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是教师传授语文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场所。低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部分学生自控能力又比较差,上课不专心、走神的现象屡见不鲜,导致他们对所学内容知之甚少。长此以往,这些学生的基础势必会越来越差。所以,如何提高低年级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让一些“问题”学生重新回归课堂,显得至关重要。下面,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精彩导入,激发学习欲望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语文课堂亦是如此。想要上好一堂语文课,精彩导入必不可少。低年级的学生课间喜欢奔跑、打闹,不能在短时间内静下心来融入课堂。因此,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更应该重视教学中的导入环节。教师要善于抓住低年级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设计与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相吻合的教学导入,以此唤醒学生的上课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我多想去看看》这一课时,笔者是这样导入的:假期中,爸爸妈妈带你去过哪些地方?由于是围绕学生亲身经历的,又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所以问题一抛出便得到了学生的强烈反馈,大家兴致勃勃,畅所欲言。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又加入了这样一个环节:利用美图,吸引学生的眼球,以便让他们更好地专注课堂。伴随音乐,笔者用ppt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了自己旅游过的地方。学生在欣赏图片的同时,不仅领略了美丽的祖国风光,还自然地对课文内容充满了期待。课文中的两位小男孩想去哪看看呢?就这样,学生阅读课文的强烈渴望自然产生了。可见,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要抓住儿童的心理,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便能牢牢地“控制”学生“躁动”的内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有效评价,激发表现欲望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面对充满强烈好胜心和表现欲望的低年级学生,教师更应注重教学评价。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有效的评价,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评价时,教师还应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如对学生的朗读评价时,教师不能用“你真棒!”“你的声音真好听。”等一些没有指向性的评价,而应根据学生朗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的评价,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朗读的技巧。
在教学《下雨了》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读出小白兔焦急的心情,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采访环节:①看来这场雨真得要来了,小白兔没有雨伞,他的心理怎么样?(焦急)②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读好这句话。(出示: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前跑。他一边跑一边喊:“妈妈,妈妈,要下雨了!”)
③指名读,指导读好 “加快步子”“一边跑一边喊”和一个感叹句,读出小白兔的焦急。
当学生朗读不到位时,笔者并没有直接指出他们朗读中存在的不足,而是提出了兩个问题:小白兔怕淋到雨,他会怎么跑呢?小白兔怕妈妈不知道要下雨,又会怎么说呢?通过这样的质疑,学生自然明白:读好这段话的关键是读好“加快步子”,并用大声而急促的声音读好小白兔说得话。有了这样的引导,学生做到朗读到位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可见,当学生的表现没有达到教师的理想预期时,教师不能一味地用批评的口吻进行评价,而是要换一种评价的方式,在评价的同时注重鼓励和方法的引导,让更多的学生愿意敞开心扉。
巧妙设计,激发探究欲望
低年级教学内容相对来说处于基础阶段,再加上低年级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使得低年级语文课堂普遍存在“重基础、轻思维”的现象。因此,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注重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以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中的部分教学片段为例,课件出示:
蜻蜓半空展翅飞,
蝴蝶花间捉迷藏。
蚯蚓土里造宫殿,
蚂蚁地上运食粮。
蝌蚪池中游得欢,
蜘蛛房前结网忙。
教学中,笔者先指导学生读通、读准课文。在这个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其他学生圈出小动物的名字,交流:课文写了哪些小动物?接着,笔者又变换了朗读的形式,采用问答的方式进行师生合作对读,如下:
师:蜻蜓哪里展翅飞?
生:蜻蜓半空展翅飞。
师:蝴蝶哪里捉迷藏?
生:蝴蝶花间捉迷藏。
……
师:蜻蜓半空干什么?(拍手读)
生:蜻蜓半空展翅飞。
师:蝴蝶花间干什么?
生:蝴蝶花间捉迷藏。
……
这部分朗读指导,在学生基本会读的情况下,笔者采用了合作读、拍手读的形式,使学生一下子有了新鲜感,情绪高涨,体验到了朗读的乐趣,也加深了课文的理解。
低年级语文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用心备好每一堂课,用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用心对待每一个教学环节,才能让学生真正走进语文课堂,学习语文,爱上语文。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小学和平分部)
精彩导入,激发学习欲望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语文课堂亦是如此。想要上好一堂语文课,精彩导入必不可少。低年级的学生课间喜欢奔跑、打闹,不能在短时间内静下心来融入课堂。因此,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更应该重视教学中的导入环节。教师要善于抓住低年级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设计与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相吻合的教学导入,以此唤醒学生的上课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我多想去看看》这一课时,笔者是这样导入的:假期中,爸爸妈妈带你去过哪些地方?由于是围绕学生亲身经历的,又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所以问题一抛出便得到了学生的强烈反馈,大家兴致勃勃,畅所欲言。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又加入了这样一个环节:利用美图,吸引学生的眼球,以便让他们更好地专注课堂。伴随音乐,笔者用ppt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了自己旅游过的地方。学生在欣赏图片的同时,不仅领略了美丽的祖国风光,还自然地对课文内容充满了期待。课文中的两位小男孩想去哪看看呢?就这样,学生阅读课文的强烈渴望自然产生了。可见,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要抓住儿童的心理,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便能牢牢地“控制”学生“躁动”的内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有效评价,激发表现欲望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面对充满强烈好胜心和表现欲望的低年级学生,教师更应注重教学评价。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有效的评价,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评价时,教师还应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如对学生的朗读评价时,教师不能用“你真棒!”“你的声音真好听。”等一些没有指向性的评价,而应根据学生朗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的评价,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朗读的技巧。
在教学《下雨了》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读出小白兔焦急的心情,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采访环节:①看来这场雨真得要来了,小白兔没有雨伞,他的心理怎么样?(焦急)②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读好这句话。(出示: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前跑。他一边跑一边喊:“妈妈,妈妈,要下雨了!”)
③指名读,指导读好 “加快步子”“一边跑一边喊”和一个感叹句,读出小白兔的焦急。
当学生朗读不到位时,笔者并没有直接指出他们朗读中存在的不足,而是提出了兩个问题:小白兔怕淋到雨,他会怎么跑呢?小白兔怕妈妈不知道要下雨,又会怎么说呢?通过这样的质疑,学生自然明白:读好这段话的关键是读好“加快步子”,并用大声而急促的声音读好小白兔说得话。有了这样的引导,学生做到朗读到位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可见,当学生的表现没有达到教师的理想预期时,教师不能一味地用批评的口吻进行评价,而是要换一种评价的方式,在评价的同时注重鼓励和方法的引导,让更多的学生愿意敞开心扉。
巧妙设计,激发探究欲望
低年级教学内容相对来说处于基础阶段,再加上低年级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使得低年级语文课堂普遍存在“重基础、轻思维”的现象。因此,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注重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以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中的部分教学片段为例,课件出示:
蜻蜓半空展翅飞,
蝴蝶花间捉迷藏。
蚯蚓土里造宫殿,
蚂蚁地上运食粮。
蝌蚪池中游得欢,
蜘蛛房前结网忙。
教学中,笔者先指导学生读通、读准课文。在这个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其他学生圈出小动物的名字,交流:课文写了哪些小动物?接着,笔者又变换了朗读的形式,采用问答的方式进行师生合作对读,如下:
师:蜻蜓哪里展翅飞?
生:蜻蜓半空展翅飞。
师:蝴蝶哪里捉迷藏?
生:蝴蝶花间捉迷藏。
……
师:蜻蜓半空干什么?(拍手读)
生:蜻蜓半空展翅飞。
师:蝴蝶花间干什么?
生:蝴蝶花间捉迷藏。
……
这部分朗读指导,在学生基本会读的情况下,笔者采用了合作读、拍手读的形式,使学生一下子有了新鲜感,情绪高涨,体验到了朗读的乐趣,也加深了课文的理解。
低年级语文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用心备好每一堂课,用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用心对待每一个教学环节,才能让学生真正走进语文课堂,学习语文,爱上语文。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小学和平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