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著名古典文学家、诗人和书法家、新中国红学研究第一人周汝昌先生,1918年3月4日生于天津,于2012年5月31日凌晨在北京家中仙逝,享年95岁。
周老母亲李彩凤爱好读小说,存有一部古装本《石头记》,少年时期的周汝昌经常翻看,对书中人物及故事情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几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他20多岁时双耳失聪,仅存微弱听力,后来又因用眼过度,双眼近乎失明,仅靠右眼0.01的视力,踏上了长达60年的红学研究之路。1953年9月,他来到四川大学外文系,一边教学一边研究,出版了《红楼梦新证》,被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奠定了他在红学研究上的地位。
尽管老人视力极差,也不愿走口述的捷径,坚持自己“盲书”写作。在他看来,书面语的音韵美,是口语所不能比拟的。因此,老人更愿意享受那种“扑在纸上的感觉”。他写作时几乎要把脸贴到稿纸上,写出来的字有核桃那么大,有时写串了行,把字写得交叠在一起。他怕别人把稿子誊错了,便一一注上拼音。他认为“校书如校仇,一个字也不能错”。他日无虚度,每日坚持写2 000字。后来,他的视力越来越差,写出来的字几乎无法辨认,只能以口述为主,子女录成文字后再念给他听。近年来在国内红学界引起广泛关注的《红楼夺目红》《周汝昌校订批点石头记》以及《红楼新境》,都是他的口述成果。
这位世纪老人,一生著作等身。他先后写了《红楼梦新证》《曹雪芹传》《红楼梦与中华文化》《红楼艺术》《红楼真梦》《红楼无限情》《红楼十二层》《周汝昌梦解红楼》等60多部红学专著,取得了创造性成果。其新著《红楼夺目红》提出史湘云是《红楼梦》全书主角。周汝昌考证认为,曹雪芹的爷爷曹寅的续弦姓李,即《石头记》中的贾母,而史湘云的原型就是李家的姑娘。世人都以为,“木石姻缘”是指宝玉与黛玉的爱情,而周老却认为是指宝玉与湘云;他还认为,曹雪芹是写完了《红楼梦》的,并根据脂砚斋批语提供的线索,阐述了《红楼梦》八十回后的内容,展现了一部完整的《红楼梦》;91岁时他一语石破天惊:《红楼梦》是曹雪芹夫妻合写的,“脂砚斋和曹雪芹是夫妻,史湘云的原型就是脂砚斋”,是他们“夫妻协力创作亦评点,合作完成《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一书。”成为红学界和媒体关注的热点话题。
近30年来,老人双目失明,双耳几近失聪,行动不便,绝大多数时间都呆在一方斗室里。除了偶尔被会客打断,老人每天坚持“办公”四次:晨起后、早餐后、午睡后、晚餐后,一直工作到深夜12点,寒暑不误。正如他的女儿周伦玲所说:“如果说父亲有什么养生秘诀,那就是不停地工作,不停地思考。工作是父亲的最爱。”
周汝昌的家在北京城东红庙一套普通的三居室,屋内陈设极为简陋,杂乱的书籍几乎占据了全部的空间。不写作时,他手里常常把玩一个小葫芦。虽然自言“不会干别的,只会动笔”,但事实上,吹拉弹唱都曾经是周先生的爱好,也有登台表演唱小生的经历,甚至对射箭、武术两门“武功”亦有所长。只是随着视、听渐弱,周老不但对戏曲的爱好无法延续,颇为自负的书法也不得不终止。
周先生对石头的喜爱让人称奇。他的床头长年放着一些砚台、玉石之类的东西,睡觉的时候摸着玩,有些石头已被摸得圆熟光亮。不管是寒冬还是炎夏,周先生一直枕着一块玉石枕头入睡(冬天在上面包一块枕巾)。据周先生说,这样能让他的脑子更清醒。
俗话说“有钱难买老来瘦”。周老一直比较清瘦,但是却喜欢吃红烧肉。“吃得不多,而且炖得很烂。除了红烧肉,平时父亲还吃些青菜、豆腐、萝卜等。”他的女儿周伦玲说,由于老人牙齿都掉光了,饭菜都得做得很软。
周老喜欢散步,天气暖和时,家里人就带他下楼在院子里走动一两个小时。周老独坐时,常用左手的大拇指用力按揉右手的掌心(即劳宫穴),双手交替。这样做能行气活血,推动血液循环。当记者问他:“如果视力尚好,您最想做的是什么呢?”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我要旅游。”
周老母亲李彩凤爱好读小说,存有一部古装本《石头记》,少年时期的周汝昌经常翻看,对书中人物及故事情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几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他20多岁时双耳失聪,仅存微弱听力,后来又因用眼过度,双眼近乎失明,仅靠右眼0.01的视力,踏上了长达60年的红学研究之路。1953年9月,他来到四川大学外文系,一边教学一边研究,出版了《红楼梦新证》,被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奠定了他在红学研究上的地位。
尽管老人视力极差,也不愿走口述的捷径,坚持自己“盲书”写作。在他看来,书面语的音韵美,是口语所不能比拟的。因此,老人更愿意享受那种“扑在纸上的感觉”。他写作时几乎要把脸贴到稿纸上,写出来的字有核桃那么大,有时写串了行,把字写得交叠在一起。他怕别人把稿子誊错了,便一一注上拼音。他认为“校书如校仇,一个字也不能错”。他日无虚度,每日坚持写2 000字。后来,他的视力越来越差,写出来的字几乎无法辨认,只能以口述为主,子女录成文字后再念给他听。近年来在国内红学界引起广泛关注的《红楼夺目红》《周汝昌校订批点石头记》以及《红楼新境》,都是他的口述成果。
这位世纪老人,一生著作等身。他先后写了《红楼梦新证》《曹雪芹传》《红楼梦与中华文化》《红楼艺术》《红楼真梦》《红楼无限情》《红楼十二层》《周汝昌梦解红楼》等60多部红学专著,取得了创造性成果。其新著《红楼夺目红》提出史湘云是《红楼梦》全书主角。周汝昌考证认为,曹雪芹的爷爷曹寅的续弦姓李,即《石头记》中的贾母,而史湘云的原型就是李家的姑娘。世人都以为,“木石姻缘”是指宝玉与黛玉的爱情,而周老却认为是指宝玉与湘云;他还认为,曹雪芹是写完了《红楼梦》的,并根据脂砚斋批语提供的线索,阐述了《红楼梦》八十回后的内容,展现了一部完整的《红楼梦》;91岁时他一语石破天惊:《红楼梦》是曹雪芹夫妻合写的,“脂砚斋和曹雪芹是夫妻,史湘云的原型就是脂砚斋”,是他们“夫妻协力创作亦评点,合作完成《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一书。”成为红学界和媒体关注的热点话题。
近30年来,老人双目失明,双耳几近失聪,行动不便,绝大多数时间都呆在一方斗室里。除了偶尔被会客打断,老人每天坚持“办公”四次:晨起后、早餐后、午睡后、晚餐后,一直工作到深夜12点,寒暑不误。正如他的女儿周伦玲所说:“如果说父亲有什么养生秘诀,那就是不停地工作,不停地思考。工作是父亲的最爱。”
周汝昌的家在北京城东红庙一套普通的三居室,屋内陈设极为简陋,杂乱的书籍几乎占据了全部的空间。不写作时,他手里常常把玩一个小葫芦。虽然自言“不会干别的,只会动笔”,但事实上,吹拉弹唱都曾经是周先生的爱好,也有登台表演唱小生的经历,甚至对射箭、武术两门“武功”亦有所长。只是随着视、听渐弱,周老不但对戏曲的爱好无法延续,颇为自负的书法也不得不终止。
周先生对石头的喜爱让人称奇。他的床头长年放着一些砚台、玉石之类的东西,睡觉的时候摸着玩,有些石头已被摸得圆熟光亮。不管是寒冬还是炎夏,周先生一直枕着一块玉石枕头入睡(冬天在上面包一块枕巾)。据周先生说,这样能让他的脑子更清醒。
俗话说“有钱难买老来瘦”。周老一直比较清瘦,但是却喜欢吃红烧肉。“吃得不多,而且炖得很烂。除了红烧肉,平时父亲还吃些青菜、豆腐、萝卜等。”他的女儿周伦玲说,由于老人牙齿都掉光了,饭菜都得做得很软。
周老喜欢散步,天气暖和时,家里人就带他下楼在院子里走动一两个小时。周老独坐时,常用左手的大拇指用力按揉右手的掌心(即劳宫穴),双手交替。这样做能行气活血,推动血液循环。当记者问他:“如果视力尚好,您最想做的是什么呢?”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我要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