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中层干部管理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e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潘孟良
  学校中层干部如何兼顾教学与管理
  文/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石 军
  广州市新穗学校 张立伦
  一、中层干部首先要兼顾“教学”
  中层干部首先要胜任“教学”,这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所必须具有的素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对“教师”一词有两重含义,既指一种社会角色,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广义的教师是泛指传授知识、经验的人,狭义的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并在教育(学校)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要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职业有其特殊性,不同于公务员和行政人员。公务员和行政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只要有效组织并利用各个要素(人、财、物、信息和时空),借助管理手段,完成该组织目标就是一名合格的工作人员。但是教师即使是中层领导,甚至是一校之长,作为专业人员,教书育人仍是基本的素质,也是最基本的使命。其次,从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教学能力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能力,一直贯穿于教师的整个发展生涯,从初级职称到正高级职称的评审,教学的成效都是核心考察标准,这也说明了教学的重要性。再次,校长作为首席教师,参与一线教学的也不少见,领导干部参与一线教学也是学校教育发展的趋势。所以,不管是一线教师还是中层干部首先要耕耘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是一名教师最基本的责任与使命。
  二、“管理”是中层干部的本职
  岗位就是责任,职务就是义务。作为学校中层领导,“管理”是中层干部的本职。学校中层干部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学校管理工作正常运行的“纽带”,是组织的中间结构,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首先,中层干部能力大小的发挥是学校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学校中层干部的岗位职责可以用“三个点”来形容:工作事务的集合点、工作关系的集中点、工作矛盾的聚焦点。所以,得力的学校中层干部是校长施政的“左膀右臂”,是校长决策的“参谋智囊”,校长的决策只有通过学校中层干部严格执行和组织实施,才能影响到一线。因中层干部的“执行力”是学校管理的关键,故要加强对中层干部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辅导能力、控制能力、授权能力和执行能力等的有效培养。其次,要充分信任中层干部,给予中层干部施展能力的空间,宽容中层干部的“犯错”,搭建中层干部成长的平台。最后,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中层干部的多重作用,如:“桥梁”作用,以形成政令畅通的中枢;“模范”作用,以作为日常工作的表率;“纽带”作用,以形成思想上的统一战线等。
  三、双重身份的融合
  (一)教学是本行,需不断探索
  有些教师进入领导岗位后,就出现了疏远教学业务的现象。教师是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懂业务,否则就很难有发言权。学校中层干部的业务主要包括自身的教学和分管的事务。作为中层干部,必须精通自己的学科,在自己学科上有一定的发言权,否则就会在教师面前失去威信。同时,中层干部对自己分管的事务,也要非常精通。如作为政教主任(德育主任)必须在学生管理方面有自己的发言权;教务主任必须在听课、评课方面有自己的发言权;而教科主任,则必须在教育科研方面有自己的发言权。因此,中层干部除了在自己所教的学科方面需不断探索之外,还需在自己分管的业务上树立权威地位。中层干部要在观念上定好位:教学工作是本行,管理工作是一项临时承担的职务;教学是自己的终身职业,管理是临时职业。中层干部决不能丢弃自己的本行,还需在教学上不断探索。
  (二)管理是服务,需提高水平
  管理中有“一流的学校靠文化管理,二流的学校靠制度管理,三流的学校靠权力管理”之说。在学校教育管理上要注重体现文化内涵。学校中层干部是学校各中层处室的负责人,首先要改变传统领导观念,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树立服务意识和服务观念,即为学校和全体师生服务,为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服务,为给教师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服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切切实实把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做好、做实、做细。对于中层干部来说,应该做到心中要有教师,教师缺少什么,教师需要什么,中层领导要做到心中有数,还要多深入教师当中,多听教师的心声,多做教师的朋友,多为教师的成长出谋划策。
  (三)两者的融合,需加强修炼
  1. “乐学”:强烈的学习力
  担任中层干部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积累和创新的过程,不能因为走上中层岗位,忙于事务,就放弃了理论学习。作为中层干部,首先必须要有一种“终身学习”的理念,善于向实践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同行学习,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和理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做到自我扬弃、自我发展和自我优化。其次,争做一个知识型、文化型甚至是学者型的中层干部。这样的中层干部非常有感染力和凝聚力,具有陶冶、教化、凝聚、调节、激励等功能,更值得广大一线教师学习。其实,中层干部与普通教师接触最多,长期深入基层群众,深入工作一线,也可谓是一线教师的“重要他人”。作为学校中层领导,在工作中,特别是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就应该比普通教师做得更加出色。只有具备过硬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和超前引领的教育理念,才能够得到更多普通教师的认同和共鸣。这种认同与共鸣的“精气神”是一所学校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一旦形成,它能激发并引导全体师生奋发向上。再次,中层干部可以说是一所学校优秀教师的代表与优质教育的体现,透过中层干部的综合素质就可以看出这所学校的“软实力”,看出这所学校的“文化性格”和“教育品质”。所以说,文化型的中层干部应该是学校培养干部的应然目标。
  2. “会管”:较强的执行力
  执行力是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执行力的强弱,不仅仅体现出中层干部个人能力的大小,同时也决定了这所学校的办学质量的好坏。执行力的强弱和学校工作的效果息息相关。中层干部是部门工作的直接领导者和协调者,要练就“会管”的本领。“会管理”是每一个中层领导的必修课。“会管”首先体现在执行力上。如在组织能力上,要提高统筹能力、计划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在协调能力方面,要提高上下级之间、横向之间、下属之间的各种关系,理顺工作联系和人际关系,建成有效的工作团队;在应急方面,能够面对意外事件,迅速做出反应,寻求合适的方法,使事件得以妥善解决等。这些能力对中层干部的管理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次“会管”不仅仅在技术层面,人文关怀和尊重更是一剂良药。尊重和关怀是每一个人的基本需求,每个人都需要被尊重、被理解、被肯定、被关怀。所以,学校中层干部首先在管理上要尊重教师的工作与人格,满足教师安全、归属和被尊重的合理需求,在学校树立一种积极的、优化的、民主的和关怀的人文氛围,这是管理的更高境界。
  3.“善理”:科学的协调力
  协调能力是指决策过程中的协调指挥才能和科学的组织设计原则。学校中层干部应该熟悉并善于运用各种组织形式,应该善于用权,能够指挥自如,控制有方,协调人力、物力、财力,以获得学校发展的最佳效果。学校中层干部要做到“善理”,就要有科学的协调力。要做到“善理”,首先必须站在学校全局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协调能力,是化解学校内外部各种矛盾的能力,是聚“分力”为“合力”的能力,是变学校内部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能力,是动员师生、组织师生、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的能力。其次,要做到“善理”,学校中层干部在做好上传下达的同时,要多倾听“民心”,多反映“民意”,多为一线教师和学生着想,要牢牢树立为全校师生服务的理念。最后,要做到“善理”,中层干部可以在学校搭建和创设一种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与环境,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与环境一旦常态化,对学校的日常管理而言,是大有裨益的。
其他文献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的通知》(教技〔2012〕5号)精神,提升我省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将“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切实落实到课程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上,提高信息技术在我省中等职业学校的应用水平和助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我省于2014—2016连续三年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项目(简称“中职信息
摘 要:在创设情境时,把分解的小项目所涉及到的知识点有效地设计成问题,要求学生在模仿学习时掌握操作技巧,能在课堂中生成预设的效果。因此,教师需要一个整体的大项目来贯穿于整个网页设计课程中,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便能充分发挥这一作用,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讲授演示教学法;项目;学习模式;网页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据悉,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推进国家教学标准落地实施,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提出,职业教育要强化实践环节,加强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占总学时数50%以上。要积极推行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方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学生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6个月,可根据专业实际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民办院校、独立院校如何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势在必行。本文针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并提出了民办高校当今应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一、国内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現状  (一)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现状  由于国情、教育背景等的差异,各国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
近年来,我省坚持规模发展与内涵建设“两条腿”走路,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一方面,人才培养数量和教育发展规模全国领先,另一方面,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担当。我省职业院校毕业生成为招聘会上的“香饽饽”持续引起社会关注,超过700万名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促进就业创业、保障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持
一、幼师生职业能力概述  (一)培养职业能力的重要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前教育改革的深入及就业形势的变化,社会更加需要有相当综合素质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这对培养幼儿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学前教育领域中仍存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够契合的问题。在中等师范学校课堂教学中具体体现为“与初中课程目标衔接不到位,教学内容交叉重复;教材内容知识点多且理论性强,与社会实践存在脱节;课程教学中教师缺乏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要想成为一名幼儿教师,前提条件是考取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而考取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的必备条件之一是取得相应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对于文化知识水平相对偏低的中职生来说,要在一学年内提高他们的普通话水平并顺利通过普通话等级测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笔者在多年的学前教育专业《普通话》课程教学实践中,发现中职生普遍存在自信不足、基础薄弱等突出问题。本文拟从中职生普通话学习存在的主
摘 要:职业技术学校可通过加强岗前培训、在职技能培养、师资培训、“传帮带”、引进企业高工、选派教师到生产一线“顶岗”、强化教师在毕业实践环节的指导作用、走产学研结合等途径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技能。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则是确保“双师型”教师技能培养得以实现的最有效的保证。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技能;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
4月13—14日,2017年广东旅游职教集团年会暨现代学徒制汇报研讨会于广州南沙大酒店隆重召开。此次大会邀请了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旅游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广东省旅游协会、华南师范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青年职业学院、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海南省华侨商业学校、青海省海北州、广东旅游职教集团成员单位等90家单位的162名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相衔接,它是我们今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引领。那么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职生成长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和阐发。   一、用河源本土文化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行性和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