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司是一系列和约的集合体,也是利益的共同体。如果公司存在经营风险,则投入会遭受损失。随着公司组织形式的发展,公司“代理”关系的产生,人们开始关注公司治理问题,为了防止出现代理人损害利益相关者的权益的情况,如何通过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来制衡企业各方利益相关者的责权利关系,建立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话题。近年来,国内外因公司治理问题导致企业失败的案例不断,分析其失败的原因,无疑与企业内部控制有关,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安排是公司治理目标实现的关键。
(一)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
1.健全会计组织机构及运行机制。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落实到具体的会计控制体制上则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所有者或授权人通过制定绩效目标,对经营者进行激励、监督,促使经营者努力经营,做出科学决策:二是经营者对公司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进行监控,实施有效管理,完成经营绩效目标。将会计组织机构纳入公司治理框架的具体要求为:对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权力主体设置不同的权力边界,形成对会计组织机构分权与制衡的格局:针对投资中心、资金结算中心、利润中心、成本中心分别确立不同层次的会计控制权。
2.强化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出资者与经营者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经营者服从于出资者的利益要求、战略决策和财务监控。在具体的管理框架中,出资者与经营者必须通过财务预算明确各自的权、责、利,健全的企业财务预算制度实际上是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体现,也是公司治理结构下出资者与经营者的“游戏规则”之一,而财务预算管理的实施也将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一项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制度必须做到:作为最高决策机构的董事会是整个预算组织体系的领导核心,掌握着整个公司各项预算的终审权以及资本性支出、企业并购等重大资本预算的最后批准权,同时对公司预算的日常执行情况拥有监督权、检查权:预算委员会常设机构应该设在财务部门,具体负责预算的编制、分析和实施控制:除建立和完善一级预算之外,对于重要部门和重大项目应该建立二级预算,并正确划分各预算管理部门,为此需要按照预算管理要求对企业的一些非增值作业、部门进行适当调整,避免资源浪费,并按照成本效益原则进行必要安排,以优化资源配置:预算反馈机制应该与企业的具体组织结构和预算执行方式相适应,并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来保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
3.实行资金集中管理制度。
企业管理的重点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重点是资金管理,资金管理的关键则在现金流量的管理上。因此,强化现金(资金)控制是会计控制的核心内容。在集团公司下成立财务结算中心,专司公司及下属公司现金收支及往来款结算,可对预算管理实行实时监控,整合财务资源。资金集中管理对于公司的每一个利益相关者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股东、董事而言,资金集中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资金纽带,增强对下属公司的财务预算控制力度,同时集团公司通过对资金的集中管理,可实现对下属公司经营活动的动态控制,保证资金使用安全。从企业集团整体的角度来融通资金,发挥集团公司的资源调配优势。集团公司的资金管理人员总揽全局,能够发现子公司所不易发现的隐患,抓到子公司预见不到的理财契机,为集团公司扩大规模、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投资等重大決策提供依据。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下属公司的资金进行适度的统一调配,能降低整个集团公司现金资产存量,减少银行账户数量,盘活资金存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4.建立资金监控机制。在公司治理“三大机制”决策、激励、监督机制的运行过程中实施资金监控,要求公司董事会的决策职能、监督职能与经理层的执行职能相互独立。
(1)在决策机制运行过程中实施资金监控。决策机制的理论基础是决策分工和层级制决策,为此需将资本性支出决策权、预算审批权、资金调度权等在股东会与董事会之间、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进行配置,形成不同的权力边界,从而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如以董事会为核心的公司治理,需保证董事会对公司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实施有效控制:财务委员会负责研究财务战略,对财务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价:以首席财务官或总会计师为首的会计组织机构负责制定财务决策,执行财务制度。三者各司其职,使财务工作中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与评价机构相互制衡。
(2)在激励机制运行过程中实施资金监控。激励的方式分为报酬激励、控制权激励、剩余支配权激励、声誉激励等。首先,对报酬激励、控制权激励进行合理配置,其申控制权激励以股东会、董事会或监事会的有效控制为前提:其次,公司治理过程中既要注重激励,又要重视监督和约束,两者不可偏颇,必须对一些关键的财务指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
净利润等)做出硬性规定,以此为标准来考核经营者完成指标任务的情况,再以给予报酬的方式激励经营者。
5.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
针对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人力资源的状况,应提高对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制定有效的人事政策,完善企业的用人机制以及激励约束机制;注重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加强会计人员培养,优化会计队伍结构,完善会计队伍管理。
(二)健全相关法律体系
国家的法律法规是最重要、最有力的外部约束力量。只有法律法规体系健全了,才可能为建立科学的内部会计系统提供科学的依据,为有效实现会计控制提供保证。当前应该针对现有法律的缺陷逐步加以完善:首先,要继续加大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设力度和幅度,积极总结实践经验,并上升为法律法规的层次。其次,要对现有的法律法规不断进行修改、细化,使其更具可操作性。最后,要加大法律的惩罚力度,把违法违纪行为与相对应的责任进一步细化,明确企业各利益相关主体的会计控制责任。另外还应完善证券市场的评价功能。
(三)建立和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外在环境,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实施内部财务控制、优化管理的前提。以我国目前的上市公司为例,有些公司虽然会计控制制度比较健全,但由于忽略控制环境问题,使管理环节存在缺陷,导致会计控制失效的事例频频发生。实践证明,优良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实施一切控制的前提,是内部控制制度的根本。
1.健全对董事会制度的建设
加强董事会制度的建设,明确董事会的职责。在公司治理过程中,董事会对股东负责,他的职责就是保证股东获得正当的权益。为了使董事会顺利履行其职责,还应该加强董事会本身的管理机制建设,包括建立董事会履行职责的一系列章程、对董事的选拔方法和标准、对董事会、董事的评估方式等。
2.强化监事会的监督职能
从理论上来说,监事会是对董事会进行监督,但是,在我国的实际工作中,监事会的产生往往内部化,成为董事会和经理层的下属机构,根本无法发挥应有的功能。所以,强化监事会的作用,首先应该加大外部监事的比例,并赋予监事会更大的权利,使之与董事会完全独立运行,实现监督作用。
3.加强内部审计的建设
内部审计能对会计控制工作起到检查和监督的作用,以保证会计控制工作的效果。首先,应该将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化。为了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有效性,企业必须由内部审计部门配合其他职能部门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并严格对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进行考核,以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的圆满完成。其次,应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的监督功能弱化,与其独立性不强有很大关系。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企业的经理层,其根本无法完成对上层管理人员的监督,董事会也无法得到真实的情况。
(四)重视企业的激励机制
在公司治理的过程中,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既公司治理中的激励因素。人们相比权利配置和控制问题,往往忽视了激励因素。没有对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的激励,管理层就不会有治理好公司的积极性,一般员工也不会有做好自己本质工作的动力。
1.对管理层的激励
在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中,建立和完善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经营者作为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担负着管理和培养下级管理人才的重任,应该要把握授权的适度性,既要发挥下属的工作能力和潜力,又要做到有效控制下属的行为。经营者要适当授权,满足一般管理人员的权利需要,并建立良好的提拔提升管理程序,使每一层次的管理人员都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以此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2.对一般员工的激励
管理者是企业内部各个责任中心的负责人,对其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但是,由于管理者不可能事必躬亲的操持企业内所有的事项,而是需要一般员工实施具体工作才能最终实现企业目标,所以还必须对一般员工进行合理的激励,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忠于职守,努力工作。
(一)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
1.健全会计组织机构及运行机制。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落实到具体的会计控制体制上则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所有者或授权人通过制定绩效目标,对经营者进行激励、监督,促使经营者努力经营,做出科学决策:二是经营者对公司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进行监控,实施有效管理,完成经营绩效目标。将会计组织机构纳入公司治理框架的具体要求为:对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权力主体设置不同的权力边界,形成对会计组织机构分权与制衡的格局:针对投资中心、资金结算中心、利润中心、成本中心分别确立不同层次的会计控制权。
2.强化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出资者与经营者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经营者服从于出资者的利益要求、战略决策和财务监控。在具体的管理框架中,出资者与经营者必须通过财务预算明确各自的权、责、利,健全的企业财务预算制度实际上是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体现,也是公司治理结构下出资者与经营者的“游戏规则”之一,而财务预算管理的实施也将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一项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制度必须做到:作为最高决策机构的董事会是整个预算组织体系的领导核心,掌握着整个公司各项预算的终审权以及资本性支出、企业并购等重大资本预算的最后批准权,同时对公司预算的日常执行情况拥有监督权、检查权:预算委员会常设机构应该设在财务部门,具体负责预算的编制、分析和实施控制:除建立和完善一级预算之外,对于重要部门和重大项目应该建立二级预算,并正确划分各预算管理部门,为此需要按照预算管理要求对企业的一些非增值作业、部门进行适当调整,避免资源浪费,并按照成本效益原则进行必要安排,以优化资源配置:预算反馈机制应该与企业的具体组织结构和预算执行方式相适应,并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来保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
3.实行资金集中管理制度。
企业管理的重点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重点是资金管理,资金管理的关键则在现金流量的管理上。因此,强化现金(资金)控制是会计控制的核心内容。在集团公司下成立财务结算中心,专司公司及下属公司现金收支及往来款结算,可对预算管理实行实时监控,整合财务资源。资金集中管理对于公司的每一个利益相关者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股东、董事而言,资金集中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资金纽带,增强对下属公司的财务预算控制力度,同时集团公司通过对资金的集中管理,可实现对下属公司经营活动的动态控制,保证资金使用安全。从企业集团整体的角度来融通资金,发挥集团公司的资源调配优势。集团公司的资金管理人员总揽全局,能够发现子公司所不易发现的隐患,抓到子公司预见不到的理财契机,为集团公司扩大规模、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投资等重大決策提供依据。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下属公司的资金进行适度的统一调配,能降低整个集团公司现金资产存量,减少银行账户数量,盘活资金存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4.建立资金监控机制。在公司治理“三大机制”决策、激励、监督机制的运行过程中实施资金监控,要求公司董事会的决策职能、监督职能与经理层的执行职能相互独立。
(1)在决策机制运行过程中实施资金监控。决策机制的理论基础是决策分工和层级制决策,为此需将资本性支出决策权、预算审批权、资金调度权等在股东会与董事会之间、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进行配置,形成不同的权力边界,从而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如以董事会为核心的公司治理,需保证董事会对公司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实施有效控制:财务委员会负责研究财务战略,对财务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价:以首席财务官或总会计师为首的会计组织机构负责制定财务决策,执行财务制度。三者各司其职,使财务工作中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与评价机构相互制衡。
(2)在激励机制运行过程中实施资金监控。激励的方式分为报酬激励、控制权激励、剩余支配权激励、声誉激励等。首先,对报酬激励、控制权激励进行合理配置,其申控制权激励以股东会、董事会或监事会的有效控制为前提:其次,公司治理过程中既要注重激励,又要重视监督和约束,两者不可偏颇,必须对一些关键的财务指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
净利润等)做出硬性规定,以此为标准来考核经营者完成指标任务的情况,再以给予报酬的方式激励经营者。
5.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
针对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人力资源的状况,应提高对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制定有效的人事政策,完善企业的用人机制以及激励约束机制;注重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加强会计人员培养,优化会计队伍结构,完善会计队伍管理。
(二)健全相关法律体系
国家的法律法规是最重要、最有力的外部约束力量。只有法律法规体系健全了,才可能为建立科学的内部会计系统提供科学的依据,为有效实现会计控制提供保证。当前应该针对现有法律的缺陷逐步加以完善:首先,要继续加大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设力度和幅度,积极总结实践经验,并上升为法律法规的层次。其次,要对现有的法律法规不断进行修改、细化,使其更具可操作性。最后,要加大法律的惩罚力度,把违法违纪行为与相对应的责任进一步细化,明确企业各利益相关主体的会计控制责任。另外还应完善证券市场的评价功能。
(三)建立和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外在环境,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实施内部财务控制、优化管理的前提。以我国目前的上市公司为例,有些公司虽然会计控制制度比较健全,但由于忽略控制环境问题,使管理环节存在缺陷,导致会计控制失效的事例频频发生。实践证明,优良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实施一切控制的前提,是内部控制制度的根本。
1.健全对董事会制度的建设
加强董事会制度的建设,明确董事会的职责。在公司治理过程中,董事会对股东负责,他的职责就是保证股东获得正当的权益。为了使董事会顺利履行其职责,还应该加强董事会本身的管理机制建设,包括建立董事会履行职责的一系列章程、对董事的选拔方法和标准、对董事会、董事的评估方式等。
2.强化监事会的监督职能
从理论上来说,监事会是对董事会进行监督,但是,在我国的实际工作中,监事会的产生往往内部化,成为董事会和经理层的下属机构,根本无法发挥应有的功能。所以,强化监事会的作用,首先应该加大外部监事的比例,并赋予监事会更大的权利,使之与董事会完全独立运行,实现监督作用。
3.加强内部审计的建设
内部审计能对会计控制工作起到检查和监督的作用,以保证会计控制工作的效果。首先,应该将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化。为了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有效性,企业必须由内部审计部门配合其他职能部门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并严格对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进行考核,以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的圆满完成。其次,应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的监督功能弱化,与其独立性不强有很大关系。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企业的经理层,其根本无法完成对上层管理人员的监督,董事会也无法得到真实的情况。
(四)重视企业的激励机制
在公司治理的过程中,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既公司治理中的激励因素。人们相比权利配置和控制问题,往往忽视了激励因素。没有对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的激励,管理层就不会有治理好公司的积极性,一般员工也不会有做好自己本质工作的动力。
1.对管理层的激励
在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中,建立和完善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经营者作为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担负着管理和培养下级管理人才的重任,应该要把握授权的适度性,既要发挥下属的工作能力和潜力,又要做到有效控制下属的行为。经营者要适当授权,满足一般管理人员的权利需要,并建立良好的提拔提升管理程序,使每一层次的管理人员都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以此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2.对一般员工的激励
管理者是企业内部各个责任中心的负责人,对其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但是,由于管理者不可能事必躬亲的操持企业内所有的事项,而是需要一般员工实施具体工作才能最终实现企业目标,所以还必须对一般员工进行合理的激励,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忠于职守,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