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教习学生写作,激发兴趣是先导,积累材料是基础,把握方法是桥梁,形成能力是目的。因此,在写作教学中,老师要倾注感情、注重方法,采取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积材;积趣;积技
语文教学工作者有个共识:“习作难,教习作更难。”学生怕写,老师厌教。面对困惑,教师有责任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现结合个人在教学中的几点尝试提出几点浅见,以期抛砖引玉。
一、“欲炊之米”——积材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要会写,就要解决“欲炊之米”的问题。首先是“积材”,即多读、多听、多记、多动笔、多观察、多留心生活,做有心人。要养成身上一支笔,怀揣一个本的好习惯,随时把对己有用的东西及时摘录。其次是“记材”,即把收集的诗句、名言等素材熟记于心。最后是仿写。譬如,我看了“中国诗词大会”有两句有感时运的经典诗句:“好诗随时运,无日不趋新”,我让学生改一两个字,让这两句诗赋有新意,有学生很快就改成了——“好生随时进,无日不趋新”,接着我让学生仿写句——仿写比喻句、排比句、对偶句、拟人句、反问句……,再仿写段,最后再到篇的布局——總分总式、递进式、题记式、小标题式……通过这些准备,“欲炊之米”的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二、巧引过渡——积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解决了“欲炊之米”的问题后,还要克服学生写作文的畏惧心理,激发写作兴趣,变被迫写为爱好写。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方而,我认为有两点很重要:
一是创设情境教写作,寓教于乐增趣味。教学中,可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创设情景,开展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语言,先说后写,由说到写,从说话自然过渡到写作流畅,让学生迈进习作之“门”。例如,教初一学生写“介绍自己——自画肖像”时,我事先让学生准备一而小镜子。上课时,先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入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对自己的外貌、性格、爱好等进行全而描述,写上学号后交给老师,全班同学来玩‘猜猜我是谁’的游戏,老师从中抽出一张,交给一位同学读出来,其他同学猜是班上的哪一位同学。如有猜不出来的,老师揭晓谜底,大家集体找出哪些地方写得不像,帮助修改,游戏结束后把作品返还给大家,同学们再进行补充修改。由此寓教于乐,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写作兴趣。
二是鼓励评语多激趣,降低标准细心评。刚接触写作的学生往往在观察能力、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方面等有所欠缺,习作往往比较空洞,内容平淡无新异。老师评改的时候,要把握好度,评改时应“因材”评改,区别对待,先规划出几个不同的阶段,分阶段要求,分对象要求,逐步提高要求。对基础较差的学生,不要过于强调章法、技巧,只要学生能写出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表达对某人、某事、某物的真实感受即可,重点放在语句上,加强训练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完整的意思,扎实打好写作基本功。此外,评改时要尽量保留学生原意,少作大而积的修改,尊重学生的感受、理解。在评语中要具体为学生指出成功在什么地方,哪里存在不足,要怎样修改。作文总结时,应尽可能地挑学生的闪光点加以鼓励,还要将佳作拿来全班热评,粘贴在作文墙上,并择优推荐到学刊上发表,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在习作之旅中兴趣盎然地起航! 三、提升训练——积技
解决了“愿意写”的问题后,又要解决“写得好”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是要注重写作方法,在活学活用上下功夫。要教会学生“串”诗句,用名句加串词将几首具有相同意蕴的诗句联系起来表达思想感情。譬如,“美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悲凉;美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幽静;美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放;美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美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势;美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美是‘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孤寂;美是‘胜似闲庭信步’的潇洒;美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美是‘独钓寒江雪’的高洁……”。要教会学生从课文中寻找写作方法,并迁移到作文中。如在学习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品文章内容的同时渗透写作方法,然后再迁移。让学生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写一处景物,即按从整体到局部,从静景到动景,又由动景到静景的顺序来写,渗透写作顺序教学。
二是要注重日积月累,在常态长效上下功夫。要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培养观察习惯和积累写作素材的能力。教师要善于捕捉观察时机,指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让他们从身边的人、事、物开始观察,同时教给学生观察方法,让学生把观察到的东西在日记中记下来,并展开联想,写心得体会,作为以后的写作素材。这学期是春期,开学正直暮春之时,我就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春的足迹,并写入日记。日记中,学生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发现春,写出春的一些特征。
作文是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学生兴趣所至、日积月累、勤耕笔辍,又需要老师注重方法、循序渐进、循循善诱,把教好每一个学生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用全部的精力去关爱每一个学生,用欣赏增强他们的信心,用信任树立他们的自尊,用关爱搭起爱的桥梁,让学生带着幸福心境愉快地迈进习作大门。
关键词:积材;积趣;积技
语文教学工作者有个共识:“习作难,教习作更难。”学生怕写,老师厌教。面对困惑,教师有责任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现结合个人在教学中的几点尝试提出几点浅见,以期抛砖引玉。
一、“欲炊之米”——积材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要会写,就要解决“欲炊之米”的问题。首先是“积材”,即多读、多听、多记、多动笔、多观察、多留心生活,做有心人。要养成身上一支笔,怀揣一个本的好习惯,随时把对己有用的东西及时摘录。其次是“记材”,即把收集的诗句、名言等素材熟记于心。最后是仿写。譬如,我看了“中国诗词大会”有两句有感时运的经典诗句:“好诗随时运,无日不趋新”,我让学生改一两个字,让这两句诗赋有新意,有学生很快就改成了——“好生随时进,无日不趋新”,接着我让学生仿写句——仿写比喻句、排比句、对偶句、拟人句、反问句……,再仿写段,最后再到篇的布局——總分总式、递进式、题记式、小标题式……通过这些准备,“欲炊之米”的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二、巧引过渡——积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解决了“欲炊之米”的问题后,还要克服学生写作文的畏惧心理,激发写作兴趣,变被迫写为爱好写。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方而,我认为有两点很重要:
一是创设情境教写作,寓教于乐增趣味。教学中,可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创设情景,开展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语言,先说后写,由说到写,从说话自然过渡到写作流畅,让学生迈进习作之“门”。例如,教初一学生写“介绍自己——自画肖像”时,我事先让学生准备一而小镜子。上课时,先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入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对自己的外貌、性格、爱好等进行全而描述,写上学号后交给老师,全班同学来玩‘猜猜我是谁’的游戏,老师从中抽出一张,交给一位同学读出来,其他同学猜是班上的哪一位同学。如有猜不出来的,老师揭晓谜底,大家集体找出哪些地方写得不像,帮助修改,游戏结束后把作品返还给大家,同学们再进行补充修改。由此寓教于乐,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写作兴趣。
二是鼓励评语多激趣,降低标准细心评。刚接触写作的学生往往在观察能力、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方面等有所欠缺,习作往往比较空洞,内容平淡无新异。老师评改的时候,要把握好度,评改时应“因材”评改,区别对待,先规划出几个不同的阶段,分阶段要求,分对象要求,逐步提高要求。对基础较差的学生,不要过于强调章法、技巧,只要学生能写出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表达对某人、某事、某物的真实感受即可,重点放在语句上,加强训练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完整的意思,扎实打好写作基本功。此外,评改时要尽量保留学生原意,少作大而积的修改,尊重学生的感受、理解。在评语中要具体为学生指出成功在什么地方,哪里存在不足,要怎样修改。作文总结时,应尽可能地挑学生的闪光点加以鼓励,还要将佳作拿来全班热评,粘贴在作文墙上,并择优推荐到学刊上发表,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在习作之旅中兴趣盎然地起航! 三、提升训练——积技
解决了“愿意写”的问题后,又要解决“写得好”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是要注重写作方法,在活学活用上下功夫。要教会学生“串”诗句,用名句加串词将几首具有相同意蕴的诗句联系起来表达思想感情。譬如,“美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悲凉;美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幽静;美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放;美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美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势;美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美是‘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孤寂;美是‘胜似闲庭信步’的潇洒;美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美是‘独钓寒江雪’的高洁……”。要教会学生从课文中寻找写作方法,并迁移到作文中。如在学习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品文章内容的同时渗透写作方法,然后再迁移。让学生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写一处景物,即按从整体到局部,从静景到动景,又由动景到静景的顺序来写,渗透写作顺序教学。
二是要注重日积月累,在常态长效上下功夫。要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培养观察习惯和积累写作素材的能力。教师要善于捕捉观察时机,指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让他们从身边的人、事、物开始观察,同时教给学生观察方法,让学生把观察到的东西在日记中记下来,并展开联想,写心得体会,作为以后的写作素材。这学期是春期,开学正直暮春之时,我就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春的足迹,并写入日记。日记中,学生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发现春,写出春的一些特征。
作文是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学生兴趣所至、日积月累、勤耕笔辍,又需要老师注重方法、循序渐进、循循善诱,把教好每一个学生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用全部的精力去关爱每一个学生,用欣赏增强他们的信心,用信任树立他们的自尊,用关爱搭起爱的桥梁,让学生带着幸福心境愉快地迈进习作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