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输液室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han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控制门诊输液医院感染的对策。方法:通过调查,分析门诊输液医院感染存在问题。结果:门诊输液存在导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隐患。结论:严格遵守卫生部颁布《消毒管理办法》,选择合理的消毒方法,控制门诊输液医院感染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门诊输液;医院感染;管理
  【中图分类号】R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637-02
  门诊输液室是患者进行输液的场所,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加强门诊输液室的管理,对防止交叉感染、提高医护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我院成立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十余年来,加强了对门诊输液室的管理,严格消毒隔离、无菌技术,坚持监控制度,将门诊输液室的医院感染率控制为零。现浅谈具体措施。
  1门诊输液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
  (1)门诊人群流量大,每天输液人次数多,一间均为3~4人间,甚至一室坐多人输液,而且病种多样,难以按病种分开,特别诊断尚未明确的患者,患者与患者之间近距离的交谈等均可引起交叉感染。(2)患者及家属自身卫生习惯差:吸烟、随地吐痰、乱丢果皮的现象较为普遍,污染了环境卫生,同时污染空气,空气污染是呼吸道疾病交叉感染的主要媒介。(3)患者与患者之间用品的相互交换,甚至共用水杯等均可引起消化道疾病的传播。(4)门诊输液床位周转快,有时还未来得及更换床单,另一个患者就躺下的事也是时有发生的,这也是造成交叉感染的又一原因。(5)医护人员手的污染,门诊输液患者多,工作量大,护理人员少,工作忙乱,护士违规操作,如:治疗完一个患者后未洗手或未用消毒毛巾擦手又继续另一个患者的操作。(6)医疗用具,如:体温表、听诊器、血压计袖带、压脉带等这些用具使用频率高,若忽略消毒处理,可间接地将病原微生物传播给另一些患者或工作人员。(7)物体表面的污染,如:病房门窗把手、床头柜、病床、床上用品、座椅等室内物品,均可以成为各种病原菌的间接传播媒介。
  2 存在问题
  (1)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由于门诊输液的特殊性,患者多,周转快,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只忙于完成工作,忽略了消毒及无菌操作。(2)消毒隔离工作不规范。主要表现为,不管什么病种混收一室,一有空床就让患者躺下为其治疗。(3)护理人员无菌观念淡薄,自我防护意识差,只忙于尽快为患者治疗,违规操作时有发生。
  3 管理制度
  3.1加强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 医院感染控制的相关知识,是所有在岗护士、新任护士、进修、实习护士上岗前的必修课,医院感染管理科把它作为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之一,要求全体护士必须认识到医院感染与己有关,是护理质量的组成部分,真正明确自己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责任、义务和权利,提高自觉性,把控制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变成自觉的行动。对患者每完成一项护理操作程序都必须要有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规范地履行护理行为。加强工作责任心,提倡“慎独”精神,遵守各项规程和制度,使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体现护理人员的高素质、高水平。夜班时操作是否按照无菌操作程序进行,在紧急抢救时是否所有处置符合要求,这些都关系到是否会发生医院感染。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将自觉遵守无菌操作规程、落实预防隔离措施列入对护士的考评、对患者满意度调查的内容以及对患者的健康宣教中,倡导相互监督,有效地提高了全体护士的行为素质,确保消毒灭菌、无菌操作的准确无误。
  3.2完善制度,明确职责 制订了各项规章制度,如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监测制度、无菌技术制度等,并严格执行,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3.3加强消毒隔离力度 输液室内分为3个区域: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清洁区为无菌物品存放处,半污染区为床,污染区为污物处置处;同时,应有明显标记,有菌、无菌物品分开放置,无菌物品需注明灭菌日期,并有专人负责,科室护士长或医院感染监控员督促检查。
  3.4重视洗手管理 加强医务人员洗手,可降低50%感染率,所以,医务人员操作前后均应洗手,洗手要彻底,洗手后要用清洁毛巾擦拭。在大批输液时护士要做到输液操作结束后用小毛巾擦手,实行一人一巾一使用,用后集中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清洗晾干备用。
  4设备要求
  4.1 重视环境清洁 输液室选择光线充足、干燥、较宽敞的房间,温度以18℃~22℃、湿度以50%~60%为宜,过冷或过热会使患者不适或受凉,温度不适合则会影响房间的消毒效果。室内墙壁干净,地面光滑清洁。
  4.2 减少空气中的微生物 定时开窗通风,每次开窗时间≥30min,每天开窗3~4次,臭氧照射消毒每天2次,每次1h。消毒时要保持病室清洁干净,以保证消毒效果,同时关闭门窗,次日早晨输液前30min打开窗门,使空气流通。
  4.3 特殊患者分室输液 为肠道疾病患者、发热患者单独设一间输液室。成人与儿童输液,采用分室输液方法,减少交叉感染发生,这对预防医院感染提供了有利条件。
  4清洁消毒制度
  4.1 物品表面清洁 每天输液结束后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床、椅、窗臺,做到一床一椅各一巾,避免一块抹布到处抹的现象,平时有污染随时擦拭。
  4.2 拖把处理 病室拖把做到一室一拖把,治疗室、厕所、病室拖把分开使用,同时用标志标明、避免混淆;清扫卫生不只是清除灰尘、污渍,更重要的是减少微生物,防止感染源扩散。
  4.3 清洁物品和污染物品分开 严格区别使用各种手推车,车身有清洁和污物的标志,清洁车用于领药及干净的被服,污物车用于收集垃圾及放地拖桶,每周清洁车身1次,车轮上油,噪音大的车要及时维修保养。
  4..4 加强无菌物品管理关 使用的棉签一次用完,无菌持物钳及器械液每周1次大消毒,污染时随时更换。同时全面检查药品、器械陈列整齐、清洁,如有过期、药品混浊、标签不清等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5污物处置制度
  5.1 输液室一次性医疗器具的管理 对输液室一次性医疗用品,严把使用质量关和处理质量关,严禁使用过期、不合格、不配套、潮湿、破裂、字迹模糊不清的用品;输液室操作后的处理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要求各种注射时一人一针一管,用毕后的注射器、输液器等毁形后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静脉输液时,止血带一人一条一用一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5.2 输液室其他医疗废弃物的管理 输液室其他医疗废弃物管理均按医疗有关规定执行,严防交叉感染和传染源扩散。如一次性口杯及生活垃圾采用袋装存放,集中运输到指定地点处理;感染性垃圾置黄色或有明显标识的塑料袋内,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患者排泄物和呕吐物及时清倒;彻底杜绝发生交叉感染的可能。
  6监测制度
  严格把好监测质量关,必要的监测制度能准确掌握所实施的措施是否有效,及时发现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达到目的。我科规定,每个月对输液室空气、桌面、无菌液、无菌物品进行1次培养,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不得>500个/m 3 ,各类物品表现和护理人员手细菌总数不得>8个/cm 2 ,各种消毒物品及消毒液不得检出病原微生物,各种监测须有记录。由于严格执行各项制度,我科每次监测均达标。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加强了对门诊输液室的管理,树立了严谨的工作作风,有效地预防了交叉感染,杜绝了医源性交叉感染,使输液室的医院感染率为零。
  参考文献
  [1] 张晓琴,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对策.中华护理感染学杂志,2004,14(4):46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第三部分.
  [3] 来玉民,秦伟,张敏.降低门诊输液室空气细菌含量方法的临床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02;17:266-268.
  [4] 郑明新,高秀文.医院感染.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09.
  [5] 游建萍,黄庆,府伟灵,等.手卫生所致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探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4):426-428.
  [6] 郭彩霞,馬成云,孔祥桂.医院感染的控制和管理.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2):147.
  [7] 薛赤,池云峰,王成玉.普遍预防与重点管理.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2):134-135.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54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639-02  心力衰竭是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老年人心功能不全的患病率日渐增高,其原因是与年龄密切相关的冠心病和高血压的发病率随增龄而增高,而这两种病是引起心肌损害导致心功能不全的常见原因。因此,掌握老年人心力衰竭的特点及发生发展规律,精心护理,配合医生救治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我院收治的20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哮喘制L加强夜间观察,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和防范哮喘夜间发作,促进患儿康复。方法:对48例哮喘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JL哮喘夜间发作次数减少或不发作,或发作时得以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论:严格掌握观察要点,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健康教育,取得患儿及家长的配合,保证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是促进患儿康复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哮喘;小儿;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产褥期是妇女产后康复、新生儿健康成长及母乳喂养是否成功的关键时期,在产褥期妇女生理、心理都有较大变化,科学的产后康复治疗和保健服务有利于产妇更快、更好地恢复健康,提高产后生活质量,如何促进产褥期妇女康复是产科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产褥期;生理;心理;康复治疗  【中图分類号】R7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641-02  产褥期
期刊
摘要:指导孕妇的生活起居、饮食营养、孕期卫生常识和注意事项,了解产前检查的目的、意义以及对孕妇后期生活的重要性,使孕妇用科学生活的态度积极配合医生,优质护理完成整个孕期的检查过程,为分娩期做好充分的准备。妊娠期孕妇系统的产前检查是维护母婴健康、预防遗传性疾病及严重畸形等新生儿出生缺陷的有效措施。孕期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优质护理是母婴安全的重要保障,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护理质量及提高了孕妇和新生儿的生存质量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和探讨医院内感染的发病相关因素,查找分析感染的原因,以便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降低医院内感染发生率。方法 对我院儿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度出院患儿发生的医院内感染,采取整体回顾性调查。 结果:6368例住院患儿中发生医院内感染285例,感染率平均为4.73%。感染部位最多见于呼吸系统感染,医院内感染患儿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增多,滥用抗菌药现象普遍。 结论:儿科病房污染严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对门诊输液室护患沟通的作用。方法:从输液环境、护士形象、语言交流、非语言交流、同理心、应变能力等方面引入细节管理的方法,并采用自行设计的护患沟通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细节管理有利于改善护患沟通。  关键词:细节管理;护患沟通;输液疗法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方法:分析儿科病房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防范措施。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及护理业务水平。结论:通过对儿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消除不安全因素,提高了护理质量,为患儿创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治疗、修养环境,改善了护患关系,减少了护患纠纷。  关键词:儿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248.4 【文献标識
期刊
摘要:目的:提高门诊输液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对我院近5年门诊输液室医疗活动中与护理相关的12起较大的医疗纠纷进行分析,认真探讨纠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方法对策。结果: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的发生有多种因素,具有不可预测性和突发性。认真分析原因,提出防范对策。结论:认真总结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不断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和水平,护理纠纷可以得到完全预防和化解。  关键词: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对策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糖尿病压疮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随机对32例糖尿病并发压疮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等综合治疗措施,并于22例未接受健康教育患者进行治疗效果对比分析。结果32例患者糖尿病控制满意,压疮恢复良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其中显效17例、治愈15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12例,显效5例、治愈4例、有13例治疗效果不满意、总有效率40.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积极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心理问题和护理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院收治的4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进行心理问题评估,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并观察护理效果。结果46例患者中出现异常心理状态40例占87.O%,其中焦虑30例占75.O%,抑郁23例占57.5%,内疚20例占50.0%,恐惧14例占35.0%,悲观9例占22.5%。经针对性心理护理,心理恢复正常18例占45.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