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理健康教育不落痕迹

来源 :启迪·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630228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了杨伟国老师的文章《无痕教育其实有“痕”》,对其中的一段话的印象尤为深刻:好的教育是温和的、不易觉察的,是轻轻地叩响,是无意间“拨开水藻,露出一眼小活泉”。教育的美妙之处就在于,在一个毫不设防的时刻,孩子们的心灵被自己曾轻视、漠视过的日常事物所打动。
  一、案例描述
  开学一周,收到W同学家长电话,反映孩子无法适应高中学习,经常失眠,申请退宿。与孩子交流过程中,了解到孩子对睡眠环境要求较高,除学习的压力外,宿舍其他同学的生活习惯对其影响很大。在办理退宿手续之后,利用契机询问过在家的休息情况,被告知家里休息得很好。家长会当日,其父亲特意表达感谢,表示孩子不住宿之后的情绪的确有好转。但不久,母亲瞒着孩子到学校,谈了一个多小时关于孩子的情况,如认为学习是最重要的事情,不容被打扰;不能接受自己学习中的困难打击和挫折;情绪容易紧张、焦虑,易与家人发生言语冲突;善于掩饰自己的情绪,外人很难从外表对其内心进行正确判断;不愿意同学、老师了解自己睡眠有困难的问题……母亲在一个多小时的表述过程中,语速急促,不容打断。
  二、评估分析
  综合其母亲的描述,可以知道,孩子的焦虑情绪其实从初三时候就已开始,其压力可能更多还是来自于家庭。但心理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属于学习适应不良,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获得改善。
  此外,从描述的语速和语言习惯可以判断母亲的性子很急,自身的焦虑程度可能更甚。虽然母亲在表述中反复强调自己对孩子学习上几乎没有要求,一方面,对孩子说,你有爸爸妈妈优秀的基因,你的学习一定不会差;另一方面,当孩子谈及自己目标的时候,却又泼冷水,说:没关系,你考个本二,哪怕本三都没关系的。孩子的内心非常敏感,渴望得到家长的认可,但母亲有时的减压方法与实际目的背道而驰,不仅无助于帮助孩子减轻学习上的压力,反倒可能使孩子认为家长对其学习失去了信心,对其发展失去了信心。因此愈加渴望得到家长的认可,故在学习上不允许自己有一点点的问题。不会做的数学题目哪怕到晚上十点、十一点还要父亲帮助解答,而且要讲通讲透讲到明白为止。学习上对自己的严格甚至苛刻也反映了孩子对自己学习的不自信和对认可的渴求程度。一道题目没做完就睡不着,语文作文觉得自己的字不好,就重新写(周边同学没认为两篇作文的书写有区别),在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和问题时,常常心慌,心悸。这个孩子内心容易压抑,失去方向,需要在帮助下客观地多角度地看待自己,接纳自己,理性认识自己和学习。
  三、应对方案
  说理教育是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常用工作方式之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言语
  向学生讲清道理,通过行为方式让学生明白道理,通过做事情让学生明白道理。往往这种教育方式也的确能产生“道理清、学生明、行为变”的积极教育结果。但是如果班主任在工作中的每一句话、每个故事都带有一个明显的目的,一味试图要强塞点道理进孩子的脑袋里,孩子,尤其是进入青春期、拥有一定的阅读量的高中生们,可能会从潜意识里推开这种尖锐、功利、棱角分明的教育。
  1. 交心的沟通
  鉴于W同学不愿自己的事情为外人(包括班主任老师)这一情况,首先要做到的就是
  脱掉班主任的外套,用真诚换得孩子的信任,用人与人的交流方式取代师与生的交流方式。
  谈话不是随兴而起,谈话不是信口开河,尤其是要做一次无痕的交流,班主任一定要注意一些细节。谈话前要有准备,对谈话对象的思想、心理、行为和背景都要有深入了解。同时,班主任要明确每次谈话的目的,且在谈话中要遵循平等、尊重、真诚、信任的原则,从座位的平等做起,循循善诱,多听多想,评论要到位具有说服力,能让孩子感到有理有力且有利,最重要的是,时机一定要对。
  开学两个月的时间里,我和W同学或一起坐在楼梯上促膝而谈,或一起坐在椅子上面对面侃侃而谈,也在来回教室的路上短暂交流,从一开始的有意识屏蔽到有所保留到主动倒“水”,我越来越多地了解了关于其本身,关于其家长的内容。暑期自主学习班级第五,月考班级第三,如果期中考试名次掉下去,该怎么办?如果参加活动作业就来不及做,还要去参加活动吗?心理咨询虽已报名,但觉得作业更重要,不想去了可以吗?和妈妈又吵架了,每次都是吵架和好又吵架,该怎么办?
  其实在小学阶段,老师家长就已经把做人的道理讲完了,中学之后老师和家长的反复唠叨,无非是一些常识的重复。孩子不是不知道问题,他们也不是不知道道理,他们需要的是一些引领,人格灵魂的熏陶。当教育目的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被隐蔽在了友好的、无拘无束的相互关系氛围中时,孩子自然而然地会受到教育的影响和触动。
  2. 思考的班会
  主题班会是实施班级德育和开展班级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只要能根据学生的兴趣和
  身心发展特点,以班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在经过班主任的精心组织和指导下,就能成为有效的班级教育活动。
  针对W同学的学习唯一论,不愿与同学发生交集,连聊天都认为是浪费时间的观点,进行“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以2014年超级演说家选手刘媛媛的演讲《我该如何存在》作为引入,针对刘媛媛在短短几分钟演讲里所陈述的观点“你跟我,我们都没有意义,但是我们对彼此有意义。人生毫无意义,但我希望它会满意”提出问题:人生有没有意义?我们对彼此的意义是什么?演讲中提到的那一只只会捉虫迁徙的鸟和那一尾游来游去的鱼的意义又在哪里?小组讨论问题,进行初步的人生思考。
  小组讨论的结果分成两派,有意义和无意义。观点呈现如下:
  悲观的认识:两个朋友,A对B掏心掏肺,但B可能觉得理所应当,或者根本就没有把对方当成真心朋友。那么对A来说,彼此的意义就不存在了。时间在其中也充当着刽子手,它会在一段友情结束后,慢慢消磨两人之间对彼此的意义。   积极的认识:或许如一只鸟、一条鱼,其本质的一生似乎毫无意义,可没有那一只只似乎无意义的鸟,一条条似乎无意义的鱼,何来充满生机和意义的自然世界,何来浩淼无穷的宇宙天地?所以,每只鸟、每条鱼、每个生命个体的存在都是有意义的。独立个体是相对而言的,它与周遭的人与事发生着丝丝缕缕的关系,其相互意义不言而喻。
  讨论并非要获得一个正确答案,只是让孩子们产生最初步的思考,把人生的范围和意义扩大到学习之外,课堂之外,学校之外。
  讨论之后,主题班会的第二环节仍是演讲赏析,《寒门贵子》。对于连小学一年级都没上过的母亲,却相信教育的力量,相信教育对改变孩子命运的力量,三个成功从寒门踏入高校的孩子成就了母亲的人生,于是,这个本可能没有很大人生意义的母亲因为子女的成就丰盈了自己的人生意义。
  主题班会留给同学们的思考是:我们的人生要怎样才凸显它的真正意义?这堂主题班会时为W同学量身定做的,但也是对其他同学的一个引领。
  3. 真诚的合作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在W同学的家庭中,家长的文化水平都不低,属于高知家庭。但正因为自己对于教育有一定的了解,对教育学和心理学也有所接触,见面时侃侃而谈,老师很难插进话。对老师的诊断,频频点头,但听过其感想就会发现,实际想法原地不动。
  我在接触到孩子的第一手资料后就通过个别沟通和任课讨论组向班级的所有任课教师交流了孩子的情况,随着交往的深入、了解的深入,逐步把信息完整、具化。对于家长反映的问题,如孩子作业来不及、心慌、晚上睡不着,争取任课教师能针对性地进行学业指导和方法指导。一定时间后,发现单向的交流作用不大,在征得任课教师及家长的同意后,大家一起坐下来就孩子的问题进行会诊。这一次的家校沟通不是告状,不是派活,更不是推诿责任,而是大家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分析出现的情况,分析学生主体,集家长和学校的力量,共同解决问题。家长,尤其是孩子出现问题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上肯定存在问题。虽然家庭教育总得来说是属于私人的事情,班主任老师不便干涉家庭内部事务,但大部分家长在茫然无措,甚至只想放弃之时,对老师的话还是愿意听一听的。特别是当任课老师和班主任的认识达成一致时,家长更愿意进行适度的调整。
  根据了解到的家庭情况,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估计几种可能,虚心地给家长提供几种解决方案。会诊后,母亲说,可能自己在不自觉的情况下给了孩子焦虑的诱因和负面的影响,接下来要做一些主动的调整。
  四、感悟思考
  班主任工作中会碰到很多不同的个体,要做很多不同的工作。可能表面上看起来事情很小,很不足为奇,但如能在其背后隐含温馨、充满温度,甚至富有远见的理由,哪怕当时看来似乎并不符合某个规则的标准答案,但确实对人心最好的润泽和滋养,是避免孩子失去童真过早麻木的提醒。青春期的高中孩子正徘徊在十字路口,他们需要如同春风细雨似的润泽、叩响和熏陶。
  参考文献:
  [1] 杨伟国.无痕教育其实有“痕”[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19)
  [2] 李冲锋.班主任工作的50个细节[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3)
  [3] 李镇西等.给新教师的建议[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
  [4] 王晓春.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
其他文献
脂肪酸可以帮助生物存储能量,并且还可为生物的生存供应乙酰辅酶A,属于中间产物,所利用的能量传递途径主要是三羧酸循环。在生物膜成分构成中,植物脂肪酸所占比例较大,可以为
最近在研究学生的错解问题时,把学生的错解问题进行了归类、整理,并把以前网上题目逐章归类、整理,形成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型题库,发觉收益匪浅,现总结如下:  一、建题库有利于备课、上课  解题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每一章,每一节题目有千变万化。在建题库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先下题海,把各类问题分析比较,分类汇总。把知识点有递进关系的一类问题组合在一起,设计一题多变,有利于提高上课的效率。如在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