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目珍的双刃剑同时锋锐地劈向了创作与研究,他既是学者型散文诗人,也是长于诗歌创作的批评家,在纷繁复杂而偌大无边的诗坛上,找准了自己的角色定位与创作向度。其作品频频见诸国內纯文学及理论刊物,著有诗集《外物》《假寐者》。二〇一八年,赵目珍先生由北京燕山出版社推出了散文诗精品集《无限颂》。诗人击壤而歌,致力于古典文学的进化,取其性情相近而精耕,摄其魂魄巧合而细作,并且以一个礼敬者的初心,浸润时空中的古典与现代、把握生命中的有限与无限、承载存在中的真实与虚无,也汇聚了文化经验、生活经验与诗写经验的合力,时而释放出一个诗人心灵的焦灼、深重孤独的心理能量与难于超逸的心曲隐衷。作者于苦心孤诣又堪可自足的闲情中,忽有与众不同的“真理”逸出。千秋叩问,循本悟心,而能从古典语境中纷然跳脱,出之以现代诗家的睿智哲思,深切地体现了他对历史、文化与诗学的多维透视。他的诗风大气而庄严,清正而典雅,遒健而朴茂。作者以他的智性挑战与可贵探索,有效地建立了散文诗审美的范式、古典艺术的圭臬与文化价值的标度。本文试图从散文诗哲学维度谈谈诗人这部作品的鲜明特点:
一.古典诗美的现代变奏
赵目珍的散文诗,徜徉于古典与现代之间,充分展现了它们二者并非混搭而是相互沟通、碰撞与接洽的美,以及古代诗文本传统意义的存在,一种内在的精神性的存在。在他的散文诗中,诗人源自传统而指向现在、缩略时空而增益生命,字里行间有着浓厚的古典情怀与独特的审美意味,实现了中国古典诗意的现代转换,传统诗美的现代变奏。从这个意义上说,诗人的价值,或许不在于散文诗本身,而在于他提供的洞察的视角,一种对于古典与现代关系审视与洞察的视角。有了这种视角,便可以找到自己“读古典、看世界”的方式;相信赵目珍式的洞见与感受,也会从数千年历史的典籍、文化的绵延、诗歌的秩序中解读、对照、思考中获得。
“击壤,击壤。……从每一片灵性的气象中,我们都照见完整的自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从不久违的日出与日落,它与我们有些迥异”、“击壤,击壤。历史的光影变幻难测,但向前的甬道只有一条。/啊!——我们都在史册中找寻着属于自己的词根。”(《击壤歌》),击壤为“古游戏名”,是帝尧时代投掷类游戏。东汉王充《论衡·艺增篇》即有记载:“击壤者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尧何等力!’”诗人赵目珍则取古意而赋闲情,玩击壤以寄心志,不是为了拟古而拟古,而是假托古意,冀望它们与魂灵相遇,“在史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词根”,从变幻难测的历史光影中“照见完整的自己”,这就把古意与今魂联系在了一起。这章散文诗还通过击壤游戏将庄周梦蝶、桃花源记、淝水之战、火烧赤壁等许多古典意蕴与历史事件融于一炉,就像古代的炼金术家对待矿石那样,作者用多种组合方法来加以提炼,实现了古典情怀的现代重构。《闭门谢客》出自清代贪梦道人《彭公案》第十一回:“我从此闭门谢客,永不见人。”然而到了赵目珍的诗里却出现了这样的句子:“闭门谢客,就是与万物建立另一种灿烂的关系。/它内美,让日常与历史脱离纠缠。/然而相对于自然,它亦非局外。/在这里,有骑鲸者,有御风者。”古往今来,真正能让日常与历史脱离纠缠的又有何人?“推开窗子。面对南山,明月一泻千里。”唯可借明月的洗礼方能求心灵的宁静,古今文人骚客的心境尽皆如此。关于《山中》这个诗题,唐代诗人王勃、王维等均有所咏,王勃的“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和王维的“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耳熟能详,出口成诵,而收入《无限颂》集子里的《山中》,还写到了《离骚》中的美人香草:“这山中的景色,并非来自于梦幻。/是香草美人被现实击碎,暂时避入了红尘。”经由作者自然地引申,见情见性,作者朝向古典高度仰望的“山中”,文字背后透露出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我知道,总有一些失势者,会落草山中。/像往常一样,他们隐姓埋名。//路,其实就是要走到无人处。/到那时,只剩下一片空虚的内心,用来盛纳万境。”诗人沉浸在这片优雅的古典气氛中,建立了古今诗学联系,让古典审美范式和现代审美范式相互携手,为理解古代诗歌的现代处境提供了新的路径。
赵目珍的散文诗,不要说其内核与本质,单是从现象上看,也不难发现其中的古典意蕴,或许,作者受唐代诗人王维诗句启发写《空山》,他的数十篇散文诗,分别与上古时代的诗歌《卿云歌》、楚辞篇章《渔父》、汉乐府民歌《悲歌》、后汉书中的《云泥》、陶渊明的《感士不遇赋》、唐代李贺的诗《高轩过》、李商隐的诗《所居》、唐宋多位诗人的诗《途中》以及成语“退藏于密”同题,有的虽然不同题却使人想到它的出处,如看到“深潭”便让我们想起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看到《秋夜独坐怀故山》,就想起了李白的《春夜独坐怀故山》,但他的散文诗篇章绝对不是古诗今译或古文解读,也不是对原诗文意象与内涵的简单拆解或解构,而是真正走向古典与现代的深度融合,致力于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作者在现代的背景下观照古典,或者在古典的角度来观照现代,尤其注重现代人生活经验与文化经验的洗礼与交汇,散文诗因此而具有十分强烈的现代性,也兼备了古典和现代的美感。“穿越千年时光,穿越洞庭的龙脉,你瑰丽的诗情激活了整个荆楚与潇湘。/汨罗江源头的水草,一如你浩然的雄风,也燃烧起最罗曼蒂克的情怀。/可是美人迟暮,香草洁白,你逆行的血管里,悲苦泛滥成灾。/沿着一条河流上溯,你鲜红的血液,拒绝与风狎昵,血染的忠贞从艰苦卓绝的身体里汩汩流出。/我寻你寻到了昆仑山的白水,寻到了名不见经传的高丘。/你的传说到底从哪里发源?你的骨骼在荆楚大地上一次又一次倔强地复出”、“安静些。月光,请你安静些。听,楚魂正翻越千山万水。/让他靠近些,让他再靠近些。让我们安静地迎接。”(《楚魂》),诗人穿越千年时光,沿着一条河流即汩罗江上溯,或安静地迎迓翻越千山万水的楚魂,让古典与现代精神传承与辉映,诗人血脉里流淌的是屈原忧国忧民的情怀;贯穿在文本中的爱国精神、人文传统真挚深切,楚楚动人,它让我们明白:究竟什么样的东西应成为我们坚守的精神品格?伴随时空的转换与朝代的更迭,一脉相承的传统仍在延续。传统从来就存在于现在之中,这些历久弥新的爱国精神与古典意蕴在现代语境里生生不息。在《打开陶渊明的十二种方式》中,诗人循着内心的声音,俯仰宇宙,“眷眷往昔”,神驰万古,不禁为陶渊明“静心地想一想园林的美好,这喧嚣的尘世,早就应该辞去”、种豆南山、采菊东篱等面对复杂人生的归隐超脱境界、澹泊宁静的心境与甘愿过朴素的田园生活态度点赞。 赵目珍先生不仅在这本集子中多次写到陶渊明,而且在谈到散文诗观时也非常推崇陶渊明。他说:“从当下的视野来考究,散文诗一定同时具有古典性和现代性,也唯有如此,散文诗才能打通过去、当下和未来三个时间之维。当然,真正达到这种体验高峰的人是极其罕见的。从中国的古典进行追溯,我觉得第一人当推陶渊明,其《归去来兮辞》可以推为这种体验的典范之作。陶渊明的生命境界由忧勤转为洒落,是他对作为存在的个体进行自我体认之后的一种回归。在他的生命意识中,不失此生是一种追求,而纵浪大化才是其隐隐闪烁的精神根柢。他之归隐,是人性觉醒之后的真我选择。由人性本真而生衍情感,其诗文的‘游牧’一定与本真的情性相通。《归去来兮辞》就是对散文诗独特气质的一次完美呈现。”作者所言的“古典性和现代性”,落实在陶渊明身上,打通古今,胜义纷披,其出彩的地方也正是在于将这种现代形式有机地与古典气氛相融合,寻找今天返朴归真、淡泊名利、自由自在的“五柳先生”,不啻是怀古,也不是在故纸堆中寻找陶渊明,而是在我们身边寻找“现代的五柳先生”,远离世俗,崇尚自然,对简单而质朴的美好生活充满向往,让古老的泉源不断映照出新的现实,流淌出新的思想,从而达到古典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二.有限时空的无限绵延
赵目珍的散文诗,盘桓于有限与无限之间,寓无限于有限之中,是有限时空的无限绵延。作者把这本散文诗的书名叫做《无限颂》,可见他对无限与有限关系的看重。我们只要搜索一下,就会找到这样几行字:有限与无限,是反映物质运动在时间和空间上辩证性质的一对哲学范畴。有限和无限的关系是辩证的,是对立的统一。生命的有限与无限,构成了人类生命意识的核心。由此我想起了意大利著名浪漫主义诗人贾科莫·莱奥帕尔写的诗歌《无限》,其中有这样的句子:“篱笆遮住我的目光/使我难以望尽遥远的地平线。/我安坐在山岗/从篱笆上眺望无限的空/坠落超脱尘世的寂静/与无比深沉的安宁”、“我的思绪就这样/沉落在这无穷无尽的天宇;/在这无限的海洋中沉没/该是多么甜蜜。”一道篱笆隔断诗人的目光,使他难以望尽遥远的地平线。然而,这有形的障碍,却激发诗人去眺望遥远的、无垠的空间的愿望,赋予诗人以在“无限的空间”幻想的自由。
再看赵目珍的散文诗《无限颂》:“顶峰总是消除眺望”,这与莱奥帕尔迪的诗歌《无限》“篱笆遮住我的目光”有异曲同工之妙,“遮蔽”也好,“消除眺望”也好,说明目光是有限的,落日余晖、飞鸟也是有限的,因为它们总有那么一天会“腐朽和终结”,“上有乌鸢,下有蝼蚁。最终都逃不过一场空濛的美丽。这是‘有限’最致命的隐喻。”这是由于它们的生命与“空濛的美丽”都是有限的,“必将接替在结构之内死亡的必然结局”,但是有限包含着无限,有限体现着无限,既然“空濛的美丽”是有限的,我们又何不自我超越,在调和有限与无限的矛盾中求得生存的永恒意义,所以,诗人说“不妨剔除有限时空内的虚名,让一切都无关指涉,让‘无限’呈荼蘼之势。”超越生命与“空濛的美丽”的有限性,则不妨“剔去有限时空内的虚名”,去净化我们的心灵,追求精神的无限永恒,这便是有限的此岸对彼岸的无限眺望。
实际上,关于有限与无限的关系,作者在诸多篇章中均有所涉猎,《击壤歌》中说:“我们都超越了自己的界限。/外在世界失去了的无限终将被灵魂的无限所取代。”——“外在世界失去了的无限”即言“有限”,取而代之的是“灵魂的无限”——对于一个人来说亦复如是,一个身体在有限之域,另一个维度则是灵魂,精神被塑造成无限,得到一张通往“神域”的入场券,这便是无限,此乃一种超越与永恒的力量使然。再看《孤独者》中的句子:“为何要感慨时间的无穷变化呢。为何要感慨时间的变化无穷呢。”——“无穷变化”即无始无终,是为“无限”;《闭门谢客》写的是活动空间局限在一间房子里,是谓“有限”,但这里亦非局外,因“有骑鲸者,有御风者”,还可“推开窗子。面对南山,明月一泻千里”,是谓“无限”,这就体现了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所居》中的“疆国有界”是有限,“我心无形”是无限。《野草,及其肉身》中写的野草终究会枯萎,或被野火所焚,肉身也会“油盡灯枯”,可谓“有限”,但结尾一句“从火光中涅槃,最后再重新回至青青的风骨。”涅槃重生、生生不息又可谓“无限”,说明物质是不灭的、无限的,并且处在永恒的绝对运动之中,物质及其运动的永恒性、无限性,也就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即时间持续和空间广延的无限性。《草木之心》中的“焚烧——/沉沦之后,重又气聚神凝。不假外求,我有一颗草木之心。”焚烧、沉沦是“有限”状态,而“重又气聚神凝”与“万物体量无穷,时序没有止期”,即言无限,在这里,我们得到了这样的启示:有限范畴,反映着具体的事物、现象和客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暂时性、局部性和相对性。无限范畴,反映着客观实在的物质总体的永恒性、普遍性和绝对性。“在经律论小镇,你当然也不能够忽略掉佛性。/不信你看,路旁的那一丛芭蕉正张开枯萎的肉身,经由秋风,通向圆满之路。”(《在经律论小镇》),肉身枯萎了,说的是“有限”,通向“圆满”之路,说的是“无限”,这足以说明,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统一,表现在任何一个物质客体中。在一定意义上说,每一物质客体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肉身的萎顿与圆满即言此意,所以“圆寂”,既圆(无限)又寂(有限)表现在同一个物体之中。生命中的有限与无限,是把无限的永恒之物和有限的人生相对照,于是对生命终极价值的求证就成了诗哲学的使命。
三.虚无存在的真实呈现
赵目珍的散文诗,徘徊于真实与虚无之间,在真实的虚无与虚无的真实上,找到了内在的相互关联。或者说,他真实地面对虚无,面对虚无的世界与真实的生活。而面对虚无,一般人最本能的反应是选择逃避。但赵目珍不同,他不惮于虚无,并认为那就是生命的真实。“击壤,击壤。万物本就一理:死生多么自然,消散何其芬芳。”“我们的心和自然的抽离,是建构世界的两大阵营。对意象进行深构和消解,我们有着共同的基因。”(《击壤歌》),他在这里运用了与“虚无”相近的词“消散”与“消解”,却以“消散何其芬芳”言说,这就是生命的真实。 类似的表达不可胜数,如《孤独者》:“觉醒就像是一道闪电,而命运像虚无一样真实。”——也许在作者的眼里,虚无或是“孤独者”最后的天堂,“即使是这样的孤独也是短暂的。他开始在万物中奔跑。一切都像是雪一样的境遇。”由虚无到希望,人是什么只是指他过去是什么,将来并未存在,现在“在万物中奔跑”,是一个联系着过去和将来的否定,“雪一样的境遇”是何种境遇,到了最后,冰消雪散是宿命,实际上还是个虚无。再如:《万物生·11》:“万物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被替代,更不能被亵玩。/它们真实,向着虚无的天空礼敬。/它们自在,满带着明亮,驰向时间的深海。”何为存在?何谓虚无?著名哲学家萨特认为,存在是“自在的存在”的,如赵目珍诗中所言的“自在”,是存在的真实,而虚无,指的则是作为意识的“自为的存在”。人是处于存在与虚无之间的存在,而万物,“它们真实,向着虚无的天空礼敬。”因此,当我们在《途中》读到作者的“虚妄。我庆幸又一天即将黑下来。/但那不是灵魂的变质,而是重新还给我粗野的魂魄。/这个时刻在分割着的世界,只有黑暗让我变得清醒和安稳一些”诗句时,我们仍想起萨特的存在与虚无论,自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存在,万物就其自身存在的状态而言,“处于一团混沌、无差别、朦胧的状态,它好像是一个漆黑一团的、充实而不动的整体。”(转引自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第20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这与赵目珍的诗句大抵是一致的,“漆黑一团”与“天黑下来”、“只有黑暗让我变得清醒和安稳一些”,表达的意思庶几相似,有时存在着梦境的真实性与现实的虚无性,于是我们更理解《悲歌》中写下的“抛开一切,自此沉睡。/太阳落下后的黑暗之谷,将空无一人。//是的。不应该在群山之中遁迹。/与虚无相互爱抚,是一件异常艰难的事”、《所居》中写下的“云播下的种子,无非还是在一团虚无中复萌”、《打开陶渊明的十二种方式》写下的“人生如幻化,终当归空无”、作者所引用的“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以及《在人间》中写下的“万物自在涌动。看得见的,看不见的,都让人解除了内心的恐惧。/我只想赞美。哪怕用欢愉的雷声也可以代替”的诗句,万物自在涌动,所谓“自在”,“存在是自在的,存在是其所是”(萨特语),而虚无也是一种存在,“自为的存在”,虚无存在着,它就在世界中。更加值得提及的是,作者在《十一日谈·2》中用诗化的排比句式表达着他对“虚无”精辟的理解:“虚无是春风吹来的真实,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你都无法抗拒。/虚无是对风马牛不相及的反叛,它让不可能变得黯然失色。/虚无是大海逆流而回般的反转,打破了火焰燃烧与熄灭的二元格局。/虚无是一场瓢泼大雨,它觉醒了自我而又荒诞的悲观者。//欲得解脱,还是先让虚无溢满存在的疆域吧。/当虚无变得灿烂,人世的劳作便也接近尾声。”虚无是自为的,它“不是其所是,是其所不是”,“欲得解脱,还是先让虚无溢满存在的疆域”,这显示了诗人徘徊于真实和虚无、存在与虚无之间的反叛、觉醒与超越。
在谈到散文诗的常道时,赵目珍说:“散文诗有它独立的精神和气质所在,这种精神和气质根植于人类性情的萧散以及诗意栖居的理想欲求。说到底,它的出现乃是艺术之神对汲汲于存在之镜像的人类心灵感应的一种无限靠近,是一种基于心理同构的文学抚慰,是一种原始性的精神款待。”他的散文诗,如我上述的“古典诗美的现代变奏”、“有限时空的无限绵延”、“虚无存在的真实呈现”,一言以蔽之,即是如赵目珍所说的“艺术之神对汲汲于存在之镜像的人类心灵感应的一种无限靠近。”之所以要“基于心理同构的文学抚慰”,是因为他的散文诗中弥漫着许多需要心理抚慰与精神款待的“孤独”,他所表达的是孤独的哲学。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说,每个人是孤独的艺术家;周国平先生也说,人生因孤独而丰盛。赵目珍的这本书共有两辑,第一辑被命名为《孤独者》,是的,越孤独,越自由。“孤独的人很快就占领了夜晚。这样的细节看起来如此宏大。”(《孤独者》);“这些时日,我只看见,我只听见,孤独已成了问题。”(《途中》);“从什么样的事物中见出本来的面目,就将遗弃这一种事物。/这是本能的妒忌。从此也变得更加孤独。”(《悲歌·二》);“柔弱之骨可以支撑轻松的喉舌,而借以行世或者寄望恢复旧业,则无法忠实于傲岸的孤独。”(《闪耀的人》);“因为此时的你虽然孤独,然而却可以想象与所有的人或者事物在一起。”(《暮晚中》);“孤独如火,烛照万古心墟。”(《在伶仃岛》),似乎无需再多引证,作者孤独性情的萧散与抚慰,是与其诗意栖居的理想欲求相共互生的,在所有的孤独、所有的焦虑、所有的虚无面前,赵目珍用他的诗歌文本和哲学方式告诉你,自我的力量终会觉醒,孤独的自己却很强大。
综而论之,赵目珍的散文诗,似乎源自一种更古老、更本原的艺术冲动,而能勇敢地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随机应变,去蔽破障,在吐故纳新的标举中,攀升着现代诗美新高度。他特别擅长于古意新唱,参赞化育,明心见性,周详赅博,深入挖掘汉语传统的丰富诗性,于寻本溯源中注入现时代的神髓,让过往与当下、有限与无限、存在与虚无相互化合、超越且并列共置于一个时空状态,进行思想的言说,字里行间,有机地契合着永恒的生命哲學、人文精神与东方智慧。
参考文献
[1]赵目珍:《无限颂》,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8。
[2]崔国发:《中国散文诗学散论:一个诗人的艺术哲学》,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7。
[3]黄永健:《中国散文诗研究:现代汉语背景下一种新文体的理论建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赵目珍:《假寐者》,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
[5]彭毅文、张翼:《散文诗文体学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7。
[6]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作者介绍:崔国发,1964年生,安徽望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散文诗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兼任湖州师范学院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研究员。现居铜陵。)
一.古典诗美的现代变奏
赵目珍的散文诗,徜徉于古典与现代之间,充分展现了它们二者并非混搭而是相互沟通、碰撞与接洽的美,以及古代诗文本传统意义的存在,一种内在的精神性的存在。在他的散文诗中,诗人源自传统而指向现在、缩略时空而增益生命,字里行间有着浓厚的古典情怀与独特的审美意味,实现了中国古典诗意的现代转换,传统诗美的现代变奏。从这个意义上说,诗人的价值,或许不在于散文诗本身,而在于他提供的洞察的视角,一种对于古典与现代关系审视与洞察的视角。有了这种视角,便可以找到自己“读古典、看世界”的方式;相信赵目珍式的洞见与感受,也会从数千年历史的典籍、文化的绵延、诗歌的秩序中解读、对照、思考中获得。
“击壤,击壤。……从每一片灵性的气象中,我们都照见完整的自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从不久违的日出与日落,它与我们有些迥异”、“击壤,击壤。历史的光影变幻难测,但向前的甬道只有一条。/啊!——我们都在史册中找寻着属于自己的词根。”(《击壤歌》),击壤为“古游戏名”,是帝尧时代投掷类游戏。东汉王充《论衡·艺增篇》即有记载:“击壤者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尧何等力!’”诗人赵目珍则取古意而赋闲情,玩击壤以寄心志,不是为了拟古而拟古,而是假托古意,冀望它们与魂灵相遇,“在史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词根”,从变幻难测的历史光影中“照见完整的自己”,这就把古意与今魂联系在了一起。这章散文诗还通过击壤游戏将庄周梦蝶、桃花源记、淝水之战、火烧赤壁等许多古典意蕴与历史事件融于一炉,就像古代的炼金术家对待矿石那样,作者用多种组合方法来加以提炼,实现了古典情怀的现代重构。《闭门谢客》出自清代贪梦道人《彭公案》第十一回:“我从此闭门谢客,永不见人。”然而到了赵目珍的诗里却出现了这样的句子:“闭门谢客,就是与万物建立另一种灿烂的关系。/它内美,让日常与历史脱离纠缠。/然而相对于自然,它亦非局外。/在这里,有骑鲸者,有御风者。”古往今来,真正能让日常与历史脱离纠缠的又有何人?“推开窗子。面对南山,明月一泻千里。”唯可借明月的洗礼方能求心灵的宁静,古今文人骚客的心境尽皆如此。关于《山中》这个诗题,唐代诗人王勃、王维等均有所咏,王勃的“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和王维的“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耳熟能详,出口成诵,而收入《无限颂》集子里的《山中》,还写到了《离骚》中的美人香草:“这山中的景色,并非来自于梦幻。/是香草美人被现实击碎,暂时避入了红尘。”经由作者自然地引申,见情见性,作者朝向古典高度仰望的“山中”,文字背后透露出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我知道,总有一些失势者,会落草山中。/像往常一样,他们隐姓埋名。//路,其实就是要走到无人处。/到那时,只剩下一片空虚的内心,用来盛纳万境。”诗人沉浸在这片优雅的古典气氛中,建立了古今诗学联系,让古典审美范式和现代审美范式相互携手,为理解古代诗歌的现代处境提供了新的路径。
赵目珍的散文诗,不要说其内核与本质,单是从现象上看,也不难发现其中的古典意蕴,或许,作者受唐代诗人王维诗句启发写《空山》,他的数十篇散文诗,分别与上古时代的诗歌《卿云歌》、楚辞篇章《渔父》、汉乐府民歌《悲歌》、后汉书中的《云泥》、陶渊明的《感士不遇赋》、唐代李贺的诗《高轩过》、李商隐的诗《所居》、唐宋多位诗人的诗《途中》以及成语“退藏于密”同题,有的虽然不同题却使人想到它的出处,如看到“深潭”便让我们想起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看到《秋夜独坐怀故山》,就想起了李白的《春夜独坐怀故山》,但他的散文诗篇章绝对不是古诗今译或古文解读,也不是对原诗文意象与内涵的简单拆解或解构,而是真正走向古典与现代的深度融合,致力于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作者在现代的背景下观照古典,或者在古典的角度来观照现代,尤其注重现代人生活经验与文化经验的洗礼与交汇,散文诗因此而具有十分强烈的现代性,也兼备了古典和现代的美感。“穿越千年时光,穿越洞庭的龙脉,你瑰丽的诗情激活了整个荆楚与潇湘。/汨罗江源头的水草,一如你浩然的雄风,也燃烧起最罗曼蒂克的情怀。/可是美人迟暮,香草洁白,你逆行的血管里,悲苦泛滥成灾。/沿着一条河流上溯,你鲜红的血液,拒绝与风狎昵,血染的忠贞从艰苦卓绝的身体里汩汩流出。/我寻你寻到了昆仑山的白水,寻到了名不见经传的高丘。/你的传说到底从哪里发源?你的骨骼在荆楚大地上一次又一次倔强地复出”、“安静些。月光,请你安静些。听,楚魂正翻越千山万水。/让他靠近些,让他再靠近些。让我们安静地迎接。”(《楚魂》),诗人穿越千年时光,沿着一条河流即汩罗江上溯,或安静地迎迓翻越千山万水的楚魂,让古典与现代精神传承与辉映,诗人血脉里流淌的是屈原忧国忧民的情怀;贯穿在文本中的爱国精神、人文传统真挚深切,楚楚动人,它让我们明白:究竟什么样的东西应成为我们坚守的精神品格?伴随时空的转换与朝代的更迭,一脉相承的传统仍在延续。传统从来就存在于现在之中,这些历久弥新的爱国精神与古典意蕴在现代语境里生生不息。在《打开陶渊明的十二种方式》中,诗人循着内心的声音,俯仰宇宙,“眷眷往昔”,神驰万古,不禁为陶渊明“静心地想一想园林的美好,这喧嚣的尘世,早就应该辞去”、种豆南山、采菊东篱等面对复杂人生的归隐超脱境界、澹泊宁静的心境与甘愿过朴素的田园生活态度点赞。 赵目珍先生不仅在这本集子中多次写到陶渊明,而且在谈到散文诗观时也非常推崇陶渊明。他说:“从当下的视野来考究,散文诗一定同时具有古典性和现代性,也唯有如此,散文诗才能打通过去、当下和未来三个时间之维。当然,真正达到这种体验高峰的人是极其罕见的。从中国的古典进行追溯,我觉得第一人当推陶渊明,其《归去来兮辞》可以推为这种体验的典范之作。陶渊明的生命境界由忧勤转为洒落,是他对作为存在的个体进行自我体认之后的一种回归。在他的生命意识中,不失此生是一种追求,而纵浪大化才是其隐隐闪烁的精神根柢。他之归隐,是人性觉醒之后的真我选择。由人性本真而生衍情感,其诗文的‘游牧’一定与本真的情性相通。《归去来兮辞》就是对散文诗独特气质的一次完美呈现。”作者所言的“古典性和现代性”,落实在陶渊明身上,打通古今,胜义纷披,其出彩的地方也正是在于将这种现代形式有机地与古典气氛相融合,寻找今天返朴归真、淡泊名利、自由自在的“五柳先生”,不啻是怀古,也不是在故纸堆中寻找陶渊明,而是在我们身边寻找“现代的五柳先生”,远离世俗,崇尚自然,对简单而质朴的美好生活充满向往,让古老的泉源不断映照出新的现实,流淌出新的思想,从而达到古典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二.有限时空的无限绵延
赵目珍的散文诗,盘桓于有限与无限之间,寓无限于有限之中,是有限时空的无限绵延。作者把这本散文诗的书名叫做《无限颂》,可见他对无限与有限关系的看重。我们只要搜索一下,就会找到这样几行字:有限与无限,是反映物质运动在时间和空间上辩证性质的一对哲学范畴。有限和无限的关系是辩证的,是对立的统一。生命的有限与无限,构成了人类生命意识的核心。由此我想起了意大利著名浪漫主义诗人贾科莫·莱奥帕尔写的诗歌《无限》,其中有这样的句子:“篱笆遮住我的目光/使我难以望尽遥远的地平线。/我安坐在山岗/从篱笆上眺望无限的空/坠落超脱尘世的寂静/与无比深沉的安宁”、“我的思绪就这样/沉落在这无穷无尽的天宇;/在这无限的海洋中沉没/该是多么甜蜜。”一道篱笆隔断诗人的目光,使他难以望尽遥远的地平线。然而,这有形的障碍,却激发诗人去眺望遥远的、无垠的空间的愿望,赋予诗人以在“无限的空间”幻想的自由。
再看赵目珍的散文诗《无限颂》:“顶峰总是消除眺望”,这与莱奥帕尔迪的诗歌《无限》“篱笆遮住我的目光”有异曲同工之妙,“遮蔽”也好,“消除眺望”也好,说明目光是有限的,落日余晖、飞鸟也是有限的,因为它们总有那么一天会“腐朽和终结”,“上有乌鸢,下有蝼蚁。最终都逃不过一场空濛的美丽。这是‘有限’最致命的隐喻。”这是由于它们的生命与“空濛的美丽”都是有限的,“必将接替在结构之内死亡的必然结局”,但是有限包含着无限,有限体现着无限,既然“空濛的美丽”是有限的,我们又何不自我超越,在调和有限与无限的矛盾中求得生存的永恒意义,所以,诗人说“不妨剔除有限时空内的虚名,让一切都无关指涉,让‘无限’呈荼蘼之势。”超越生命与“空濛的美丽”的有限性,则不妨“剔去有限时空内的虚名”,去净化我们的心灵,追求精神的无限永恒,这便是有限的此岸对彼岸的无限眺望。
实际上,关于有限与无限的关系,作者在诸多篇章中均有所涉猎,《击壤歌》中说:“我们都超越了自己的界限。/外在世界失去了的无限终将被灵魂的无限所取代。”——“外在世界失去了的无限”即言“有限”,取而代之的是“灵魂的无限”——对于一个人来说亦复如是,一个身体在有限之域,另一个维度则是灵魂,精神被塑造成无限,得到一张通往“神域”的入场券,这便是无限,此乃一种超越与永恒的力量使然。再看《孤独者》中的句子:“为何要感慨时间的无穷变化呢。为何要感慨时间的变化无穷呢。”——“无穷变化”即无始无终,是为“无限”;《闭门谢客》写的是活动空间局限在一间房子里,是谓“有限”,但这里亦非局外,因“有骑鲸者,有御风者”,还可“推开窗子。面对南山,明月一泻千里”,是谓“无限”,这就体现了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所居》中的“疆国有界”是有限,“我心无形”是无限。《野草,及其肉身》中写的野草终究会枯萎,或被野火所焚,肉身也会“油盡灯枯”,可谓“有限”,但结尾一句“从火光中涅槃,最后再重新回至青青的风骨。”涅槃重生、生生不息又可谓“无限”,说明物质是不灭的、无限的,并且处在永恒的绝对运动之中,物质及其运动的永恒性、无限性,也就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即时间持续和空间广延的无限性。《草木之心》中的“焚烧——/沉沦之后,重又气聚神凝。不假外求,我有一颗草木之心。”焚烧、沉沦是“有限”状态,而“重又气聚神凝”与“万物体量无穷,时序没有止期”,即言无限,在这里,我们得到了这样的启示:有限范畴,反映着具体的事物、现象和客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暂时性、局部性和相对性。无限范畴,反映着客观实在的物质总体的永恒性、普遍性和绝对性。“在经律论小镇,你当然也不能够忽略掉佛性。/不信你看,路旁的那一丛芭蕉正张开枯萎的肉身,经由秋风,通向圆满之路。”(《在经律论小镇》),肉身枯萎了,说的是“有限”,通向“圆满”之路,说的是“无限”,这足以说明,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统一,表现在任何一个物质客体中。在一定意义上说,每一物质客体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肉身的萎顿与圆满即言此意,所以“圆寂”,既圆(无限)又寂(有限)表现在同一个物体之中。生命中的有限与无限,是把无限的永恒之物和有限的人生相对照,于是对生命终极价值的求证就成了诗哲学的使命。
三.虚无存在的真实呈现
赵目珍的散文诗,徘徊于真实与虚无之间,在真实的虚无与虚无的真实上,找到了内在的相互关联。或者说,他真实地面对虚无,面对虚无的世界与真实的生活。而面对虚无,一般人最本能的反应是选择逃避。但赵目珍不同,他不惮于虚无,并认为那就是生命的真实。“击壤,击壤。万物本就一理:死生多么自然,消散何其芬芳。”“我们的心和自然的抽离,是建构世界的两大阵营。对意象进行深构和消解,我们有着共同的基因。”(《击壤歌》),他在这里运用了与“虚无”相近的词“消散”与“消解”,却以“消散何其芬芳”言说,这就是生命的真实。 类似的表达不可胜数,如《孤独者》:“觉醒就像是一道闪电,而命运像虚无一样真实。”——也许在作者的眼里,虚无或是“孤独者”最后的天堂,“即使是这样的孤独也是短暂的。他开始在万物中奔跑。一切都像是雪一样的境遇。”由虚无到希望,人是什么只是指他过去是什么,将来并未存在,现在“在万物中奔跑”,是一个联系着过去和将来的否定,“雪一样的境遇”是何种境遇,到了最后,冰消雪散是宿命,实际上还是个虚无。再如:《万物生·11》:“万物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被替代,更不能被亵玩。/它们真实,向着虚无的天空礼敬。/它们自在,满带着明亮,驰向时间的深海。”何为存在?何谓虚无?著名哲学家萨特认为,存在是“自在的存在”的,如赵目珍诗中所言的“自在”,是存在的真实,而虚无,指的则是作为意识的“自为的存在”。人是处于存在与虚无之间的存在,而万物,“它们真实,向着虚无的天空礼敬。”因此,当我们在《途中》读到作者的“虚妄。我庆幸又一天即将黑下来。/但那不是灵魂的变质,而是重新还给我粗野的魂魄。/这个时刻在分割着的世界,只有黑暗让我变得清醒和安稳一些”诗句时,我们仍想起萨特的存在与虚无论,自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存在,万物就其自身存在的状态而言,“处于一团混沌、无差别、朦胧的状态,它好像是一个漆黑一团的、充实而不动的整体。”(转引自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第20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这与赵目珍的诗句大抵是一致的,“漆黑一团”与“天黑下来”、“只有黑暗让我变得清醒和安稳一些”,表达的意思庶几相似,有时存在着梦境的真实性与现实的虚无性,于是我们更理解《悲歌》中写下的“抛开一切,自此沉睡。/太阳落下后的黑暗之谷,将空无一人。//是的。不应该在群山之中遁迹。/与虚无相互爱抚,是一件异常艰难的事”、《所居》中写下的“云播下的种子,无非还是在一团虚无中复萌”、《打开陶渊明的十二种方式》写下的“人生如幻化,终当归空无”、作者所引用的“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以及《在人间》中写下的“万物自在涌动。看得见的,看不见的,都让人解除了内心的恐惧。/我只想赞美。哪怕用欢愉的雷声也可以代替”的诗句,万物自在涌动,所谓“自在”,“存在是自在的,存在是其所是”(萨特语),而虚无也是一种存在,“自为的存在”,虚无存在着,它就在世界中。更加值得提及的是,作者在《十一日谈·2》中用诗化的排比句式表达着他对“虚无”精辟的理解:“虚无是春风吹来的真实,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你都无法抗拒。/虚无是对风马牛不相及的反叛,它让不可能变得黯然失色。/虚无是大海逆流而回般的反转,打破了火焰燃烧与熄灭的二元格局。/虚无是一场瓢泼大雨,它觉醒了自我而又荒诞的悲观者。//欲得解脱,还是先让虚无溢满存在的疆域吧。/当虚无变得灿烂,人世的劳作便也接近尾声。”虚无是自为的,它“不是其所是,是其所不是”,“欲得解脱,还是先让虚无溢满存在的疆域”,这显示了诗人徘徊于真实和虚无、存在与虚无之间的反叛、觉醒与超越。
在谈到散文诗的常道时,赵目珍说:“散文诗有它独立的精神和气质所在,这种精神和气质根植于人类性情的萧散以及诗意栖居的理想欲求。说到底,它的出现乃是艺术之神对汲汲于存在之镜像的人类心灵感应的一种无限靠近,是一种基于心理同构的文学抚慰,是一种原始性的精神款待。”他的散文诗,如我上述的“古典诗美的现代变奏”、“有限时空的无限绵延”、“虚无存在的真实呈现”,一言以蔽之,即是如赵目珍所说的“艺术之神对汲汲于存在之镜像的人类心灵感应的一种无限靠近。”之所以要“基于心理同构的文学抚慰”,是因为他的散文诗中弥漫着许多需要心理抚慰与精神款待的“孤独”,他所表达的是孤独的哲学。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说,每个人是孤独的艺术家;周国平先生也说,人生因孤独而丰盛。赵目珍的这本书共有两辑,第一辑被命名为《孤独者》,是的,越孤独,越自由。“孤独的人很快就占领了夜晚。这样的细节看起来如此宏大。”(《孤独者》);“这些时日,我只看见,我只听见,孤独已成了问题。”(《途中》);“从什么样的事物中见出本来的面目,就将遗弃这一种事物。/这是本能的妒忌。从此也变得更加孤独。”(《悲歌·二》);“柔弱之骨可以支撑轻松的喉舌,而借以行世或者寄望恢复旧业,则无法忠实于傲岸的孤独。”(《闪耀的人》);“因为此时的你虽然孤独,然而却可以想象与所有的人或者事物在一起。”(《暮晚中》);“孤独如火,烛照万古心墟。”(《在伶仃岛》),似乎无需再多引证,作者孤独性情的萧散与抚慰,是与其诗意栖居的理想欲求相共互生的,在所有的孤独、所有的焦虑、所有的虚无面前,赵目珍用他的诗歌文本和哲学方式告诉你,自我的力量终会觉醒,孤独的自己却很强大。
综而论之,赵目珍的散文诗,似乎源自一种更古老、更本原的艺术冲动,而能勇敢地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随机应变,去蔽破障,在吐故纳新的标举中,攀升着现代诗美新高度。他特别擅长于古意新唱,参赞化育,明心见性,周详赅博,深入挖掘汉语传统的丰富诗性,于寻本溯源中注入现时代的神髓,让过往与当下、有限与无限、存在与虚无相互化合、超越且并列共置于一个时空状态,进行思想的言说,字里行间,有机地契合着永恒的生命哲學、人文精神与东方智慧。
参考文献
[1]赵目珍:《无限颂》,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8。
[2]崔国发:《中国散文诗学散论:一个诗人的艺术哲学》,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7。
[3]黄永健:《中国散文诗研究:现代汉语背景下一种新文体的理论建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赵目珍:《假寐者》,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
[5]彭毅文、张翼:《散文诗文体学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7。
[6]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作者介绍:崔国发,1964年生,安徽望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散文诗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兼任湖州师范学院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研究员。现居铜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