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阵子发烧去医院,回来发现处方里一半内容看不清,签名更是龙飞凤舞。最后只能回去问写处方的大夫。
这种事情已经发生过多次了。医生们字迹潦草早已饱受诟病,甚至变得见怪不怪。以至于老百姓哪天碰到一位规矩写字的大夫,反倒成了稀罕,没准还认为这是新来的或是资历浅的医生。只要是医生们手写的医疗记录,仿佛总有很多人抱怨如“鬼画符”、“天书”一般“看不懂”,无论中医西医皆是如此。有趣的是,这种障碍在医生和医生之间、医生和药师之间却仿佛没有那么大。当患者拿着龙飞凤舞的处方到药房取药时,药师们一般可以毫不费力地辨认出这些药名并交付患者。于是疑虑产生了:这些涂鸦是不是医生和专业人员之间约定俗成的“暗号”,用来防止患者在其他地方领药或治疗?在当下中国医患关系紧张的背景下,怀疑潦草的字迹隐藏着逐利冲动的想法并不奇怪。
然而上面的猜测却并非事实。实际上,医师们字迹潦草并非我国独有,几乎全世界的患者对医生们糟糕的书法都颇有微词,很多医疗差错直接缘于医师们潦草的字迹。据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研究所的报告,每年全美由于医疗差错死亡的人数,超过了因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乳腺癌或艾滋病死亡的人数;医疗差错中用药错误排在所有错误发生率的第四位,用药错误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处方错误,而医生们潦草的字迹是造成处方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
2000年英国医学杂志(BMJ)曾报道了一桩官司:美国一名医生为心绞痛患者开具了“硝酸异山梨酯20mg,每6小时一次口服(Isordil,20mg,Q6h)”的处方,然而由于字体过于飘逸,药师将Isordil误认作Plendil(降压药),导致患者过量服用后心脏病发作,数日后死亡。最终法院认定处方医师和药师负同等责任,各赔偿患者亲属225000美元,真可谓4个字母引发的悲剧。
如此看来,全世界医生们似乎都有一种“把字写不清楚”的倾向。莫非从事医生这个职业的人们都同时中了邪?来自美国和英国的两位学者对此进行了专门研究。他们选取了209名卫生服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含82名医生。给他们10秒时间写下一句话:“Quality Improvement is the best thing since sliced bread”,然后进行笔迹鉴定和统计学分析。最后结论是医生们的笔迹并不比非医生更加潦草。实验中之所以选择在短时间内写下句子,为的是一定程度上模仿医疗工作时的情况。两位学者在解释为什么在公众观念里“医生的字迹要比其他职业的人更加潦草”时提出了他们的看法:这也许是由于医生的字迹潦草可能意味着个人健康的高风险,由于公众对自身健康情况的高度关注,因此对此类文件的准确性和可辨识性较其他专业文件有着更高期待。
在中国,由于医疗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很多医院门诊人满为患。医生在日常工作中所面临的时间压力往往比前面描述的“10秒内写下一句话”更为严苛。无论是门诊还是住院,医生们要完成的文字工作都是连篇累牍,且大部分为具有某种套路特征的专有名词的集合。这些专有名词在被反复书写之后,字形笔画便难免会向“神似”的境界迈进。在内科,由于疾病诊治对病史和检查的记录要求相对更高,故而字迹较为清楚;而在外科,对病情讨论分析的要求较内科为低,多数治疗以手术为主,因此字迹更加潦草。
医生书写潦草导致的问题除了造成医疗差错外,还会给临床研究带来不便。需要回顾,收集和总结病例时,凌乱的字迹仅能提供有限的线索,治疗的经验不能很好保存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笔迹是一种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特征。医生和教师一样,都属笔迹公开化程度较高的职业。相对于教师,医生的书写责任更大,要求更高,错误书写和涂鸦书写的危害也更大。消除医生涂鸦、特别是处方涂鸦,减少医疗差错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问题。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改用电子处方和打印处方。目前国内已广泛开展了打印处方,较之过去,患者至少不用再猜测处方上那些云山雾罩的字迹了。住院病案的印刷化还在推行当中,相信过不了多久住院患者出院时就能看到整洁的住院记录了。不过这些并不是所谓的“电子病历”,只是手写病历的印刷化而已。距离电子病历所需的那种医疗文件信息化、网络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种事情已经发生过多次了。医生们字迹潦草早已饱受诟病,甚至变得见怪不怪。以至于老百姓哪天碰到一位规矩写字的大夫,反倒成了稀罕,没准还认为这是新来的或是资历浅的医生。只要是医生们手写的医疗记录,仿佛总有很多人抱怨如“鬼画符”、“天书”一般“看不懂”,无论中医西医皆是如此。有趣的是,这种障碍在医生和医生之间、医生和药师之间却仿佛没有那么大。当患者拿着龙飞凤舞的处方到药房取药时,药师们一般可以毫不费力地辨认出这些药名并交付患者。于是疑虑产生了:这些涂鸦是不是医生和专业人员之间约定俗成的“暗号”,用来防止患者在其他地方领药或治疗?在当下中国医患关系紧张的背景下,怀疑潦草的字迹隐藏着逐利冲动的想法并不奇怪。
然而上面的猜测却并非事实。实际上,医师们字迹潦草并非我国独有,几乎全世界的患者对医生们糟糕的书法都颇有微词,很多医疗差错直接缘于医师们潦草的字迹。据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研究所的报告,每年全美由于医疗差错死亡的人数,超过了因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乳腺癌或艾滋病死亡的人数;医疗差错中用药错误排在所有错误发生率的第四位,用药错误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处方错误,而医生们潦草的字迹是造成处方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
2000年英国医学杂志(BMJ)曾报道了一桩官司:美国一名医生为心绞痛患者开具了“硝酸异山梨酯20mg,每6小时一次口服(Isordil,20mg,Q6h)”的处方,然而由于字体过于飘逸,药师将Isordil误认作Plendil(降压药),导致患者过量服用后心脏病发作,数日后死亡。最终法院认定处方医师和药师负同等责任,各赔偿患者亲属225000美元,真可谓4个字母引发的悲剧。
如此看来,全世界医生们似乎都有一种“把字写不清楚”的倾向。莫非从事医生这个职业的人们都同时中了邪?来自美国和英国的两位学者对此进行了专门研究。他们选取了209名卫生服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含82名医生。给他们10秒时间写下一句话:“Quality Improvement is the best thing since sliced bread”,然后进行笔迹鉴定和统计学分析。最后结论是医生们的笔迹并不比非医生更加潦草。实验中之所以选择在短时间内写下句子,为的是一定程度上模仿医疗工作时的情况。两位学者在解释为什么在公众观念里“医生的字迹要比其他职业的人更加潦草”时提出了他们的看法:这也许是由于医生的字迹潦草可能意味着个人健康的高风险,由于公众对自身健康情况的高度关注,因此对此类文件的准确性和可辨识性较其他专业文件有着更高期待。
在中国,由于医疗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很多医院门诊人满为患。医生在日常工作中所面临的时间压力往往比前面描述的“10秒内写下一句话”更为严苛。无论是门诊还是住院,医生们要完成的文字工作都是连篇累牍,且大部分为具有某种套路特征的专有名词的集合。这些专有名词在被反复书写之后,字形笔画便难免会向“神似”的境界迈进。在内科,由于疾病诊治对病史和检查的记录要求相对更高,故而字迹较为清楚;而在外科,对病情讨论分析的要求较内科为低,多数治疗以手术为主,因此字迹更加潦草。
医生书写潦草导致的问题除了造成医疗差错外,还会给临床研究带来不便。需要回顾,收集和总结病例时,凌乱的字迹仅能提供有限的线索,治疗的经验不能很好保存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笔迹是一种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特征。医生和教师一样,都属笔迹公开化程度较高的职业。相对于教师,医生的书写责任更大,要求更高,错误书写和涂鸦书写的危害也更大。消除医生涂鸦、特别是处方涂鸦,减少医疗差错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问题。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改用电子处方和打印处方。目前国内已广泛开展了打印处方,较之过去,患者至少不用再猜测处方上那些云山雾罩的字迹了。住院病案的印刷化还在推行当中,相信过不了多久住院患者出院时就能看到整洁的住院记录了。不过这些并不是所谓的“电子病历”,只是手写病历的印刷化而已。距离电子病历所需的那种医疗文件信息化、网络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