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维度;大众立场;实践主体;评价标准;问题关切
摘要:大众维度是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重要视角,它十分契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宗旨,因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使命就是解放无产阶级和大众人民,从而解放全人类。这一解放运动牢牢将人民大众作为主体力量,充分肯定他们是历史创造者的地位,认为只有人民大众才能担当起推动历史发展的重任。同时,人民大众还是评价主体。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和实践工作干得好不好,得由人民大众来评判。马克思主义的大众维度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意义重大。我们必须直面“中国问题”,自觉地对重大的现实问题和时代课题展开研究,给出马克思主义的解答。惟其如此,人民大众才能信服马克思主义,才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4月第18卷第2期方兰欣:论马克思主义的大众维度11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人民大众批判旧世界的武器与解放自己的学说。作为一个开放的且不断发展着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包含着多个层面的思想内涵。吉林大学教授、我国著名哲学家高清海等[1]曾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出现了“讲坛哲学”“实践哲学”“论坛哲学”三足鼎立的局面。“讲坛哲学”——属于政治宣传、思想理论教育领域;“实践哲学”(包括多种不同性质和形式的“实用哲学”)——属于经济生活、日常社会生活领域;“讲坛哲学”——属于学者专业活动的学术生活领域。这“三类哲学”的划分标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表述方式与指涉主体的不同,对应今天的说法就是哲学的政治维度、大众维度与学理维度(学术维度)。马克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维度实质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维度。“大众维度的马克思主义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从人民大众的生活实践中自然形成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样式,最具群众基础”,“大众维度表达‘为谁立言’的问题,是‘本位’”。[2]马克思主义致力于探索大多数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之路,为大众立言,为人民大众谋利益。惟其如此,大众维度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理论品格,突出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精神,是我们加强意识形态战线工作与推进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本文拟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旨、实践主体、评价主体和问题关切四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大众维度予以解析。
一、大众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旨劳苦大众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根本宗旨。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马克思主义分为哲学、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在我们看来,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宗旨就是追求人的解放即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欧洲工业革命快速推进,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创造出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巨大物质财富。恩格斯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企业的扩大,资产阶级的猥琐伎俩减少了,商业道德水平也有所发展,甚至“过去带头同工人阶级作斗争的最大的工厂主们,现在却首先起来呼吁和平与和谐了”,开始“对正义和仁爱的让步”。[3]367-368然而,贫穷与绝望依然笼罩着人民大众,“他们的穷困和生活无保障的情况现在至少和过去一样严重”。[3]375生产的发展、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口变得更加赤贫,被无情地卷入资本主义的生产链条中。资本主义大工业迫使大量的人口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谋生。工人的处境越来越糟糕,“一个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4]。在这种社会中,资本逻辑独大,资本家成为资本增值的人格代表,工人成为资本增值的工具,人人都处在一种异化的、分裂的、非本质的状态。造成这种异化问题的原因归根结底不是资本家的道德堕落,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社会制度本身。这种社会制度存在一种难以克服的结构性弊病,造成“无产阶级是集体不自由的,是一个被囚禁的阶级”[5],进而决定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因此,马克思主义强调,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不能诉诸单个穷人同单个富人之间的斗争,也不能诉诸犹太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斗争,更不能寄希望于资本家的道德觉悟与良心发现,只有超越资本逻辑,创建新的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形态。这种新的社会文明发展形态否定并超越了资本主义与前现代社会中一部分人的发展以另一部分人的不发展、欠发展甚至是牺牲为代价的模式。这种新的社会不但要实现劳苦大众的解放,也要把社会从私有制的奴役中解放出来,因而追求的是全人类的解放与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站在大众立场上主张“把连同资本家在内的整个社会从现存关系的狭小范围中解放出来”[3]370,这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解放理论之题中应有之义。
大众立场是深刻认识和揭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根本立足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此条件下,社会保障与社会服务水平也迅速提升,白领工人与中产阶级的出现,政治民主化、程序化、法制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社会不同阶级、阶层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从表面上看,好像“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原先属于权贵和富人专享的东西普通大众也可以消费了,大家在社会发展、国家强大的过程中普遍受益,阶级和阶层的根本差异消解了,似乎歷史已经终结了。但是,透过物质繁华与大众消费的表层我们会看到,“现在世界许多地方,阶级身份仍然是非常明显、毫不含糊的。在大多数当代国家中,不同阶级的生活方式差别不会减少也不会消失。实际上,随着当代名流享受的奢侈品和服务日益增多,有钱有势的人与农村及城市贫民窟的人在生活方式上的差距已经达到从未有过的悬殊程度。经过最近几个时代的工业进步,世界各地的统治阶级已经从坐轿发展到坐高级小轿车、乘私人飞机,而平民百姓中有的人却甚至没有驴和牛代步。上层人物能在世界第一流的医疗中心享受最好的医疗护理,而大多数人只能接受普通医疗,有许多人连病菌能致病的理论都没有听说过,更不用说有现代医疗技术给他们治病了”[6]。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哈里斯30年前的这段话,对于我们分析当下西方社会的现实依然有效。只要不刻意地闭上眼睛,我们就能看到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就能看到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的剥削,就能看到资本主义企业对工人的剥削。随着市场经济与世界历史的发展,传统的国家内部的阶级对立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社会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对立。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大众立场,对于我们深刻认识资本主义世界新变化,准确把握资本主义社会实质,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大众立场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立场。为大众代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在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苦大众的代表,带领群众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了劳苦大众的政治解放;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各行各业劳动群众的代表,为实现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而艰难探索。改革开放初期,人民大众的物质生活急需改善,中共中央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和改善。不发展的时候问题集中在温饱上,发展起来以后,温饱解决了,其他的问题就会多起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利益结构发生重大调整,贫富差距持续扩大。一部分人奋斗一辈子到头来终无立锥之地,而有的人却坐拥豪车、豪宅,掌控数十亿、数百亿的财富。资本逻辑所体现出的市场经济负效应已经在中国社会凸显。针对这些问题,中共中央从实际出发,提出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公平的发展理念。特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人民主体思想,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五大发展理念”来进一步深化社会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一个劳动者,让人人有梦、敢做梦、能圆梦,让辛勤劳动的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有出彩的机会。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立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阶段的集中体现。
二、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实践主体,马克思主义始终把全人类的解放作为自己理论的主旨。空想社会主义和形形色色的宗教虽也都把解救大众作为自己的旨归,但是,由于他们不是停留在高尚的道德热忱层面就是局限于消费和分配领域,不能深入社会生产方式从而把握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因而也就不能认识到劳动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实践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全人类的解放学说,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地位。恩格斯曾说马克思的一生有两大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前者发现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实践主体作用,后者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奥秘。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根本动力。社会实践创造了人本身,劳动者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创造着人类文明。因此,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任何一种理论,如果忽视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就会沦为自欺欺人的空洞说教;任何政权一旦脱离了人民群众的拥护与认同,也就成了无本之木。
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现实化的实践主体。众所周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科学理论不但要从根本上揭示现实的本质,而且还得具有推动不合理的现实趋向理想的力量。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革命的、批判性的学说,不仅仅追求科学地“解释世界”,更在于强调有效地“改变世界”。这种改变现存世界的学说包含着对现实的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与社会批判。对旧哲学和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批判,直指现存的社会政治体制,我们应当把“批判和实际斗争看做同一件事情”[7]。在剥削阶级看来,这种批判挑战了其合法性、破坏了其统治秩序,是不可容忍的。然而,从实际上来看,这“只不过是人民生活的直接的、自然的表现的东西”[8]。马克思主义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性与革命性改造,使自身产生了一种价值立场、理论预设和未来期待,而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立场、理论预设和未来期待都转化为一种现实,转化为一种政治变革、社会变革的运动和过程,都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来实现。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政党和马克思主义者无论何时都不脱离人民群众、背离人民群众。
只有群众相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才有力量;理论只有掌握群众,才能形成稳定秩序或者变革世界的力量。马克思主义立足于资本奴役人的社会现实,力图破解人的异化危機,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然而,资本主义异化本质的消除,并不能仅仅通过人们头脑里的观念运动来实现。理论只有掌握群众,才能将精神转化成物质,从而产生实际效用。所谓“精神变物质”,也就是说群众掌握了理论并以此为指导从而进行物质生产与创造。马克思主义改变现实的力量存在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身上。人民群众一旦同自身解放的思想武器相结合,就能够产生无穷的变革力量,从而打破自身的枷锁。只有承认、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性地位,才能真正变革世界。历史的发展早已证明了这一点。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指出,法国的中产阶级与小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破天荒地第一次公开团结在工人的旗帜下,正是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工人阶级的宏伟志向和巨人般的力量”,感到“只有工人阶级才能够把他们从僧侣统治下解放出来,把科学从阶级统治的工具变为人民的力量,把科学家本人从阶级偏见的兜售者、追名逐利的国家寄生虫、资本的同盟者,变成自由的思想家!只有在劳动共和国里面,科学才能起到它真正的作用”[9]。因此,归结起来,变革现实世界、推动社会发展和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力量主体是人民群众。他们的政治解放、经济解放与思想文化解放实际上就是人类自身的解放。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工农联盟,不断扩大统一战线,争得了广大贫苦劳动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实现了中国革命、建设的节节胜利,同时也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更加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工作重心转移,千方百计调动起亿万劳动群众的生产和建设积极性,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必须服务大众、相信大众、依靠大众,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人民群众追求解放和幸福的实践相结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会具有活力,马克思主义才会不断焕发新的生机。
三、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评价主体马克思主义既然将人民群众的解放作为自身的理论宗旨,那么,人民群众就不仅是其实践主体,同时也是其评价主体。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它“始终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的,这就是‘破解资本占有劳动的秘密与实现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10]。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能在多大程度上带来人的解放与发展,人民群众感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自然也就最有资格评价。马克思主义从观念转变为大众的生活现实、由理论转变为大众的政治实践过程,离不开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中介作用。“工人阶级在它反对有产阶级联合权力的斗争中,只有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对立的独立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工人阶级这样组织成为政党是必要的,为的是要保证社会革命获得胜利和实现这一革命的最终目标——消灭阶级。”[11]无产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的主心骨,其宗旨是为人民群众的解放与发展而谋利益。但是,人类毕竟还没有达到庄子所谓的“无待”境界,无论是个人或者集团围绕自我向外延展时都会形成价值、利益、情感上的差序格局。特别是在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政党作为执政党一方面要同现实的各种反对力量进行斗争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又要继续革命以保持自身的党性本色。二者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紧张关系,这种紧张关系会给无产阶级政党和马克思主义带来风险与考验。无产阶级政党所实行的路线、方针与政策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如何实现执政目的性与历史合规律性的统一,这都有待历史和人民来检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凡是糊弄和欺骗人民群众的最终必将被人民和历史所抛弃。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得失进行评价,必须贯彻人民主体思想,坚持让大众满意的标准,倾听群众的心声。 无产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与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上具有一致性。对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着无产阶级自身解放这一运动的整体利益与发展方向。[12]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自觉担负起为大众代言的责任,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自身工作的评价标准。《中国共产党章程》强调,“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13]只有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无产阶级政党才能够长期执政。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毛泽东在悼念张思德时强调,中国共产党完全为人民解放、彻底为人民利益而奋斗;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最忠实的代言人”,共产党人要关心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14]。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把毛泽东同志关于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党同人民群众的情感态度相结合,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并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作为评价党和政府工作得失的实践标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要继续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强调要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满意度,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改善民生就是治国理政的最大政绩,要求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都要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与感受。
四、面向“中国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逻辑关注现实世界,关注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本性,也是它的出场逻辑。马克思从思维与存在不相一致的物质难题出发,研究政治经济学,思考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问题;从资本奴役人的现实出发,探寻解决异化劳动与人的依赖问题,在理论的自我批判中探索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正是在解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过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由此产生的带有各个国家和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多样化现实形态。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彰显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在于其科学性。问题逻辑和问题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出场的逻辑起点,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坚实的科学基础,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及其现实化提供了前提。在当代中国,要想不断提高和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大众维度,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创新,就必须直面现实问题。
如何才能发展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答案是必须面向中国社会的实际问题。惟其如此,马克思主义才能够真正实现中国化、大众化。再好的理论如果只将其束之高阁、不接触群众生活、不解決中国实际问题,对社会来说也是没有意义的,反而会使其本身逐渐失去生命力。之所以要发展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一方面是因为中国问题的解决离不开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导,另一方面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生长和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与当下的具体环境。所谓问题,就是没有解决的矛盾,不同时空环境下要面对和解决的矛盾不同,问题也就不同。“中国问题”有暂时性问题和长远性问题,有表面问题与深层次结构性问题,有国际问题与国内问题。就当前国际形势来看,世界力量大转移、经济结构调整、国际局势与地区形势不稳定,为我国的和平发展增加了诸多不稳定因素,带来了挑战。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内社会变化来看,全面深化改革、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利益变动、思想分化与普遍性的精神焦虑,一定程度上正在消解着我们的核心价值与梦想共识。同时,生态环境持续恶化、高致死性疾病蔓延(艾滋病、癌症等)、楼市泡沫与虚拟经济畸形发展,给中国人的身心带来了双重伤害,从整体上影响着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面对这些问题与风险,我们应当立足于日常生活与国际社会现实,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认知世界、指导实践、谋划生活,既要讲好中国故事,又要唱响中国声音。马克思主义只有关注人的现实境遇,只有去指导解决困扰改革与发展的各种矛盾、问题,勇于回应挑战,才能够让人民群众真信、真学、真用。只有直面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让人民群众在实际生活中真正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才能凝心聚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更好地化解矛盾与问题,扩大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与影响力。因此,关切中国社会现实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彰显其大众维度的内在逻辑必然,也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指导思想的客观现实要求。
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也正是在解决一个个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才取得了一个个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越走越宽广,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越来越完善。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表明,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人民群众就能得到实惠;反之,认识不到中国问题的复杂性、特殊性,简单套用书本理论或者照搬照抄别国经验,我们党的事业就会走弯路、犯错误,人民群众就会遭受巨大的损失与代价。实践一再证明,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一种方法,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理论和进一步研究的起点。改革开放30多年,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这就需要我们更加大胆地进行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和创新。正是因为我们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義,中国共产党才摆脱了历史上所有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性,这是马克思主义自我革命的本性使然。这一革命本性使其成为一种变革现实世界的科学理论,其所固有的实践性特质本身就蕴含着重要的大众维度。新形势下,面对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新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点明了主题,提出了任务和要求。要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让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就必须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时代声音,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15]只有面向“中国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实际和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才能不断展现自身的科学性与革命性,也只有直面中国社会现实问题,不回避、不逃避、不畏惧,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代表大众立场,为大众代言。 五、结语
马克思主义的大众维度,充分体现了解放人民群众是宗旨所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主体和评价主体,面向“中国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逻辑。因此,基于实践并不断在实践中发展而为人民群眾谋利益的大众维度,是马克思主义最为本质的特征。发展21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应当立足当代世界发展新变化与国际国内发展的实际矛盾、问题与挑战,继续坚持大众立场与人民主体思想,发展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特别是针对当前意识形态斗争日益复杂化的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实践与理论研究,只有时刻关注社会大众所思、所想、所求,才可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精神真真正正地融入到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引领社会政治批判与政治革新,在政治、学术与大众的互动交流中,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创新、理论拓展与大众认同。参考文献:[1]高清海.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哲学创新的生命本性[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5.
[2]尹占文,苟国旗,邓淑华.马克思主义关联中国问题的三重维度[J].社会科学研究,2011(5):5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75.
[5]COHEN G A.History,Labour,and Freedom[M].Oxford:Clarendon Press,1988:264.
[6]马文·哈里斯.文化人类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276-277.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509.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4.
[10]韩庆祥,邱耕田,王虎学.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上)[J].哲学研究,2012(8):3.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55.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4.
[13]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18.
[1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04-1087.
[1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党建,2016(7):6.
摘要:大众维度是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重要视角,它十分契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宗旨,因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使命就是解放无产阶级和大众人民,从而解放全人类。这一解放运动牢牢将人民大众作为主体力量,充分肯定他们是历史创造者的地位,认为只有人民大众才能担当起推动历史发展的重任。同时,人民大众还是评价主体。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和实践工作干得好不好,得由人民大众来评判。马克思主义的大众维度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意义重大。我们必须直面“中国问题”,自觉地对重大的现实问题和时代课题展开研究,给出马克思主义的解答。惟其如此,人民大众才能信服马克思主义,才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4月第18卷第2期方兰欣:论马克思主义的大众维度11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人民大众批判旧世界的武器与解放自己的学说。作为一个开放的且不断发展着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包含着多个层面的思想内涵。吉林大学教授、我国著名哲学家高清海等[1]曾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出现了“讲坛哲学”“实践哲学”“论坛哲学”三足鼎立的局面。“讲坛哲学”——属于政治宣传、思想理论教育领域;“实践哲学”(包括多种不同性质和形式的“实用哲学”)——属于经济生活、日常社会生活领域;“讲坛哲学”——属于学者专业活动的学术生活领域。这“三类哲学”的划分标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表述方式与指涉主体的不同,对应今天的说法就是哲学的政治维度、大众维度与学理维度(学术维度)。马克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维度实质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维度。“大众维度的马克思主义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从人民大众的生活实践中自然形成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样式,最具群众基础”,“大众维度表达‘为谁立言’的问题,是‘本位’”。[2]马克思主义致力于探索大多数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之路,为大众立言,为人民大众谋利益。惟其如此,大众维度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理论品格,突出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精神,是我们加强意识形态战线工作与推进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本文拟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旨、实践主体、评价主体和问题关切四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大众维度予以解析。
一、大众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旨劳苦大众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根本宗旨。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马克思主义分为哲学、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在我们看来,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宗旨就是追求人的解放即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欧洲工业革命快速推进,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创造出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巨大物质财富。恩格斯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企业的扩大,资产阶级的猥琐伎俩减少了,商业道德水平也有所发展,甚至“过去带头同工人阶级作斗争的最大的工厂主们,现在却首先起来呼吁和平与和谐了”,开始“对正义和仁爱的让步”。[3]367-368然而,贫穷与绝望依然笼罩着人民大众,“他们的穷困和生活无保障的情况现在至少和过去一样严重”。[3]375生产的发展、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口变得更加赤贫,被无情地卷入资本主义的生产链条中。资本主义大工业迫使大量的人口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谋生。工人的处境越来越糟糕,“一个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4]。在这种社会中,资本逻辑独大,资本家成为资本增值的人格代表,工人成为资本增值的工具,人人都处在一种异化的、分裂的、非本质的状态。造成这种异化问题的原因归根结底不是资本家的道德堕落,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社会制度本身。这种社会制度存在一种难以克服的结构性弊病,造成“无产阶级是集体不自由的,是一个被囚禁的阶级”[5],进而决定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因此,马克思主义强调,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不能诉诸单个穷人同单个富人之间的斗争,也不能诉诸犹太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斗争,更不能寄希望于资本家的道德觉悟与良心发现,只有超越资本逻辑,创建新的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形态。这种新的社会文明发展形态否定并超越了资本主义与前现代社会中一部分人的发展以另一部分人的不发展、欠发展甚至是牺牲为代价的模式。这种新的社会不但要实现劳苦大众的解放,也要把社会从私有制的奴役中解放出来,因而追求的是全人类的解放与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站在大众立场上主张“把连同资本家在内的整个社会从现存关系的狭小范围中解放出来”[3]370,这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解放理论之题中应有之义。
大众立场是深刻认识和揭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根本立足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此条件下,社会保障与社会服务水平也迅速提升,白领工人与中产阶级的出现,政治民主化、程序化、法制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社会不同阶级、阶层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从表面上看,好像“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原先属于权贵和富人专享的东西普通大众也可以消费了,大家在社会发展、国家强大的过程中普遍受益,阶级和阶层的根本差异消解了,似乎歷史已经终结了。但是,透过物质繁华与大众消费的表层我们会看到,“现在世界许多地方,阶级身份仍然是非常明显、毫不含糊的。在大多数当代国家中,不同阶级的生活方式差别不会减少也不会消失。实际上,随着当代名流享受的奢侈品和服务日益增多,有钱有势的人与农村及城市贫民窟的人在生活方式上的差距已经达到从未有过的悬殊程度。经过最近几个时代的工业进步,世界各地的统治阶级已经从坐轿发展到坐高级小轿车、乘私人飞机,而平民百姓中有的人却甚至没有驴和牛代步。上层人物能在世界第一流的医疗中心享受最好的医疗护理,而大多数人只能接受普通医疗,有许多人连病菌能致病的理论都没有听说过,更不用说有现代医疗技术给他们治病了”[6]。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哈里斯30年前的这段话,对于我们分析当下西方社会的现实依然有效。只要不刻意地闭上眼睛,我们就能看到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就能看到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的剥削,就能看到资本主义企业对工人的剥削。随着市场经济与世界历史的发展,传统的国家内部的阶级对立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社会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对立。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大众立场,对于我们深刻认识资本主义世界新变化,准确把握资本主义社会实质,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大众立场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立场。为大众代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在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苦大众的代表,带领群众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了劳苦大众的政治解放;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各行各业劳动群众的代表,为实现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而艰难探索。改革开放初期,人民大众的物质生活急需改善,中共中央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和改善。不发展的时候问题集中在温饱上,发展起来以后,温饱解决了,其他的问题就会多起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利益结构发生重大调整,贫富差距持续扩大。一部分人奋斗一辈子到头来终无立锥之地,而有的人却坐拥豪车、豪宅,掌控数十亿、数百亿的财富。资本逻辑所体现出的市场经济负效应已经在中国社会凸显。针对这些问题,中共中央从实际出发,提出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公平的发展理念。特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人民主体思想,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五大发展理念”来进一步深化社会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一个劳动者,让人人有梦、敢做梦、能圆梦,让辛勤劳动的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有出彩的机会。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立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阶段的集中体现。
二、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实践主体,马克思主义始终把全人类的解放作为自己理论的主旨。空想社会主义和形形色色的宗教虽也都把解救大众作为自己的旨归,但是,由于他们不是停留在高尚的道德热忱层面就是局限于消费和分配领域,不能深入社会生产方式从而把握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因而也就不能认识到劳动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实践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全人类的解放学说,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地位。恩格斯曾说马克思的一生有两大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前者发现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实践主体作用,后者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奥秘。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根本动力。社会实践创造了人本身,劳动者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创造着人类文明。因此,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任何一种理论,如果忽视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就会沦为自欺欺人的空洞说教;任何政权一旦脱离了人民群众的拥护与认同,也就成了无本之木。
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现实化的实践主体。众所周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科学理论不但要从根本上揭示现实的本质,而且还得具有推动不合理的现实趋向理想的力量。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革命的、批判性的学说,不仅仅追求科学地“解释世界”,更在于强调有效地“改变世界”。这种改变现存世界的学说包含着对现实的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与社会批判。对旧哲学和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批判,直指现存的社会政治体制,我们应当把“批判和实际斗争看做同一件事情”[7]。在剥削阶级看来,这种批判挑战了其合法性、破坏了其统治秩序,是不可容忍的。然而,从实际上来看,这“只不过是人民生活的直接的、自然的表现的东西”[8]。马克思主义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性与革命性改造,使自身产生了一种价值立场、理论预设和未来期待,而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立场、理论预设和未来期待都转化为一种现实,转化为一种政治变革、社会变革的运动和过程,都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来实现。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政党和马克思主义者无论何时都不脱离人民群众、背离人民群众。
只有群众相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才有力量;理论只有掌握群众,才能形成稳定秩序或者变革世界的力量。马克思主义立足于资本奴役人的社会现实,力图破解人的异化危機,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然而,资本主义异化本质的消除,并不能仅仅通过人们头脑里的观念运动来实现。理论只有掌握群众,才能将精神转化成物质,从而产生实际效用。所谓“精神变物质”,也就是说群众掌握了理论并以此为指导从而进行物质生产与创造。马克思主义改变现实的力量存在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身上。人民群众一旦同自身解放的思想武器相结合,就能够产生无穷的变革力量,从而打破自身的枷锁。只有承认、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性地位,才能真正变革世界。历史的发展早已证明了这一点。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指出,法国的中产阶级与小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破天荒地第一次公开团结在工人的旗帜下,正是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工人阶级的宏伟志向和巨人般的力量”,感到“只有工人阶级才能够把他们从僧侣统治下解放出来,把科学从阶级统治的工具变为人民的力量,把科学家本人从阶级偏见的兜售者、追名逐利的国家寄生虫、资本的同盟者,变成自由的思想家!只有在劳动共和国里面,科学才能起到它真正的作用”[9]。因此,归结起来,变革现实世界、推动社会发展和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力量主体是人民群众。他们的政治解放、经济解放与思想文化解放实际上就是人类自身的解放。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工农联盟,不断扩大统一战线,争得了广大贫苦劳动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实现了中国革命、建设的节节胜利,同时也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更加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工作重心转移,千方百计调动起亿万劳动群众的生产和建设积极性,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必须服务大众、相信大众、依靠大众,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人民群众追求解放和幸福的实践相结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会具有活力,马克思主义才会不断焕发新的生机。
三、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评价主体马克思主义既然将人民群众的解放作为自身的理论宗旨,那么,人民群众就不仅是其实践主体,同时也是其评价主体。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它“始终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的,这就是‘破解资本占有劳动的秘密与实现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10]。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能在多大程度上带来人的解放与发展,人民群众感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自然也就最有资格评价。马克思主义从观念转变为大众的生活现实、由理论转变为大众的政治实践过程,离不开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中介作用。“工人阶级在它反对有产阶级联合权力的斗争中,只有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对立的独立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工人阶级这样组织成为政党是必要的,为的是要保证社会革命获得胜利和实现这一革命的最终目标——消灭阶级。”[11]无产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的主心骨,其宗旨是为人民群众的解放与发展而谋利益。但是,人类毕竟还没有达到庄子所谓的“无待”境界,无论是个人或者集团围绕自我向外延展时都会形成价值、利益、情感上的差序格局。特别是在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政党作为执政党一方面要同现实的各种反对力量进行斗争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又要继续革命以保持自身的党性本色。二者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紧张关系,这种紧张关系会给无产阶级政党和马克思主义带来风险与考验。无产阶级政党所实行的路线、方针与政策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如何实现执政目的性与历史合规律性的统一,这都有待历史和人民来检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凡是糊弄和欺骗人民群众的最终必将被人民和历史所抛弃。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得失进行评价,必须贯彻人民主体思想,坚持让大众满意的标准,倾听群众的心声。 无产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与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上具有一致性。对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着无产阶级自身解放这一运动的整体利益与发展方向。[12]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自觉担负起为大众代言的责任,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自身工作的评价标准。《中国共产党章程》强调,“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13]只有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无产阶级政党才能够长期执政。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毛泽东在悼念张思德时强调,中国共产党完全为人民解放、彻底为人民利益而奋斗;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最忠实的代言人”,共产党人要关心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14]。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把毛泽东同志关于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党同人民群众的情感态度相结合,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并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作为评价党和政府工作得失的实践标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要继续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强调要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满意度,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改善民生就是治国理政的最大政绩,要求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都要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与感受。
四、面向“中国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逻辑关注现实世界,关注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本性,也是它的出场逻辑。马克思从思维与存在不相一致的物质难题出发,研究政治经济学,思考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问题;从资本奴役人的现实出发,探寻解决异化劳动与人的依赖问题,在理论的自我批判中探索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正是在解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过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由此产生的带有各个国家和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多样化现实形态。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彰显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在于其科学性。问题逻辑和问题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出场的逻辑起点,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坚实的科学基础,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及其现实化提供了前提。在当代中国,要想不断提高和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大众维度,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创新,就必须直面现实问题。
如何才能发展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答案是必须面向中国社会的实际问题。惟其如此,马克思主义才能够真正实现中国化、大众化。再好的理论如果只将其束之高阁、不接触群众生活、不解決中国实际问题,对社会来说也是没有意义的,反而会使其本身逐渐失去生命力。之所以要发展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一方面是因为中国问题的解决离不开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导,另一方面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生长和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与当下的具体环境。所谓问题,就是没有解决的矛盾,不同时空环境下要面对和解决的矛盾不同,问题也就不同。“中国问题”有暂时性问题和长远性问题,有表面问题与深层次结构性问题,有国际问题与国内问题。就当前国际形势来看,世界力量大转移、经济结构调整、国际局势与地区形势不稳定,为我国的和平发展增加了诸多不稳定因素,带来了挑战。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内社会变化来看,全面深化改革、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利益变动、思想分化与普遍性的精神焦虑,一定程度上正在消解着我们的核心价值与梦想共识。同时,生态环境持续恶化、高致死性疾病蔓延(艾滋病、癌症等)、楼市泡沫与虚拟经济畸形发展,给中国人的身心带来了双重伤害,从整体上影响着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面对这些问题与风险,我们应当立足于日常生活与国际社会现实,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认知世界、指导实践、谋划生活,既要讲好中国故事,又要唱响中国声音。马克思主义只有关注人的现实境遇,只有去指导解决困扰改革与发展的各种矛盾、问题,勇于回应挑战,才能够让人民群众真信、真学、真用。只有直面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让人民群众在实际生活中真正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才能凝心聚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更好地化解矛盾与问题,扩大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与影响力。因此,关切中国社会现实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彰显其大众维度的内在逻辑必然,也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指导思想的客观现实要求。
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也正是在解决一个个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才取得了一个个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越走越宽广,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越来越完善。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表明,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人民群众就能得到实惠;反之,认识不到中国问题的复杂性、特殊性,简单套用书本理论或者照搬照抄别国经验,我们党的事业就会走弯路、犯错误,人民群众就会遭受巨大的损失与代价。实践一再证明,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一种方法,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理论和进一步研究的起点。改革开放30多年,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这就需要我们更加大胆地进行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和创新。正是因为我们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義,中国共产党才摆脱了历史上所有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性,这是马克思主义自我革命的本性使然。这一革命本性使其成为一种变革现实世界的科学理论,其所固有的实践性特质本身就蕴含着重要的大众维度。新形势下,面对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新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点明了主题,提出了任务和要求。要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让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就必须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时代声音,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15]只有面向“中国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实际和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才能不断展现自身的科学性与革命性,也只有直面中国社会现实问题,不回避、不逃避、不畏惧,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代表大众立场,为大众代言。 五、结语
马克思主义的大众维度,充分体现了解放人民群众是宗旨所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主体和评价主体,面向“中国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逻辑。因此,基于实践并不断在实践中发展而为人民群眾谋利益的大众维度,是马克思主义最为本质的特征。发展21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应当立足当代世界发展新变化与国际国内发展的实际矛盾、问题与挑战,继续坚持大众立场与人民主体思想,发展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特别是针对当前意识形态斗争日益复杂化的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实践与理论研究,只有时刻关注社会大众所思、所想、所求,才可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精神真真正正地融入到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引领社会政治批判与政治革新,在政治、学术与大众的互动交流中,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创新、理论拓展与大众认同。参考文献:[1]高清海.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哲学创新的生命本性[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5.
[2]尹占文,苟国旗,邓淑华.马克思主义关联中国问题的三重维度[J].社会科学研究,2011(5):5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75.
[5]COHEN G A.History,Labour,and Freedom[M].Oxford:Clarendon Press,1988:264.
[6]马文·哈里斯.文化人类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276-277.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509.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4.
[10]韩庆祥,邱耕田,王虎学.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上)[J].哲学研究,2012(8):3.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55.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4.
[13]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18.
[1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04-1087.
[1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党建,201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