卷了一切;也许因为泥石流的暴发,或者瘟疫的蔓延……人类在大自然的魔法面前永远是一群懵懂脆弱的孩子。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早已证明:征服自然只是少数自大狂和野心家的谵语或梦呓而已。
总之,南宝力皋吐这个远古聚落消失了,消失在苍茫的时空中。我们风雨兼程、迢迢千里来探寻它的遗迹,呼吸它的空气,凭吊它的过往,追思它的辉煌,来亲近并重新点燃曾在我们基因深处熊熊燃烧的烈焰,为我们在现代生活压力下日渐麻木甚至冰冷的灵魂取取暖,我们就暂且把它唤作诗和远方吧……
作者简介:丁铭春,农民作家,东丰县作家协会副主席,鲁迅文学院第十期少数民族作家班学员、鲁迅文学院吉林省中青年作家班学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企业家文艺家联合会驻会作家、辽源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出版过散文集《秋晨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