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奋强宝玉出走以后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FIND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自北京 / 编辑 翁倩 rwzkstar@163.com
  1
  2016年,欧阳奋强去参加北京影视圈的一个饭局。二十多人围成闹哄哄的一圈,半小时之后才陷入微妙的冷场。坐在对面的某影视公司老板突然向欧阳奋强这边扫了一眼,惊呼:“这是贾宝玉吗?”他赶紧斟满酒,走到欧阳奋强身边连声道歉:“对不起,我刚才太忙了,眼拙,眼拙。”
87年《紅楼梦》

  吃饭前他们握过手,饭局主人是这样介绍的:这是导演欧阳奋强。当时资本大鳄被众星捧月地包围着,根本没在意眼前这个两鬓斑白、没有作品傍身的中年人。敬完酒后,他问欧阳奋强:“你这些年除了演贾宝玉,就没演过别的角色了,那你都在干吗呢?”
  一半人陷入尴尬,另一半人装作没听见。主人赶紧出来打圆场:“欧阳现在是导演,我有部戏就是跟他合作的。”
  “哦,你现在转行做导演了啊?”
  这已经是欧阳奋强做导演的第29个年头了。
  这一年10月,他遇到了一个算命师傅。师傅说,“奋强”二字太苦,你演过贾宝玉,不如改名叫欧阳宝玉吧。
1978年,欧阳奋强出演的第一部电影《春潮》上映

  2
  “我做了那么多别的事儿,但是观众记不住。我演了《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观众永远记住了,我不知道这是可悲,还是可喜?”7月16日,欧阳奋强坐在北京西二环的一家咖啡馆里感慨。刚进门时,他就被眼尖的邻桌发现了。在听到对方小心翼翼的求证后,他没有马上承认,而是眼神飘向别处放空了一阵——签名、拍照,过会儿他才活了过来。
  欧阳奋强今年53岁了,第一次采访时穿橘粉色T恤和蓝色短裤,第二次采访时换了一件橙白相间的Polo衫。天气炎热,他坚持穿拉到脚踝的藏青色袜子和黑色皮鞋。和30年前电视剧里那个衔玉而生的公子相比,他的面孔已经毫无疑问地苍老了许多,头发花白、皮肤耷拉,眼袋掉到了脸中间,但他没有大规模发福,只有窝在沙发里时,肚子上才会叠出松垮的肉。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晴若秋波。虽怒时而似笑,即瞋视而有情。”在原著中,曹雪芹曾这样描写贾宝玉。
  “按此书中写一宝玉,其宝玉之为人,是我辈于书中见而知有此人,实目未曾亲睹者。”对于宝玉的气质,脂砚斋则这样评述。
  “演宝玉的人还没出生。”1983年,王扶林导演遴选宝玉而不得时,戏剧家吴祖光曾这样感叹。
  自1927年上海复旦影片公司拍摄第一部《红楼梦》电影时起,中国大陆所有的贾宝玉都由女性反串。因此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红楼梦学刊》主编张庆善会说欧阳奋强是上天赐给导演王扶林的礼物。“常说天下掉下个林妹妹,但其实贾宝玉才不好掉。他是一个有不少脂粉气的、可爱的小伙子。可一个小伙子有脂粉气,容易可爱吗?曹雪芹笔下能完美结合,现实中上哪儿找去?”
  张庆善认为87版《红楼梦》经过历史检验依然能独具魅力,和王扶林选演员时的精准密不可分。“在30年的传播中,欧阳奋强的形象已经起到了从学术到民间的桥梁作用。”根据87版《红楼梦》制片人任大惠在今年4月接受采访时透露的信息,《红楼梦》至今已重播一千多次。
  “这30年,我一直希望观众主动把我忘掉,但没想到,不管我做了多少努力去和贾宝玉剥离开来,这一页我好像永远翻不过去。”欧阳奋强说。当年为了更符合人物形象,他曾应导演组的要求,在下巴上植入假体。拍完戏以后没有摘除,这个假体至今伴随着他。
潇湘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影片《虹》,18岁的欧阳奋强出演了女主角的弟弟,被人推荐给了87《红楼梦》剧组

  去年春节过后,欧阳奋强从成都搬到了北京。他买了一套房,为了环保经常骑共享单车去地铁站。尽管女儿和身边多位好友都认为他现在是“老北漂”,他却极力否认这一点。他说自己现在来北京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找事儿”。他成立了一家名为“红楼宝玉文化传媒”的公司,做《红楼梦》的IP开发。
  6月17日,为纪念《红楼梦》电视剧开播30周年,欧阳奋强在人民大会堂组织了一场名为“1987,我们的红楼梦”的主题音乐会。同一时间,他出版了一本名为《1987,我们的红楼梦》的书,每个周末都会到外地做签售。
  频繁顶着贾宝玉的头衔出现在公众视线中,欧阳奋强开始遭遇三十年来从未有过的质疑:“你为什么要炒作自己?”
  在一个网站的直播中,有网友骂他把《红楼梦》当作ATM机,让他不要再消费《红楼梦》;在微信公号后台,他收到了这样的留言:你一辈子就演一个贾宝玉,你还演过什么,你还有什么出息?
  “我三十年都低调做人,从来没拿《红楼梦》炒作,我犯得着人到中年、两鬓斑白了才拿红楼梦炒作自己,我有病吗?”欧阳奋强觉得委屈。
  女儿欧阳雯鑫正在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读大三,这一年多她频繁看到父亲焦头烂额或者一言不发的样子。有一次她忍不住问:“你之前既然这么不喜欢被人称为贾宝玉,为什么现在还要做这些事?”
  “没有办法。”欧阳奋强低头看着自己的衣服,不说话了。   不久前父女俩一起打车,出租车停得稍远了一些,性急的欧阳奋强佝偻着背气喘吁吁地往前跑。女儿站在后头看着他的背影。
  “他老了。只有这一次机会了。”
  3
  1984年欧阳奋强确定出演贾宝玉时,刚满20岁。
  第一次坐飞机从成都到北京,他特意要了靠窗的位置,“要看蓝天白云”。试镜时,他穿着皱巴巴的背心和塑料凉鞋站在24个被挑选的“宝玉”中间,直到化完妆、看见镜子里那张确实形似贾宝玉的脸,他才逐渐有了镜头前的自信。
  14岁起,学川剧的欧阳奋强就开始在峨眉电影制片厂当演员。因为娃娃脸,他总处于不尴不尬的境地中:演成人显小,演儿童又嫌大。没有合适角色,他就只能在电影厂打杂,“走路低着头,溜着边”。
  刚到《红楼梦》剧组时,“他怎么可能演贾宝玉”的质疑如影随形。欧阳奋强在表演上也没有自信,他埋头写过几个作业本的贾宝玉人物小传,却始终不敢拿给编剧和导演们看。他担心自己被换掉,因而“像一个老气横秋的夫子”一样放不开手脚。王扶林当时对他说:“你这种状态,是贾政喜欢的人,而不是那个调皮乖张、活泼可爱的贾宝玉。”12岁时,欧阳奋强就因“走路爱反捆着手”有过一个“欧伯伯”的外号。他态度老成,16岁看的书就是卢梭的《忏悔录》。后来王扶林没办法,就对他说:“你别看原著小说了,你做恶作剧去吧。”
  “我们那时候都很单纯,完全把自己交给导演。后来我就慢慢松弛下来,没包袱了。演员一有杂念,爱的就是自己,而不是那个角色了。”欧阳奋强神采飞扬地说。拍摄的两年半里,宝玉是他在剧组的代号,而宝玉的特殊待遇就是“回家可以坐飞机”。“完全放下身心,好像生活在《红楼梦》的氛围里。”
  有戏时一条一条拍,没戏时就在剧组读尼采、纪伯伦,文艺青年欧阳奋强撞上了中国电视剧创作史上思想活跃、创作真诚的时代。早两年开拍的电视剧《西游记》,花费六年时间才打磨出25集的作品;1981年就开始剧本创作的《末代皇帝》直到1984年11月才投入拍摄,1988年才进入观众视野。
  “当年就是为艺术,从不考虑商业价值有多大。王扶林办培训班、筹备就两年多,李少红就用了一年时间(拍完)。现在是快餐文化时代,你三五年拍一个剧,还挣什么钱?”张庆善说。1979年他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李少红筹备新版《红楼梦》时曾邀请他担任文学统筹。“还是和时代风气有关,那时对待经典是敬畏的,心是纯的。”
  1987年5月,《红楼梦》开播。
  根据当时中央电视台的统计,《红楼梦》播出期间的收视率一度高达75%。“一到点,家里客厅就坐满了看电视剧的邻居。”后来成为欧阳奋强文学策划的韩小北记得当时的盛况。为了看到更精彩的画面,家里甚至托关系买了一台24寸的彩色电视。“每一帧、每一秒都是一幅画。”
确定由欧阳奋强出演宝玉之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公布了这张照
片。拍摄者是87《红楼梦》编剧之一周雷

  红学家冯其庸则在《看电视剧
其他文献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在即,蔡英文的胜算高唱入云,本期且凑凑热闹,谈谈她的饮食故事。  蔡英文在其自传中提过一道让她难忘的菜式,并非什么山珍海味,也不是鲍参翅肚,而是一道普通不过的家常菜——洋葱炒蛋。  为什么平凡如炒蛋,也会让她如此难忘呢?  原来,洋葱是蔡英文家乡屏东的特产。虽然她父亲后来迁居台北,她也在台北出生,但年幼时,从家乡来探访的亲戚总会带些土产洋葱来作伴手礼,所以家里从不缺洋葱。插图/N
In 2001, one of my sculpture works was displayed in a small sculpture exhibition in Taiwan. There was a sentence in its preface:“The variety of modern art enlighten us on the consideration of all-roun
刚踏进上海嘉庭俱乐部,孩子们欢畅的笑声便迎面扑来。随处可见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孩子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个个欢脱得像小鹿。有些在游泳池里互相竞技“划龙舟”;胆大的,则挑战90°魔鬼滑梯,大人们在一旁看得胆战心惊,小家伙们却浑身上下充满了活力和勇气,一跃而下。李海林(东渡国际集团董事长、首席执行官)  俱乐部西餐厅一角,坐着几位中年男子,对着电脑,激情洋溢地谈着什么。壁球馆里两对夫妇正在挥汗如雨地拼
按朋友的话来说,沈伟属于“醒得早”的那批人。  1994年,他只身提着个装满道具的箱子,从广州去北京,“找人就问,哪里能演出?我不要钱。”他那部《小房间》有点像皮娜·鲍什的早期剧场作品,呈现一名年轻人24小时在家的生活状态,就这么一个人又唱又跳又说又演,“演到脚抽筋”,反响出奇好。  这一年,沈伟已拿下国内首届现代舞大赛创作和表演类两个头奖,没多久他去了美国。  2000年,他在纽约创办了“沈伟舞
人物周刊:你对自己的现状满意吗?  吴秀波:满意。  人物周刊:你今天取得的成就,有什么样的心得可以与他人分享?  吴秀波:可以与他人分享的心得是:到今天没有取得任何成就。  人物周刊:对你父母和他们成长的年代,你怎么看?你理解他们吗?  吴秀波:那是一个年代。没有一个人能真正理解另一个人。  人物周刊:你对这个时代有什么话不吐不快?  吴秀波:我不喜欢呕吐。  人物周刊:你对你所从事领域的前景怎
生活是具像的描写,理想是浪漫的抒情,创作是融汇二者的本质抽象。  从张骞出使西域到中国“嫦娥奔月”工程,从哥伦布航海到人类探测火星,他们被高远的生存理想驱动着,以坚毅的步履、顽强的信念,克服重重险阻,从而为人类留下杰出的创举。我认为,他们的生命历程便是一件件主题宏大、情节波澜壮阔的行为艺术。  所谓天人合一,既是指创作主体的心理境界与自然宇宙的和谐统一。人类对未知文明的认知表现于对自然宇宙的视野局
“朱炳仁要和达利在杭州对话……”电话中的声音让我一愣——达利都去世20年了,怎么来对话阿?难道还从天堂或地狱跑出来?  匆匆奔赴杭州,这才明白原来这一届的西湖博览会组委会特别邀请达利纪念馆和朱炳仁铜雕博物馆参展,双方分别展出了数十件达利的雕塑原作、版画原作和复制品,以及中国熔铜艺术家朱炳仁的系列作品。  达利和朱炳仁,前者是20世纪西方超现实主义的大师,以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狂妄不羁的如珠妙语和那
事情又谈崩了。    7月6日,从镇长马建功办公室出来的陈旺淮沉着脸。从镇政府出门后顺着马路拐两个弯便到家,一路上,他碎碎地念叨“不讲信用,下次别想叫我回来”。  他今年已经历过4次这种事情。回到家,陈旺淮越想越气,突然冒出一句“上北京去”。他冲进夜色,拦下一辆出租车,坐上了当晚8点29分开往北京的火车。  陈旺淮是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小蚌埠村村民。两年前,小蚌埠镇政府工作人员在限制他人身自
这种改革对官本位观念有一定冲击,但影响是有限的,仍属权宜之策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规范各地政府驻北京办事机构管理的意见》规定,要求6个月内,除各省市区保留驻京办,地级市若有必要保留驻京办,需经省政府审批,县级以下驻京办一律撤销。  驻京办的去留问题由来已久,如今已是第三次撤销令。前两次分别是在1962年4月25日的《国务院关于各省、市、自治区驻京办事处撤销和保留的意见》和196
2007个10月17日,浙江省三门县多宝讲寺宗光师打来电话,委托我给正在大兴土木的多宝讲寺制作韦驮菩萨像,并提供了参考图片。我安排好公司的其他事务后对提供的资料作了认真的推敲,并购买和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对众多的精品造像作了对比、筛选和整合,可以说我进入了韦驮神像的艺术构想和形象设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