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似听非听、似答非答、似练非练的情况普遍存在。教师有板有眼地教,学生一本正经地记,课堂气氛沉闷、压抑,教学效果差,教师累,学生也累。为此,许多人感叹:语文难教,语文难学。要从根本上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的这种沉闷状况,还语文课以生命的活力。我认为,老师应在“活”字上做文章,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一、情感因素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因而,教师的情感对激活语文课堂教学至关重要。我认识一位个子高、块头大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他总是板起一张脸孔,严格划清师生界限,严肃课堂纪律。久之,他发现学生似乎特别怕上他的课,特别怕老师提问,对语文敬而远之,每次考试的成绩也是全年级最差的。“严师出高徒”在他身上并不灵验,其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情感因素的首要问题就是教师应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自己的朋友,友善地走上讲台,微笑着面对学生。同时,教师不要把课外的不良情绪带到课堂上来,这容易僵化课堂气氛。
我们曾听过一位教师讲授《天上的街市》,那位教师就是用真情去感染学生,她那饱含深情的、抑扬顿挫的朗读把学生带到了一个美丽的意境中,学生们仿佛看见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天上走。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文章所构筑的意境中,需要教师的真情。语文课本中这样的文章也很多,如《小桔灯》《背影》《琵琶行》等。
教师付出了真情,就易激活课堂气氛,学生就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有所得。
二、语言因素
语文首先是语言,然后才是文学。把我们身边的语言现象信手拈来适时引入课堂教学,既能激活课堂气氛,又能提高学生辨析使用语言的能力。
大街上,到处是不规范用字现象:滥用繁体字、异体字、简化字,将“零售”写成“另售”,在世界有名的“亨得利”眼镜上加一横变成“享得利”眼镜,故意使用繁体字存心让人认不出来,等等。学生听起来饶有兴趣,也很快掌握了“正确使用汉字”的基础知识。又如,小品《红高粱模特队》之所以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就在于它娴熟地运用了说、唱、逗的语言艺术,包袱一个一个地抖,笑料一个一个地出,人们在欢笑之余也就记住了“猫走不走直线完全取决于耗子”,“你穿的是地,你披的是天”等语言。当然,教师应指出“会错格”在其中起的作用。
2008年是刘少奇同志的一百一十岁诞辰,有段时间各大媒体都出现有“纪念刘少奇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的字样。“诞辰”一词是名词,在这里使用究竟正确与否。在复习“辨析与修改病句”时,我就与学生一起探讨这句话是否有毛病。经过几番辩论,意见逐渐统一,这里是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纪念刘少奇一百一十周年诞辰”。这里的“诞辰”一词使用正确。
寻乌县城南十公里有号称“寻乌八景”之一的“文笔秀峰”。作为土生土长的语文老师,据此联系起距离南康市约10公里有一座小有名气的山,唤为“文峰”,又叫“独秀峰”,因其“丰下而锐上”,像一支神笔巍然半天,因而得名。山上清泉涓涓,四时不绝;山下龙湫潭有巨石横卧,上镌“龙湫”二字。据称乃苏轼所为。苏轼路过南康访田辟(字师孟,与苏轼交好)不遇,见其处幽绝风景,欠然赋诗,“独秀江南知有意,要三二别四方壶”,并留下了“龙湫”二字的文学典故。把这些引入课堂既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爱家乡教育),又能激活课堂气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对本地的历史渊源要有所了解。
三、学生因素
低年级语文课堂上的讲故事,成语接龙,背唐诗宋詞是一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好方法。我校一位8年级的语文教师利用课前5分钟进行“成语接龙”已两年了,谈起这个话题,她深有感触:“课前训练对积累知识,锻炼能力很有好处。”
在高年级学生中则宜采用演讲、辩论等形式,演讲要尽量让所有的学生参与,要精心组织,精选话题,就学生关心的问题展开讨论,演讲的时间以5分钟为宜。上学期,我曾以上“重点中学是否是唯一的出路”,“新时代还要不要雷锋”为话题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演讲训练,大多数学生准备充分,观点明确,有理有据。经过这次演讲,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表演能力,课堂气氛激活了,教学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另外,现在的中学生知识面较广,思想逐渐成熟,对事物有自己的分析与判断,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搞“一言堂”,要允许在课堂上进行适当的辩论,要允许学生质疑,提出不同的看法,说出不同的理解。我讲过这样一个题目“我们去参观生产基地,走在半路上,忽然下起雨来,路滑得很,一不小心,摔了一跤,跌了个四脚朝天。”对于摔了一跤,缺主语导致语意不明,学生很快认同了。然而对用四脚朝天一词,其感情色彩当否,学生就意见不一致了。此时,教师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并指出自己偏向哪一种意见。适当的课堂辩论是激活课堂气氛的有效办法。
作者单位:江西省寻乌县第三中学(221000)
一、情感因素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因而,教师的情感对激活语文课堂教学至关重要。我认识一位个子高、块头大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他总是板起一张脸孔,严格划清师生界限,严肃课堂纪律。久之,他发现学生似乎特别怕上他的课,特别怕老师提问,对语文敬而远之,每次考试的成绩也是全年级最差的。“严师出高徒”在他身上并不灵验,其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情感因素的首要问题就是教师应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自己的朋友,友善地走上讲台,微笑着面对学生。同时,教师不要把课外的不良情绪带到课堂上来,这容易僵化课堂气氛。
我们曾听过一位教师讲授《天上的街市》,那位教师就是用真情去感染学生,她那饱含深情的、抑扬顿挫的朗读把学生带到了一个美丽的意境中,学生们仿佛看见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天上走。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文章所构筑的意境中,需要教师的真情。语文课本中这样的文章也很多,如《小桔灯》《背影》《琵琶行》等。
教师付出了真情,就易激活课堂气氛,学生就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有所得。
二、语言因素
语文首先是语言,然后才是文学。把我们身边的语言现象信手拈来适时引入课堂教学,既能激活课堂气氛,又能提高学生辨析使用语言的能力。
大街上,到处是不规范用字现象:滥用繁体字、异体字、简化字,将“零售”写成“另售”,在世界有名的“亨得利”眼镜上加一横变成“享得利”眼镜,故意使用繁体字存心让人认不出来,等等。学生听起来饶有兴趣,也很快掌握了“正确使用汉字”的基础知识。又如,小品《红高粱模特队》之所以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就在于它娴熟地运用了说、唱、逗的语言艺术,包袱一个一个地抖,笑料一个一个地出,人们在欢笑之余也就记住了“猫走不走直线完全取决于耗子”,“你穿的是地,你披的是天”等语言。当然,教师应指出“会错格”在其中起的作用。
2008年是刘少奇同志的一百一十岁诞辰,有段时间各大媒体都出现有“纪念刘少奇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的字样。“诞辰”一词是名词,在这里使用究竟正确与否。在复习“辨析与修改病句”时,我就与学生一起探讨这句话是否有毛病。经过几番辩论,意见逐渐统一,这里是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纪念刘少奇一百一十周年诞辰”。这里的“诞辰”一词使用正确。
寻乌县城南十公里有号称“寻乌八景”之一的“文笔秀峰”。作为土生土长的语文老师,据此联系起距离南康市约10公里有一座小有名气的山,唤为“文峰”,又叫“独秀峰”,因其“丰下而锐上”,像一支神笔巍然半天,因而得名。山上清泉涓涓,四时不绝;山下龙湫潭有巨石横卧,上镌“龙湫”二字。据称乃苏轼所为。苏轼路过南康访田辟(字师孟,与苏轼交好)不遇,见其处幽绝风景,欠然赋诗,“独秀江南知有意,要三二别四方壶”,并留下了“龙湫”二字的文学典故。把这些引入课堂既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爱家乡教育),又能激活课堂气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对本地的历史渊源要有所了解。
三、学生因素
低年级语文课堂上的讲故事,成语接龙,背唐诗宋詞是一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好方法。我校一位8年级的语文教师利用课前5分钟进行“成语接龙”已两年了,谈起这个话题,她深有感触:“课前训练对积累知识,锻炼能力很有好处。”
在高年级学生中则宜采用演讲、辩论等形式,演讲要尽量让所有的学生参与,要精心组织,精选话题,就学生关心的问题展开讨论,演讲的时间以5分钟为宜。上学期,我曾以上“重点中学是否是唯一的出路”,“新时代还要不要雷锋”为话题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演讲训练,大多数学生准备充分,观点明确,有理有据。经过这次演讲,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表演能力,课堂气氛激活了,教学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另外,现在的中学生知识面较广,思想逐渐成熟,对事物有自己的分析与判断,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搞“一言堂”,要允许在课堂上进行适当的辩论,要允许学生质疑,提出不同的看法,说出不同的理解。我讲过这样一个题目“我们去参观生产基地,走在半路上,忽然下起雨来,路滑得很,一不小心,摔了一跤,跌了个四脚朝天。”对于摔了一跤,缺主语导致语意不明,学生很快认同了。然而对用四脚朝天一词,其感情色彩当否,学生就意见不一致了。此时,教师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并指出自己偏向哪一种意见。适当的课堂辩论是激活课堂气氛的有效办法。
作者单位:江西省寻乌县第三中学(2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