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何为教师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倦怠指教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教学工作后,当初的热情丧失殆尽,对工作产生倦怠情绪。很多人不能理解,现今中国教师的工资待遇已得到很大提高,还有什么倦怠可言?而事实上,每种职业都有其特点,如医生、护士必须面对各种各样有害病毒,他们的身体随时都将遭受病毒的侵袭。许多工作岗位的职工,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否则他们就会有断指、被截肢的危险。而教师为何会职业倦怠,与教师这一特殊职业有关系。
教书是一项好工作,教师受到学生的尊敬,受到学生的景仰,被学生尊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里所讲的“终身为父”并不是指教师必须像父亲那样管学生一辈子,而是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终生有用,终生有利,比亲生父亲的教导更有效。作为教师,一般要比学生的家长懂得多,家长在不能指导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教师可以指导。教师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一般来说比家长要丰富、要高深。每个学生都感激某个或某些教师的及时教诲,如果没有一批教师的悉心传授,每个学生都不能获得更多知识。
由于各种原因,有些教师对工作失去热情,得过且过。有些教师认为低水平重复浪费时间,自己长期从教初始年级,所需的知识水平太低,很想进修提升,否则永远低水平重复,所拥有的知识总有一天会过时。
有些教师想尝试高难度、有挑战性的工作,比如写课题、编教材、写专著等,再进修学习提升档次,如想进行教育硕士的学习,参加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等。目前教育硕士的学习过于轻松,这张文凭的“含金量”就大打折扣了。如果对在读教育硕士严格要求,他们也能多看些书,多总结出属于自己的经验、反思等。如果很轻易地拿到这张文凭,他们就会觉得学不到真东西,好像被骗了一样。这样,整个中国的教学质量都会下降。
教育硕士阶段必须要求有论文产出,而且所撰写的论文系统、规范,如有新意、有创见就可拿高分。这些教师为何喜欢看书、总结论文等呢?原因在于他们的看书工作已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了。教师们已经满足了他们的生存需要,即第一需要,安全与归属的需要也得到满足,接下来的就是满足教师们的自我实现需要了。这些教师,书教得比较好,可以考虑给这些教师提升职位了。因为,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自学努力,他们对教育很懂,他们可以做好校长的助手,做个校长助理什么的。这种做法,可以激励其他教师勤奋教学。提升这些教师,一定要选成绩教得好的、学生评价好的、讲求课堂教学质量的。
其实,教书这项工作还是比较好的,比较清闲。每天两节课,根本不累。如果有人说连两节课都不能坚持,改作业时又腰酸背痛等,这些人都是骗子。如何对付这类人?让他们回家休息算了。目前中国有许多师范生找不到工作,接下来需要轮流上班。将来的工作劳动强度还会轻,那教师们业余时间如何过?看书学习。
就目前来说,我有过十几年的教学生涯,已有点厌倦高中教学。这种厌倦感可能与大量阅读专业书籍有关,教育方面的论著看了很多。前段时间还涉及经济、政治方面的书籍。现在最想干的就是看书,看专业论著,查漏补缺,进一步进修学习考博等。十几年的教学生涯已没有了新鲜感,对学生的责任意识依旧,但却对教学少了许多新鲜感。
教师职业倦怠还来自教师之间的竞争,教师与教师间要比绩,致使教师压力大,有一种要逃脱的感觉。另外,教师职业倦怠也来自师生关系紧张、不和谐。长期的师生冲突使人厌倦,不愿意教书。重点中学谁都想进,而非重点中学都不想进的原因就在于重点中学的学生基础好,学习动机强,学习又勤奋。教师每天讲知识点都没关系,他们也能很好地消化吸收。但非重点中学就不一样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基础又不好,学习方法、学习态度都存在很多问题。有的学生学习情绪冷漠,这种冷漠情绪也会传染给教师,倦怠感更盛。
部分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来自于教师对工作的心理压力,这种倦怠,不是机体上的倦怠,而是心理上的倦怠。教师之间互相比成绩,造成教师间的心理压力巨大,这种精神上的压力对人的健康损伤重大。
二、应对策略
(1)对工作失去热情,得过且过的教师来说,得给这些教师一些压力,如末位淘汰制就是一种较有用的办法。很多人有惰性,需要加加压。人有惯性,人的勤奋工作的惯性一经形成,就终身受益。
(2)对有些老教师来说,他们很想退休,很想回家静养几年。就目前形势来看,是完全做得到的。刚从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需要锻炼,虽然在学校里也学了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但理论必须结合实践,刚毕业的师范生必须参加实践,否则过几年就会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人有惯性,如果新毕业生养成懒惰的惯性,就会终身一事无成。
(3)对大多数教师来说,还得让他们进行培训、继续教育学习,更新知识,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论等,使他们立于不败之地。这样,对这些教师来说,也能“永葆青春”,永远不过时,永远不会被淘汰。
(4)对处于倦怠情绪的教师来说,给他们减减压,组织全校教师去旅游,调节调节他们疲惫的神经。如果可能的话,给教师们换换岗位,到不同的学校去任教。比如重点中学的教师到普通中学任教,普通中学的教师到重点中学任教等。“流水不腐”,是句大实话。日复一日在一个学校工作会心生倦怠感,很想到别的学校教书。因此,让教师换换岗,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5)对部分有倦怠情绪的教师来说,给他们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如布置课题、撰写著作、暑假学学电脑等,让教师得到发展。这样,教师的倦怠心理自然会减少。教师如何发展?终身学习是答案。让教师学会终身学习,使教师们不至于由于社会的发展而被淘汰。教师之间有竞争,是必然的,学生之间也有竞争。就目前中国现状而言,要消灭竞争是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要竞争?原因在于有些人惰性大,需要用竞争的方式把他们的惰性给去掉。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也在快速发展,如果中国不能在教育、科技等方面抢占生机,那中国想成为第一大强国还有困难。
总之,教师职业倦怠是近些年出现的新问题,也能得到解决。相信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加强,教育、教学方面的难题会少多了。
(作者单位:浙江省永嘉县上塘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