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化与同情:明清文献所载女巫的二元特征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w51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巫又称师婆、巫女、巫婆,扮演着神界与人界的沟通者。相较于男巫而言,明清传统社会中女巫的分布地域更广,从业人数更多,也更深入民众生活。女巫在明清地方志、小说及文人笔记中的描述中多是被污名化的形象,她们装神弄鬼、欺骗财物,蛊惑人心、聚众起事,某种意义上讲,主流社会对她们的排斥是不言而喻的。然而通过分析明清士大夫文献,可探出部分士绅亦出现了对其同情的态度,更有甚者,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其评价反复变化。文献中对女巫的矛盾记载,看似二元悖论,实则含义深刻,反映了明清时期大、小传统之间对于女巫这一特殊群体评判的极其
其他文献
“幅的理论”提供的标准过于模糊,并没有走出传统经验量刑法的窠臼,尤其是将预防刑量的裁定与责任刑量的确定纠缠在一起,两者界限不明。“点的理论”未能解决没有预防刑情节
高校青年教师作为教师队伍和教育事业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其职业发展成为各界人士的关注热点。以223名高校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分析社会资本、心理资本及其交互作用对职业
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的政治保障。新时代对全面从严治党、推进伟大工程提出了更高要求。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理论、历史和现实的发展逻辑和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政
文化作为人类创造力的果实,已经是一个庞大的集合体,人们若想对之有全面的把握,必须对之进行分类。对文化进行分类的标准和方法有很多种,其中的每一种对于了解整体文化都是有
《潜夫论》是东汉著名政论散文家王符的名著,也是汉代子书的代表作之一。书中大量征引《诗经》中的句子,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体现了王符深厚的诗学修养。王符引《诗》关注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