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代的教育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语文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学得聪明一些。当然,新课程所蕴涵的新思想、新理念也给了我们前所未有的冲击,给我们带来了困惑,但新课程所构建的理想未来,正是需要我们带来困惑去实践、去探索、去创造,这无疑要求我们必须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首要任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新课改 能力培养
新的课程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广大教师自觉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课堂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鲜局面:教师自己滔滔不绝地讲解、分析少了,学生琅琅的读书声多了;教师一味对学生挑毛病、找错误的少了,课堂上的鼓励、赞扬多了。但究竟怎样才能让新课改理念更好地指导我们做好语文教学工作?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消极因素
1.课堂新用语的运用机械化,从教材难以引到实践。新课改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以教材带领学生走向自然和社会,然而就在课堂中经常出现一句口头语:“你们读懂了什么?”从这句话中,我们就知道还是不能走出“教教材”,新课程的教材,使我们在课堂提问下,学生无语。我们是想让学生弄懂教材,并从教材中引发到现在的生活中去,而往往教师们还是拘泥于教材,不敢突破。还由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和社会接触较少,读课外图书也有限,也很难去领悟教材,甚至一些关键词句难以表现出来。真正树立为学生而教,根据学情而教,使学生读有所感、思有所启、练有所得、学有所获,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生命对话的场所,教师就要沉下心来咀嚼教材,发现、选取典范语段欣赏点评,要开掘出蕴涵于母语中优秀的民族文化,对课文的主体特点、语言特色应了然于胸,还要自己准备好课文的相关知识、背景资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生能自己收集信息最好。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地发挥信息调控的功能。
2.学习过程重自主,出现了放任自流的现象。从现在的课堂中我们看出教师的确“淡化了出场”,学生们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却迷失了方向,由以前教师“牵”着学生走,变成了学生“牵”着教师走。这种“极端的自主”最终带来的将是课堂上的“放任自流”和课后的“一无所获”。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首先是学生缺乏写字兴趣。 科学研究表明:浓厚的兴趣是人才成长的重要心理条件之一。笔者在写字教学实践中,在分析学生作业以及心理特点时发现,学生在写字兴趣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个体差异。一是表现在兴趣的稳定性方面。有的学生对写字只有暂时的兴趣,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有的则具有稳定的兴趣,一旦对写字产生兴趣,就会深入钻研、锲而不舍。二是表现在兴趣的效能方面。兴趣产生后,所起作用的大小是很不一致的。有的学生的兴趣仅停留在期待和向往的状态中,不能使自己积极主动地去努力满足兴趣,成为无效兴趣;而有的学生兴趣一旦产生,便成为强大的动力,他们能自觉克服困难,善于寻求最佳习字方法,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1.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要激发他们写字的热情,增强他们的信心,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使学生能够自觉地知难而进、勤学苦练。要抓奖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无论是讲解还是练习,归根结底要通过学生自己的自觉性去提高,应采取多种方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榜样激励。教师应着力在四个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1)教师榜样。教师不分学科,在课堂上都应做到认真写好每一个字;课下坚持练字,并定期向学生展示。(2)组织学生留心报纸杂志上的优秀书法作品,引导学生留心生活中的好文段,认真看,细揣摩,做到胸有成竹。(3)同学榜样。可定期在学生中开展优秀作品评比展览,以自我鼓励、不断进步。
3.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形成良好语感。语文教学,应该通过不断让学生接触高于其语言水平的语言材料,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不断重组和建构已有的语感,从而发展其语言能力。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可供研习的语言材料,在对有价值的语言现象的品析、揣摩、玩味、涵咏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积累语言材料,获得良好的语感能力。在小学生接触的语言材料中,究竟哪些语言最值得感悟呢?一是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例如巴金先生在《鸟的天堂》结尾部分的感慨:“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两个“鸟的天堂”的含义是不同的,前者指传说中的这块地方,后者却是作者在亲身感受了大榕树中鸟与人、鸟与树和谐的关系后由衷的赞叹。二是从语法角度讲突破常规的句子。例如高洪波先生的《我想》一文:“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带着一串花苞,/牵着万缕阳光。”其中的“牵着万缕阳光”动宾之间好似搭配不当,但这被“牵”出的阳光恰恰反映出春光里花朵绽放的美好景色。三是语音上有节奏感、韵律感的句子。
4.巧用评价,激活课堂。例如,于老师听完一位学生的朗读后主动走上前去,微笑着和这位学生握手,并真诚地说:“你读得太好了,播音员也不过如此。在读这篇课文上,我不如你,我和同学们想再听你朗读一遍。”话音未落,听课的老师和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送给精彩表现的学生,更是送给对学生进行真诚评价的于老师。在这样充满爱意的课堂中,学生展现了蓬勃的生命活力,享受到了语文的欢乐。
总之,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求新的方法和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才能实现我们教育的真正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新课改 能力培养
新的课程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广大教师自觉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课堂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鲜局面:教师自己滔滔不绝地讲解、分析少了,学生琅琅的读书声多了;教师一味对学生挑毛病、找错误的少了,课堂上的鼓励、赞扬多了。但究竟怎样才能让新课改理念更好地指导我们做好语文教学工作?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消极因素
1.课堂新用语的运用机械化,从教材难以引到实践。新课改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以教材带领学生走向自然和社会,然而就在课堂中经常出现一句口头语:“你们读懂了什么?”从这句话中,我们就知道还是不能走出“教教材”,新课程的教材,使我们在课堂提问下,学生无语。我们是想让学生弄懂教材,并从教材中引发到现在的生活中去,而往往教师们还是拘泥于教材,不敢突破。还由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和社会接触较少,读课外图书也有限,也很难去领悟教材,甚至一些关键词句难以表现出来。真正树立为学生而教,根据学情而教,使学生读有所感、思有所启、练有所得、学有所获,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生命对话的场所,教师就要沉下心来咀嚼教材,发现、选取典范语段欣赏点评,要开掘出蕴涵于母语中优秀的民族文化,对课文的主体特点、语言特色应了然于胸,还要自己准备好课文的相关知识、背景资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生能自己收集信息最好。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地发挥信息调控的功能。
2.学习过程重自主,出现了放任自流的现象。从现在的课堂中我们看出教师的确“淡化了出场”,学生们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却迷失了方向,由以前教师“牵”着学生走,变成了学生“牵”着教师走。这种“极端的自主”最终带来的将是课堂上的“放任自流”和课后的“一无所获”。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首先是学生缺乏写字兴趣。 科学研究表明:浓厚的兴趣是人才成长的重要心理条件之一。笔者在写字教学实践中,在分析学生作业以及心理特点时发现,学生在写字兴趣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个体差异。一是表现在兴趣的稳定性方面。有的学生对写字只有暂时的兴趣,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有的则具有稳定的兴趣,一旦对写字产生兴趣,就会深入钻研、锲而不舍。二是表现在兴趣的效能方面。兴趣产生后,所起作用的大小是很不一致的。有的学生的兴趣仅停留在期待和向往的状态中,不能使自己积极主动地去努力满足兴趣,成为无效兴趣;而有的学生兴趣一旦产生,便成为强大的动力,他们能自觉克服困难,善于寻求最佳习字方法,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1.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要激发他们写字的热情,增强他们的信心,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使学生能够自觉地知难而进、勤学苦练。要抓奖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无论是讲解还是练习,归根结底要通过学生自己的自觉性去提高,应采取多种方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榜样激励。教师应着力在四个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1)教师榜样。教师不分学科,在课堂上都应做到认真写好每一个字;课下坚持练字,并定期向学生展示。(2)组织学生留心报纸杂志上的优秀书法作品,引导学生留心生活中的好文段,认真看,细揣摩,做到胸有成竹。(3)同学榜样。可定期在学生中开展优秀作品评比展览,以自我鼓励、不断进步。
3.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形成良好语感。语文教学,应该通过不断让学生接触高于其语言水平的语言材料,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不断重组和建构已有的语感,从而发展其语言能力。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可供研习的语言材料,在对有价值的语言现象的品析、揣摩、玩味、涵咏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积累语言材料,获得良好的语感能力。在小学生接触的语言材料中,究竟哪些语言最值得感悟呢?一是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例如巴金先生在《鸟的天堂》结尾部分的感慨:“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两个“鸟的天堂”的含义是不同的,前者指传说中的这块地方,后者却是作者在亲身感受了大榕树中鸟与人、鸟与树和谐的关系后由衷的赞叹。二是从语法角度讲突破常规的句子。例如高洪波先生的《我想》一文:“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带着一串花苞,/牵着万缕阳光。”其中的“牵着万缕阳光”动宾之间好似搭配不当,但这被“牵”出的阳光恰恰反映出春光里花朵绽放的美好景色。三是语音上有节奏感、韵律感的句子。
4.巧用评价,激活课堂。例如,于老师听完一位学生的朗读后主动走上前去,微笑着和这位学生握手,并真诚地说:“你读得太好了,播音员也不过如此。在读这篇课文上,我不如你,我和同学们想再听你朗读一遍。”话音未落,听课的老师和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送给精彩表现的学生,更是送给对学生进行真诚评价的于老师。在这样充满爱意的课堂中,学生展现了蓬勃的生命活力,享受到了语文的欢乐。
总之,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求新的方法和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才能实现我们教育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