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着重从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参与探究意识,放飞师生共同探究的双翅,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探讨在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下,如何进行探究式的化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科学探究;参与合作;科学素养;中学化学
在由“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今天,以往那种教师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什么学生记什么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教育的发展形势。尤其在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下,教材的设计本身就倡导师生的探究,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师生的合作探究,这就要求学生有参与探究的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和评价的中心。本文着重从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参与探究意识,放飞师生共同探究的双翅,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探讨在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下,如何进行探究式的化学课堂教学。
一、教师要激发兴趣,激活学生的探究意识
学生是有个性的人,有独立意识的人。他们活动受兴趣支配,只有有了兴趣,学生才愿意参与,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教材中《绪言》的教学是初中化学的起始教学,这节课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信心、态度与方法。所以从第一节课开始就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体会化学世界的奥妙,享受化学给人们带来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信心。教学中我并没有从教材中的四个演示实验入手,引出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而是事先用无色的酚酞试液在白纸上写上“化学”二字,在优美的导语中,慢慢用NaOH溶液往纸上喷,向大家展示这就是我们新接触的一门学科――化学,在变幻无穷的魔术表演中把学生引入到奇妙的化学世界;从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桌上所提供物质发生的不同变化探究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从录像片中了解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进一步又在探讨交流中发表自己对“化学”的认识,以及对我国化学工业的展望。几节课下来,学生的兴趣在递增,信心在增强。此后,每堂化学课前都为学生提供五分钟的演讲时间,为了能在这短短的五分钟尽展自己的风采,很多同学在课下忙着看书查资料,这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也使学生的探究意识得到了激发,这为以后的教学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在探究中参与合作,激发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初中化学课堂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在每一节的教学中,应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参与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在学习《CO2的性质》这一节时,CO2 的三个化学性质不是由教师直接演示,学生观察,而是为学生提供药品和仪器:二瓶收集满的CO2 、紫色石蕊试液、稀醋酸、一盒火柴、酒精灯、试管夹、试管,要求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究实验,学生们都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每组发表了不尽相同的探究结果,现总结如下:
(1)把少量澄清石灰水倒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石灰水变浑浊;
(2)把稀醋酸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红;
(3)向紫色石蕊试液中吹入CO2,试液也变红;
(4)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CO2,石灰水变浑;
(5)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CO2,石灰水不变浑;
(6)加热变红的石蕊试液,试液变成紫色;
(7)加热变红的石蕊试液,试液不变色;
(8)把一点燃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
对于学生的探究结果中的“闪光点”要进行鼓励,不完善的地方,共同改进,并在此过程中,适时地鼓励表扬学生:“你们做的比老师都要好,你们想的比老师还要多。”这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CO2的性质》这节课,我曾经做过三次公开课,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水平使我感受颇深,也使我在教学中不断改进。2006年我在讲CO2的性质时,对教材没有进行任何改进,只是把两个简单的演示实验搬到学生中间,在当时也算体现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受到了好评。2009年我又讲CO2的性质时,对教材进行了改进,学生根据要求动手做了三个性质实验,在实验中发现CO2的性质,并组织学生合作讨论,体现了合作精神。2012年,我再次讲CO2的性质时,对教材进行了较大的改进,把实验探究引入了课堂,在实验中探究CO2的性质;在合作交流中体现了合作精神,在实验设计中发展了创新精神,一堂课始终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使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合作中交流,创新中发展。
三、给学生赋予自由,让探究活起来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一种互动和谐的、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彻底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改为以学生自我发展为中心;把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变为学生积极参与的“多言堂”。在我们的课堂中,学生能够经常说:“我想……我要……我能……我来做……我还有……我认为……”,这样,学生才会“放下包袱、开动机器”,才会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会使学生的探究活起来。
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是新旧教材都有的一个实验,相同的实验,不同的理却带来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以往的教学只是把这个实验给学生演示,学生观察现象并写出方程式。但在今年的教学中,把实验探究引入课堂。学生先进行猜想可能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有的说会产生气泡,有的说会产生沉淀,有的说溶液的颜色变了,有的说……,探究活动开始了,当学生看到铁丝的表面附着一层暗红色的物质时,都惊呀的叫起来:“原来这是在炼铜呀!”。全班简直要沸腾了,学生们纷纷把自己的钢尺、钥匙、小刀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当从溶液中拿出的是一把把“铜”制品时,学生们露出了成功的微笑,有的同学甚至说今天真是见世面了,把自己炼的“铜”钥匙擦不又擦,拿回去给自己的妈妈看。在这种探究下,学生很自然知道是Fe把CuSO4溶液中的Cu置换出来了,也就很容易理解湿法冶金的原理了。
新的课程理念、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体系,如扑面春风,令我们耳目一新。科学探究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多开展课堂内的体现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科学探究;参与合作;科学素养;中学化学
在由“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今天,以往那种教师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什么学生记什么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教育的发展形势。尤其在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下,教材的设计本身就倡导师生的探究,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师生的合作探究,这就要求学生有参与探究的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和评价的中心。本文着重从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参与探究意识,放飞师生共同探究的双翅,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探讨在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下,如何进行探究式的化学课堂教学。
一、教师要激发兴趣,激活学生的探究意识
学生是有个性的人,有独立意识的人。他们活动受兴趣支配,只有有了兴趣,学生才愿意参与,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教材中《绪言》的教学是初中化学的起始教学,这节课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信心、态度与方法。所以从第一节课开始就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体会化学世界的奥妙,享受化学给人们带来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信心。教学中我并没有从教材中的四个演示实验入手,引出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而是事先用无色的酚酞试液在白纸上写上“化学”二字,在优美的导语中,慢慢用NaOH溶液往纸上喷,向大家展示这就是我们新接触的一门学科――化学,在变幻无穷的魔术表演中把学生引入到奇妙的化学世界;从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桌上所提供物质发生的不同变化探究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从录像片中了解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进一步又在探讨交流中发表自己对“化学”的认识,以及对我国化学工业的展望。几节课下来,学生的兴趣在递增,信心在增强。此后,每堂化学课前都为学生提供五分钟的演讲时间,为了能在这短短的五分钟尽展自己的风采,很多同学在课下忙着看书查资料,这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也使学生的探究意识得到了激发,这为以后的教学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在探究中参与合作,激发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初中化学课堂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在每一节的教学中,应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参与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在学习《CO2的性质》这一节时,CO2 的三个化学性质不是由教师直接演示,学生观察,而是为学生提供药品和仪器:二瓶收集满的CO2 、紫色石蕊试液、稀醋酸、一盒火柴、酒精灯、试管夹、试管,要求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究实验,学生们都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每组发表了不尽相同的探究结果,现总结如下:
(1)把少量澄清石灰水倒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石灰水变浑浊;
(2)把稀醋酸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红;
(3)向紫色石蕊试液中吹入CO2,试液也变红;
(4)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CO2,石灰水变浑;
(5)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CO2,石灰水不变浑;
(6)加热变红的石蕊试液,试液变成紫色;
(7)加热变红的石蕊试液,试液不变色;
(8)把一点燃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
对于学生的探究结果中的“闪光点”要进行鼓励,不完善的地方,共同改进,并在此过程中,适时地鼓励表扬学生:“你们做的比老师都要好,你们想的比老师还要多。”这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CO2的性质》这节课,我曾经做过三次公开课,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水平使我感受颇深,也使我在教学中不断改进。2006年我在讲CO2的性质时,对教材没有进行任何改进,只是把两个简单的演示实验搬到学生中间,在当时也算体现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受到了好评。2009年我又讲CO2的性质时,对教材进行了改进,学生根据要求动手做了三个性质实验,在实验中发现CO2的性质,并组织学生合作讨论,体现了合作精神。2012年,我再次讲CO2的性质时,对教材进行了较大的改进,把实验探究引入了课堂,在实验中探究CO2的性质;在合作交流中体现了合作精神,在实验设计中发展了创新精神,一堂课始终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使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合作中交流,创新中发展。
三、给学生赋予自由,让探究活起来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一种互动和谐的、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彻底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改为以学生自我发展为中心;把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变为学生积极参与的“多言堂”。在我们的课堂中,学生能够经常说:“我想……我要……我能……我来做……我还有……我认为……”,这样,学生才会“放下包袱、开动机器”,才会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会使学生的探究活起来。
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是新旧教材都有的一个实验,相同的实验,不同的理却带来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以往的教学只是把这个实验给学生演示,学生观察现象并写出方程式。但在今年的教学中,把实验探究引入课堂。学生先进行猜想可能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有的说会产生气泡,有的说会产生沉淀,有的说溶液的颜色变了,有的说……,探究活动开始了,当学生看到铁丝的表面附着一层暗红色的物质时,都惊呀的叫起来:“原来这是在炼铜呀!”。全班简直要沸腾了,学生们纷纷把自己的钢尺、钥匙、小刀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当从溶液中拿出的是一把把“铜”制品时,学生们露出了成功的微笑,有的同学甚至说今天真是见世面了,把自己炼的“铜”钥匙擦不又擦,拿回去给自己的妈妈看。在这种探究下,学生很自然知道是Fe把CuSO4溶液中的Cu置换出来了,也就很容易理解湿法冶金的原理了。
新的课程理念、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体系,如扑面春风,令我们耳目一新。科学探究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多开展课堂内的体现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