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8年9月,我有幸成为了贵州省乡村名师曾静工作室的一员,通过一年的学习与交流,使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在工作室同行的引领下,增加了我对学习数学、研究数学的极大兴趣。最近我翻阅了《生活中的数学》这本书,让我深刻的认识到:数学是一门具有独特魅力的学科,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还是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数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越来越凸显它的魅力和价值,不断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在我们教学这门学科的时候却没能让学生们真正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或者说我们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脱节,距离现实生活过于遥远。而且更多的时候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不感兴趣。但如果你阅读了《生活中的数学》这本书,我相信在你的教学中一定会有不一样的体会。本书中不仅谈到古往今来的逸闻趣事,还有形形色色的日常生活中的数学趣题,使你阅读后发现,在数学的世界王国里,缤纷绚丽,异彩纷呈。数学再也不是刻板、枯燥、乏味的了,而是像在数学花园里漫步,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享受这美好的憧憬。下面我将把我从《生活中的数学》这本书中吸取的不一样的见解与大家一起分享。
关键词:感受生活 学习数学 数学发现 数学知识
一、从生活形象中抽象出数学图形
许多数学图形是从生活形象中舍弃了非本质的属性,抽象出本质特征而形成的。一些在平时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生活形象对于学生而言具有内在的情感。学生愿意去了解其普通外表之后隐藏的有趣特征。例如,在教学“射线”这图形时,可以出示“太阳”和“手电筒"两张图片。先让学生观察,然后抽象出射线,再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太阳发出的光线和手电筒发出的光线有什么相同点,从而帮助学生很好地认识了“射線只有一个端点,可以无限延长”的特征。再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教师可以从生活中常见的墨水瓶盒、粉笔盒、牙膏盒等物体中抽象出长方体的图形,使得学生对这些图形消除了陌生感,学习起来轻松愉快。
二、从生活体验中感悟数学思想
小学数学中一些具体的思想方法,如移多补少、多加要减、多减要加等在生活中也随处可见。例如,为了帮助学生体会到“移多补少”这一思想,教师在教学平均数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过程:讲台上放四只完全相同的杯子,杯子里装着水,每个杯中水的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请学生想办法在不改变四个杯子里水的总量的前提下,把四个杯子中的水变成一样的高度。在实践操作中,学生很快就想到了“移多补少”的方法。因此,也自然地认识到求平均数的过程,其实也就是“移多补少”的过程。
三、从生活现象中类比出数学概念
许多数学概念往往和生活现象之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准确地把握抽象概念与生活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有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概念。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之前,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科学课上曾学到的“水的循环现象”,再联系生活,让学生去想想,在自然界中还有那些周而复始的循环现象,学生们也许会说出“一年四季, 春夏秋冬是循环现象:太阳东升西落也是循环现象”等等。这样一来, 学生自然而然地弄清了“循环”的真实意义。
四、从生活实践中发现数学问题
数学问题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在人们的实践中发现和提出的。在数学教学中,对于需要研究的问题,教师不必急于自己提出,而是可以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提出问题。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就可以给学生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教师拿出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人分得了2个苹果;教师又拿出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人分得1个苹果;最后教师拿出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同学,让学生思考每人会分得多少苹果。学生说每人分得半个苹果,教师接着提问“半个苹果”我们应该用怎样的一个数字来表示呢?这样,学生就非常急切地想解决这个问题,使得分数“1/2”的产生水到渠成。
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不但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合理使用,还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比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综合起来。需培养学生这几方面的能力:一是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二是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更重要的是,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通过这本书的阅读,使我感悟到了数学的妙趣横生,体会到了这个学科的博大精深,深刻的理解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也督促我反思了我在数学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会改变自己的一些不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观念与方法,不但让学生们喜欢数学、理解数学,更让孩子们学好数学、爱上数学这门学科。
这本书不仅帮我解决了孩子厌学数学的困惑,还能充分引导我们感悟生活,并从生活中提取鲜活的数学素材,为数学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陈洪森. 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中感受生活[J]. 读写算:教师版, 2017(39):61-61.
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何坝镇中心学校 田洪进
关键词:感受生活 学习数学 数学发现 数学知识
一、从生活形象中抽象出数学图形
许多数学图形是从生活形象中舍弃了非本质的属性,抽象出本质特征而形成的。一些在平时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生活形象对于学生而言具有内在的情感。学生愿意去了解其普通外表之后隐藏的有趣特征。例如,在教学“射线”这图形时,可以出示“太阳”和“手电筒"两张图片。先让学生观察,然后抽象出射线,再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太阳发出的光线和手电筒发出的光线有什么相同点,从而帮助学生很好地认识了“射線只有一个端点,可以无限延长”的特征。再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教师可以从生活中常见的墨水瓶盒、粉笔盒、牙膏盒等物体中抽象出长方体的图形,使得学生对这些图形消除了陌生感,学习起来轻松愉快。
二、从生活体验中感悟数学思想
小学数学中一些具体的思想方法,如移多补少、多加要减、多减要加等在生活中也随处可见。例如,为了帮助学生体会到“移多补少”这一思想,教师在教学平均数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过程:讲台上放四只完全相同的杯子,杯子里装着水,每个杯中水的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请学生想办法在不改变四个杯子里水的总量的前提下,把四个杯子中的水变成一样的高度。在实践操作中,学生很快就想到了“移多补少”的方法。因此,也自然地认识到求平均数的过程,其实也就是“移多补少”的过程。
三、从生活现象中类比出数学概念
许多数学概念往往和生活现象之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准确地把握抽象概念与生活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有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概念。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之前,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科学课上曾学到的“水的循环现象”,再联系生活,让学生去想想,在自然界中还有那些周而复始的循环现象,学生们也许会说出“一年四季, 春夏秋冬是循环现象:太阳东升西落也是循环现象”等等。这样一来, 学生自然而然地弄清了“循环”的真实意义。
四、从生活实践中发现数学问题
数学问题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在人们的实践中发现和提出的。在数学教学中,对于需要研究的问题,教师不必急于自己提出,而是可以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提出问题。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就可以给学生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教师拿出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人分得了2个苹果;教师又拿出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人分得1个苹果;最后教师拿出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同学,让学生思考每人会分得多少苹果。学生说每人分得半个苹果,教师接着提问“半个苹果”我们应该用怎样的一个数字来表示呢?这样,学生就非常急切地想解决这个问题,使得分数“1/2”的产生水到渠成。
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不但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合理使用,还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比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综合起来。需培养学生这几方面的能力:一是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二是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更重要的是,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通过这本书的阅读,使我感悟到了数学的妙趣横生,体会到了这个学科的博大精深,深刻的理解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也督促我反思了我在数学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会改变自己的一些不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观念与方法,不但让学生们喜欢数学、理解数学,更让孩子们学好数学、爱上数学这门学科。
这本书不仅帮我解决了孩子厌学数学的困惑,还能充分引导我们感悟生活,并从生活中提取鲜活的数学素材,为数学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陈洪森. 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中感受生活[J]. 读写算:教师版, 2017(39):61-61.
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何坝镇中心学校 田洪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