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简称MWC 2015)已经落下帷幕,作为通信行业中最具影响力的大会,MWC已经举办了很多届,是众多终端厂商、运营商、媒体以及消费者们共同关注的盛会。201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的主题是“Creating What’s Next(创造未来)”,而今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的主题是“The edge of Innovation(边缘创新)”,新的主题为MWC 2015带来了哪些变化呢?
终端产品热度消退
MWC大会是各家智能终端新品竞相发布的最佳时机,也被业内看作是每年智能终端的最佳风向标。去年MWC期间,三星Galaxy S5、索尼Xperia Z2等为代表的旗舰机型都有亮相,由此点燃了智能手机界的战火。在今年MWC上,手机依然是关注的热点,虽然展出的大部分手机硬件升级幅度不大,但是三星、HTC等厂商还是带来了他们的新产品。
三星一如既往地更新自家的Galaxy系列,带来了年度旗舰Galaxy S6和Galaxy S6 Edge。三星此次的Galaxy S6获得了不少好评,原因在于:三星终于在外壳选材方面抛弃了备受用户吐槽的塑料,转而使用玻璃和金属材质,并且配合创新性的双侧曲面屏幕,让Galaxy S6在外观上博得了眼球。在配置方面,虽然Galaxy S6系列的硬件升级幅度不大,没带来多少惊喜,但我们也能看到不少技术上的创新。首先它采用了自家14nm工艺制程的64位Exynos 7420处理器,目前大多数移动处理器都停留在28nm阶段,三星新的14nm工艺制程处理器性能表现更加优秀。其次,三星Galaxy S6还首次采用了第四代康宁大猩猩玻璃,这种玻璃通过康宁的专利熔融制程生产,它保持了大猩猩玻璃惯有的纤薄度、耐用性和光学纯净度,同时还大幅提升了在跌落情况下的抗损表现,尤其是针对接触尖锐物体而导致的碎屏保护能力,比如柏油沥青马路、混凝土或者其它粗糙表面。此外,Galaxy S6还采用了LPDDR4内存。LPDDR4内存的效能将比现有LPDDR3内存提升50%,可提供32Gb/s的带宽(为LPDDR3的2倍)。这些新技术的采用是手机行业进步的象征。
和三星相比,HTC则低调了很多。与三星一样,HTC也照例更新了自家的HTC One系列,带来了最新的HTC One M9。在外观方面M9延续了HTC的经典设计,也正是这经典的设计使得它无法让人眼前一亮,更没有三星Galaxy S6的双侧曲面屏让人震撼。在制程工艺和配置上,M9背部金属拉丝部分采用了一体化设计,使得手机机身线条更加流畅,同时M9也采用了和主流旗舰手机相似的硬件配置。总的来说,M9的亮点不多,所有的修改都是对前一代产品缺点的改正和弥补,但也正是这些缝缝补补显示出了HTC的诚意,这表明HTC不仅接受了外界的建议,还在努力地改进。
除了常规的年度旗舰亮相,这次的MWC上还涌出了众多具有创新特质的手机产品。联想在此次大会上别具一格地推出了跨界手机VIBE Shot,这是手机和卡片相机的跨界产品。VIBE Shot采用了完整卡片相机的设计风格,金属中框和前后双大猩猩玻璃的设计,带来了专业相机的握持感,另外还搭载了一颗配备有蓝宝石玻璃的镜头。阿尔卡特推出的OneTouch Idol 3采用了上下对称设计,正面两端都装备了麦克风和扬声器,因此有了“反转”(reversible)功能,允许用户直接拿起手机就能进行通话或者导航,而不需要在意设备是否拿反了。华为在去年就推出了大屏跨界手机荣耀X1。今年,华为也低调发布了荣耀X1的升级版本荣耀X2。此外,日本通信运营商KDDI展示了最新的Firefox系统手机FxO。早在2014年Mozilla就和中国芯片商展讯展开合作,希望推出搭载Firefox系统的廉价手机,这种手机在拉丁美洲、非洲等非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新兴市场很有潜力,实际上FirefoxOS本身的特质也值得期待。这些具有创新特质的手机产品不仅迎合了MWC大会主题,还为手机行业注入了活力。
通过这些产品我们不难看到这次MWC大会中手机产品具有的特点。首先,各大厂商不再像往年一样注重硬件配置的提升,更多的是对自己前代产品的升级。其次,各大厂商似乎达成了共识,在手机屏幕大小上保持了一致,大多数手机屏幕都保持在5.0英寸到5.5英寸之间。在机身材质上,大家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金属,以增强手机质感。另外,各大厂商也更加注重系统优化和工业设计以寻求在非硬件方面的差异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手机厂商的表现比往年更优秀,在保持新产品层出不穷的同时工业设计方面也在不断进步。
智能设备成主流
与本届MWC大会主题相吻合,“边缘创新”的主要任务还是要看以智能手表为主导的智能穿戴设备。虽然已经亮相了不少旗舰新机,但从更大的范围来看,智能手机在经过五、六年的高速发展之后,硬件性能已经足以满足绝大多数用户日常所用,想要再进行重大变革会有很大的难度,众多厂商也在积极寻找新的突破点。
智能穿戴设备的出现,似乎成为了大家下一阶段发力的方向。在本届MWC大会正式开幕的前一天,华为就提前单独召开发布会,推出了旗下首款智能手表HUAWEI Watch和第二代智能手环TalkBand B2。同样,HTC也不甘示弱,推出了旗下第一款智能手环HTC Grip和VR产品HTC VALVE。LG也带来了自己的新一代智能手表Urbane。
去年的MWC大会上也出现了智能穿戴设备,主要有华为的TalkBand B1智能手环、LG的SmartBand智能手环和三星的Gear智能设备系列。去年的智能穿戴设备都只是初见倪端,其功能也仅仅停留在监测上,做着基本信息采集的工作。和去年相比,今年的智能穿戴设备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是产品种类增多了,产品数量也增加丁。去年的智能穿戴设备主要以智能手环为主,今年的MWC大会上不仅出现了众多的智能手表,还有智能手环、智能耳机和智能头盔,种类繁多的智能穿戴设备带给我们“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感觉。其次是各大手机厂商纷纷跨界做起智能穿戴设备。不仅华为、HTC、三星等厂商在做智能穿戴设备,甚至连做家电的海尔也来参了一脚,步入智能穿戴领域。最后一点,各类智能穿戴设备在寻求差异化的同时也存在比较明显的同质化问题,在这方面体现得最明显的就是智能手表。抛开智能手表的外观不论,在功能上,如今大部分智能手表都扮演着手机的“第二块屏幕”的角色,除了监测和收集信息,就是显示手机上的通知,没有功能上的革新,同质化问题较明显。 智能穿戴设备是手机的延伸,是人同智能生活连接的一种主要方式,是人身体的延伸,也是人类智能生活的延伸,目前的手机厂商在积极地参与到智能穿戴设备的浪潮之中,智能穿戴设备的技术和功能经过长久的发展也逐渐成熟。当智能手机发展遭遇瓶颈,跨界着力在智能穿戴设备领域也许是厂商的出路之一。
芯片商跨界求突破
MWC大会上,不仅手机厂商带着自己的产品纷纷亮相,移动智能终端上游的供应商也在积极地展示自己,并推出了全新的移动芯片和技术。
传统的手机制造商开始淡化手机,积极跨界着力在智能穿戴设备上,以求寻找新的突破点。处于移动智能终端上游的供应商也在慢慢去手机芯片中心化,开始关注泛智能化,逐渐向手机周边、车联网、可穿戴、智能家居等领域扩展。手机芯片的龙头老大高通就在做着这样的事,它在本次大会上展出的是Zeroth,希望打造出一个全新的计算平台,模仿人类的大脑和神经系统,使终端拥有大脑模拟计算驱动的嵌入式认知。Zeroth技术可以让移动设备有“与生俱来”深度学习的能力,而不需要通过云端获得数据。在大会现场,高通通过Zeroth平台演示了一些基础的功能。在演示中,智能终端可以通过摄像头非常准确地辨识出它所拍摄到的景物类型和整个环境,比如拍照场景是在室内还是室外、拍照环境是日出还是日落、拍照对象是一群小猫还是一块手表。此外,终端还可以将照片进行分类,比如室外的景色、建筑、人物、海滩、孩子、树木、云彩等。更重要的是,除了智能手机,Zeroth还可以用于汽车、可穿戴设备等各种联网设备。除了Zeroth,高通还带来了新一代LTE调制解调器和Snapdragon SenseID 3D,前者是可以加强汽车通过网络与云服务的无线连接以及车用无线充电技术,后者则是全新的指纹识别技术。
为了使设备更加智能、更好地感知并处理周边世界的信息,高通做出了诸多努力和创新,另一个手机芯片制造商联发科也紧跟高通走在创新的路上。在MWC 2015大会前的媒体活动中,联发科正式发布了新的处理器品牌Helio,这个品牌定位高端,看来联发科是准备进一步和高通一较高下丁。同时,在大会上,联发科还推出了世界首款基于Cortex-A72架构的平板电脑芯片——MT8173,这款芯片主要为平板电脑打造,为平板电脑提升性能和电池续航。
我们可以看到,各大手机芯片厂商正在不断地跨界、革新,厂商之间也存在激烈的竞争。无论怎样,这些技术创新和厂商竞争都将推动行业发展,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好事。
5G初见端倪
虽然目前4G网络尚且没有全面普及,但更加快速、高效的5G网络已经迫不及待地向我们走来,关于5G网络的技术讨论和相关展示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在本次的MWC大会上,华为通过Flash的形式直观地展示了5G网络的物理架构和逻辑架构,并演示了为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如何对物理架构进行切片,以及在此过程中各网元角色和功能的动态变化。华为还在展示区,通过模拟真实应用场景的方式,展现了空口波形和多址技术随不同的业务需求而进行动态调整的过程,其重点展示了三个未来的典型应用场景3D通话(大带宽),自动驾驶(低时延)、物联网(多连接)。在参观者体验每个应用场景的同时,空口波形和多址编码模块的图形也会呈现出来,使参观者能更直观地理解什么是5G的空口技术及空口技术如何灵动的匹配业务需求。中兴也宣布在业界首家成功完成MassiveMIMO预商用产品的外场测试,这不但刷新了吞吐量纪录,而且验证了MassiveMIMO的三维覆盖能力、普通4G终端的支持能力以及深度覆盖能力。爱立信不仅在会场展出了5G无线测试床,还展示了全球首个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这个双连接支持移动设备并行连接到5G和LTE。运营商们同样不甘落后,在大会期间,中国移动与日本NTTDOCOMO、韩国KT共同发布5G合作联合声明,宣布三家运营商将共同针对亚洲市场研究和丰富5G的需求,探索5G的新业务。
虽然目前的5G还没明确定义,但是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5G网络终将成为主流,发展5G也具有重要的意义。2G网络满足了语音通信的需求,3G网络满足了人们上网的需求,4G网络更好地满足了人与网络的需求,5G网络则会满足人与万物的连接需求。5G通信技术具有超快的上网速度、更广泛的网络覆盖的优势,相比当下的4G网络,5G网络的峰值速率从4G时代的100Mb/s增长至10Gb/s,时延从50ms变为1ms,单扇载覆盖连接数量从几千个增长至100万个。借助5G网络的优势,在未来,自动驾驶等各种对时延有着极高要求的工业应用将得到长足发展,虚拟现实或互动多媒体业务也将变成现实。对于用户而言,由于带宽得到极大提高,普通用户下载一部8GB高清电影的时间,也将从3G时代的70分钟和4G时代的7分钟,降低到短短的6秒钟。
5G通信技术是一场根本性的革命,促进5G技术的革新和标准的建立需要各行业的沟通和合作,不仅需要技术的创新,更需要的是各行业的跨界和融合。
写在最后
在这次MWC大会上,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手机虽然是关注的热点,但是随着可穿戴设备的迅猛发展,手机的风头被智能穿戴设备抢走了不少。在经历数年的硬件比拼之后,大部分手机厂商开始把重心放在工业设计、系统优化、用户体验上,并慢慢地向可穿戴市场跨界,寻求突破点。芯片厂商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在积极地跨界寻找下一个突破点。全面跨界或许会成为一种趋势,对普通用户来说,所有的跨界趋势和技术创新都将带来更好的产品和体验,这是值得期待的。
有人说:“互联网产业在高速发展,让全世界都连接了起来。”这句话放在几年前也是无可争议的,无论是广义的互联网还是狭义的移动互联网,我们离“连接全世界”的梦想都不远了。跨界和创新,这是今年MWC的新特点,也是今年MWC的新趋势,这更是两种推动移动通信行业进步的必要催化剂。正因为跨界不会停,创新不会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对移动通信行业的未来充满信心,更应该期待在跨界和创新趋势下的下一届MWC大会。
终端产品热度消退
MWC大会是各家智能终端新品竞相发布的最佳时机,也被业内看作是每年智能终端的最佳风向标。去年MWC期间,三星Galaxy S5、索尼Xperia Z2等为代表的旗舰机型都有亮相,由此点燃了智能手机界的战火。在今年MWC上,手机依然是关注的热点,虽然展出的大部分手机硬件升级幅度不大,但是三星、HTC等厂商还是带来了他们的新产品。
三星一如既往地更新自家的Galaxy系列,带来了年度旗舰Galaxy S6和Galaxy S6 Edge。三星此次的Galaxy S6获得了不少好评,原因在于:三星终于在外壳选材方面抛弃了备受用户吐槽的塑料,转而使用玻璃和金属材质,并且配合创新性的双侧曲面屏幕,让Galaxy S6在外观上博得了眼球。在配置方面,虽然Galaxy S6系列的硬件升级幅度不大,没带来多少惊喜,但我们也能看到不少技术上的创新。首先它采用了自家14nm工艺制程的64位Exynos 7420处理器,目前大多数移动处理器都停留在28nm阶段,三星新的14nm工艺制程处理器性能表现更加优秀。其次,三星Galaxy S6还首次采用了第四代康宁大猩猩玻璃,这种玻璃通过康宁的专利熔融制程生产,它保持了大猩猩玻璃惯有的纤薄度、耐用性和光学纯净度,同时还大幅提升了在跌落情况下的抗损表现,尤其是针对接触尖锐物体而导致的碎屏保护能力,比如柏油沥青马路、混凝土或者其它粗糙表面。此外,Galaxy S6还采用了LPDDR4内存。LPDDR4内存的效能将比现有LPDDR3内存提升50%,可提供32Gb/s的带宽(为LPDDR3的2倍)。这些新技术的采用是手机行业进步的象征。
和三星相比,HTC则低调了很多。与三星一样,HTC也照例更新了自家的HTC One系列,带来了最新的HTC One M9。在外观方面M9延续了HTC的经典设计,也正是这经典的设计使得它无法让人眼前一亮,更没有三星Galaxy S6的双侧曲面屏让人震撼。在制程工艺和配置上,M9背部金属拉丝部分采用了一体化设计,使得手机机身线条更加流畅,同时M9也采用了和主流旗舰手机相似的硬件配置。总的来说,M9的亮点不多,所有的修改都是对前一代产品缺点的改正和弥补,但也正是这些缝缝补补显示出了HTC的诚意,这表明HTC不仅接受了外界的建议,还在努力地改进。
除了常规的年度旗舰亮相,这次的MWC上还涌出了众多具有创新特质的手机产品。联想在此次大会上别具一格地推出了跨界手机VIBE Shot,这是手机和卡片相机的跨界产品。VIBE Shot采用了完整卡片相机的设计风格,金属中框和前后双大猩猩玻璃的设计,带来了专业相机的握持感,另外还搭载了一颗配备有蓝宝石玻璃的镜头。阿尔卡特推出的OneTouch Idol 3采用了上下对称设计,正面两端都装备了麦克风和扬声器,因此有了“反转”(reversible)功能,允许用户直接拿起手机就能进行通话或者导航,而不需要在意设备是否拿反了。华为在去年就推出了大屏跨界手机荣耀X1。今年,华为也低调发布了荣耀X1的升级版本荣耀X2。此外,日本通信运营商KDDI展示了最新的Firefox系统手机FxO。早在2014年Mozilla就和中国芯片商展讯展开合作,希望推出搭载Firefox系统的廉价手机,这种手机在拉丁美洲、非洲等非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新兴市场很有潜力,实际上FirefoxOS本身的特质也值得期待。这些具有创新特质的手机产品不仅迎合了MWC大会主题,还为手机行业注入了活力。
通过这些产品我们不难看到这次MWC大会中手机产品具有的特点。首先,各大厂商不再像往年一样注重硬件配置的提升,更多的是对自己前代产品的升级。其次,各大厂商似乎达成了共识,在手机屏幕大小上保持了一致,大多数手机屏幕都保持在5.0英寸到5.5英寸之间。在机身材质上,大家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金属,以增强手机质感。另外,各大厂商也更加注重系统优化和工业设计以寻求在非硬件方面的差异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手机厂商的表现比往年更优秀,在保持新产品层出不穷的同时工业设计方面也在不断进步。
智能设备成主流
与本届MWC大会主题相吻合,“边缘创新”的主要任务还是要看以智能手表为主导的智能穿戴设备。虽然已经亮相了不少旗舰新机,但从更大的范围来看,智能手机在经过五、六年的高速发展之后,硬件性能已经足以满足绝大多数用户日常所用,想要再进行重大变革会有很大的难度,众多厂商也在积极寻找新的突破点。
智能穿戴设备的出现,似乎成为了大家下一阶段发力的方向。在本届MWC大会正式开幕的前一天,华为就提前单独召开发布会,推出了旗下首款智能手表HUAWEI Watch和第二代智能手环TalkBand B2。同样,HTC也不甘示弱,推出了旗下第一款智能手环HTC Grip和VR产品HTC VALVE。LG也带来了自己的新一代智能手表Urbane。
去年的MWC大会上也出现了智能穿戴设备,主要有华为的TalkBand B1智能手环、LG的SmartBand智能手环和三星的Gear智能设备系列。去年的智能穿戴设备都只是初见倪端,其功能也仅仅停留在监测上,做着基本信息采集的工作。和去年相比,今年的智能穿戴设备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是产品种类增多了,产品数量也增加丁。去年的智能穿戴设备主要以智能手环为主,今年的MWC大会上不仅出现了众多的智能手表,还有智能手环、智能耳机和智能头盔,种类繁多的智能穿戴设备带给我们“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感觉。其次是各大手机厂商纷纷跨界做起智能穿戴设备。不仅华为、HTC、三星等厂商在做智能穿戴设备,甚至连做家电的海尔也来参了一脚,步入智能穿戴领域。最后一点,各类智能穿戴设备在寻求差异化的同时也存在比较明显的同质化问题,在这方面体现得最明显的就是智能手表。抛开智能手表的外观不论,在功能上,如今大部分智能手表都扮演着手机的“第二块屏幕”的角色,除了监测和收集信息,就是显示手机上的通知,没有功能上的革新,同质化问题较明显。 智能穿戴设备是手机的延伸,是人同智能生活连接的一种主要方式,是人身体的延伸,也是人类智能生活的延伸,目前的手机厂商在积极地参与到智能穿戴设备的浪潮之中,智能穿戴设备的技术和功能经过长久的发展也逐渐成熟。当智能手机发展遭遇瓶颈,跨界着力在智能穿戴设备领域也许是厂商的出路之一。
芯片商跨界求突破
MWC大会上,不仅手机厂商带着自己的产品纷纷亮相,移动智能终端上游的供应商也在积极地展示自己,并推出了全新的移动芯片和技术。
传统的手机制造商开始淡化手机,积极跨界着力在智能穿戴设备上,以求寻找新的突破点。处于移动智能终端上游的供应商也在慢慢去手机芯片中心化,开始关注泛智能化,逐渐向手机周边、车联网、可穿戴、智能家居等领域扩展。手机芯片的龙头老大高通就在做着这样的事,它在本次大会上展出的是Zeroth,希望打造出一个全新的计算平台,模仿人类的大脑和神经系统,使终端拥有大脑模拟计算驱动的嵌入式认知。Zeroth技术可以让移动设备有“与生俱来”深度学习的能力,而不需要通过云端获得数据。在大会现场,高通通过Zeroth平台演示了一些基础的功能。在演示中,智能终端可以通过摄像头非常准确地辨识出它所拍摄到的景物类型和整个环境,比如拍照场景是在室内还是室外、拍照环境是日出还是日落、拍照对象是一群小猫还是一块手表。此外,终端还可以将照片进行分类,比如室外的景色、建筑、人物、海滩、孩子、树木、云彩等。更重要的是,除了智能手机,Zeroth还可以用于汽车、可穿戴设备等各种联网设备。除了Zeroth,高通还带来了新一代LTE调制解调器和Snapdragon SenseID 3D,前者是可以加强汽车通过网络与云服务的无线连接以及车用无线充电技术,后者则是全新的指纹识别技术。
为了使设备更加智能、更好地感知并处理周边世界的信息,高通做出了诸多努力和创新,另一个手机芯片制造商联发科也紧跟高通走在创新的路上。在MWC 2015大会前的媒体活动中,联发科正式发布了新的处理器品牌Helio,这个品牌定位高端,看来联发科是准备进一步和高通一较高下丁。同时,在大会上,联发科还推出了世界首款基于Cortex-A72架构的平板电脑芯片——MT8173,这款芯片主要为平板电脑打造,为平板电脑提升性能和电池续航。
我们可以看到,各大手机芯片厂商正在不断地跨界、革新,厂商之间也存在激烈的竞争。无论怎样,这些技术创新和厂商竞争都将推动行业发展,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好事。
5G初见端倪
虽然目前4G网络尚且没有全面普及,但更加快速、高效的5G网络已经迫不及待地向我们走来,关于5G网络的技术讨论和相关展示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在本次的MWC大会上,华为通过Flash的形式直观地展示了5G网络的物理架构和逻辑架构,并演示了为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如何对物理架构进行切片,以及在此过程中各网元角色和功能的动态变化。华为还在展示区,通过模拟真实应用场景的方式,展现了空口波形和多址技术随不同的业务需求而进行动态调整的过程,其重点展示了三个未来的典型应用场景3D通话(大带宽),自动驾驶(低时延)、物联网(多连接)。在参观者体验每个应用场景的同时,空口波形和多址编码模块的图形也会呈现出来,使参观者能更直观地理解什么是5G的空口技术及空口技术如何灵动的匹配业务需求。中兴也宣布在业界首家成功完成MassiveMIMO预商用产品的外场测试,这不但刷新了吞吐量纪录,而且验证了MassiveMIMO的三维覆盖能力、普通4G终端的支持能力以及深度覆盖能力。爱立信不仅在会场展出了5G无线测试床,还展示了全球首个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这个双连接支持移动设备并行连接到5G和LTE。运营商们同样不甘落后,在大会期间,中国移动与日本NTTDOCOMO、韩国KT共同发布5G合作联合声明,宣布三家运营商将共同针对亚洲市场研究和丰富5G的需求,探索5G的新业务。
虽然目前的5G还没明确定义,但是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5G网络终将成为主流,发展5G也具有重要的意义。2G网络满足了语音通信的需求,3G网络满足了人们上网的需求,4G网络更好地满足了人与网络的需求,5G网络则会满足人与万物的连接需求。5G通信技术具有超快的上网速度、更广泛的网络覆盖的优势,相比当下的4G网络,5G网络的峰值速率从4G时代的100Mb/s增长至10Gb/s,时延从50ms变为1ms,单扇载覆盖连接数量从几千个增长至100万个。借助5G网络的优势,在未来,自动驾驶等各种对时延有着极高要求的工业应用将得到长足发展,虚拟现实或互动多媒体业务也将变成现实。对于用户而言,由于带宽得到极大提高,普通用户下载一部8GB高清电影的时间,也将从3G时代的70分钟和4G时代的7分钟,降低到短短的6秒钟。
5G通信技术是一场根本性的革命,促进5G技术的革新和标准的建立需要各行业的沟通和合作,不仅需要技术的创新,更需要的是各行业的跨界和融合。
写在最后
在这次MWC大会上,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手机虽然是关注的热点,但是随着可穿戴设备的迅猛发展,手机的风头被智能穿戴设备抢走了不少。在经历数年的硬件比拼之后,大部分手机厂商开始把重心放在工业设计、系统优化、用户体验上,并慢慢地向可穿戴市场跨界,寻求突破点。芯片厂商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在积极地跨界寻找下一个突破点。全面跨界或许会成为一种趋势,对普通用户来说,所有的跨界趋势和技术创新都将带来更好的产品和体验,这是值得期待的。
有人说:“互联网产业在高速发展,让全世界都连接了起来。”这句话放在几年前也是无可争议的,无论是广义的互联网还是狭义的移动互联网,我们离“连接全世界”的梦想都不远了。跨界和创新,这是今年MWC的新特点,也是今年MWC的新趋势,这更是两种推动移动通信行业进步的必要催化剂。正因为跨界不会停,创新不会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对移动通信行业的未来充满信心,更应该期待在跨界和创新趋势下的下一届MWC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