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得意忘言”新解

来源 :作家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04140102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庄子的"得意忘言"一开始诞生于哲学理论,但是其内涵与外延都是在后世的艺术创作中趋于完善的。尤其是在文学创作和文本解读中,"得意忘言"已经形成了具体的方法论。在文本解读中,这就转化了表层之言和深层之意的双重辨析。此外,从诠释学的角度而言得意忘言更是已经上升为文学的本体论。因此,不仅在中西方的文化理念中都有共通的部分,而且对于古典文学的诠释也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正>我国幅员辽阔、生态环境优良、丰富多样的物产资源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保障,是农产品供给的重要来源。在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指导下,借助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历史关键时期,提升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品质,迎合农产品市场绿色性、安全性、时尚性的发展趋势,挖掘农产品发展中的存在瓶颈,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增强农产品供应链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农产品向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现代技术催生新
期刊
数学在学生学习生涯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数学教学中,数学解题能力则是能够直接反映学生应用能力。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当前的数学教学不再一味地强调卷面分数,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也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关注解题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是学生成长的需求。本文主要就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升学生解题能力进行探究,为促使学生全面综合成长奠定基础。
瘟疫是民俗的重要影响因子,不仅内陆习俗浸润着瘟疫的痕迹,在海洋信仰民俗的形成和发展中也可以找到瘟疫的影子。惠州沿海的海神多从瘟神发展而来,其信仰习俗在仪式流程和祭祀内容上与瘟疫习俗有着密切联系,呈现出从瘟疫民俗向海洋信仰民俗转变的清晰脉络。今天一些流行于沿海的海洋信仰习俗,其最初本意是赶走瘟疫,保护境内平安,后来逐渐发展为祈望海上安全和渔业丰收。
初中信息科技学科要有效落实“双减”政策,使作业的设计更科学合理,发展学生计算思维。本文以“中国红,圆梦蓝天——自定义动画的设置”一课为例,从思想性、整体性、多元性、发展性四个维度出发,阐释初中信息科技学科作业优化设计、提升品性的基本思路与实践措施。
<正> 举世闻名的北京正阳门外,有一家历史悠久的老药店——北京长春堂药店。说到"长春堂",老北京人马上会想起"避瘟散",因为这两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清乾隆年间,在北京有一位走街串巷的游方郎中,此人是山东道士名叫孙振兰,人们俗称其为孙老道。孙老道以自制消暑闻药"避瘟散"、"无极丹"为其特长。消暑闻药"避瘟散",具有祛暑清火、芳香开窍、提神醒脑,祛除邪气之功效。取用少许抹入鼻腔,清凉之感直通心脑,药效
期刊
《广瘟疫论》是由清代著名医家戴天章所著,书中论述了瘟疫的病因、传变、治疗等,以五辨为临证诊断方法,以辨表里为纲,立汗、下、清、和、补五种治法,对瘟疫的诊断和治疗均有独到见解。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表现和特点,文章认为此疾病属于外感病中“疫病”“瘟疫”的范围,病因为外界的“杂气”,病邪性质属“湿热”,为湿热疫毒从口鼻而入,病位主要在肺,并连及脾胃,病程中易“夹血”“夹肾虚”。对于该病的治疗,以达
目的:观察休粮疗法对超重或肥胖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从氨基酸、甾体类激素、维生素的血清水平变化探讨休粮疗法对高血压影响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通过招募参加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肥胖与代谢病科休粮活动的6例超重或肥胖高血压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6例高血压受试者均采用休粮疗法进行治疗。在休粮前、后及1月后随访,观察血压下降、改善中医症状及一般指标的变化以评价休粮疗
中医药在历代疫病防治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形成了完整的疫病防治体系,而外治法在其中更是独具特色。纳入防治疫病外治方剂75首,有如下特色:(1)命名特色,多以“避瘟”“杀鬼”等为名,突出其预防疫疠邪气之作用;(2)剂型特色,剂型多达11种,除常见的丸剂、散剂、汤剂外,还有锭剂、艾条剂、线香剂、饼剂等多种剂型;(3)用法特色,用法包括熏烧、佩戴、涂敷、粉身、吹鼻、取嚏、药浴、点眼等多种外用方法;(4)用药
<正>自古至今,瘟疫作为一种灾难性自然现象,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生存与发展历程而存在,不仅仅是作为某种被忽略的“背景杂音”(1),甚至会上升为决定人类文明生死存亡的“主旋律”,成为“影响人类历史的基本参数和决定因素之一”。(2)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科幻对瘟疫的书写由最开始的零星散布转向集中喷涌。自2019年末开始的新冠疫情蔓延至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危及全球经济的同时,
期刊
秦伯未作为近现代中医名家,在疫病的辨治中,保有其特色理论;依照疫病的病邪性质、寒温表现、是否夹湿等,结合卫气营血的病期和传变特点展开辨证,相应地施予芳化、辟浊、清透、开窍、化斑、凉血等治法;秦伯未弟子继承并发展秦伯未治疫经验,将其运用于外感热病治疗中,在恢复期治疗上重视运用扶正祛邪法,丰富疫病辨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