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三口之家的诗歌情结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bo_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夜,在汉江堤岸
  目所能企及的距离
  夜晚知道
  远方一粒微弱的灯火
  照不亮一条鱼内心的黑暗”
  这是老河口诗人“江南客”的诗作《如此安静》中的句子。“江南客”是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刘晓蓓的笔名,他也是襄阳市诗歌研究会副主席、老河口市作协副主席。
  今年55岁的刘晓蓓“诗龄”已有37年,出版有诗集《曲线逃离》、《星星河》(合著)。
  “上高中的时候,就喜欢泡图书馆看书,一有空就在文化宫阅览室里借文学刊物读。高二开始写小说,拼命写。”回忆起自己的青葱岁月,刘晓蓓说,大概爱好文学的少年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1981年10月,17岁的刘晓蓓走进当时的光化棉纺厂当了一名机修工。虽说工作岗位与文学并不沾边,可他创作的热情并未熄灭。相反,火热的劳动现场给了他更多的创作灵感。
  当他每天看到在银线中来回穿梭的纺织女工,一下子有了写诗的冲动。
  刘晓蓓为此创作了处女作《钢锭赋》,在老河口市广播电台播出后,一发而不可收,他随后又创作了系列组诗《纺织女工的浪漫曲》等。
  1983年,刘晓蓓联合厂里12个文学爱好者成立了“幼林文学社”,自编自印了油印刊物《幼林》。此时,工厂的女同事李默因为有美术专长,成为刊物的美术编辑。
  3年后,刘晓蓓开始自费编印铅印《幼林》文学报。1991年,刘晓蓓被借调到老河口市文联工作了两年,由于工作繁忙,再无暇顾及文学社的工作,他便专心致志地开始了自己的诗歌创作之路。

耳濡目染,妻子写诗独树一帜


  令刘晓蓓没想到的是,因为自己的诗歌创作,吸引了另外一个人也走进了诗的世界,那就是他的妻子──李默。
  比刘晓蓓小2岁的李默自幼受兄长影响,酷爱美术。正是在给《幼林》当美术编辑时,李默接触到了诗歌,发现它给自己打开了一扇不一样的窗:“当时,工厂里写诗的同事不少,晓蓓的风格还不是我喜欢的,相反,我偏好清新、空灵的诗句。”
  每一期《幼林》出版后,李默都会仔细阅读,反复体会其中的韵味。“那时候,我已经在悄悄学着写诗了,但一直没拿出来过。一是刚学,还稚嫩得很;二是因为写诗只是个人爱好,不愿意让太多的人知晓。和绘画相比,诗歌更奔放、更直接。”
  李默写诗,连刘晓蓓也瞒着。1988年,两人结婚了。婚后,李默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和爱好。刘晓蓓在海内外报刊杂志发表400多首诗作,另有部分诗作在文学大赛中获奖并入选20多个诗歌选本。而李默,却如她的名字一样,只在诗苑默默耕耘,不问收获。
  1997年,刘晓蓓因为工作关系,不得不放下了心爱的诗歌创作,这一放就是13年。而此时,犹如果实悄悄地成熟,李默迎来了收获的季节。
  在一个诗歌网站上,李默和诗友们交流了自己的诗作,诗友们的肯定让她信心倍增。在刘晓蓓停笔的这十几年里,李默的诗发表在《西北军事文学》、《中国诗歌》、《左诗苑》、香港《新文学》等报刊杂志上,并屡次获奖。
  写诗这个共同爱好,让刘晓蓓和李默有了共同的话题。但有趣的是,刘晓蓓从不因自己接触诗的时间早而以老师自居,李默也不会因为风格不同而对刘晓蓓的诗加以“评说”。“每个人的想法不同、情感不同,有着自己的创作习惯,我们尽量做到互不干扰、互相尊重。”李默说。

潜移默化,女儿迈入诗歌圈


  如果要问两人创作的最好的作品是什么?那就是他们的女儿──刘诗笛。
  今年27岁的刘诗笛遗传了母亲的美术天赋,从湖北美术学院毕业后,便从事美术培训工作。她先后为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大众文艺出版社设计了几十本文学、美术书籍。
  刘诗笛的笔名是“陌峪”,初中时她就喜欢文学,从高中到大学,她一直喜欢写散文。
  2010年,刘晓蓓重拾写诗的爱好,并在新浪给自己和妻子开通了博客。2011年暑假,刘诗笛回家,让父亲帮她也开通了博客。最初她只是在博客上贴些心情文字,忽然有一天她的博客出现了诗歌,这让刘晓蓓很惊讶。在连续读了女儿的一些诗后,感觉她有发展空间,刘晓蓓就把女儿写的诗推荐给诗歌圈的朋友们批评指正。
  在创作这条路上,母亲李默给予女儿的关注更多。“寫散文和写诗不同,虽然都是真情实感的表达,但诗更精练。”她发现刘诗笛的第一首诗《我不能悲伤地坐在你身旁》还留有散文的痕迹,便给了她一些指导。
  2012年,《中国诗歌》在全国大学生中征集“新发现诗歌夏令营作者”。刘诗笛被网上一位诗友推荐参加了征集活动,最终从几百人中胜出,成为12名“新发现”成员之一,被评为“2012年十大网络诗人”。
  “李默受古典诗词、传统诗歌的影响较多;刘诗笛则受西方诗歌的影响较深,她的诗更深刻,更具有现代感。”在刘晓蓓眼里,妻子和女儿的诗各有特色。
  诗歌,让平时忙碌的一家三口聚在了一起。在文学襄军网第二届“会春杯”文学大赛上,李默获诗歌组三等奖,刘晓蓓获优秀奖;在“望江楼”杯文学大奖赛上,李默和刘诗笛同时获诗歌组二等奖。一家人一起参加颁奖活动,令人难忘。《中国诗歌》、《襄阳文学65年》“诗歌卷”都同期刊发过这一家人的诗歌。
  “诗歌创作是我们的业余爱好,写诗和读诗是一种享受,可以陶冶情操,可以净化心灵,可以抒发情感”。像刘晓蓓的诗中所写:“家的张力,如一张弓上的绳索,需要恰到好处。”
  (摘自《襄阳晚报》2018年2月5日)
其他文献
我总觉得在所有的节日中,母亲节是唯一不需要追溯出处的节日,因为我们太需要这样一个机会,来名正言顺地做一些平常因为不好意思而忽略的事。儿女们对感恩母亲有着或火热或温暖务实的表达,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含蓄内敛的儿女,内心也可能住着一个“表达狂魔”,他们表面看似风平浪静,其实心中早已波涛汹涌。    温暖型:酝酿太久太久的“我爱你”  对爱人和孩子,“我爱你”经常被我挂在嘴边,可是对母亲,想要说句
一本书,就是一群念头的菜园子。作者只是种菜的老农,把自家的西红柿、萝卜种出来之后,便不知它们将走向何方,有何际遇。而那些念头走街串巷,深入千家万户,走得更远。它们是一个个陌生人,却能轻易地走进许多人的心灵。  因此,我相信,一定有一本书,藏在远方。它是我们的至交,它的腹中藏着一句话,有可能改变我们精神世界的架构,进而影响我们的行为方式,最后甚至扭转我们的人生轨迹。  为什么看似单薄,甚至不堪一击的
“结婚七八年了,动不动就往娘家跑,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和我们倾诉、商量。就连明天准备买什么菜、做什么饭,自己在单位参加了什么会议等这些琐碎的生活小事她都要向我们请示汇报,得到详细指导后,才安心地回到自己的家。”  刘女士表示,外孙女都已经4岁了,可女儿仍然像个小孩子,老觉得自己没有长大。荆门市口腔医院失眠科主任、高级心理咨询师付锐表示,这其实是一种俗称为“成人幼稚病”的心理障碍,属于“彼得·潘综合征
有的人在进入办公室后总是倍感压力,不愿多说话,甚至独来独往,身边的同事都觉得他们不好相处。但是跳出职场环境后,他们却特别爱说话,而且总是妙语连珠,是朋友们的开心果。这类人很有可能患上了“职场自闭症”,当前,很多职场人都有类似的症状。  工作环境中沉默寡言  璐璐(化名)在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如今,璐璐已经工作了半年多,但是她和很多同事都不太熟悉,比起刚工作时的非常沉默,现在已稍有好转
如今,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老年人受骗上当的新闻。理财欺诈、保健品推销、“以房养老”骗局,甚至传销、非法集资等,特别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人口加速老龄化这样一“快”一“老”的新趋势下,针对老年人的骗局也呈现出花样翻新、层出不穷的特点。即使媒体频频曝光提醒,即使不少老人文化程度较高,但仍会掉入陷阱,这背后有哪些社会原因与心理原因?老年人怎样才能远离陷阱?每个人都将老去,如何从制度层面堵漏洞、补短板,让老人们
对于烹饪,咸是最基本的味道之一。在食物中,咸味来自于盐。盐的作用并非仅仅是调味,它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  现代工业的发展使得盐极为廉价易得,只要喜欢,绝大多数人都能购买得起。不过营养学的大量证据显示,“调味需要的盐”大大超过了“身体需要的盐”,过多地摄入盐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  所以,“少盐”就成了健康饮食的“三少”原则之一。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人们对咸味的感知相差巨大。有的人口味清淡
膝关节炎发作,走路疼痛,要尽量不动以防止关节进一步劳损吗?这个想法是不科学的。医生提醒,关节长期不用,也会像机器一样“生锈”甚至“报废”,因此,适当的运动很重要。  膝关节炎的治疗方式通常是药物或手术,不过现在运动疗法也有很大帮助。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学科带头人查振刚教授介绍,用简单的蹲、走、跑这3个动作可以达到居家运动养膝的效果,不过这当中有利有弊,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趋利避害,患者要早日找到与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年轻时,他常常如此叹息。他抱怨自己的命不好,生长于清冷寂寞的小山村里。他梦想的翅膀却常常飞向山外,非常渴望能在城里,哪怕是在县城栖息一下。但是,命运并没有给他什么机遇。因为在他的那个年代,没有高考,也没有机会外出打工,唯一的机会就是参军去。  至少有两次,他体检、政审合格,被批准入伍,但最终未能成行,因为他是家中的长子,下面有3个未成年的弟弟,父亲在外工作,母亲体弱长年卧床
2016年12月12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于在北京举行,山东省有14个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山东省招远市的温洪福家庭便是其中之一。温洪福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他在平凡的日子里锤炼个人品德、书写家庭美德、遵守职业道德、弘扬社会公德,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用实际行动把家庭幸福的梦想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招远市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温洪福一家,住在山东省烟台市招远
“3年前,我谈了一个女友,第三次约会我们就发生了关系。同居三年,彼此相处倒也融洽,可一提及结婚,我就想逃避,总觉得她太随便了,希望能找一个矜持点的女性作伴侣。”2018年1月20日,家住牡丹区的阿坤讲述了自己的心结。  2015年,我认识了小岩,她长得白净,笑起来很甜。初相识我就对她很有好感,便半开玩笑地追她。第三次约会时,我们就发生了关系。我很意外,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追到了她。  此后,我俩就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