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窠臼,拓宽作文评改天地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oeni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难,是学生的共同心声,改作文难,也成了语文教师的共识。作文,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成了一件痛苦的事。特别是作文的评改,教师昼批夜改,圈圈点点,修修改改,绞尽脑汁,打出分数,评出等级,写出评语,优点缺点,一一地写来,唯恐落下一点。教师占据了评改这一舞台,独唱独演,劳神费力,但学生对教师的劳动并不领情。发下作文本后,能真正体会教师的评语,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升作文的学生却没有几个。教师常常慨叹:辛辛苦苦地评改完了,学生连看都懒得看,真是费力不讨好。这种高耗低效的评改方法该淘汰了,时代的发展要求作文评改必须改革了。
   新课改关于作文教学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担当改革的重任。大胆地推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集体评、教师点评等方式,把教师从评改作文的苦海中解放出来,把学生推进作文评改的大浪中锻炼。让学生品评自己的劳动成果,鉴定别人的作品,把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参与作文评改,锻炼了学生自主参与的能力,并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具体做法如下:
   一、互批互改
   根据全班学生在平时写作中能力的强弱,分为评改小组,每组人数均等,六人一组,并选举写作较好的学生为小组长;教师将作文发给每位学生,批改时,必须做到从字到句,从段到篇,认真阅读,深刻理解,仔细分析,发现优点,找出缺点,点、圈、改结合;然后,写出评语,给出等级或分数,标明时间,签上姓名。有这个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容易发现问题这一缺点,教师要加强指导,随时把一些修改的技巧传授给他们。
   二、小组评改
   学生互批互改后,小组再进行合作讨论,交换看法,统一认识;每组选出有价值的一篇,不一定要优秀作文,只要对同学们的写作有帮助的,哪怕是反面的典型也行,小组选代表进行总结陈述;最后由教师根据小组发言的情况,适当点评,及时对每组写出不同的评改意见。
   三、集体评改
   每个小组推荐出典型作文,大约10篇左右,再从中选出5篇典型文章,供大家鉴赏评价。将选好的5篇作文由学生代表或作者自己,拿上作文本,上讲台宣读;再让学生分析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提出文章的优缺点,打出分数,评出等级。看看与原来的评价有多大的差异,最后由教师再做精彩点评。
   四、自批自改
   作文物归原主后,教师要提醒学生,认真揣摩别人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学生多改,改好,同时教育学生要细心、认真、说真话,公正合理地自我评价,并养成自改自查的良好习惯,写上个人反思或体会。写得较失败的作文,教师要严格要求重写一篇,力求在原作基础上要有较大的提升。
   在评改活动中,每个学生的精神都处于亢奋状态,因为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切身利益有关,他们非常关心自己作文的命运,关心他们的作文能否冲出小组,走向全班,关心自己的评判能力,考验自己的火眼金睛。这对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次能力的检验,所以,学生密切关注别人的文章,挑剔别人的缺点,信服别人的长处。更关键的一点是,学生能尽早地得知自己文章的结果,能知道自己分析的正误。同时,在他们的脑海中,慢慢便形成了一套评定作文优劣的标准,更大的价值是能指导他们下次的作文。
   教师要控面抓点,集体讲解与单独面谈相结合。在小组评改的时候,教师是巡视员、监察员的角色,或者直接参与到某一小组,与学生讨论、评定、修改,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积极讨论,热烈争辩。每次作文评改,教师至少面批5篇作文,每学期要达到每个学生有1-2次面批的机会。力求做到宏观把握,微观调控,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解决评改中的一些典型问题。
其他文献
有人说课堂是燃烧激情的舞场,浇注热血的圣坛,青春飞扬的草地。“两活”创意课堂就是这个激情燃烧的舞场,热血浇注的圣坛,青春飞扬的草地。2010年11月3日上午,镇江实验学校魅力之城分校八年级年轻的语文教师朱江老师给我们展示了这个舞场、圣坛、草地。市学科带头人、丹徒区语文教研员颜家明,润州区教研员陆其勇主任参加了这次活动。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  才进教室,就听到了教室里面传出了深情纯厚的男中音的朗读
期刊
导学案,是教师针对课堂教学预设而在课前编制的用于引领学生学习的方案。借助导学案能优化教学过程,使教师通过课前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到集体探讨,提高其教学水平。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还应兼顾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他们能够快乐学习。  一、通过课前问题设计,培养学生多元智能  小学生年龄较小,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结合他们的特点来设计导学案。在课前导学案
期刊
《猫》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课文体现的都是动物朋友这个主题,相关的语文要素训练目标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对接本篇课文学习,课后用两道练习题细化了训练要求:默读课文,举例说说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非常喜欢猫,在把你的体会有感情地读出来;说说第1自然段讲了几层意思,课文还有哪些自然段的写法跟它一样。结合上述学习目标和要求,在对课文进行解读时可以重点抓“古
期刊
課程改革在不断地推进,各种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老师们眼前,致使老师们总是很迷茫,感觉语文课是千头万绪,无从抓起。因为我们的语文承载着太多的“使命”: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言语能力、丰富精神世界、传承民族文化……作为一名课改的参与者和执行者,我总是不停地追问自己语文课究竟应该怎样上?什么样的语文课称得上一节好的语文课?我也在不断地努力去改变自己,尝试突破。  一、同课异构现弊端  在一次镇教
期刊
儿童诗的每行诗句长短不一,行数和字数也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因其灵动的语言、清新的风格、独有的童趣而被学生所喜爱。统编教材编入的儿童诗犹如一颗颗理想的种子撒入学生的心田,引发了他们阅读的乐趣。儿童诗的表现形式与其他课文不同,教学方法也就不同,那么,如何破译儿童诗教学中关于朗读、理解、感悟、创作等方面的密码呢?我在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寻找节奏,破译朗读儿童诗的密码  儿童诗描写的都是儿童眼中的世
期刊
文言文承载着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其语言精练、意蕴丰富,语言规则与当下有着较大的区别,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理解障碍。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拉近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的距离,为学生的深入理解和品味架设桥梁,从而读出文言文独特的味道。  一、拾级而上,多重朗读中品味文言之“文味”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要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纵观整个小学阶段,新课标并没有针对文言文
期刊
小组合作在现在的教育领域已经成了一个熟悉的词汇,合作学习确实能改变一些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给教育天空带来新鲜的空气。学会合作是21世纪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生本教育的特点之一就是强调学生小组学习。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4-6人,无论是课前准备还是上课时的学习每位学生都必须在小组内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要想达到这一高度,将小组合作运用的得心应手,建立一套完善可行的评价机制是必不可少的。  小组合作所
期刊
作为语言文字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诗歌的魅力是无穷的,它根植于社会,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的诗歌内容是丰富的,在对其进行鉴赏的过程中,教师要建立本源意识,给学生提供品读、欣赏的平台。在具体操作中,诗歌鉴赏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教师采取的往往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形式,学生不能深度理解诗歌内容、主旨,对诗情、诗韵的把握也就无从谈起。  一、吟咏诵读,感知诗词内涵  诗歌是古代劳动
期刊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在全国许多地方已经轰轰烈烈地展开,它的课堂基本模式教师已经非常熟悉。然而,对于每一环节的作用却众说纷纭。比如,有人认为课堂展示是学生提前做好准备的,看不出学生的水平、能力,有作秀的嫌疑,等等。   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区别于为教者好教而设计的师本教育。它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其中,“一切为了学生”是价值观,
期刊
参加工作已有20余年,这其中一直担任小学班主任工作。回首走过的路程,感触颇深,其中有几分劳累,也有几许收获。正是在辛苦和琐碎的班主任工作中,成长着,快乐着,并收获着。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不但要教好所任教的学科,更重要的还要培养一个健康向上、积极奋进的班集体,使每个学生都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爱心构建师生情谊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爱是教育的根本,要想让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