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正乙祠的广亮大门(这在古建筑规制等级上仅次于王府大门),里面是一座有廊檐、天井的跨院;青砖墁地的廊下左边有鱼缸和绿色植物,右边东山墙下有块字迹尚未斑驳的汉白玉碑,上刻《正乙祠碑记》。院内廊上雕梁画栋,墙角竹影婆娑,这是十足的老北京“天棚鱼缸石榴树”味道。
我信步顺着左边的廊道往里走没几步,眼前豁然开朗,在灯光的照射下,一座三层、挑高十余米的朱红色戏台瞬间抓住了我的视线——这才是正乙祠的核心部分。绕着戏台走了半圈,我这个“戏盲”倒对这里愈发地产生了兴趣。
这座全木结构的戏楼如今依然可谓“气派十足”:三层戏台三面开放,上两层戏台中间皆开有方形孔道,内设吊钩,在演出神怪戏时可用来制造特效;能容纳两百多位观众的马蹄形看台分上下两层,一层为普通座,二层为雅座和包厢。区别于传统戏台,正乙祠戏台前面专门搭出一条打入观众席内部的T台,演员可从舞台走近观众,亮相、回眸近在咫尺。
若坐在观众席檀色茶桌旁的太师椅上,喝一盏浓茶,听一折清戏,古今同情,不亦快哉!正像台柱子上对联所写的那样:“演悲欢离合,当代岂无前代事;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而这座老戏楼三百多年来的沧桑经历,比戏台上的悲欢离合还要让人感慨。
沧桑正乙祠
“正乙祠”的名称来源于其供奉之神,一说是供奉道教“正一天师”张道陵,另一说则是民间供奉的“正一元帅”、财神赵公明。两者恰巧都有“正一”二字,古代“一”、“乙”通用,因此“正乙祠”的名字渐渐叫开。
1688年(清康熙二十七年)在寺庙原址上建起了纯木结构的戏楼,当时的主事者是北京的浙商银号。铙钹取代钟鼓,戏迷送走僧侣,这里寄寓的出世入世情怀,颇堪我们这些后人玩味。
几百年间,这里登台过的“角儿”们不胜枚举:京剧的创始人程长庚、第一部戏曲电影演员谭鑫培、蜚声世界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和尚小云等戏曲大家都曾在此登台献艺。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梅兰芳,戏楼更是为其塑像于门房西侧的茶寮以示纪念。
名角儿纷纷在此登台的20世纪30年代可谓其鼎盛时期,那之后的半个多世纪,这戏楼先后做过仓库、兵营,也开过煤铺、建过学校,戏楼院落也先后被周围民居分割(现在面积其实只是原来的六分之一)。1954年这里被改为招待所——厅堂变成食堂。那段时期正乙祠的戏台被砌起来,开了几个卖饭窗口,后台则成了烧菜做饭的后厨。直到1994年,一位浙商出资数百万元将正乙祠修复一新、重续戏弦。数年后,一个名为“新华雅集”的机构接手这里,这座造型精巧又气派华丽的古戏楼终于进入了全新的缤纷时代。
工作人员告诉我,这里每星期五、六的晚上都会上演《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京剧经典折子戏。除了京剧外,戏楼还时常举办古琴演奏会(据说这里是京城唯一有古琴驻场演出的地方),至于评剧、昆曲等剧种也频频登台。不仅如此,一些时尚的派对、餐会乃至很多国际一线品牌的发布同样会选场于此——在这古色雍容的戏楼里搞时尚,倒有些古今融合的意味了。
时尚的中国腔调
如果一座建筑茕茕孑立,那么即使它有再辉煌的过往也难免显得冰冷无趣。近年来,北京的古建筑翻新屡有别开生面的创举:嵩祝寺变成了叫好又叫座的TRB法式餐厅,颐和园的东侧一隅改造成舒适大气的颐和安缦酒店,护国寺旁原本生产蜂窝煤的工厂改成了京味儿十足的容园四合院宾馆……在老建筑得到保护的同时,又加入了令人津津乐道的新功用。这不是跨界、不是混搭,而是今人赋予它们的珍爱。
现在的正乙祠,可以是票友们观赏《霸王别姬》、《天女散花》等改良版京剧的戏楼,可以是乐迷们静听《怡心琴韵》的好地方,还可以是亲朋好友在古色古香的环境里吃一席寿宴、举办中式婚礼的去处。
据正乙祠戏楼的管理人员介绍,在这个团队接手古戏楼之前,他们曾对北京演出市场的特点、广大受众的心理以及戏楼运营的机制做过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在戏楼重新开幕后,他们也曾根据实际情况多次进行调整和改进,目前这里的运营情况令人鼓舞。无论是对于游走北京的旅人还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土著”来说,悠闲地走进古戏楼,在此间找到自己兴趣所寄,都是浮生中不折不扣的赏心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