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记叙文写作创新教学初探

来源 :文理导航·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blood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初中各类考试作文,一般情况下,都可以写成记叙文。所以,我认为,记叙文的写作是初中作文的重点、难点,也是其他类型作文的铺垫、关键。但是,不少教学同仁却不很重视记叙文写作的教学,他们认为记叙文的写作在小学已经过关。因此,教学时,往往出个题目,再提示几句就让学生写。殊不知,他们对小学生身体发育和智力开发程度不甚了解。专家研究表明,大部分小学生大脑发育不很成熟,因而理解力不是很强。他们对写作技巧的记忆只是机械记忆,对真正的技巧,比如构思新颖与否,选材恰切与否,布局能勾住阅文者的眼神与否,立意深刻与否都不知所以。进入中学,老师的写作要求提高了,加上有些老师不重视写作指导,他们写起文章来,深感头痛。
   那么,如何才能获取记叙文写作之钥匙?我认为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知道,初中生知识与智慧之门随大脑皮层发育成熟而大开。此时,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很强烈。尤其是在写作上,很需要老师指点迷津。如果老师用先进的教法加以点化,学生的作文自然能步入优秀文章之殿堂。
  一、兴趣要浓而广泛
   教师应用新的教学理念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社会在改革,教学的新观念、新经验、新方式也应不断出现。写作上,应给予学生思维的空间和活动的时间。当然,老师要当导演,要想方设法用新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学生的写作热情被我激起来了,我不失时机的充分调动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展开想像的翅膀登台说说写作方法与技巧,说说怎样确定有时代气息的中心思想,选择哪些材料,怎样布局才深得读者赞赏。这就使他们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这样,学生在愉悦之中掌握了写作技巧。
   注意,教师给学生作文下的评语也应有趣。要充分展示教师的才华,而且要能充分洞察学生的心,以进一步激活他们的写作激情。切忌不能在评语中指责这不是那不是,要充分看到文章的闪光点。
  二、审题要快而准确
   一篇佳作,都注意了精心审题。“磨刀不误砍柴工”,审好题才不会走入误区。如果审题走进了误区,你的构思、立意、布局、遣词造句无论怎样让人耳目一新,也不是一篇好文章。比如,2008 年中考一篇作文题为“在()的引领下<填中国伟人或名人>”。有不少考生没有注意“中国”一词,竟填上“贝多芬”、“高尔基”等外国名人。尽管用语生动,材料也感人,但只得了三十多分。今年重庆中考作文据广告语——“妈妈,我也要为你洗脚”写一篇文章,有不少考生写成了以“感动”为中心而不写成以“感恩”或“回报”为中心的文章。
   结果与高分无缘。所以,在教学中,我强调每一个学生必须做到审题不仅要快而且要准确。
  三、立意新而深刻
   立意就是确立中心,中心如果确定得深远而有新意,才会令人欣赏你的文章。怎样才能做到高屋建瓴而将文章写得深而有味呢?这就要求学生注意挖掘题目中的引申义或比喻义。
   着重指出的是,立意要有深度,我们必须要求学生做到以小见大,即“于细微处见真情”,通过一粒沙来看世界,通过生活中的小浪花表现生活全貌。这样,角度虽小,但能小中见大,平中见奇,使文章内容充实,立意深刻,使读者的脑海中就能闪现出一幅又一幅温馨的画面,这样的效果正是老师、家长、学生所切盼的。
  四、选材广而新颖
   一篇文章,确定好中心之后,就需要作者用丰富生动而恰当的材料武装它。这就要求作者做到精心选材。因为只有锁定感人而恰当的素材,才能给人以很强的感染力。而且切忌编造、猎奇、虚假、矫情的内容。
   那么,怎样选取好的材料?笔者认为主要做到以下三方面:1.“养兵”法:作文和用兵颇为相似,为了用兵,必须养兵练兵。就作为而言,所谓“养兵”就是多读、多记、多悟——不断吸收,直养得“膘肥体壮”。2、“练兵”法:军队除了养兵还应该练兵。写作也一样,“养兵”后,也应重视“练兵”。即:多写,多改,经常应用。直到得心应手。教学中,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后反复演练以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文章。演练时,我要求学生做到内容充实感人。3、“选兵”法:养好了兵练好了兵,应用独特的全新的战术派兵攻打敌人。写作亦然,写作也需要选“兵”。怎么选?为了成为美文,应选择全新的材料,选择自己熟悉、了解而恰好又是别人忽视、不太关注的材料;选人们熟知,而自己却有了新认识或新体验的材料,或选别人没有写过或很少写的让人耳目一新的材料。也就是说,用“生活化选材”的理念选材。
  五、布局合理有创意
   一篇美文的布局给人一股新鲜感。如果思路清晰,布局别具一格,让人更是百读不厌,这就扣住了读者的心,感动了读者的情。好比一栋楼房,造型独特,人们会驻足观赏、赞叹。从我教学作文来看,对悬念、伏笔、照应、欲扬先抑、对比、借景抒情、虚实结合、动静相衬、以小见大、卒章显志,正侧面描写结合,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等写作手法加强训练外,尤其强化对开头、结尾的有素训练。1. 开头力争漂亮:开头开得好,可以稳操胜券。如何开头,我有意要求学生一开始便可进入描写,可写某人的言行,用一句话、一个动作叫人摸不着头脑。2. 结尾要优美、经典:一篇上好的文章必须有贴切圆合的结尾。好比一栋楼房,虽然地基和楼层极其完美,但如果没有相衬的房顶或房顶是一“败笔”,显然有损楼房的整体形象。
  六、语言准而感人
   记叙文以情感人,要达到这一目的,语言的构织是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因为用语潇洒,辞畅意达,内容实在,文采斐然才会吸引阅读者的注意力。值得注意的是,作文速度的训练也应加强,因为,无论什么考试,都限定了时间。那么,学生审好题后应一气呵成写下去。
   总之,初中记叙文的写作,一定要使内容充实、贴切,用语流畅,布局新颖,无错别字。这才堪称是一篇上等文章。这就要求学生做一个有心人,用一双慧眼观察生活;还应做一个有情人,用爱心去体味生活;也需多读书,因为腹有诗书气自华;更需勤动笔,及时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惟有如此,才能妙笔生花。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管理系统主要指管理活动中的各种信息技术设备及其相应的软件,而学校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素质主要包括管理观念、信息技术技能等内容。  一、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1.信息技术是学校管理化代化的重要标志。信息技术主要是通过对各种学校管理信息的收集、处理、传送、分析等来实现对学校管理的。它在学校管理中具有信息收集全面、处理准确、传送快捷、分析科学等特点。因此它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是学校
期刊
针对作文教学效果不好的情况,我在高一作文教学中实行了和多媒体结合的教学尝试。   上课就给学生作文题目,给出相应的要求,这些事情一般都在课下印好材料,等上课后发给同学,免得耽误时间,并在动手前讲清如何作文。然后同学们在计算机上开始“写”作文等到第二节课下全部交卷。否则就强行关机。这样的课我两周上一回。大大提高了同学门的积极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能力逐渐加强了速度越来越快了,这个时候,
期刊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这一活动的过程中,只有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努力做到既注重教师自身的单边活动,又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状态,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一、提高认识,改进措施,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领者,只有引领者的作用发挥得出色,学生的学习才会富有实效。   (一)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教师一定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这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对
期刊
艺术教育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人们常常自觉不自觉地用专业艺术教育的眼光和要求来看待艺术教育,因而往往使艺术教育的发展偏离了素质教育的方向。重视提高,忽视普及;重视比赛,忽视教学;重视艺术尖子人才,忽视面向全体学生;重视艺术比赛的结果和成绩,而忽视活动本身的育人要求;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忽视审美能力和艺术素质的培养等,这些都偏离了艺术教育的方向,不利于人才
期刊
从每个学期的第四周开始,我们这里都要开展“教学质量月活动”,要求每个教师上一节公开研究课。但是大部分的教师在开课时都没有注意设计导入语,而是一开课就直奔主题。学生还沉浸在课间的活动中,注意力还没有集中起来,教师就急着讲课,这样的效果很显然是不好的。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课堂教学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开好头。一个好的、新奇的、富有趣味、有吸引力的“开场白”,定能拨动学生的感情的琴弦,快
期刊
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的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在教学实践中着重抓了以下几点:  一、认真听讲的习惯   听讲是课堂上接受信息的第一道大门。学生听讲能力强弱与否,是决定接受信息多寡的首要因素。课上我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讲,主
期刊
2014年我任教的高三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文综卷的历史部分前四道选择题情景材料都是以文言的形式展现的,而且每个题的节选材料都比较冗长,为后面说明问题的需要,现将第25题与第27题的原文抄写如下:   第25题:雍正二年九月,两广总督奏请广东开矿,世宗批谕:“悯念穷黎起见,谕尔酌量令其开采,盖为一二真实无产之民,许于深山穷谷觅微利以糊口资生耳。……若招商开厂,设官征税,传闻远近,以致聚众藏奸则断不可
期刊
作为一年级的孩子,在课堂上如何体现自主?这是我一直深思的问题。自主学习可谓学习的最高境界。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告诉我们,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越是在自主状态下,独立地发挥出潜能,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越有成就感,越能成为自由、健康、无畏的人。自我实现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教育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帮助人满足这种追求,表现出自己的才能,体验最大的快乐。  一、自主课堂,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自主
期刊
物理难学,物理难教,这几乎成为人们的公识。物理学之难就在于:它的概念多又抽象,它的规律普遍而又复杂,它的应用广泛而又灵活,如此等等。当然会使刚刚步入物理学大门的学生感到难学,老师也为之难教。因此如何排除学生学习上的障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都是摆在物理教师面前的检具任务。教育学和心理学帮助我们找到了为此开路的第一向导: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一个人一旦有了这种认
期刊
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创新,而只有教师的创新,才能培养创新的学生。对于广大教师来说,从事教育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所以,教师搞研究要从身边的问题入手,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教师的研究提供了机会;教育研究除了经验,要有理论做基础,个案研究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同时,还应倡导由教师、研究人员、行政人员组成三结合的研究队伍。   教师要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