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听力教学是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本文从认知角度出发,在详尽介绍了听力理解与图式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图式理论对英语听力理解的指导作用,并就如何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听力教学提了具体的建议和操作模式。
关键词: 图式;图式理论;听力过程;听力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H31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听力理解作为外语学习的一项基本语言技能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听”作为这“基础中的基础”并没有引起广大学生和英语教师的足够重视。很多学生学习英语时只关注如何提高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语言知识,而教师即便开展专门的听力教学,也仅仅将听力理解视为一个信息的被动接收过程,把学生纯粹当作是接受信息的“收音机”(Anderson & Lynch,1988)。事实上,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早已表明,听力理解远不像一般人认为的是一个简单接收声学信号,逐字听辨的被动过程,而是一种信息解码的过程,是意义再构建的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听者的背景知识即图式与听力理解的过程紧密相关。鉴于此,本文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图示在听力理解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对英语听力教学的一些启示。
二、 图式理论 ( schema theory)
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语言家们用以解释理解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最早由著名哲学家康德于1781年提出。20世纪30年代初,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应用并发展了图式概念。所谓“图式”是指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积极组织; 是被学习者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是怎样把这些新信息丰富到学习者知识库中的过程。大量的认知理论证明,图式是认知的基础,人们在理解、吸收、输入信息时,需要将输入信息与已知信息 (即图式)联系起来。
三、认知图式理论指导下的英语听力教学模式
Underwood (1990)曾提出三段式听力课堂教学方法,即听前阶段,听力理解阶段和听后阶段。我们以图式理论为基础,结合三段式听力教学,构建新型的听力教学模式。
1、听前准备阶段 (Pre - listening)
听前阶段是听力课教学的重要导入环节,它可以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图式理论认为,成功激活听者已有的相关图式是完成听力理解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足够的线索使图式发生作用,即便具备相应的图式,听者也无法完成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因此,在听力准备阶段,教师主要是帮助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图式或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图式。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达到这一阶段的目标:
(1)采取“头脑风暴法 ”展开联想,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并将其思路引到听力材料的脉络上来。
(2)提供相关背景知识,使学生了解听力材料内容所发生的环境,帮助学生激活或建立与其有关的语言图式。
(3)利用多媒体、图片,呈现与听力材料有关的内容,引导学生对听力内容进行恰当的预期,合理的猜测。
(4)呈现关键词和重点句型,帮助学生基本锁定听力主题的范围。再通过生词、重点句型的呈现,学生也扫清了听力障碍,利于激发学生大脑中已有的图式。
(5)巧用练习题,帮助学生猜想听力材料可能出现的内容,帮助他们限定思考的范围,提高听的效率。
通过这些方法和步骤,教师引导学生对听力内容进行“预热”,同时对听力材料内容进行合理的预期。从而,激活学生图式网中与听力主题有关的图式,为收听做好准备。
2、 收听阶段 (While - listening)
收听阶段是听力教学最重要的环节。学生听力效果的好坏,听力能力的训练,听力策略的培养都集中体现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1)通过泛听了解大意。泛听是“自上而下”的听力训练策略,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识别篇章的整体意义上,要通听全文,把握整体。
(2)通过精听细化听力内容。精听是“自下而上”的听力训练策略,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的细节。通过自上而下的泛听和自下而上的精听,学生不仅把握了听力材料的大意,而且也了解了具体细节。既把握住了宏观上的“森林”,又看到微观上的“树木 ”。不但激发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图式,而且还建立新的图式。
3、 听后巩固阶段 (Post - listening)
听后阶段是听力教学的深化阶段,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经短暂记忆处理的信息进行及时重组、编码并转化为长期记忆储存,成为听者知识系统的一个部分。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图式,教师可将听与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侧重,又全面发展,加大语言输出。听后,教师以口头回答问题、复述或针对听力材料进行讨论的形式使学生把听说结合;也可以以朗读训练、听录音模仿的形式把听读结合;还可以结合听力部分,进行摘要、小短文的写作。通过听和说、读、写的整合,学生加深了听力材料的理解。学生也在大脑中建立更多的新图式,这样有利于今后的听力学习和其他语言能力的提高。
四、结语
总而言之,图式听力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信息处理方式同时发生在各个层面的理解中,是听者的已有的图式与当前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而且贯穿听力理解过程的始终。图式理论应用于听力教学中,将为听力教学带来新思路和新方法,为改变听力教学模式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激发学生对听力学习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
参考文献
[1]刘绍龙.背景知识与听力策略-图式理论案例报告[J]。现代外语,1996(2)
[2]宋德生.图式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
[3]周相利.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
[4]史旭升.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4(4)
[5]李慧敏.从图式理论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2006(8)
关键词: 图式;图式理论;听力过程;听力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H31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听力理解作为外语学习的一项基本语言技能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听”作为这“基础中的基础”并没有引起广大学生和英语教师的足够重视。很多学生学习英语时只关注如何提高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语言知识,而教师即便开展专门的听力教学,也仅仅将听力理解视为一个信息的被动接收过程,把学生纯粹当作是接受信息的“收音机”(Anderson & Lynch,1988)。事实上,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早已表明,听力理解远不像一般人认为的是一个简单接收声学信号,逐字听辨的被动过程,而是一种信息解码的过程,是意义再构建的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听者的背景知识即图式与听力理解的过程紧密相关。鉴于此,本文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图示在听力理解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对英语听力教学的一些启示。
二、 图式理论 ( schema theory)
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语言家们用以解释理解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最早由著名哲学家康德于1781年提出。20世纪30年代初,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应用并发展了图式概念。所谓“图式”是指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积极组织; 是被学习者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是怎样把这些新信息丰富到学习者知识库中的过程。大量的认知理论证明,图式是认知的基础,人们在理解、吸收、输入信息时,需要将输入信息与已知信息 (即图式)联系起来。
三、认知图式理论指导下的英语听力教学模式
Underwood (1990)曾提出三段式听力课堂教学方法,即听前阶段,听力理解阶段和听后阶段。我们以图式理论为基础,结合三段式听力教学,构建新型的听力教学模式。
1、听前准备阶段 (Pre - listening)
听前阶段是听力课教学的重要导入环节,它可以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图式理论认为,成功激活听者已有的相关图式是完成听力理解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足够的线索使图式发生作用,即便具备相应的图式,听者也无法完成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因此,在听力准备阶段,教师主要是帮助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图式或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图式。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达到这一阶段的目标:
(1)采取“头脑风暴法 ”展开联想,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并将其思路引到听力材料的脉络上来。
(2)提供相关背景知识,使学生了解听力材料内容所发生的环境,帮助学生激活或建立与其有关的语言图式。
(3)利用多媒体、图片,呈现与听力材料有关的内容,引导学生对听力内容进行恰当的预期,合理的猜测。
(4)呈现关键词和重点句型,帮助学生基本锁定听力主题的范围。再通过生词、重点句型的呈现,学生也扫清了听力障碍,利于激发学生大脑中已有的图式。
(5)巧用练习题,帮助学生猜想听力材料可能出现的内容,帮助他们限定思考的范围,提高听的效率。
通过这些方法和步骤,教师引导学生对听力内容进行“预热”,同时对听力材料内容进行合理的预期。从而,激活学生图式网中与听力主题有关的图式,为收听做好准备。
2、 收听阶段 (While - listening)
收听阶段是听力教学最重要的环节。学生听力效果的好坏,听力能力的训练,听力策略的培养都集中体现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1)通过泛听了解大意。泛听是“自上而下”的听力训练策略,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识别篇章的整体意义上,要通听全文,把握整体。
(2)通过精听细化听力内容。精听是“自下而上”的听力训练策略,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的细节。通过自上而下的泛听和自下而上的精听,学生不仅把握了听力材料的大意,而且也了解了具体细节。既把握住了宏观上的“森林”,又看到微观上的“树木 ”。不但激发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图式,而且还建立新的图式。
3、 听后巩固阶段 (Post - listening)
听后阶段是听力教学的深化阶段,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经短暂记忆处理的信息进行及时重组、编码并转化为长期记忆储存,成为听者知识系统的一个部分。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图式,教师可将听与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侧重,又全面发展,加大语言输出。听后,教师以口头回答问题、复述或针对听力材料进行讨论的形式使学生把听说结合;也可以以朗读训练、听录音模仿的形式把听读结合;还可以结合听力部分,进行摘要、小短文的写作。通过听和说、读、写的整合,学生加深了听力材料的理解。学生也在大脑中建立更多的新图式,这样有利于今后的听力学习和其他语言能力的提高。
四、结语
总而言之,图式听力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信息处理方式同时发生在各个层面的理解中,是听者的已有的图式与当前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而且贯穿听力理解过程的始终。图式理论应用于听力教学中,将为听力教学带来新思路和新方法,为改变听力教学模式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激发学生对听力学习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
参考文献
[1]刘绍龙.背景知识与听力策略-图式理论案例报告[J]。现代外语,1996(2)
[2]宋德生.图式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
[3]周相利.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
[4]史旭升.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4(4)
[5]李慧敏.从图式理论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