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阶级争斗》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介绍阶级斗争学说的中译本。恽代英受《新青年》杂志的委托,翻译考茨基的《阶级争斗》,其提供的英文底本名为The Class Struggle(阶级斗争)。它与《共产党宣言》等其他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在中国早期传播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阶级分析方法为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提供了新的传播视野和研究模式,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新民主主义理论基本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阶级争斗》;恽代英;阶级分析方法
阶级斗争理论是唯物史观的精髓,它贯穿于马克思学说始终,中共早期思想家李汉俊曾形象的比喻阶级斗争“是一条金线一般把他们根本缝起来”[1]。1920年下半年,武汉地区新文化运动的翘楚恽代英受《新青年》杂志的委托,翻译考茨基的《阶级争斗》,1921年1月,由新青年社以“新青年丛书”第八种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介绍阶级斗争学说的中译本,是李汉俊推荐阅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阶级斗争理论的唯一指导性著作。
《阶级争斗》是《<爱尔福特纲领>解说》的第五章。恩格斯参与了《爱尔福特纲领》的起草,是德国社会民主党于1891年10月在爱尔福特(Erfurt)党代会上通过的一个影响深远的党纲。由于《爱尔福特纲领》只是一部提纲挈领的社会主义文献,所以德国社会民主党在讨论纲领草案时,就曾提出为它编写一本通俗的解说性书籍,以对这个纲领做详细的解释、论证和说明[2]。为此德国社会民主党领导人考茨基撰写了著名的10万多字的小册子《爱尔福特纲领解说》,用唯物史观具体阐释了党纲。该书于1892年在德国出版发行,后又多次再版,成为当时最重要的诠释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之一。
《阶级争斗》小32开本,共198页,定价大洋5角。该书的英语底本,是英国人William E.Bohn根据此书1907年德文第8版翻译而成,1910年由美国芝加哥Charles H.Kerr
[关键词] 《阶级争斗》;恽代英;阶级分析方法
阶级斗争理论是唯物史观的精髓,它贯穿于马克思学说始终,中共早期思想家李汉俊曾形象的比喻阶级斗争“是一条金线一般把他们根本缝起来”[1]。1920年下半年,武汉地区新文化运动的翘楚恽代英受《新青年》杂志的委托,翻译考茨基的《阶级争斗》,1921年1月,由新青年社以“新青年丛书”第八种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介绍阶级斗争学说的中译本,是李汉俊推荐阅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阶级斗争理论的唯一指导性著作。
《阶级争斗》是《<爱尔福特纲领>解说》的第五章。恩格斯参与了《爱尔福特纲领》的起草,是德国社会民主党于1891年10月在爱尔福特(Erfurt)党代会上通过的一个影响深远的党纲。由于《爱尔福特纲领》只是一部提纲挈领的社会主义文献,所以德国社会民主党在讨论纲领草案时,就曾提出为它编写一本通俗的解说性书籍,以对这个纲领做详细的解释、论证和说明[2]。为此德国社会民主党领导人考茨基撰写了著名的10万多字的小册子《爱尔福特纲领解说》,用唯物史观具体阐释了党纲。该书于1892年在德国出版发行,后又多次再版,成为当时最重要的诠释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之一。
《阶级争斗》小32开本,共198页,定价大洋5角。该书的英语底本,是英国人William E.Bohn根据此书1907年德文第8版翻译而成,1910年由美国芝加哥Charles H.Ke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