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作者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中应注意探究式教学的适度使用,处理好学生主体与老师主导的关系。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热点探索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62 -01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人们的目光再一次聚焦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各种各样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纷纷出现,标志着课堂教学新的突破。但是,认真审视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笔者认为教师应该走出几个误区,在此,提出来与诸位同仁共榷。
1.“探究式”教学是万能的,没有“探究”就不是教学。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特征,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探究式”学习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并逐渐成为比较主流的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式”学习而言的,它能够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和实践的机会。这种方式对于改变过去机械的、被动的“注入式”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但学习方式的选择运用,要受到教学内容、学生水平、个性特点等多种因素的制约。首先,并非所有的知识都适合让学生“探究”。应当承认,“探究”的学习方式比较适合智力好、主动性强的学生,而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不平衡是客观现实,如果一味地追求“探究”,就会严重影响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性格各异,“探究式”也好,“接受式”也罢,适合学生个体学习特点的学习方式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另外,探究式学习有优势,也有弱点;接受式学习有弱点,但也有优势。机械的“探究”会束缚学生的思维,而有意义的“接受”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运用之妙。如果不顾实际,明明是简单而不需探究的,如:租庸调制、两税法等一些概念性的知识。或者学生没有能力探究的那些知识,如:广义相对论与狭义相对论的区别与联系等,也去搞形式,追求探究的“时髦”,就会事倍功半,得不偿失。因此要“让学生跳起来能够摘到苹果”,就是说:要让学生经过思考、努力、交流合作基本上可以把问题解决。
2.注重“过程”,就是不要“结果”。
“结果”与“过程”的关系实质上是“知识”与“方法”的关系。倡导教学应该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这对纠正过去传统教学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所以,教学“重在过程”也早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这是否意味着知识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获取知识的方法;或者说关注学生是否参与到学习过程,并获得良好体验是第一位的,是最重要的,至于获得的知识是第二位的呢?不!可以说无论到什么时候,知识总归是教育追求的目标。从知识与方法、能力的关系来看,知识是基础。没有知识,何谈方式与能力。如果只让学生追求形式上的“过程”,而不论“结果”,甚至不论“是非”,到头来学生获得的是什么?那只会重陷历史上形式主义教育的泥淖。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能使教学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有明确的评价标准,这是我们的长处,是我国教育的特色。而且“史实的考查”永远是高考最基本的要求。我们应当做的是改变过去轻“过程”甚至无“过程”的现象,不再使学生“孤零零地掌握、记忆、再现”知识,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而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习过程中,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也就是要让学生弄清知识发生过程的“来龙去脉”,促使学生深入地“理解、重构,质疑、批判”知识。“结果”与“过程”并非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统一的关系。
3.突出学生的“主体”,就是不要教师的“主导”。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传承作用,教学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学生只是作为知识的“容器”、“仓库”,学生的学习没有主动性可言,也就谈不上主体地位的突出了。新课程改革强调转变教师的角色,突出学生这一主体,这是绝对正确的。但教师要在新课程中找到准确的角色定位。如果由过去的“一切都管”变为“一切不管”,课堂上教师不讲授,完全是学生的活动,还美其名曰“敢于放手”,那教师的作用就会被淡化,渐渐迷失了方向,以至失去了自我。
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元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和学生一道寻求真理。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以上只是笔者结合自己在新课程教学中的体会谈一些粗略的看法,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热点探索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62 -01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人们的目光再一次聚焦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各种各样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纷纷出现,标志着课堂教学新的突破。但是,认真审视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笔者认为教师应该走出几个误区,在此,提出来与诸位同仁共榷。
1.“探究式”教学是万能的,没有“探究”就不是教学。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特征,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探究式”学习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并逐渐成为比较主流的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式”学习而言的,它能够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和实践的机会。这种方式对于改变过去机械的、被动的“注入式”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但学习方式的选择运用,要受到教学内容、学生水平、个性特点等多种因素的制约。首先,并非所有的知识都适合让学生“探究”。应当承认,“探究”的学习方式比较适合智力好、主动性强的学生,而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不平衡是客观现实,如果一味地追求“探究”,就会严重影响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性格各异,“探究式”也好,“接受式”也罢,适合学生个体学习特点的学习方式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另外,探究式学习有优势,也有弱点;接受式学习有弱点,但也有优势。机械的“探究”会束缚学生的思维,而有意义的“接受”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运用之妙。如果不顾实际,明明是简单而不需探究的,如:租庸调制、两税法等一些概念性的知识。或者学生没有能力探究的那些知识,如:广义相对论与狭义相对论的区别与联系等,也去搞形式,追求探究的“时髦”,就会事倍功半,得不偿失。因此要“让学生跳起来能够摘到苹果”,就是说:要让学生经过思考、努力、交流合作基本上可以把问题解决。
2.注重“过程”,就是不要“结果”。
“结果”与“过程”的关系实质上是“知识”与“方法”的关系。倡导教学应该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这对纠正过去传统教学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所以,教学“重在过程”也早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这是否意味着知识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获取知识的方法;或者说关注学生是否参与到学习过程,并获得良好体验是第一位的,是最重要的,至于获得的知识是第二位的呢?不!可以说无论到什么时候,知识总归是教育追求的目标。从知识与方法、能力的关系来看,知识是基础。没有知识,何谈方式与能力。如果只让学生追求形式上的“过程”,而不论“结果”,甚至不论“是非”,到头来学生获得的是什么?那只会重陷历史上形式主义教育的泥淖。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能使教学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有明确的评价标准,这是我们的长处,是我国教育的特色。而且“史实的考查”永远是高考最基本的要求。我们应当做的是改变过去轻“过程”甚至无“过程”的现象,不再使学生“孤零零地掌握、记忆、再现”知识,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而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习过程中,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也就是要让学生弄清知识发生过程的“来龙去脉”,促使学生深入地“理解、重构,质疑、批判”知识。“结果”与“过程”并非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统一的关系。
3.突出学生的“主体”,就是不要教师的“主导”。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传承作用,教学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学生只是作为知识的“容器”、“仓库”,学生的学习没有主动性可言,也就谈不上主体地位的突出了。新课程改革强调转变教师的角色,突出学生这一主体,这是绝对正确的。但教师要在新课程中找到准确的角色定位。如果由过去的“一切都管”变为“一切不管”,课堂上教师不讲授,完全是学生的活动,还美其名曰“敢于放手”,那教师的作用就会被淡化,渐渐迷失了方向,以至失去了自我。
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元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和学生一道寻求真理。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以上只是笔者结合自己在新课程教学中的体会谈一些粗略的看法,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