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国家外交的延伸部分,地方商务部门的外事工作者不仅要着眼于安排会见参观、论坛展会、迎来送往等具体事务,更需要有意识地在国际经贸合作中理解和贯彻国家外交政策,最大限度地实现与各国的合作与交流,以造就经济发展所需的国际环境。
经济外交的提出
二战后,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内容构成日趋多元,世界经济体相互依存程度进一步上升,更多国家把经济发展作为主要政策取向,营造更有利于自身经济发展的和平环境。从一般意义而言,有什么样的贸易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经济外交。但单纯的贸易关系不等于经济外交。贸易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国家间的利益交叉点就会增多,重合与摩擦都会增加,经济外交的功能这个时候就会表现出来。当各国在经济上相互依存,共同分享国际分工和贸易利益时,它们之间的政治分歧和矛盾就会软化,促使国际政治关系趋向稳定。
经济外交的实质,就是在国家总体外交的框架内,充分运用对外经济手段维护和增进国家利益,做到以政带经、以经带政、政经结合,为国家争取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市场、资金、技术和人才,有效防范和应对来自国际经济领域的各种风险。
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卓越成就。进入世界经济体系后,中国的资本和美国的资本同样以营利为目标,同样会向海外扩张。同时,经济手段是中国和国际社会交往中能造成双赢局面的最重要手段。经济不是零的博弈,各国,特别是亚洲各国都可以从中国的经济扩张中受益。经济力量是中国冲破其他大国围堵的有效力量。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几度访问欧美,先后与各国签署金额庞大的合作协议,成为中国经济外交浓墨重彩的章节。2004年8月末,中央举行第十次驻外使节会议,胡锦涛主席在讲话中提及经济外交,经济外交成为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政府“将全面加强经济外交和对外文化交流”。“经济外交”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经济外交已被纳入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
经济外交的实践
1 国家层面的经济外交实践。虽然,贸易关系具有市场调节的特性,但发展到一定程度,经济外交必须跟进,进行政府干预。经验证明,许多得以进入境外市场的企业,不仅得到了本国贸易促进组织机构的帮助,而且受益于本国政府的政治干预。为了促进贸易关系的发展,一个国家通过各种外交活动促进进出口的政策也属于经济外交。
一般国家领导“经济外交”往往通过:a 政府首脑积极出席与经济合作有关的活动。冷战后经济外交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当各国要员出访时,经常有许多企业家陪同,借助国家领导人的政治威信开展经贸关系。有的实际上就是直接执行政府的经济外交政策,按照政府的意图进行交易、投资、合作或采购等商业活动。这种访问的共同特征包括组织大规模经济企业代表随访、工作议题以经济为主,并以争取经济利益为主诉目标。如企业家出生的韩国总统李明博,上任以来已二度访华,几乎一半行程都与经济活动有关,数十人组成的韩国顶尖企业领袖代表团随访,访问期间,更是频频出席韩国企业招待会、会见地方官员。同随行记者团举行早餐座谈会、视察中韩企业,突显其扩展双边贸易的决心;b 以高层互访为契机,提出采购或推销大宗货物的意向。与亚洲国家领导人不同的是,西方国家领导人往往不拘小节,不讳言利。1997年5月,法国总统希拉克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前夕给中国国家领导人写信,要求中国与法国签订购买大宗空中客车飞机的合同。在访问中,中国与法国达成了购买30架空中客车飞机的协议,达成中国采购法国10架ATR飞机的合同,签署了100个座位民用客机项目的合作框架。
以政府身份进行经济外交活动不仅具有客观必要性,而且比单个企业亲自对外公关具有多方面优越性:第一,政府代表全部企业对外交往比每个企业独立对外公关所费成本小。能够取得集中公关的规模经济效益,第二,政府对外交往争取贸易机会与利益的成功机会大。一般说来,政府外交争取贸易机会与利益信用高,分量重、影响大,外交工具多。一般企业是难以与政府外交资源和能力进行比较的;第三,政府外交容易接近具有决策权力的人物,绕开由企业对外公关可能经历的不必要弯路及阻挠,能够迅速接近权力人物进行公关和商谈;第四,政府外交部门从事专业的外交活动,具有信息灵通,外交人员素质高、渠道多、手段多、技巧灵活等优势。2006年11月,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率美国企业代表团访沪。2008年4月,法国前总统德斯坦应法中年会之邀率法企业代表团访沪,他们均坚持要求其随团逾20家企业共同参与政府外事会见活动。同样,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推行和本地企业国际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我们也积极组织上海本地企业参与政府间的经贸类双边会见。据专家预测,今后15年至20年间,中国海外投资将达3至4千亿美元。这么大量的投资出去,投什么,怎么投,怎样做好,需要外交资源发挥作用,需要经济外交发挥作用。
2 地方外事部门的“经济外交”实践:中国的经济外交同样需要大智慧和新思维。除配合贯彻落实国家外交战略,作为地方政府外事部门,也可以从日常工作着手:a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经贸信息传递,面向企业服务。经济外交的创新应该是多方面的。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情报搜集、经贸调研、对外交涉等各项工作必须努力“抢第一点”、“抢先手”,讲求时效。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需要各种及时的经贸信息。地方各级各部门的外事机构是经济外交的主体,通过做好“信息、服务、协调、调研、交涉、保护”等重点工作,可以更好地为地方和企业的发展服务。外事工作也要按照“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要求,为多渠道、多方位有效利用境外资源,为经济建设营造安全、稳定、积极的国际环境服务。重大贸易摩擦过程中往往孕育的重大合作机会,达到利益的平衡和互惠节能环保项目。经贸交往的“难点”“热点”往往也是“注意点”和“新闻点”,积极、主动、客观地向外方提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能得到更多理解和友谊;b 加强与企业交流,扩大服务范围,发挥民企积极性。随着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民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民间力量成为经济外交工作的新动力和新亮点,也给经济外交工作带来了新问题和新挑战。如何积极应对,需要探索经济外交的新思路和新手段。
外交资源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必须利用的“稀缺资源”,但现在还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正如时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程路所述:“企业有了外贸权不等于有了外贸能力,国内企业需要了解出口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情况,这些都可以从外交部门得到帮助。因此,持续保持外交部门与民营企业间的相互交流非常必要。”
经济外交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的外贸依存度远超日本、美国,外资利用除一些战略性领域,中国基本上实行开放。这种大幅度的开放政策,使经济外交必然深入到更为广泛的领域,要比以前有更多的交涉机会,承担起更多的交涉责任。这对经济外交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在现阶段,经贸外事宏观上,促进双边、多边经贸交流,微观上推动外资外贸项目发展。随着政府职能转变,经贸外事将离企业以及为企业服务的各类中介组织更近,更务实地为他们提供服务。
尽管企业,尤其中小企业,由于各种条件所限,对高规格的外事活动的性质、内容、纪律、礼仪等可能比较陌生,外事部门可与其他经济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合作,探索企业参与官方经贸外事活动的一些操作方法和案例。
1 在个别外经外贸项目的中外交流中,做好高层互访工作,推动项目启动和发展。
2 在项目落地中,针对突发事件、涉及双边经贸关系变化的,做好跟踪和善后工作。
3 安排高层领导互访,以此为契机,带动企业和项目拓展市场,建立联系。
从广泛的意义上讲,所有国家的政府都会利用类似贸易、投资或者稀有原料出口等经济手段来增加实现外交目的胜算。但经济外交也不是万能的,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强国,除了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还必须以负责任的态度,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的带头作用。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综合实力的迅速提高,都要求我们以更大的气魄、更广阔的胸襟、更现实的精神,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友好而务实的交往。
经济外交的提出
二战后,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内容构成日趋多元,世界经济体相互依存程度进一步上升,更多国家把经济发展作为主要政策取向,营造更有利于自身经济发展的和平环境。从一般意义而言,有什么样的贸易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经济外交。但单纯的贸易关系不等于经济外交。贸易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国家间的利益交叉点就会增多,重合与摩擦都会增加,经济外交的功能这个时候就会表现出来。当各国在经济上相互依存,共同分享国际分工和贸易利益时,它们之间的政治分歧和矛盾就会软化,促使国际政治关系趋向稳定。
经济外交的实质,就是在国家总体外交的框架内,充分运用对外经济手段维护和增进国家利益,做到以政带经、以经带政、政经结合,为国家争取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市场、资金、技术和人才,有效防范和应对来自国际经济领域的各种风险。
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卓越成就。进入世界经济体系后,中国的资本和美国的资本同样以营利为目标,同样会向海外扩张。同时,经济手段是中国和国际社会交往中能造成双赢局面的最重要手段。经济不是零的博弈,各国,特别是亚洲各国都可以从中国的经济扩张中受益。经济力量是中国冲破其他大国围堵的有效力量。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几度访问欧美,先后与各国签署金额庞大的合作协议,成为中国经济外交浓墨重彩的章节。2004年8月末,中央举行第十次驻外使节会议,胡锦涛主席在讲话中提及经济外交,经济外交成为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政府“将全面加强经济外交和对外文化交流”。“经济外交”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经济外交已被纳入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
经济外交的实践
1 国家层面的经济外交实践。虽然,贸易关系具有市场调节的特性,但发展到一定程度,经济外交必须跟进,进行政府干预。经验证明,许多得以进入境外市场的企业,不仅得到了本国贸易促进组织机构的帮助,而且受益于本国政府的政治干预。为了促进贸易关系的发展,一个国家通过各种外交活动促进进出口的政策也属于经济外交。
一般国家领导“经济外交”往往通过:a 政府首脑积极出席与经济合作有关的活动。冷战后经济外交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当各国要员出访时,经常有许多企业家陪同,借助国家领导人的政治威信开展经贸关系。有的实际上就是直接执行政府的经济外交政策,按照政府的意图进行交易、投资、合作或采购等商业活动。这种访问的共同特征包括组织大规模经济企业代表随访、工作议题以经济为主,并以争取经济利益为主诉目标。如企业家出生的韩国总统李明博,上任以来已二度访华,几乎一半行程都与经济活动有关,数十人组成的韩国顶尖企业领袖代表团随访,访问期间,更是频频出席韩国企业招待会、会见地方官员。同随行记者团举行早餐座谈会、视察中韩企业,突显其扩展双边贸易的决心;b 以高层互访为契机,提出采购或推销大宗货物的意向。与亚洲国家领导人不同的是,西方国家领导人往往不拘小节,不讳言利。1997年5月,法国总统希拉克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前夕给中国国家领导人写信,要求中国与法国签订购买大宗空中客车飞机的合同。在访问中,中国与法国达成了购买30架空中客车飞机的协议,达成中国采购法国10架ATR飞机的合同,签署了100个座位民用客机项目的合作框架。
以政府身份进行经济外交活动不仅具有客观必要性,而且比单个企业亲自对外公关具有多方面优越性:第一,政府代表全部企业对外交往比每个企业独立对外公关所费成本小。能够取得集中公关的规模经济效益,第二,政府对外交往争取贸易机会与利益的成功机会大。一般说来,政府外交争取贸易机会与利益信用高,分量重、影响大,外交工具多。一般企业是难以与政府外交资源和能力进行比较的;第三,政府外交容易接近具有决策权力的人物,绕开由企业对外公关可能经历的不必要弯路及阻挠,能够迅速接近权力人物进行公关和商谈;第四,政府外交部门从事专业的外交活动,具有信息灵通,外交人员素质高、渠道多、手段多、技巧灵活等优势。2006年11月,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率美国企业代表团访沪。2008年4月,法国前总统德斯坦应法中年会之邀率法企业代表团访沪,他们均坚持要求其随团逾20家企业共同参与政府外事会见活动。同样,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推行和本地企业国际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我们也积极组织上海本地企业参与政府间的经贸类双边会见。据专家预测,今后15年至20年间,中国海外投资将达3至4千亿美元。这么大量的投资出去,投什么,怎么投,怎样做好,需要外交资源发挥作用,需要经济外交发挥作用。
2 地方外事部门的“经济外交”实践:中国的经济外交同样需要大智慧和新思维。除配合贯彻落实国家外交战略,作为地方政府外事部门,也可以从日常工作着手:a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经贸信息传递,面向企业服务。经济外交的创新应该是多方面的。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情报搜集、经贸调研、对外交涉等各项工作必须努力“抢第一点”、“抢先手”,讲求时效。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需要各种及时的经贸信息。地方各级各部门的外事机构是经济外交的主体,通过做好“信息、服务、协调、调研、交涉、保护”等重点工作,可以更好地为地方和企业的发展服务。外事工作也要按照“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要求,为多渠道、多方位有效利用境外资源,为经济建设营造安全、稳定、积极的国际环境服务。重大贸易摩擦过程中往往孕育的重大合作机会,达到利益的平衡和互惠节能环保项目。经贸交往的“难点”“热点”往往也是“注意点”和“新闻点”,积极、主动、客观地向外方提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能得到更多理解和友谊;b 加强与企业交流,扩大服务范围,发挥民企积极性。随着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民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民间力量成为经济外交工作的新动力和新亮点,也给经济外交工作带来了新问题和新挑战。如何积极应对,需要探索经济外交的新思路和新手段。
外交资源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必须利用的“稀缺资源”,但现在还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正如时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程路所述:“企业有了外贸权不等于有了外贸能力,国内企业需要了解出口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情况,这些都可以从外交部门得到帮助。因此,持续保持外交部门与民营企业间的相互交流非常必要。”
经济外交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的外贸依存度远超日本、美国,外资利用除一些战略性领域,中国基本上实行开放。这种大幅度的开放政策,使经济外交必然深入到更为广泛的领域,要比以前有更多的交涉机会,承担起更多的交涉责任。这对经济外交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在现阶段,经贸外事宏观上,促进双边、多边经贸交流,微观上推动外资外贸项目发展。随着政府职能转变,经贸外事将离企业以及为企业服务的各类中介组织更近,更务实地为他们提供服务。
尽管企业,尤其中小企业,由于各种条件所限,对高规格的外事活动的性质、内容、纪律、礼仪等可能比较陌生,外事部门可与其他经济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合作,探索企业参与官方经贸外事活动的一些操作方法和案例。
1 在个别外经外贸项目的中外交流中,做好高层互访工作,推动项目启动和发展。
2 在项目落地中,针对突发事件、涉及双边经贸关系变化的,做好跟踪和善后工作。
3 安排高层领导互访,以此为契机,带动企业和项目拓展市场,建立联系。
从广泛的意义上讲,所有国家的政府都会利用类似贸易、投资或者稀有原料出口等经济手段来增加实现外交目的胜算。但经济外交也不是万能的,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强国,除了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还必须以负责任的态度,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的带头作用。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综合实力的迅速提高,都要求我们以更大的气魄、更广阔的胸襟、更现实的精神,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友好而务实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