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与职业教育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_zhang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无论是作为一种科学思想,还是一种人生体验方式,“心流”理论都为正在向更加关注人自身发展的目标转型的职业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把心流体验引入职业教育中,具有非常广阔的空间,既可以渗透到每个学习和训练任务中,把它变成一种课程和教学方式,也可以将其应用到学生和教师日常工作与生活的每个细节之中,把心流体验变成一种生活技能。应用这一理论的最终目标是让职校生学会成长、体验成长、享受成长,成长本身就是目的,就是幸福所在。
  关键词 幸福;心流;最优体验;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0)09-0058-05
  2012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海举行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这是继1999年在首尔召开的第二届国际职教大会之后,面对十几年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和挑战,国际社会在职业教育领域(TVET)做出的新的回应。大会的主题是“TVET转型:培养工作和生活技能”,在会议通过的纲领性文献《上海共识》中对此做了深刻阐述,指出TVET要在已有的既着眼于推动经济发展(即经济视角)又着眼于让所有学生都能获得技能(即公平视角)的基础上,增加第三个视角,即改革的视角,这一视角认为职业教育应更加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幸福生活[1]。我们也可以把这一视角称之为“人本视角”。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召开,大会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由传统的职业教育加快向现代职业教育转型,作為新时期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成为国家的战略方针[2]。关于中国职业教育转型的新的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做了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精彩概括:“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①探索“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的教育教学模式,无疑是当下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职业教育改革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研究人的心理发展和身心健康规律为专长的心理科学,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愈加凸显出来。与过去仅仅注重受教育者心理疾病和问题的预防与矫正,以及开设更加规范和标准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范畴中付诸努力不同,有一部分研究和实践者开始跳出以往的基于生产制度或社会制度来构建职业教育模式的窠臼,而致力于通过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和技术为基础来构建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固有潜能和智能优势的职业教育新范式。这一变化的意义在于:心理科学要从一般的课程和附属性工具地位一跃变为构建新的职业教育范式的理论基石和行动指南。事实上,探索构建新的职业教育范式,是进入2000年以来,国际社会出现的由建立在人本主义理念基础上的积极心理学思潮引发的教育改革运动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产生影响的一个重要结果,有研究者将这种新范式叫做“积极职业教育”[3]。积极职业教育旨在转变以往强制式的、指责式的、负向的教育教学方式,代之以激励式的、体验式的、正向的教育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幸福、体验精彩,获得人生成长的不竭动力。如何看待这一改革诉求,它有没有发展空间,可操作性在哪里?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回到理论的源头上。《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为我们的观察和思考提供了一个具有这样价值和意义的学术窗口。
  一、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和《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i),于1934年出生在当时的南斯拉夫(现今的克罗地亚),1965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69年至2000年在芝加哥大学任教,曾担任心理系主任,现任教于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大学。契克森米哈赖一直致力于幸福和创造力的研究,提出并发展了“心流”理论。1990年,他出版《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一书。1993年台湾出版了该书的中译本,书名为《幸福:从心开始》(大陆的第一版书名为《幸福的真意》,第二版书名为《当下的幸福》)。2000年,契克森米哈赖与志趣相投的马丁·塞利格曼②联手发表了《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标志着积极心理学问世。
  笔者介绍的这个版本是由中信出版集团于2017年12月在大陆首次出版的,译者是张定绮先生。这版不再用“幸福:从心开始”“幸福的真意”之类很有些心灵鸡汤味道的书名,而回归了原著的名字,体现出作为一本开创性学术著作的特质,受到了学界的普遍好评。但是,契克森米哈赖对“心流”的研究确实是围绕“幸福”展开的。契克森米哈赖为他的探讨预设了一个前提:“幸福对人类而言难能可贵,主要是因为宇宙初创之时,就没有以人类的安逸舒适为念。它广袤无边,充斥着威胁人类生存的空间与寒漠,它更是一个充满危险的地方。”因为可贵而又难得,自古以来世人都以追求幸福为人生最高目标,所以他开篇就追问:“人何时最幸福?”他给出的答案是,幸福是你全身心地投入一桩事情,达到忘我的程度,并由此获得内心秩序和安宁的状态。他把这种状态概括为“心流体验”,也叫“最优体验”。
  这一理论是在大规模实证研究基础上获得的。契克森米哈赖和他的团队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方法,访问了数千个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了解他们的体验感受,并使用“心理体验抽样法”——每天随机选择8个时间点用电子呼叫器指挥受试者填写当时的活动和满意度的等级,获得了超过10万份的日常体验问卷。契克森米哈赖最初想知道的是“到底做什么事最幸福”,结果获得了“心流”和“最优体验”的洞见。
  契克森米哈赖在该书内容的安排上逻辑性极强。他在第一章首先介绍了心流体验的发现和意义,第二章讨论心流体验产生的机理及其改善心流体验品质的方法,第三章讨论心流构成的基本要素,第四章讨论日常生活中可能产生心流体验的活动以及如何进入心流状态,在接下来的第五、六、七、八、九章中分别从感官、思维、工作、人际交往、挫折等方面讨论心流体验的特点和方式,第十章在前面讨论的基础上阐述如何化整个生命为统一的心流体验进而实现生命的意义。全书可以说是精彩纷呈,智慧和思想的火花处处不断,比如——幸福并非瞬间发生;它与运气或概率无关,用钱买不到,也不能仗恃权势巧取豪夺;它不受外在事物的操纵,而是取决于我们对外界事物的阐释。只有学会掌控心灵的人,才能决定自己的生活品质;具备了这种能力,也就相当于接近幸福的境界了。通过工作提升生活品质,需要两项辅助策略:一方面要重新设计工作,使其尽可能接近心流活动;另一方面要培养像庖丁那样自得其乐的性格,加强技巧,选择可行的目标。人生的悲剧在所难免,但受到打击未必与幸福无缘。人在压力下的反应,决定他们能否转祸为福,或只是徒然受苦受难。若能赋予人生意义,让澎湃的欲念止歇,连最单调的体验也会变得兴味盎然。   二、幸福·心流·最优体验·精神熵
  契克森米哈赖在本书中讨论的关键词汇是幸福、心流、最优体验、精神熵,这也是他的理论核心。
  契克森米哈赖用很大的篇幅证明已有的一个结论,即“幸福感通常根本不是作为目标浮现于人们的追求面前,而不过是表现为目标既达的某种附带现象”,他认为幸福源自人类的内心秩序。因为人类存在着超大的意识系统,这一系统需要秩序,当它无序时人们就会焦虑、烦躁,所以,人们要处于“好的生存状态”就要兼括生理满足与内心的秩序。如何获得内心的秩序是契克森米哈赖撰写本书的宗旨所在。
  在长期的大规模调查中,契克森米哈赖发现大多数被调查者在描述他们的最佳状态时都用了类似像“一股洪流带领着我”这样的词汇来形容。于是,他把它定义为“心流”。所谓的“心流”,就是当一个人特别专注地做一件目标明确而又有挑战性的事情,而他的能力又恰好能接受这个挑战时,就会进入这样一种状态:他会忘记自己,忘记时间的流逝,他能体察到所有相关的信息,不管工作多么复杂,他都毫不费力,而且有强烈的愉悦感。在这一概念的基础上,契克森米哈赖系统总结了心流的特征和产生规律。他认为,几乎人类的所有行动都有心流的最佳状态:节庆、阅读、静坐、瑜伽、写作、思考、观景、休闲等。不过,他特别强调,虽然心流是人类普遍生活本质的存在,但是不能把心流视为心灵恒常的现象,更不是“境界”,而是人在生活中苦苦挣扎的瞬间展现的灵光。尤其可喜的是,脑科学领域新的技术手段观测到的结果,为心流机理做了生物学意义上的解释:當我们主动关闭大脑的前额叶皮层的一部分功能,心流发生时,大脑就会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6种激素,它们不断深入,心流的愉悦感就基于这些激素滚滚而来。
  人们对心流最佳状态的体验即为“最优体验”。契克森米哈赖指出,我们对生命的看法,乃是由许多塑造体验的力量汇聚而成的,每股力量都会留下愉快或不愉快的感受。因为对大多数的力量我们是难以控制的,所以常常会相信命由天定。但是有些时候,我们会觉得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动,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被莫名其妙的力量牵着鼻子走。在这种难得的时刻,我们就会感到无比欣喜——一种渴望已久的宝贵体验,这就是所谓的“最优体验”。对此,契克森米哈赖拿一个水手来做比喻:他握紧鼓满风帆的缆索,任凭海风吹拂发际,感觉船只破浪前行的愉悦——此时帆、船、风、海四者,在他的血管中产生了一种和谐的共鸣。在考察了既往事实后,契克森米哈赖认为,最优体验不仅在顺境时会发生,甚至是集中营的幸存者或刚从千钧一发的危机中逃生的人,也有可能在最艰难的一刻突然大彻大悟。一般人会觉得,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莫过于心无牵挂、感受最敏锐、完全放松的时刻。对此,契克森米哈赖不以为然,他认为,这些时候我们可能体会到快乐,但最愉快的时刻通常在一个人为了某种艰巨的任务而辛苦付出,把体能与智力都发挥到极致的时候。他尤其强调,最优体验乃是由我们自己所缔造的,日积月累的最优体验将汇集成一种掌控感——一种能自行决定生命内涵的参与感——这就是我们所能想象的最接近所谓“幸福”的状态。
  “精神熵”是契克森米哈赖用来解释“心流”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熵”的概念来自热力学,是指一个系统无序的量度。系统越混乱,熵值越高,反之则越低。比如,在冰里面,水分子相对固定,系统比较稳定,熵值就比较低;变成液态水后,分子开始流动,熵值变大;而在水蒸气状态下,分子四处乱窜,熵值就更大。人的大脑里的念头就跟分子一样,时刻万马奔腾,内心处于失序状态,这就是“精神熵”,契克森米哈赖认为“精神熵是常态”。人进入心流体验状态时是一个“负熵”过程:你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当前的任务上,你所有的心理能量都在往同一地方使,那些跟任务无关的念头都被完全屏蔽,包括你对世界的意识、对自我的感知、对别人评价的患得患失、对物质的得失等,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但是,你并不是只有一个念头,你的大脑仍然在高速运转,只是所有这些念头都是非常有规律、有秩序的。这时,你的精神熵非常低,你的大脑就像熵值最低的晶体,结构井然,又充满能量。显然,如果一个人经常经历心流,他的心理就会被训练得越来越有秩序,以后进入心流状态就越来越容易,即使平时不在心流状态下,也不像一般人那样心猿意马。
  三、最优体验对职业教育改革的启发
  无论是作为一种科学思想,还是一种人生体验方式,“心流”理论都为正在向更加关注人自身发展的目标转型的职业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也为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展示了一个新的改革方向。
  新时代的职业教育以让学生的人生幸福、生命出彩为旨归。但目前,在职业教育总的价值导向上,我们还是习惯于用过去传统的目标式、口号式、图景式的东西,比如未来为国家做出贡献、自身工作待遇提升、家庭条件改善、技能竞赛获奖、各种荣誉获得等,作为动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但是,最优体验理论告诉我们,产生心流、体验心流才是最具幸福感、最能让人无比“喜悦”的,甚至可以让人“上瘾”,这种动力才是内在的强大和持久动力。它启发我们在教育教学目标的设定上,要把目光尽量收回来,要更多地集中于当下,集中在让学生即时获得完成一项学习或训练任务的心流体验上。对这样体验的不断积累和强化,较之其他更能确保学生的人生幸福和精彩。
  人的培养归根结底取决于课程和教学。作为一种不同于普通教育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始终坚持探索按照工作逻辑或行动逻辑来设计课程结构和教学范式,主张通过学生独立自主的行动实践,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行动能力[4]。从目前的效果看,这一改革对培养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还有很大差距。作为在本质上同样遵循行动导向原则的最优体验理论,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改革思路。构成心流体验的要素有很多,但主要是自我目标明确且目标不假外求、由目标主导的即时回馈、任务与完成任务技术的匹配度及知行合一这4个方面。依此,可以做这样一些改变:第一,在学习目标上强化学生的自我认知,保证学生的学习或操作训练要求不是外在强加的,坚持完成这项任务本身就是目标的原则。第二,让学生在清楚目标的情况下,在学习和操作中能够得到清晰的、即时的信息反馈。比如,一名焊接学员在完成一个焊件任务时,要能够时刻感知到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焊点对他达成目标的作用程度,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在制定教学训练计划时,详细安排即时反馈的技术设计。第三,在学习或训练难度上要尽量寻找每个学生以及这个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黄金比例”,保证其“够一够,摘桃子”,实现挑战与行动能力的恰好平衡,并使训练不断指向更高的技能技巧。第四,使知行合一回到行动中,即让学生在学习或训练时既动手又要动脑,保持集中度和适当的紧张感,能主动屏蔽与学习训练内容无关的资讯。   在挑战与行动能力的平衡中保持关注是心流的关键,那么在职业教育的活动中,包括技能练习、产品制作、开展竞赛、社会实践等,怎样才能抓住这个关键呢?最优体验理论也为我们提供了参照。从静态上看,心流处在技能适中、挑战适中的区域,见图1。如果我们设计的某一项学习训练任务的挑战程度低、学生已掌握的技能或行动能力也低,就会处于冷漠、厌倦、焦虑的状态,就不会有心流产生;反之,当学生和老师确定的目标,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难度),而学生已有的能力能初步胜任这个目标,并能够集中投入心力,与环境给予的回应相呼应,就会出现心流现象。因为教育教学是动态的,任务目标和挑战也是变化的,所以对心流的把握也应该是动态的。从动态上看,学生开始学习或训练时,如果任务设计的技能与挑战适中,那么就处于心流状态的A①位置,见图2。如果接下来的继续学习或训练的挑战难度过低,就会处于A②位置,学生将产生厌烦,不会进入心流状态;如果挑战难度过高,而技能水平没有提升,就处于A③位置,就将产生焦虑,也不会进入心流状态。所以,教师和学生要根据学习和训练成效的变化,随时调整策略,保证技能与挑战的匹配度,使之始终处于“心流的渠道”上。
  按照契克森米哈赖所揭示的发现——几乎所有的人和所有的行动都可以产生心流,把最优体验引入到职业教育中,具有非常广阔的空间,既可以渗透到每个学习和训练任务中,把它变成一种课程和教学方式,也可以将其应用到学生和教师的日常工作与生活的每个细節之中,把最优体验变成一种生活技能。心流的本质是“自得其乐”,进而可以说,要实现人生幸福就要不断地积累自得其乐,从而成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态度。从这样的理解来看,对于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所倡导的“培养工作和生活技能”而言,学会最优体验应该是很重要的内涵,它的本意是:人要学会成长、体验成长、享受成长,成长本身就是目的,就是幸福所在。
  参 考 文 献
  [1]李玉静.世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发展展望[J].职业技术教育,2012(15):73-74.
  [2]本刊编辑部.十八大: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关于背景、内涵和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24-39.
  [3]崔景贵.最求积极: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理念、内涵与范式[J].江苏社会科学,2015(5):242-247.
  [4]王继平.中国教育改革大系·职业教育卷[M].武汉:长江出版社,2016:278.
其他文献
青年职业继续教育中所称“青年”指的是15岁到24岁的人口,至于职业继续教育,在台湾较普遍的名称为“职业进修教育”,系指持续增进个人职业新知能所修习的教育活动。  当前青年面对就业与失业的挑战,对职业继续教育的需求甚殷,除个人希望藉此提升市场竞争力,政府更期待由此促进青年就业、降低青年失业率。因此,要减少青年失业率、提升青年劳动参与率,是政府必须严肃以对、积极研拟对策的课题。(青辅会,2012;詹火
我们一直在思考:课堂上究竟要“给”学生什么?仅仅将一节课的所有知识教给学生,让他们学懂吗?如果不止这些,我们还要做什么?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说得好,“为智慧的生长而教”。  如今,课本上呈现的是知识,教师讲的是知识,作业练的是知识,考试考的是知识,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也是知识。智慧被知识挤压、吞噬了。学生为知识而奋斗,实质是为考试和分数而生存,教育成了考试的附庸,学生成了分数的奴隶。教师和学生如此生存
摘 要 通过阐述国内外科普特种影片的概况,分析研究创作和传播科普特种影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上海科技馆在科普特种影片方面十年探索的成果和经验为研究基础,提出推进国内科普特种影片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科普特种影片 发展概况 对策分析  doi:10.16703/j.cnki.31-2111/n.2019.06.009  吴文忠,费翔,刘翔.科普特种影片的发展概况与对策分析——以上海科技馆为例
其一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旧热爱生活。  ——罗曼·罗兰  “小护,上课的时候要听老师的话,不可以随便乱动。”盐野亚子一边蹲在护的面前打理着他的校服,一边对小护嘱咐道。  “嗯。”护盯着母亲的手发呆,一脸茫然。  “小护,看着妈妈。”  男孩机械地抬头看着亚子的脸,依旧面无表情。她重新嘱咐了一番,看到护点头后才继续打理。  打理完之后,护就转身跑进校园里。  
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是1994年12月19日第49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大第二委员会的建议而设立的。大会决定从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旨在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唤起人们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2021年6月17日,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为了能够唤醒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那些触目惊心的“环境之
摘 要:回忆性的童年书写在新时期后期蔚然成风,这种童年书写的繁荣与时代文化的转型和文学的嬗变密切相关,映现出普遍存在于创作主体内部的认同焦虑,也反映出他们对生命家园与文学本体的反思和追求。这种亲近自身存在的“寻根”式文学选择是对其主体建构困境的一种内在突围。  关键词:童年书写;转型;认同焦虑;主体建构  作者简介:谈凤霞,女,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儿童文学研究。
问与答是课堂教学传递与反馈信息的重要渠道和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最佳方式,教师在课堂中要积极地加以利用。如何在学生五彩缤纷的答问中开拓创新的源头活水,营造创新的天地呢?  一、见仁见智时,求同存异,培养求异思维  没有“求异”,就无所谓创新,求异思维是一种开拓型的创造性思维形式。从同一问题中去探求不同的答案,是提高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一种方法。针对同一问题学生往往有不同的看法,教师应该大胆放手
摘 要 2009-2013年江苏省数据的BIA收益归宿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各地区中职教育公共支出受益差距总体呈缩小态势,苏南地区是中职教育公共支出的主要受益者,苏南、苏中地区的生均受益程度高于人均受益程度,苏北地区的人均受益程度高于生均受益程度。政府的中职教育公共支出水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公共经费支出的方向是江苏省中职教育公共支出受益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加强中央政策执行力度、继续加大省级中职教育
教师对学生写作的评价,目的是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断进步,并让其体验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使教师获取作文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的评价里提出:“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应重视对写作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  一、鼓励,让学生树立信心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纵风雨漂泊,罹受病害,总有人于沉霭中破云而出,总有明亮刺破黑暗。“授光天下,以照四方。”不问前路,无谓生死,肩担道义,心向黎明,因为他们,万世太平;因为光亮,山河不夜。  “虽千万人,吾往矣。”他们以血肉之躯,为病人挡住死神的镰刀,他们日夜奔走,用心中温暖救度他人生命。他们披甲挂帅,84岁的钟南山直入疫情一线,于风雨中擎起生命的明灯;他们不顾生死,拼上生命,与疫情赛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