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物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我们在指导初中生物学科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注重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以有效的生活化素材丰富课程教学资源,逐步构建有效的初中生物课堂。初中生物课程教学作为培养初中生生物素养的关键途径,基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是我们当前迫切的教学任务,生活化教学方法比较贴合生物学科特点,且生活化教学方法比较符合初中生的特点,因此当前的初中生物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们提倡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笔者就在本研究中,就初中生物教学活动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路径展开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实践探索
前言:
生活化教学指的是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将生活为背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依据初中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规律,我们可以发现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激发初中生的学科学习兴趣上起到的作用并不明显,因此当前阶段我们要做的就是创新教育理念,实现学科教学方法革新。
1生活化实验培养操作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初中生物的实验形式有很多种,有演示性的、观察性和制作性实验等。这些实验很多,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和热情,才能激发他们的學习欲望,才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的效率,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生物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单纯演示的实验方法,而是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将生物课堂还给学生,将演示性的实验慢慢向制作性的实验进行转换,体现生活现象,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他们学习[1]。例如在学习完《种子的萌发》的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里试着种玉米、小麦和花生等农作物,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并且做下记录,顺便可以让家长帮助学生进行这项活动,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培养他们对生物科学的热爱和热情;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互助合作,增加亲子之间的互动。
2生活化素材,引导学生合作竞争
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学生之间既是同伴,也是竞争对手[2]。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分享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还能借助这种方式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提升成绩,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另外,在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中,学生相互之间开展良性竞争,不仅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还能使学生更加具有上进心。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进行分享,促进良性竞争,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讲到有关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教师应让小组内的学生对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进行调查研究,并把各小组间的调查结果在课堂中进行分享。合作学习小组中的成员不但要相互学习,而且还要相互竞争,通过竞争,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增强团队的竞争力,提升学习小组的整体学习水平。
3用生活中的事例拓展学生的探究视野
拓展学生视野也是初中生物学科的关键任务。如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与呼吸作用原理密切相关,教师可以利用市场调查和互联网等手段,了解呼吸作用相关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开拓探究活动的视野。组织同学们分组进行市场调查,了解哪些是利用呼吸原理制造的产品,哪些是利用呼吸原理进行的实践,可以使探究活动更加贴近生活,更有趣味。如啤酒、葡萄酒的酿造,酱油、泡菜的制作,酸奶、食醋的生产等。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当前的国际热点,使知识视野更开阔,如通过网络查阅呼吸原理在开发生物能源的应用的相关知识。目前,世界上生物能源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3]。生物能源不同于矿物能源,它具有减少对少数矿物质能源的依赖,使能源利用呈多样性发展。生物能源通常包括:农业生物能源(木炭,薪材,林业废弃物等);微生物能源(主要为藻类,细菌);城市及工业废物残渣,动物粪便等。生物能源的使用原理必须通过呼吸作用。例如,在巴西,人们利用农作物的甘蔗发酵产生酒精,相当于每天生产117桶石油,实现国家不进口石油的目标;1988年,丹麦建成第一个秸秆发电站;一些工厂利用厌氧菌无氧发酵产生H2;美国利用垃圾回收沼气的发电站已经100多座。
4加强课后作业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融合
以往的生物课程教学模式中,老师通常会划出单一的知识点让学生进行反复记忆,从而达到巩固课堂知识的效果,此举虽有短期效果,但过程非常枯燥,使得学生不愿意进行记忆巩固,从而影响到教学效果[4]。如果布置课后作业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机结合,不但能让记忆变得生动和深刻,也能将学生从枯燥无味的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以切身体验进行学习,培养对生物学的兴趣,同时对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关于布置作业的方向,可以从贴近生活实际的体验入手,例如:①刚买回来的香蕉放在冰箱冷藏与放在常温室内,哪种情况下会更快成熟?②将水培绿萝与土培的绿萝进行比对观察,判断哪种栽培方式更适合植物生长;③某同学去玉龙雪山旅游,为什么会出现头疼、心跳加快等现象?④快要下雨的时候,会看到燕子飞得很低、鱼儿都跃出水面,这是什么原因?以上的问题除了可以用生物学的知识进行思考解答以外,还在不同程度上涉及了其他课程的知识原理。通过对这些日常现象的比对、观察、记录、分析,让学生们带着好奇心探究生活现象,将课后作业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使得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完成课后作业,同时培养了自身的动手能力与思考习惯,这是终生受用的。
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生物学科教学模式在不断优化,其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经历了教学实践检验,初中生物教学中具有很强的适用性,但是在具体的应用环节还有很多不足,需要教学工作者结合实际情况做好策略分析。本研究对初中生物教学活动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路径展开分析,希望能为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冯翠琼.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22(50):236-237,239-240.
[2]高书贤.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综合运用[J].学周刊,2013,22(02):164-165.
[3]卢灶明.浅谈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课外拓展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22(28):187-188,190.
[4]齐方瑞.将生活融入初中生物课堂的实践分析[J].考试周刊,2015,05(12):205-206,207-208.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实践探索
前言:
生活化教学指的是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将生活为背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依据初中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规律,我们可以发现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激发初中生的学科学习兴趣上起到的作用并不明显,因此当前阶段我们要做的就是创新教育理念,实现学科教学方法革新。
1生活化实验培养操作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初中生物的实验形式有很多种,有演示性的、观察性和制作性实验等。这些实验很多,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和热情,才能激发他们的學习欲望,才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的效率,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生物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单纯演示的实验方法,而是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将生物课堂还给学生,将演示性的实验慢慢向制作性的实验进行转换,体现生活现象,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他们学习[1]。例如在学习完《种子的萌发》的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里试着种玉米、小麦和花生等农作物,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并且做下记录,顺便可以让家长帮助学生进行这项活动,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培养他们对生物科学的热爱和热情;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互助合作,增加亲子之间的互动。
2生活化素材,引导学生合作竞争
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学生之间既是同伴,也是竞争对手[2]。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分享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还能借助这种方式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提升成绩,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另外,在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中,学生相互之间开展良性竞争,不仅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还能使学生更加具有上进心。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进行分享,促进良性竞争,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讲到有关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教师应让小组内的学生对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进行调查研究,并把各小组间的调查结果在课堂中进行分享。合作学习小组中的成员不但要相互学习,而且还要相互竞争,通过竞争,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增强团队的竞争力,提升学习小组的整体学习水平。
3用生活中的事例拓展学生的探究视野
拓展学生视野也是初中生物学科的关键任务。如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与呼吸作用原理密切相关,教师可以利用市场调查和互联网等手段,了解呼吸作用相关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开拓探究活动的视野。组织同学们分组进行市场调查,了解哪些是利用呼吸原理制造的产品,哪些是利用呼吸原理进行的实践,可以使探究活动更加贴近生活,更有趣味。如啤酒、葡萄酒的酿造,酱油、泡菜的制作,酸奶、食醋的生产等。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当前的国际热点,使知识视野更开阔,如通过网络查阅呼吸原理在开发生物能源的应用的相关知识。目前,世界上生物能源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3]。生物能源不同于矿物能源,它具有减少对少数矿物质能源的依赖,使能源利用呈多样性发展。生物能源通常包括:农业生物能源(木炭,薪材,林业废弃物等);微生物能源(主要为藻类,细菌);城市及工业废物残渣,动物粪便等。生物能源的使用原理必须通过呼吸作用。例如,在巴西,人们利用农作物的甘蔗发酵产生酒精,相当于每天生产117桶石油,实现国家不进口石油的目标;1988年,丹麦建成第一个秸秆发电站;一些工厂利用厌氧菌无氧发酵产生H2;美国利用垃圾回收沼气的发电站已经100多座。
4加强课后作业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融合
以往的生物课程教学模式中,老师通常会划出单一的知识点让学生进行反复记忆,从而达到巩固课堂知识的效果,此举虽有短期效果,但过程非常枯燥,使得学生不愿意进行记忆巩固,从而影响到教学效果[4]。如果布置课后作业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机结合,不但能让记忆变得生动和深刻,也能将学生从枯燥无味的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以切身体验进行学习,培养对生物学的兴趣,同时对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关于布置作业的方向,可以从贴近生活实际的体验入手,例如:①刚买回来的香蕉放在冰箱冷藏与放在常温室内,哪种情况下会更快成熟?②将水培绿萝与土培的绿萝进行比对观察,判断哪种栽培方式更适合植物生长;③某同学去玉龙雪山旅游,为什么会出现头疼、心跳加快等现象?④快要下雨的时候,会看到燕子飞得很低、鱼儿都跃出水面,这是什么原因?以上的问题除了可以用生物学的知识进行思考解答以外,还在不同程度上涉及了其他课程的知识原理。通过对这些日常现象的比对、观察、记录、分析,让学生们带着好奇心探究生活现象,将课后作业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使得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完成课后作业,同时培养了自身的动手能力与思考习惯,这是终生受用的。
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生物学科教学模式在不断优化,其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经历了教学实践检验,初中生物教学中具有很强的适用性,但是在具体的应用环节还有很多不足,需要教学工作者结合实际情况做好策略分析。本研究对初中生物教学活动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路径展开分析,希望能为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冯翠琼.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22(50):236-237,239-240.
[2]高书贤.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综合运用[J].学周刊,2013,22(02):164-165.
[3]卢灶明.浅谈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课外拓展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22(28):187-188,190.
[4]齐方瑞.将生活融入初中生物课堂的实践分析[J].考试周刊,2015,05(12):205-206,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