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力提倡合作学习的今天,教师若在课堂教学中花一定时间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凝神思索,就会有被评价以“课堂气氛沉闷”、“课堂乏味无趣”、“缺乏新课程气息”的可能,因此许多教师“因噎废食”,不敢越雷池半步。但对“合作热”的冷思考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果对合作学习这一命题教师自身原本就“不求甚解”,缺乏理性的探讨与深刻的理解,那么在理论付诸于实践时,必然导致教学行为上的偏差。这种认识上的偏颇,直接导致教师冷落了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的过程,压缩乃至忽略了对学生数学思维发展有重要价值的“静思默想”的过程。
【教学案例】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教学片断
在复习完分数除以整数后,开始进入新授课内容。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探究作用,教师没有直接介绍计算方法,又由于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确实较难,因此,教师就直接采取了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法。
多媒体出示:一辆汽车2/5小时行使了18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当学生列出算式后,教师布置:这道题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分组合作探究。
在一个小组中,有一位学生很快提出把分数转化成小数进行计算,有两位同学不假思索就附和,只有一位学生提出把它转化成乘它的倒数来计算,但并没有得到其他同学的认可,还有一位学生则始终没有说一句话,最终少数服从多数通过了解决方案,合作很快结束,似乎颇为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案例透视】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本想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利用群体智慧探究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最佳解题方案,但在合作交流之前缺少了让学生独立思考、静思默想的过程,致使中等生、学困生在合作讨论中没有时间思考,只能成为一个倾听者和附和者,整个合作交流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因此,讨论前先独立思考对发挥每个个体的积极性、提高小组讨论的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前认知能力”作为基础,而个体的独立思考则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替代的。只有在学生思考到一定的程度时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才有可能出现观点的针锋相对和正面交锋。
【教学思考】
提及合作,教师脑海中大多会浮现出这样一种教学流程:教师出示思考题—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初一看,流程清楚,学生讨论积极、气氛活跃,参与面广,似乎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真正的发挥。然而不妨冷静地思考,作为具有思维独特性的个体——学生,他独立思考的时间得到保证了吗?当问题呈现后,教师不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深入思考就组织学生讨论,这种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匆忙展开的讨论,必然导致讨论流于形式、浅尝辄止。特别是那些“后知”或“慢知”(思维迟缓、智力水平一般)的学生,要么只能默默无语、充当“听客”,要么只能坐享其成、人云亦云,无形中滋长了他们的思维的惰性和依赖感。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仅不能真正地解决疑难,而且无意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显然有悖于合作学习的真谛。
那么,合作交流前的静思默想是什么?笔者以为,它是学生思考如何解决数学问题的“萌动”与“蓄势”,是学生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案的“酝酿”与“谋划”,是学生运用已有数学经验与认知结构来解决问题的“模拟”与尝试。合作中缺乏了“静思默想”,也就使一部分“后知”或“慢知”的学生失去了思维的主动权,也就必然在交流时失去了“话语权”,导致他们在数学思维上的盲从与麻木。长此以往,这部分弱势学生的思维训练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因此,只有活跃气氛,没有凝神思索的课堂不是健康的课堂,合作需要静思默想的时刻,力戒虚设的形式和浮躁。事实上,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追求的不应是学生间“心如止水”的静态映照,而应是“浪浪相推”的动态激发,从而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因此,我们更应清楚地认识到,无论什么方式的合作学习,都应该建立在学生个人独立思考、体验感情的基础上,一旦离开了独立学习这个前提,合作学习就如“墙头芦苇”般的轻浮、“山间竹笋”般的空乏,这样的合作自然落不到实处,更毋庸谈预期教学目的的实现。
所以,笔者以为,教师在组织学生合作交流之前要留给学生静思默想的时间,先让每个学生独立静心分析、凝神思索、尝试解决,然后再进行小组交流,思维碰撞,集聚团体智慧,形成优化方案,这样每个同学都有思考的时间,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思维碰撞与智慧共享。因为经过独立思考,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有了自己的见解,学生看到的不仅仅是问题的表面现象,有助于把问题讨论深刻,提高小组讨论的效率。而不至于因为从众心理,由个别学生的误导性发言导致群体的认识偏差。所以,讨论前的静思默想不是“空白”,而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恰是思维的高潮处。
从哲学意义上来讲,“动”与“静”是一对矛盾,没有“静”也就无所谓“动”,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犹如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如果我们的合作学习,既注意学生的“动态交流”,又有适时而恰当的“静思默想”,犹如《周易》所言,“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使“热烈”与“沉默”二者有机结合,张弛有致,那么,师生情感必将更为交融,思维训练的成效也必将更为显著。■
【教学案例】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教学片断
在复习完分数除以整数后,开始进入新授课内容。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探究作用,教师没有直接介绍计算方法,又由于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确实较难,因此,教师就直接采取了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法。
多媒体出示:一辆汽车2/5小时行使了18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当学生列出算式后,教师布置:这道题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分组合作探究。
在一个小组中,有一位学生很快提出把分数转化成小数进行计算,有两位同学不假思索就附和,只有一位学生提出把它转化成乘它的倒数来计算,但并没有得到其他同学的认可,还有一位学生则始终没有说一句话,最终少数服从多数通过了解决方案,合作很快结束,似乎颇为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案例透视】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本想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利用群体智慧探究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最佳解题方案,但在合作交流之前缺少了让学生独立思考、静思默想的过程,致使中等生、学困生在合作讨论中没有时间思考,只能成为一个倾听者和附和者,整个合作交流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因此,讨论前先独立思考对发挥每个个体的积极性、提高小组讨论的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前认知能力”作为基础,而个体的独立思考则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替代的。只有在学生思考到一定的程度时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才有可能出现观点的针锋相对和正面交锋。
【教学思考】
提及合作,教师脑海中大多会浮现出这样一种教学流程:教师出示思考题—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初一看,流程清楚,学生讨论积极、气氛活跃,参与面广,似乎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真正的发挥。然而不妨冷静地思考,作为具有思维独特性的个体——学生,他独立思考的时间得到保证了吗?当问题呈现后,教师不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深入思考就组织学生讨论,这种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匆忙展开的讨论,必然导致讨论流于形式、浅尝辄止。特别是那些“后知”或“慢知”(思维迟缓、智力水平一般)的学生,要么只能默默无语、充当“听客”,要么只能坐享其成、人云亦云,无形中滋长了他们的思维的惰性和依赖感。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仅不能真正地解决疑难,而且无意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显然有悖于合作学习的真谛。
那么,合作交流前的静思默想是什么?笔者以为,它是学生思考如何解决数学问题的“萌动”与“蓄势”,是学生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案的“酝酿”与“谋划”,是学生运用已有数学经验与认知结构来解决问题的“模拟”与尝试。合作中缺乏了“静思默想”,也就使一部分“后知”或“慢知”的学生失去了思维的主动权,也就必然在交流时失去了“话语权”,导致他们在数学思维上的盲从与麻木。长此以往,这部分弱势学生的思维训练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因此,只有活跃气氛,没有凝神思索的课堂不是健康的课堂,合作需要静思默想的时刻,力戒虚设的形式和浮躁。事实上,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追求的不应是学生间“心如止水”的静态映照,而应是“浪浪相推”的动态激发,从而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因此,我们更应清楚地认识到,无论什么方式的合作学习,都应该建立在学生个人独立思考、体验感情的基础上,一旦离开了独立学习这个前提,合作学习就如“墙头芦苇”般的轻浮、“山间竹笋”般的空乏,这样的合作自然落不到实处,更毋庸谈预期教学目的的实现。
所以,笔者以为,教师在组织学生合作交流之前要留给学生静思默想的时间,先让每个学生独立静心分析、凝神思索、尝试解决,然后再进行小组交流,思维碰撞,集聚团体智慧,形成优化方案,这样每个同学都有思考的时间,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思维碰撞与智慧共享。因为经过独立思考,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有了自己的见解,学生看到的不仅仅是问题的表面现象,有助于把问题讨论深刻,提高小组讨论的效率。而不至于因为从众心理,由个别学生的误导性发言导致群体的认识偏差。所以,讨论前的静思默想不是“空白”,而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恰是思维的高潮处。
从哲学意义上来讲,“动”与“静”是一对矛盾,没有“静”也就无所谓“动”,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犹如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如果我们的合作学习,既注意学生的“动态交流”,又有适时而恰当的“静思默想”,犹如《周易》所言,“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使“热烈”与“沉默”二者有机结合,张弛有致,那么,师生情感必将更为交融,思维训练的成效也必将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